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一眼二次元
-
2 # 橙心社
為什麼好萊塢動畫片的口型幾乎都與臺詞一致?這絕對不是巧合,而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製作之後的結果,為了盡善盡美的感覺到這部動畫製作之驚喜,還原之徹底,所以有了這樣的結果。要這樣做,首先一點就是錢。
做動畫是個花錢的事情,普通的電影電視劇,要拍攝一個人說話什麼的場景是非常簡單的,攝影機一架就好了,但是在動畫方面,這一點就比較難了,因為每一張原畫都要自己畫,為了讓說話和角色臺詞對的上,那麼必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這多的部分,就意味著多花出去的錢啊。目前,中國和日本還是採用的重複利用的方式,雖然也能夠滿足日常觀看需求,但是有時候感覺對不上口型也有一點,不過個人感覺其實已經足夠了,沒有必要再更精細了。
其次的話我認為這和好萊塢動畫的配音語言有關,不同於中文或者日文,英文配音本身有天然的優勢,英文語言特點使得它的某幾個固定發音是固定的,這一點降低了製作難度和相關成本。只要配音演員在配音的時候稍微注意一點,有意識的和動畫角色的口型相切合,那麼是很容易做到和口型一致的。
在國內的中文配音的一些遊戲、動畫作品裡邊,網易代理的《星際爭霸2》一直受到好評,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是在英文臺詞基礎上進行的中文配音,但是角色和配音員的聲音是可以匹配上的,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配音者的深厚功底了。
文:太伊
好萊塢的動畫製作流程都是先錄製配音,後根據配音演員的節奏去塑造整個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動作,這跟很多需要配音演員去配合畫面節奏的日本以及中國產動畫(尤其是2D動畫)不同。
所以並不僅僅是好萊塢從業者更加精益求精,而是從製作流程上就讓他們在原畫製作時對於人物口型有精確的參照。
其次,講述英文時的口型變化也比中文或日文更加明顯,而美國動畫的風格本身就強調人物的靈動性,在面部表情的塑造上也會更加誇張,這一點也需要與臺詞吻合的口型來配合。
再者就是,好萊塢動畫片的製作技術相對已經很成熟了,能夠使動畫人物口型與配音一致的技術並不是只能透過動作捕捉來實現。
動畫人物的每一個口型都可以透過提取音素來實現一一對應。英語國際音標共有48個音素,其中母音音素20個、子音音素28個。
現在好萊塢的技術已經可以在播放配音的過程中,將音訊中的這些音素提取、分解,並從素材庫中找到這個音素所對應的口型,無需後期一幀幀來製作。
當然,能夠支援以上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還是兩個字——預算。畢竟如果沒有足夠的錢還工期短的話,不跳票、不需要在播出期間加總集篇和回憶殺來撐時間,就已經很萬幸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