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叮噹
-
2 # 一飛沖天133980220
你一腦袋有病,相你這種說法,媳婦沒上班,還有父母靠兒子養,我敢說一百個,很難找一個出來,我坐的這棟樓,有3百多家還一家都沒聽說過,一個兒子養父母和妻子的,但我知道一個當兒子的,大二時就不用他父母給生活費,大三時連學費都不婆他父母交,本科畢業後,就在北京擁有兩套住房,兩年後在武漢辦了一個補習學校自己任1校長,並在武漢結了婚,開了一家工廠,他丈人,丈母孃舅子,大小姨,女人家的七姑八婆都在廠裡上班,他自己的父母在家,倆個都有退體金,那時退體金還不高,他父親1600元,他媽要他父親交1200元的生活費,他父親兄L肯交1000元,為兩百元錢講不到一塊,結果分開吃,他一個校長還開工廠,就沒有說一句,媽爸你們別爭了,爸交1000元我貼兩百元,你們還是在一塊吃吧,互相也有個照應,我聽他說後眼淚都掉下了,這就是養的兒呀,連兩百元都不肯出,情願準他父母分開都要得,如果他沒那個能力,我不會這麼想,自己一月幾萬,全部都被媳婦拿去孝敬了她爹媽,自己的父母為兩百元扯皮他都不管,唉,現在,,,
-
3 # 談笑看紅塵2
現在社會發展,人們多走出家庭,踏入社會上班,做其它的事。公公婆婆大多數不像以前的公公婆婆以老買老,給媳婦們講規矩。嫌媳婦不去上班,要兒子養。
就拿我們那裡老人來講,六,七十歲的人還在上班。走向社會老人他們很多已沒有以前老人身上毛病,兩,三個老人一起講媳婦。很多老人多明白,時代變化他們和子女間在生活上的代購很大。老人們以老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他們的子女在花錢上大大超越他們,他們也不會去阻擋。他們知道時代變了!老人們的習慣是以前養成的,改變不了。他們繼續著以前的習慣。他們的子女現在生活發展好了,生長時代好了,養成花錢習慣大了。踏上社會老人也明事理,自己一生的努力還不是希望孩子生活比自己好點。
忙忙碌碌的老人們,沒有時間像以前老人為了雞毛算皮的事和兒子,媳婦鬧茅盾。他們在晚年還在為家忙碌。他們知道以前生活得苦,珍惜現在生活的好!村裡已經幾十年沒聽見婆媳吵架了!
-
4 # 辰153513873
我家孫子孫女都有了,我們可從來沒有要在家享福要孩子們養的想法,媳婦生第二個孩子才不到五個月,等二寶戒奶了上不上班隨便她,年輕人怎麼過日子我們從不干涉,家庭和睦就好了,我現在負責接送孫女上學,老公在外打工,家裡的一切開支都由我們負擔,孩子掙錢自己花,我們做老人的不管閒事。
-
5 # 檸檬的思念Rainbow
說說我家,我公公今年58歲,婆婆53歲,他們現在還是自己掙錢,他們不是工作單位也沒有社保,現在兩人在做水泥工。以後掙不了錢,肯定是要兒子兒媳養的,婆婆的思想就是養兒防老。將心比心,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而且,我覺得兒子照顧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我結婚後一直沒工作沒任何收入,在家帶孩子,老公一個人掙錢養我們。之前兩孩子還小,各種不好帶,婆婆不想幫我帶,而且她也不喜歡帶孩子,還可以自己掙錢自己用,但也從不敢說我沒工作之類的話。因為我又沒用她的錢。公婆反而還要養著小叔子一家三口。 我發現我這邊很多當父母的還要掙錢養兒子兒媳孫子孫女。
-
6 # 從此隱身1
在我身邊村裡周邊,沒有哪個父母靠兒子養的,就算我們奶奶80多了,還能賣點小菜賺點錢,兒媳更沒有在家吃喝玩樂的,都出去上班了
回覆列表
別人不知道,反正我家裡的目前都不要我們養,他們自己幹活有工資!他們喜歡自己去上班都不願在家換兒媳婦出去上班,怕帶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