回覆列表
  • 1 # 康愛線上

    其實癌症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癌的形成往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在癌充分形成之前, 會有某些前驅表現。 如區域性組織某些形態改變, 它們由輕到重, 逐步積累, 最終發展成具有明顯的惡性特徵的腫瘤表現。這種發生於癌症之前的區域性組織形態異常,但又不足以診斷為惡性腫瘤的病理變化,病理學上稱為癌的前驅表現,臨床上習慣稱為“ 癌前病變” 。

    癌前病變≠癌,癌前病變大多數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變成癌症。不能把癌前病變擴大化,把一些不屬於癌前的病變,如一般的面板痣、普通的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當做癌前病變。

    乳腺癌癌前病變的概念, 迄今為止並不十分明確。 以往認為乳腺增生症屬於乳腺癌癌前病變, 然而,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大多認為單純的乳腺增生症並不會發生癌變, 主要是在“ 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的基礎上發生癌變, 因此, 將“ 導管上皮非典型增生”視為癌前病變, 而單純的乳腺增生不是癌前病變。導管內乳頭狀瘤、 乳腺纖維瘤、 乳腺囊腫、 乳腺囊性增生不屬於癌前病變, 如果伴“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 則為癌前病變。

    早期癌指的是“ 原位癌” 或“ 不伴區域淋巴結轉移的較小的浸潤性癌” 。以前認為,早期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為Ⅰ期( 腫塊小於 2釐米) 和Ⅱ期 A( 腫塊介於 2 ~ 5 釐米之間, 不伴腋窩淋巴結轉移)。但由於研究發現,從初期單個的癌細胞,經分裂增殖發展成臨床能檢出的直徑約 1 釐米的癌塊,約需要至少30次的倍增,時間需要至少3年,這為癌症轉移提供了足夠時間。因此,醫學界仍把腫物直徑作為早期乳腺癌的判斷標準是遠遠不夠的。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學者提出“微小乳癌”的概念。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微小癌和 T0 癌( 即臨床觸控不到原發腫塊者) 。總之,早期乳腺癌的概念應為: ①組織學早期癌, 包括小葉原位癌、 非浸潤性管內癌、 良性瘤的早期癌變、 早期浸潤癌; ②臨床早期癌, 包括“ T0 期乳腺癌” 和“ 微小乳腺癌癌” 。 早期乳腺癌的特點是治癒率高, 無論是保乳率、保腋窩率, 還是長期生存率都是非常高的, 而且部分早期乳腺癌還可以免於化療。

  • 2 # 邦華說

    癌症,是一個在現今社會出現率極高的詞彙,也是一個影響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和諧的重要因素,大多數人都“談癌色變”。其實癌症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許多癌症如果能在癌前病變期予以重視加以治療還是可以將癌症的發生扼殺於搖籃之中的。因此需要人們瞭解關於癌前病變的一些常識,為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其實所謂癌前病變是指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例如: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縮性胃炎,子宮頸糜爛,結直腸的多發性腺瘤性息肉,某些良性腫瘤等。

    對於癌前病變,必須澄清一些模糊認識:①癌前病變並不是癌,因此不應將癌前病變與癌等同起來。②癌前病變大多數不會演變成癌,僅僅是其中部分可能演變成癌症。③不能把癌前病變擴大化,把一些不屬於癌前的病變,如一般的面板痣、普通的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當做癌前病變。常見的癌前病變

    1.黏膜白斑

    組織學上是指發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塊,黏膜上皮表層過度角化是白斑的特徵之一。作為一種疾病,它主要是指那些以角化過度和上皮增生為特點的黏膜白斑。長期以來面板病理學家一直把黏膜白斑看成是癌前期病變,並認為最終將有20%~30%發展成癌症。但現在發現多數白斑對人體無害,僅少數可以發生惡變,其平均發生率稍高於4%。面板科的黏膜白斑包括了口腔和外陰兩個部位的病變,其中外陰白斑主要發生於女性,故又稱女陰白斑病。儘管黏膜白斑惡變的機率較少,但它終歸是一種疾病,多少會給患者帶來一些痛苦或不適感。黏膜白斑到底能不能治好﹖應該如何治療呢﹖總的來說,是因人而異。首先應注意去除區域性刺激因素,如改善口腔衛生、治療病牙等,女性陰部宜經常清洗,保持清潔,同時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此外,用中藥、黃柏等適量煎湯外洗常能收到良好效果,成藥潔爾陰亦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一般來說,病因簡單、病情較輕的白斑病在去除病因後,或經簡單的藥物治療,常可以消失。但也有病情較重者藥物治療無效,特別是區域性有潰瘍、硬結或贅生物,病理上有癌變傾向者應手術切除。總之,白斑病患者的症狀輕重不等,病程長短不一,短的數月,長的可持續數年甚至十幾年。沒有一種特效藥或特效的方法適用於所有的患者。

    2.交界痣

    為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mm,圓形,邊界清楚,顏色均一,表面光滑、無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發生在掌蹠和外生殖器的大多為交界痣。交界痣的特徵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有痣細胞活動,有惡變傾向,特別是長在手掌、足底等易受刺激部位的交界痣更應多加警惕。臨床發現,部分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發生惡變,成為惡性黑色素瘤。儘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證實有惡變傾向,但真正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者微乎其微。目前認為反覆的摩擦、針挑等刺激,不完全的切除、光照、電烙、用藥物腐蝕及自身的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可能是激發交界痣或混合痣惡變為黑色素瘤的誘因。當黑痣惡變時常有一些異常表現,應特別引起注意:①生長速度突然加快,短期內明顯增大;②顏色較前明顯加深,或顏色變的不均勻;③原來有毛髮生長的,突然脫落;④痣的區域性有瘙癢和疼痛感覺;⑤痣表面潮溼或結痂;⑥痣表面有糜爛、破潰、出血和發炎;⑦痣邊緣本來是清晰的,突然向周圍擴充套件,邊緣不規則,與正常面板界限不清,或痣的四周有紅暈;⑧痣中央出現硬結或痣的四周出現衛星樣散在的微小色素斑點或結節。若發現以上徵兆或懷疑有惡變傾向時,需及早到醫院做有關檢查。病理檢查即可明確診斷。檢查時一般應採用切取手術,即將病灶連同周圍0.5~lcm的正常面板及皮下脂肪整塊切除後做病理檢查。如證實已有惡性變,則根據浸潤深度,再決定是否需行補充廣泛切除。

    3.慢性萎縮性胃炎

    組織學為固有腺體的萎縮、變性、減少或消失及相應的再生、增生與腸化生,可以伴有或不伴有炎症細胞的浸潤。屬於常見的胃部疾病,在慢性胃炎中佔10%~30%。動脈硬化、胃血流量不足、菸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損害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而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上發生慢性萎縮性胃炎時,胃黏膜萎縮而被腸的上皮細胞取代,即腸化生;炎症繼續演變,則細胞生長不典型,即間變;甚至細胞增生而致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表現僅為上腹飽脹、噯氣、胃納減退等消化不良症狀,有時因胃內因子遭到破壞,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可致貧血。內鏡檢查及活檢是確診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惟一手段。

    4.子宮頸慢性炎症

    組織學上子宮頸纖柔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在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子宮頸管增生而來的柱狀上皮可發生非典型增生,如不及時治療,其中一部分最終會發展為癌,不過這種發展轉變過程比較緩慢。

    5.結直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

    組織學上大部分是管狀腺瘤,少數為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腺瘤的表面上皮和腺體上皮均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臨床上常有:①脫出 直腸息肉蒂較長時多可脫出肛外。②便血 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③其他 黏液血便和裡急後重感。④全身症狀 息肉數量較多、病程較久者,可出現貧血、消瘦等全身虛弱表現。

    一般來說,容易變癌的息肉有如下特徵:①組織學上屬於腺瘤型息肉;②寬基廣蒂息肉;③直徑超過2cm的大型息肉或短期內生長迅速的息肉。由於其息肉性質的不同,復發情況以及惡變率的高低均有差別。因此,要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瞭解術後的情況。預防:①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理檢查同時進行;②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③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6.乳腺癌——乳腺非典型增生

    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單純的乳腺增生症並不發生癌變,如果導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則可能為癌前病變。一般將乳腺組織非典型增生、導管內乳頭狀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視為乳腺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女性朋友發現乳房乳腺有腫塊要及時就診,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

    7.肝癌——肝硬化

    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變。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約70%的原發性肝癌是發生在肝硬化的基礎上的,而另外在中國約40%肝硬化合並肝癌。所以,肝硬化患者要及時接受規範的治療。

    8.腎癌、膀胱癌——無痛血尿

    無痛血尿可能是腎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狀。在少數病例中,無疼血尿還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症狀。只要出現血尿,不管量多還是量少,即使不痛,很久才一次,也要引起高度警惕,應該及早到大醫院的專科進行檢查。

    9.淋巴瘤——無痛感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結)腫大為初發症狀,尤其是在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一處或多處出現淋巴結腫大,質地較硬但無疼痛感的,就應當心淋巴瘤,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10肺癌——肺部結節

    肺部結節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屬於癌前病變或者肺癌。如果發現出現了肺部結節,不要過度驚慌,也別忽視。及時進一步診斷明確性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觀察或治療。肺部結節很多情況下僅是炎症性病灶。這種疾病40歲以上人群多發,因此這類人群,或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儘量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11.面板癌——無疼痛面板角化

    無疼痛面板角質化可能是面板癌的早期訊號。一般具體症狀包括:面板出現圓形皮疹樣異常變化,區域性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現棕黃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沒有疼痛感,多發於面部和手背。

    12.陰莖癌——包皮過長及包莖

    陰莖癌的確切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與包莖和包皮過長關係密切,包皮垢以及慢性炎症刺激是陰莖癌的重要原因。患有包莖的患者應儘早手術治療。而對於包皮過長的人來說保持包皮區域性的清潔最為重要,也可以降低陰莖癌的發病率。

    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也不要驚慌失措,應採取正確的態度,如需要手術治療,就應積極手術;如需要定期複查的,就應主動定期複查。切不可憂心忡忡,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長期的精神緊張,可降低機體免疫力,甚至會促使機體內正常的細胞癌變。

    因此我們如果平時注重飲食,健康規律生活,發現不適後及早檢查,定期參加體檢,一定能做到對癌症實現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地做到防癌於未然,與幸福同行。

    -------------------------------------------------------------++++-------------------------------------------------------------------

    一.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概念

    乳腺癌的“早期”概念,既往曾有的定義多有混淆。包括以下概念的混淆: (1)乳腺小葉原位癌和導管原位癌; (2)直徑小於5 mill的小浸潤癌(亞臨床癌); (3)直徑小於l CDI,區域性活動度大,無腋下淋巴結腫大的微癌等劃歸為早期乳腺癌。也有定義為臨床上觸及不到腫塊的乳腺癌,即亞臨床狀態。還有的將臨床I、II期乳腺癌統稱為早期乳腺癌,如諸多專業雜誌期刊,就常泛將TNM分類中I、Ⅱ期病例統稱為早期乳腺癌.其實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真正的早期乳腺癌應指那些尚未有鄰近組織浸潤和未發生轉移, 病理證實為非浸潤癌, 原位癌直徑≤0.5cm而無淋巴結轉移的浸潤癌.而腫塊2.0~3.0 cm尚未發生轉移者亦屬於早期之列。 因此,可以認為在乳腺癌尚在早期階段,透過普查、臨床體檢、影像檢查及其他檢查手段將其檢出,即為乳腺癌的早期診斷。

    二、.乳腺癌早期診斷的症狀

    1、 乳腺癌早期可出現腫塊症狀

    乳腺癌早期症狀常有腫塊,乳房內可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腫塊形態差異較大,一般認為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晰,質地偏硬。癌性腫塊在早期限於乳腺實質內,尚可推動,但又不似良性腫瘤那樣有較大活動度,一旦侵犯筋膜或面板,腫塊就不能推動,病期亦屬較晚。

    2、乳頭溢液

    多數伴有乳腺腫塊,單純以乳頭溢液為主的乳腺癌少見。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生率約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樣、血樣、漿液樣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亦不一樣,所以對乳頭溢液應進行塗片細胞學檢查以明確。

    3、疼痛

    早期乳腺癌一般無明顯疼痛,多為陣發性隱痛、鈍痛或刺痛。非到晚期疼痛多不嚴重。

    4、乳房面板改變

    透過乳腺癌的早期症狀圖片我們能夠明顯的發現乳腺癌早期面板改變與腫塊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腫塊小,部位深,面板多無變化,腫塊大,部位淺,較早與面板粘連,使面板呈現凹陷,酒窩徵"。若癌細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面板水腫,形成橘皮樣變,屬晚期表現。

    5、頭改變

    乳腺癌早期乳頭常被上牽使雙側乳頭高低可不對稱,乳頭內陷是乳房中心區癌腫的重要體徵,乳頭難以用手指牽出,乳頭處於固定回縮狀態。溼疹樣癌則見乳頭呈糜爛狀,常有痂皮;病變區與面板分界十分清楚,病變區與面板分界十分清楚,病變面板較厚。

    6、房外形變化

    正常乳房外形呈自然弧形,若弧形發生異常,應注意有無癌瘤發生。早期乳腺癌的症狀表現在乳腺外形改變,這主要是由於乳房內腫塊處面板隆起,有的區域性面板呈橘皮狀,甚至水腫、變色、溼疹樣改變等。

    三、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方法

    1、乳腺自我檢查和臨床乳腺檢查

    定期乳房自檢(breast self-exam。BSE)在以往被推薦為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但已有研究證實,BSE並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率,也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經BSE發現的惡性腫瘤多數己屬晚期,且有可能誤導一部分可能到醫院檢查獲得早期診斷的病例,使其不能繼續觀察從而喪失了最佳診斷時機,所以目前國際上已摒棄推薦BSE。但是,以中國的國情,目前放棄BSE為時尚早,還有相當多的女性不能或沒有自覺意識作正確的BSE,就診時腫塊已經很大,連施行區域性手術都很困難。所以目前仍推薦婦女掌握正確的BSE,自查發現異常到專科醫院複查,可作為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一種較經濟的方法。

    2、 鋁靶x線攝片

    鉬靶X線是世界公認的檢測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數字化乳腺攝影,能夠清晰顯示乳腺的各個層次的微細結構,特別是微細鈣化。而微細鈣化是X線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徵象甚至是唯一徵象。臨床觸診陰性的隱性乳腺癌,超聲誤診為小葉增生,而X線僅憑鈣化就做出明確診斷,因此X線對鈣化型隱性乳腺 198癌有獨特的診斷價值,其他檢查方法無法取代。但鉬靶X線難以顯示緻密腺體內的病灶,對緻密型乳腺癌及緊貼胸壁的癌灶容易漏診。鉬靶X線在鑑別乳腺囊性和實性腫瘤方面有所欠缺。使用二維技術來顯示三維結構導致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影像重疊, 不利於早期發現較小病灶或緻密乳腺組織中的病變; 立 體定位的準確性較差: 檢查範圍有一定的侷限性, 常遺漏乳腺邊緣和遠端的變; 對萎癟乳房的攝影效果較差。為了解決上述這些問題, 人們把鉬靶攝影與其他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結合, 試圖提高診斷的敏感性。

    3、計算機X線成像(CoBputed radiography,CR)

    CR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X線成像技術,它可顯示乳腺疾病的各種徵象,如癌的直接或間接徵象,可發現早期癌,其CR及PACS後處理功能對細小,不典型徵象能更好地顯示,如微小簇樣鈣化,在乳腺癌的早期診斷中顯示出優越性。CR能清晰顯示乳腺中微小鈣化的分佈情況、形態、密度等。透過對空 間、頻率、灰度或紋理特徵進行數字化處理,對可疑部位初步定位,透過放大和改變對比度等方法。使肉眼無法觀察的微小鈣化灶能清晰顯示, 克服了以往影象解析度和人眼分辨能力有限以及人為疏忽等原因而導致大量人眼所不見資訊丟失的弊病,可大大提高解析度,使微鈣化的檢出率提高。對乳腺早期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且進一步降低了射線對身體的影響,入射劑量已降至lOmGy以下,甚至可低至3mGy,並具有儲存、檢索、交流方便等優點。

    4、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超聲檢查操作簡便,對病人無痛苦、無損傷、無輻射、可反覆進行,可適用於任何年齡,尤其哺乳、妊娠期的乳房檢查.對乳腺內囊性或實性腫物的鑑別準確,最有特徵性。故發現孤立、活動的腫塊應首選超聲檢查,以區別腫塊為囊性或實性。透過彩色多普勒血流訊號的分析,可以提高良、惡性腫瘤的鑑別診斷和陽性診斷率。但超聲對增生腺體內微小腫塊、特殊型乳腺癌(如炎性腺癌)的診斷有一定困難,同時對細小鈣化灶顯示不清楚。

    5、乳腺核磁共振成像檢查

    隨著磁共振軟硬體技術的發展,乳腺MRI尤其是動態增強MRI在早期乳腺癌的診斷中顯示了一定優勢。它是一種對早期乳腺癌診斷的重要補充方法,不受乳腺緻密度的影響,需採用特製的表面線圈,掃描序列根據不同的MR機的磁場強度而異。MRI比X線、B超能更好地顯示腫瘤形態和血液動力學特徵,大大提高小乳腺癌的診斷率,發現乳腺腫瘤的敏感性高達94%--100%,特異性為71%,且能發現X線片上不能發現的小腫瘤,尤其對緻密型乳腺癌及乳腺癌術前分期有優勢。

    6、CT檢查

    臨床上乳腺的CT檢查多選用2晌薄層掃描, 立體定位性強, 對病灶的形態、直徑、邊緣等顯示更加清晰, 對隱性乳腺癌和早期小乳癌有較高價值。乳腺癌的CT表現為: 多發於外上象限, 以不規則形199多見, 周邊可見毛刺、面板改變、乳頭內陷、乳房後間隙消失等多種浸潤徵象。與鉬靶檢查聯合應用有互補性,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作為一種有價值的乳腺輔助檢查手段,有下列情況時可以考慮CT檢查:乳腺水腫、乳房發育較小或緻密型乳腺病患者;貼近胸壁、腋下或乳腺外上方的腫塊;鉬靶、超聲、紅外線不能確診的;進行乳腺癌患者的術前TNM分期, 以便制訂最佳治療方案;乳腺癌術後複查; 不可觸及乳腺病變的患者。但CT檢查除價格昂貴及需使用碘造影劑外,其致命缺陷為X線輻射劑量大(傳統CT機掃描射線劑量在乳腺數字攝影的10倍以上),故CT檢查常作為鉬靶檢查的補充檢查方法。

    7、 近紅外線掃描

    近紅外線是一種乳腺光透射掃描器器,具有無損傷性、價格低廉、操作簡易等優點,與紅外光和遠紅外線的熱成像不同,其原理是利用血紅蛋白對近紅外線的吸收特性來反映乳腺腫塊的輪廓和血管走行。但近紅外線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與早期階段乳腺癌或單純癌等病理型別的腫瘤組織富血不足以及近紅外線對乳腺不同組織的解析度較低有關。近紅外線技術如能得到改進,值得臨床關注。

    8、 乳腺斷層合成影像

    乳腺斷層合成影像技術是在傳統數字X線攝影平臺上發展起來的技術,與傳統的數字式鉬靶放射劑量相同,移動的X線球管可獲得多角度影像,經過合成得到三維乳腺像。其優點包括(1)減少結構干擾,對可疑病灶觀察更清楚,抽樣研究顯示89%的腫塊或結構紊亂病灶與88%的惡性鈣化灶可獲得相同或更優的成像效果。(2)傳統的X線攝影假陽性率高,乳腺X線篩查中25%被召回的患者並無乳腺病灶,這也是由於組織重疊所至,應用斷層合成技術後,這些被錯誤判斷的患者80%可免於被召回。(3)去除結構干擾有利於病灶的邊緣分析,從而更準確地判斷良、惡性。(4)斷層合成提供的三維資料可準確定位病灶在乳腺中的位置,有利於介入治療.所以乳腺斷層合成成像可提高乳腺癌的檢出率,降低篩查召回率,而放射劑量與傳統檢查相同,是將來乳腺癌診斷理想的影像技術。

    9、影像引導下穿刺活檢(Imaged-Guided BreastBiopsy)[9~12]儘管乳腺影像學檢查方法多種多樣,但部分缺乏影像特徵的病灶仍難以得到準確診斷,各種乳腺活檢技術的應運而生解決了這一難題。

    四、乳腺常見活檢方法有如下幾種:

    1、細針穿刺活檢

    選用18---20 G活檢針在病變部位反覆抽吸,將含脫落細胞的組織塗片、固定。該活檢方法組織創傷小,患者易接受,但只能提供細胞學診斷,常因標本獲取不足或因細針柔軟,穿刺偏離方向,取材不足而產生假陰性結果或難以診斷。

    2、高頻超聲定位穿刺活檢

    本方法適應證廣泛,特別是對X線片表現可疑惡性的微小病灶的術前定性檢查更具有其獨到之處,可使患者避免外科手術活檢之苦; 具有操作簡單,患者痛苦少,易於接受,且安全性高等優點。穿刺活檢標本有一定體積,可保證組織病理學檢查,既可進行臨床基礎研究,又可望提高乳腺微小病灶的早期診斷水平,達到早診斷二早治療的目的。 3.9.3 核心活檢

    1982年Lindgern首先推出Tru-Cut活檢系統,它是在計算機X線攝影或超聲定位的指導下,將乳腺穿刺針刺入可疑病變區,取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學檢查的方法。主要用於不可觸及的乳腺腫塊,腺體區域性結構紊亂、不對稱緻密影及微小鈣化灶。運用自動反彈切割式自動活檢槍(14""16 G),可從病變部位切取200小量組織,其損傷比手術活檢小,併發症少.一般不會產生術後疤痕,對乳房外觀無影響。費用較低,患者容易接受。核心活檢準確率一般在90%以上,是當今最為常用的穿刺活檢方法。

    3、 真空輔助活檢

    1994年“ammotome病灶旋切系統”問世,在切割同時.真空抽吸目標組織於針槽內,行卷筆刀式切割,且一次進針可連續獲得多點標本。對於乳腺外觀損傷較小,較小的病變能完全切除(IIG旋切刀切割凹槽長約1.8cm,能完全切除1.8cm以下的腫瘤)。獲取的標本量較大,組織成分相對較多,病理診斷準確率幾乎達到100%。活檢同時因為有真空抽吸不易形成血腫,併發症進一步減少,在歐洲各國已成為手術活檢的替代方法。

    4、 蛋白質組學

    該研究是近年興起的腫瘤研究的最前沿領域和熱點之一.為腫瘤的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乳腺癌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成果為發現對其早期診斷特異的腫瘤標誌物、篩選出敏感的藥物治療靶標以及研究細胞內訊號轉導通路得以闡釋腫瘤的發病機制提供重要的依據。蛋白質組本身具有成分的複雜性和微量的特點,這就要求其分析技術具有自動化、超微量、高通量和高特異性等特性。但蛋白質組學研究本身也存在著諸如技術本身的侷限和缺少適合的正常組織和細胞與腫瘤組織和細胞作對照等缺陷。另外, 血清CAl53、CEA、TSGF、T-PSA、F—PSA檢測及血漿迴圈DNA等量檢測在一定程度上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 3 # 手機使用者61122774200

    其實沒學過醫,不懂這些醫學術語,但的確有親戚患過乳腺癌,是1978年進行的擴大切除術,包括切除整個乳房、部分腹部肌肉組織等,現在還健在,80多歲了。該斷不斷,反受其亂,部分人認為是早期乳腺癌只進行保守治療,結果大都不盡人意。從家族遺傳角度看,本人患癌的機率比較高,左右都是死,怕也沒用,只能積極預防。

  • 4 # 微點小世界

    癌前病變是指繼續發展下去具有癌變可能的某些病變,常見的癌前病變

    1.黏膜白斑

    組織學上是指發生在黏膜表面的白色斑塊,黏膜上皮表層過度角化是白斑的特徵之一。作為一種疾病,它主要是指那些以角化過度和上皮增生為特點的黏膜白斑。長期以來面板病理學家一直把黏膜白斑看成是癌前期病變,並認為最終將有20%~30%發展成癌症。

    2.交界痣

    為褐色或黑色斑疹,可稍隆起,2~8mm,圓形,邊界清楚,顏色均一,表面光滑、無毛。可發生在任何部位。發生在掌蹠和外生殖器的大多為交界痣。交界痣的特徵是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有痣細胞活動,有惡變傾向,特別是長在手掌、足底等易受刺激部位的交界痣更應多加警惕。

    3.慢性萎縮性胃炎

    4.結直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

    組織學上大部分是管狀腺瘤,少數為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腺瘤的表面上皮和腺體上皮均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臨床上常有:①脫出 直腸息肉蒂較長時多可脫出肛外。②便血 為鮮血、被蓋於糞便表面而不與其混合。③其他 黏液血便和裡急後重感。④全身症狀 息肉數量較多、病程較久者,可出現貧血、消瘦等全身虛弱表現。

    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也不要驚慌失措,應採取正確的態度,如需要手術治療,就應積極手術;如需要定期複查的,就應主動定期複查。切不可憂心忡忡,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長期的精神緊張,可降低機體免疫力,甚至會促使機體內正常的細胞癌變。

    因此我們如果平時注重飲食,健康規律生活,發現不適後及早檢查,定期參加體檢,一定能做到對癌症實現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真正地做到防癌於未然,與幸福同行。

  • 5 # 乳房守護天使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1.乳房疼痛

    在乳腺癌發病初期,一般乳房不會產生疼痛感,但是仍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如:隱痛、牽拉痛、刺痛或鈍痛等。

    2.乳房腫塊

    乳房腫塊是乳腺癌發病初期最顯著的症狀。通常表現為乳房內出現單個,形態不規則,邊緣模糊,質地偏硬,推之可動的腫塊。

    3.乳房區域性皮膚髮生變化

    腫塊部位貼近乳房上皮組織,面板呈現凹陷,出現酒窩徵。

    4.乳頭溢液

    常規上,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生率約為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

    5.乳房外形改變

    正常女性的乳房外形呈自然弧形,若這種自然弧形出現缺損,則要小心乳腺癌發病。

    如何做好乳腺癌的日常自我檢查?

    紅光透照法

    使用家用版乳房天使乳腺紅光檢查儀立於鏡前,關閉房間內所有照明裝置。抬起一側手臂,另一隻手握住儀器,對腋窩進行紅光透照。然後單手扶住乳房,將儀器緊貼乳房進行順時針檢測,觀察乳房內有無暗點和陰影區域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四了好多it培訓的來宣講,真有那麼靠譜嗎?誰能給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