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洲文苑
-
2 # 小哥侃史
這個問題得看具體情況,如果這個知識是我急需的,而且很重要的話我會選擇正規渠道,因為正版的質量才能保證。如果不重要也不急需,可能就不會選擇付費了。當然支援正版人人有責。
-
3 # 煮茶聞書香
從保護智慧財產權來說,我們有義務使用付費知識,一個是為維護法制國家的建立,同時也是為我們子孫後代著想。
而且如果我們都去使用盜版,一個涉嫌違法,另一個,對知識的不尊重。
希望所有的人都來抵制盜版。
-
4 # 流川楓科技範
學術雜誌投稿的現狀,對大多數研究者來說可以概括為用自己的經費寫論文,用自己的經費發表,再用自己的經費下載回來閱讀(簡直就是在妹妹的房間,用妹妹的電腦,玩對妹妹耍流氓的遊戲的翻版阿). 汗青先生說這是作者為了讓自己的文章可以傳播需要付出的代價,在評論裡還有著本質上類似於"工人如果不想被剝削可以不去工廠工作"的回覆,這實在是讓人無語. 那傳播的成本到底有多高?我覺得不妨從學術雜誌的歷史開始探討.
1,背景史上最早的學術雜誌一般被認為是1665年發行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倫敦王立協會紀要),作為對應學會(倫敦王立協會)的會報所發行.
諸如查讀制度等一系列學術論文志的基礎在此時就已經有了雛形,而這本雜誌則是透過一部分免費傳送一部分販賣的形式釋出,而整個17世紀,18世紀與19世紀,這部期刊都是靠著協會與其他支援在虧本執行.不過好在相對於學會的其他收入,這期刊雖然越刊越多,卻也不至於支援不下去.引用參見[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這個時候的學術期刊,被稱為"贈與的迴圈"(Circle of Gifts),即"研究者投稿,研究者查讀,印刷之後再發布給研究者".這是學術期刊的黃金時代.
圖片參見[電子ジャーナル入門]然而good old days總會終結,改變出現在20世紀中期,嚴格來說是2戰之後.還以倫敦協會紀要為例,1948年開始這部雜誌出現了持續性的盈餘,請記住這一點:二戰之後,學術志就已經開始出現常規性盈餘了.
2,起因二戰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學術雜誌開始盈餘?明明學術雜誌的執行模式從17世紀起直道今天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二戰之後這黃金時代的破滅,導致了今天學術雜誌的虛高?
答案有些奇怪,是冷戰.二戰結束後不久,建立在戰敗國屍體上的美蘇聯盟便宣告破裂.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冷戰中兩個超級大國便開始了全面性的對抗,既然是全面性,那自然少不了科學教育方面.到處是文盲沒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超級大國可算不上真正的超級大國,更何況原子彈的威力擺在那裡,大家都明白科學技術落後有可能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於是所謂的"大科學"(big science)時代開始了.
大科學代表之一的"超導超大型加速器"遺址.這一專案在花費了20億美元之後因為預算太高(110億)被國會終止.不過考慮到其在蘇聯解體後沒多久便被終止的事實,很難否認對蘇聯的恐懼是持續這種大型專案的深層驅動之一.在美國蘇聯為首的超級大國帶領下,兩個陣營紛紛加大對於高等教育和研究活動的投入,研究者數量激增,競爭加劇,學科也開始進一步細分,論文數量上升的同時每篇論文的字數也在不斷變多,隨著每一冊雜誌越來越厚,單價也開始上升,同時營運學術雜誌的大學與學會也獲得了一定利益.然而這個時候,這種上升還是正常的.
但激增的雜誌印刷負擔產生了一個問題:縱使研究經費的增長使得學會與大學刊發期刊再也不需要賠本賺吆喝,但刊發學術雜誌本身成了一件過於耗費精力的事情.研究機構不是出版社,不可能把大多數時間扔到這上面,越來越精細的領域劃分也使得學會難以覆蓋所有的領域的成果.同時,"Publish or perish"(釋出論文或者死,好吧我瞎翻的)的研究成果評論體系也開始成形,再次減少論文發行數量已經不可能.
於是作為一個必然的結果,商業出版社開始進入學術出版領域.時至今日,商業出版社已經佔據了科學,技術,醫學出版市場的2/3.[學術情報流通システムの変革期における大學図書館の取り組みitscom.net 的頁面]但是,這時候一切依然還是正常的.我們姑且稱其為學術期刊的白銀時代,畢竟經費大量流入嘛.
3,發展問題出現在70年代.隨著商業出版社的大量進入帶來的越來越多的論文數量,大學與其他研究機構終於開始買不起期刊了.期刊沒人買商業社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會倒閉,不想倒閉怎麼辦?漲價!
於是贈與的迴圈之後這個新的迴圈出現了:雜誌沒人買->賺不到錢->漲價->更加買不起->更加賺不到錢->...這個可怕的迴圈被稱為Serials crisis.事實上,從1970年起學術雜誌的價格在以大概每年10%的價格不斷增長.這已經高於了圖書館預算的增長,結果便是長達幾十年的不斷迴圈.索性大學圖書館還是有些家底,勉勉強強還能這麼撐著等死,這便是學術雜誌的青銅時代,畢竟半死不活最適合青銅了.
例如從日本的狀況來看,是這麼個德行:
圖中黃色,紅色與藍色代表的分別是私立公里與國立大學圖書館的外國論文購入花銷,紅色曲線為購入的論文總數量.日本因為泡沫經濟的影響前期受Serials crisis的影響較小,但到了80年代末,也終於無法承受越來越多的花銷開始削減購入的論文數量——然而即使如此總花銷還是越來越大.論文購入量的減少帶來的便是大量中小發行商的破產與轉行,但大型發行商們卻不可能坐以待斃.他們用出了最後的手段:你們可以不買影響因子低的期刊是吧,但你們總不能不買核心期刊吧?我反正要的就是有人買我的東西,那我把核心期刊的發行商買下來不久好了.新的一輪兼併與收購潮開始了,而學術期刊的黑鐵時代,也正式拉開帷幕.
4,爆發收購潮從80年代末起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曾經群雄並立的學術出版界(圖中特指科學,技術,醫學出版界)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出自[英國下院科學技術委員會報告書"Scientific Publications: Free for all?",2004]可見近7成都已被大型出版社佔領,這些大型出版社得到了核心期刊的發行權後作的第一件事自然不是降低價格,而是繼續大幅提升售價,因為這是剛需,核心期刊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怎麼可能不買.於是90年代後,期刊售價以平均每年8.5%的幅度繼續提高:
出自[Library Journal Periodical Price Survey, 1995-2009.]而與此同時,美國CPI增長情況則是:
出自[2012 Study of Subscription Prices for Scholarly Society Journals]注意從這時候起,學術期刊的定價就以經不再是黃金時代的贈與的迴圈,不是白銀時代的受惠於政府投資,也不是青銅時代的小出版社迫於生存,而是黑鐵時代的,黑暗的大出版商們單純對於利益的不斷追逐了.
5,挑戰?機遇?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斷髮展的網際網路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人們發現透過釋出電子版雜誌,可以有效地減低成本,提高效率.根據ALPSP(Association for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的調查,至2008年STM(科學,技術,醫學)雜誌的96.1%;人文,社會科學雜誌的86.5%都已經可以線上訪問.那麼,發現什麼了麼?對,在這個學術出版界已然被寡頭控制的時代,要想使得絕大多數雜誌電子化,不得到寡頭的支援是不可能的.而大型出版商們對於利益的敏銳嗅覺也同樣強大,他們沒有因為電子雜誌影響了紙質雜誌的閱讀量而抵制,而是歡愉的躍進了這新的海洋,大肆吞噬著新鮮的獵物——也是,他們是出版商,不是印刷行,只要能夠出版,是不是紙質都沒有關係.
以Elsevier的ScienceDirect為首,各大出版商各顯神通.透過與各國研究機構訂立契約,大型出版商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使得大學與其他研究機構對於其的依附進一步加強.這些新建立的電子刊物的成本,以長期來看成本根本接近於零;出版商們對於電子版的定價卻依然每年不斷上升.於是從結果上看,研究機構依然不得不在購買期刊上花越來越多的錢,而大出版商,則賺得盆滿缽滿.
對,這些出版商斷然不是像汗青先生說的那樣賠本賺吆喝,他們是商人,他們要的是賺錢不是幫助你學術界發展.不信?看看2013年的利潤情況:STM 2013 revenue: £2,126 million STM 2013 adjusted operating profit: £826 million That"s a profit margin of 39%!出自[The Imaginary Journal of Poetic Economics: Elsevier STM publishing profits rise to 39%]而同年,蘋果公司的的利潤是37%!他們比蘋果賺的都多!網際網路的發展不會讓傳統大型出版商崩盤,這對他們來說不是挑戰,而是機遇.
6,出路找資料加上打字,說實話有點累了.對於汗青先生答案的吐槽慾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所以這一節我就隨便寫寫,大家也隨便看看就夠了.對於如何脫離大型出版社的控制,毫無疑問各個研究機關都有著相關的考量.比如快速發展的open access等等.對此我不再多說,因為了解的人大概比我要了解的多得多——畢竟計算機相關因為有著更多依賴會議的傳統,受大型出版社的影響相對小一些,因此反而不是那麼清楚這方面.相信去問基礎研究的比如
@陳浩大大等人能得到好的多得講解.但是我想在這裡談一下自己對於現代期刊的看法.這麼說或許有些傲慢,不過我就是扔一板磚,希望砸出些玉石罷了.現代期刊到底提供了些什麼?在我看來無非是1,查讀制度,保證論文的質量2,影響力,增加你的引用數量3,分類,將不同的研究領域的成果進行分配方便搜尋4,格式與校對,這是唯一用得到出版社的地方
可以看出1,2條其實都是研究人員內部的事情,不牽扯到出版社也沒問題,事實上現在這些大型出版商們也根本就是在白用研究人員組做這些事(參見
@申力立的答案).而3又可以透過搜尋引擎等等輕易完成,唯一用得到出版社的也就是4了.但是在無數出版社(至少是計算機方面)要求latex出的pdf檔的今天,這真的不再是那麼繁重的勞動,雖然校對依然煩人這是確實的.然而另一面,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出版成本變得越來越低的今天,單本期刊,在網上則是單篇論文的價格卻在不斷上升,依照汗青先生的"這是傳播花費"理論,豈不是說隨著網路的發展,物流的進步傳播變得越來困難了?
總之,出路到底在哪裡我不清楚,但是我很明白的一點是,絕對不在這些商業出版社手裡.
一些討論:-----------------------看到有些人認為近幾年來的論文價格上升應該和論文數量作比較而非CPI作比較,我針對這一點做一下解釋. 選用CPI作比較是為了證明論文價格的飆升並非是因為通貨膨脹,出版商們實打實的賺多了.而沒有用論文數量作比較時因為覺得根本不用.從上面日本購入外國論文數量一圖就可以看出,論文的單價在90年代後(準確說是併購潮之後)以驚人的數量飆升——這和70年代時的雜誌價格上升是不一樣的,那時的的價格上升實際上是因為隨著發行論文的數量與頁數上升,單本雜誌的頁數上升,成本增加所導致的.不過為了增加說服力,我還是加一下資料好了,資料來自[從文獻計量看世界各國科技發展態勢istic.ac.cn 的頁面]:這是97年到01年5年間各國論文數量增長情況.文章裡還有更詳細的其他資料,想了解的不妨去看看.來說結論吧五年中世界論文的年均增長率為 2.21%。同時期論文價格的變化是怎麼樣的?差不多每年8.5%.除非你能證明出版商出版多出版一部論文與付出的成本之間大概是個四次方的關係,你才能說明他們沒有利用壟斷剝削研究人員.而且你即使證明了,你又怎麼解釋70年代論文數量和論文價格之間並不呈現這種病態的四次方關係?總不會說這一切都歸因到數字媒體給出版商帶來了太大的成本負擔吧? -
5 # 訂單研習社
再比如,前段時間有人推出引流指令碼(包括後期的指令碼更新),需要699元,正好抓住了我們高成本引流的痛點,哪怕付費,我們也願意做個嘗試。
我還報名了另一個運營班,收費3000多,原因不僅僅是可以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習,能夠接觸到一個優質的人脈圈子,而這個以老闆和高管為主的圈子,其附加值遠遠大於學費,因此,我選擇付費。
以上是我真實的想法,期望對運營“內容付費”的人有助益就好。
回覆列表
如果價格適當,內容優質,更願意正規渠道享受付費內容。如果價格高,內容又一般,隨便網上找來看看,作為一般瞭解,也會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