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股票股市貓九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人口也在向中心城市、大都市圈集聚。這一過程中,強二線城市將成為人口流入的重點。

    事實上,不少二線城市已經提出了常住人口千萬級甚至兩千萬級的目標。對此,專家表示,要加入“千萬人口俱樂部”,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人才、公共服務配套、產業之間的良性迴圈。

    多城衝刺千萬級人口目標

    近日,《佛山市人口發展規劃(2018~2030年)》(下稱《規劃》)正式公佈,詳細解析了當前佛山人口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

    從人口規模來看,近年來佛山常住人口增長平穩,戶籍人口增幅較大。2017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為765.6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足足45.76萬人之多;2018年年末,佛山常住人口達790.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90萬人,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這一增量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位列第八位。

    《規劃》預計,2030年,佛山全市常住人口規模將超過850萬人,戶籍人口達570萬人左右。

    850萬還只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目標,目前多個二線城市的人口規模目標是達到千萬級,甚至兩千萬級。

    今年9月,東莞釋出了《東莞市人口發展規劃(2020~2035年)》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顯示東莞將實施積極的人口調控政策,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960萬人,2030年達到1020萬人,2035年達到1080萬人。

    資料顯示,2018年東莞的常住人口為839.22萬人,也就是說未來12年左右要增長180萬人,相當於每年增加15萬人左右。

    同樣的,根據各市的規劃,長沙的常住人口要從2018年的815.47萬人,增長到2035年的1200萬人,增長47%;南京要從2018年的843.62萬人,增長到2035年的1300萬人;濟南的目標則是到2035年常住人口達1350萬,城鎮化率達90%,基本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而一些人口總量大的強二線城市已經將目標瞄準了兩千萬級。比如成都提出,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控制在1360萬。

    今年5月,武漢提出要推動武漢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元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二線城市的機遇

    為何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在積極衝刺千萬級乃至兩千萬級的人口目標?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相關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人口逐步加速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而中小城市人口流入並沒有顯著提升。這一趨勢性作用下,資金、技術等要素資源向大城市不斷集聚,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主導的資源配置格局,一大批新中心城市崛起。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臺,增強自身集聚資源和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以期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力立於不敗之地。

    例如,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近日在湖南省住建廳調研時指出,當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要積極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抓好“三幹兩軌”等重點建設,打造半小時“交通圈”“經濟圈”。

    今年以來,山東也積極佈局,包括明確將進一步做大做強山東半島城市群;以濟南、青島兩市為核心,協同周邊城市發展,最佳化調整行政區劃,做大做強濟南、青島兩個都市圈;建立中心城市牽頭的都市區協同發展機制,支援建設一體化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促進煙威(煙臺、威海)、臨日(臨沂、日照)、東濱(東營、濱州)、濟棗菏(濟寧、棗莊、菏澤)四個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等。今年1月的時候,濟南也實現了擴容,將地級市萊蕪整體拿下。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突出中心城市的帶動引領作用,更符合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和城市化發展規律。城市的本質是人口與產業的集聚,而城市規模與輻射帶動能力成正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城市人口規模也在不斷往上走。

    牛鳳瑞分析,當前也是二線城市發展的一個很好機遇。隨著中國經濟的深入發展,需要在一線城市之外,有更多的中心城市來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也有利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且中國的人口總量這麼大,有十幾個城區人口達到千萬級以上的城市也是必然趨勢。

    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的強二線城市將成為發展的重點。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省會城市將成為人口流入的重點,這些城市透過放開落戶、引進人才來吸引人口流入,實現做大做強,進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如何實現人口目標

    當前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人口紅利逐漸消減,因此吸引人才、吸引年輕人口對於二線城市來說十分關鍵。

    丁長髮分析,當前二線城市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不進則退。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二線城市也會分化,有些可能會掉隊。對很多二線城市來說,要加快自身發展,需要將區域內外最好的要素積極吸附進來,這其中人口、人才就是最重要的發展要素。年輕人是消費、創業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主體,得年輕人者得未來。

    那麼二線城市如何才能實現人口增長的目標呢?

    當前各地釋出的各種人才政策、人才購房補貼等一方面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也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但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吸引人才的目的是發展產業,而不應該是發展房地產。因此二線城市未來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最關鍵的還是要有相應的產業。

    牛鳳瑞也提出,有些二線城市的人口規模增長是透過行政區域的調整實現的,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需要靠城市自身產業的發展,透過自然的增長來實現。

    丁長髮分析指出,留住人才的關鍵在於產業,要有工作和發展的機會。比如過去武漢和西安有那麼好的高教資源,那麼多的在校大學生,但是留不住人,畢業生紛紛“孔雀東南飛”,就是因為經濟不發達,沒有相應的就業機會。而近幾年包括武漢、成都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中高階就業機會,很多畢業生也選擇留在了那裡,很多人選擇從沿海迴流到內地。

    他表示,對二線城市來說,還是要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完善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配套,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人才、公共服務配套、產業之間如果能形成良性迴圈,對整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 2 # 簡單傳奇

    當國內生活水平達到歐美水平後,全球的資源都不夠華人使用,其中水資源丶土地資源丶光照資源尤為可貴,而這就是西北三四線城市的優勢,將來企業總部未必會在大城市。

  • 3 # 錦繡中源

    從目前來看,中國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15個,分別是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廣州、深圳、臨沂、武漢、石家莊、哈爾濱、蘇州、鄭州、南陽和西安,這些城市當中,一線、新一線、二線甚至三線城市都有。總之,不僅僅是二線城市衝擊“千萬人口俱樂部”,凡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的城市,不管是幾線城市也好,都應該會向“千萬人口俱樂部”邁進。

    但是,一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與它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經濟越發達,發展潛力越大的城市,人口吸引力自然就強,而那些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的城市,甚至會出現人口流失,就比如現在的千萬人口城市臨沂、南陽等,它們跌出“千萬人口俱樂部”只是時間問題。

    以下就是2018年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量情況,從中可以看到,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的人口增量最多,都超過40萬,而西安、杭州、成都、鄭州等都是經濟發達的新一線城市。當然,有些城市經濟雖然發達,但城市人口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人口增量也不一定多,比如一線城市的上海和北京,其中北京人口還出現負增長。

    至於50%人口增量目標如何實現,這個增幅太大,短時間內是難以完成的。只要把自己發展好,完善各種基礎設施服務,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放寬人口落戶政策等,那麼人口吸引力自然就慢慢增強了,成為“千萬人口俱樂部”城市就水到渠成了。

  • 4 # 鞅論財經

    隨著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朝著全球城市的方向邁進,北京都市圈、上海1+7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也逐漸形成了人口規劃,這種具有次國家中心發揮作用也是參與了全球的競爭的需要。但上海、北京在2018-2035年的城市規劃中明確了人口目標的2500萬關卡,未來的人口增長只有透過跨行政區的周邊地區來承接。而唯獨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規劃超乎想象,具一些媒體報道,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將會從現在的7000萬人口基礎上再增長一倍,而且在2035年前後要突破一個億的目標。

    城市的發展就是在於人口的引入,只有不斷地擴張城市範圍、增加人口數量、提升人口素質、增加人均可支配財富,才可以讓城市發揮更大的重要。基礎建設、地鐵軌道、醫療教育、文化娛樂等才會更加完善,人才的集聚效應也會發揮作用,實現經濟動能的新裂變。

    二線城市及省會城市也是看到了希望和危機,很多大城市更是透過省會優勢,不斷地透過人才引進、大學生補助、人才基金、房產優惠、子女教育等諸多方式進行人口引進。而且從城市總體規劃、交通高鐵站的規劃都可以看到很多城市的雄心壯志。

    如武漢提出衝擊2000萬人口目標,重慶、天津、成都、南京、杭州、鄭州、西安、長沙等城市也是把高鐵站設到了20公里以外的地方,城市可開發面積一下子就擴張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按照國土資源對人口面積的要求,人口的目標也就是定位在1000萬以上,達到超級城市的人口目標要求。

    但是城市市域人口和城市都市區人口還是有區別的,我們經常會混為一談。等於把重慶市3000多萬的人口也想成了都市區人口。可是國際通用的規則是不以行政區範圍為界限,而是以無縫隙城市拓展區為範圍,一般全球城市的半徑在60公里以內,而像中國的二線城市應該是以20公里,最多不應超過30公里的範圍,地鐵輻射線可以適當延長,但必須達到通勤的目標。

    二線城市透過人口兼併是不可能實現都市區擴張而成為超級城市的,只有增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全球產業鏈的中高階,吸引人才的湧入。而且目前我們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60%,到2035年前後基本上可以達到75%,也就是完成了中國的城鎮化程序,人口再流入和向農村轉移會逐漸平衡,人口流入大城市也基本告一段落。

    按照現在的一些人口增長加快二線城市,每年超過15萬人,甚至也有超過30萬人。假如人口增長率在未來15年裡可以達到1.5%,那麼人口增長比例為25%。而最快速度達到2%的水平,也只要增長35%,只有人口年增長率超過3%才可以達到增長50%的目標。

    但這個增長率比較難以實現,除非出現第二個廣深,可看不到哪個二線城市具有這種政策扶持。這是一個全面開花的時代,也是一個二線或省會城市之間公平競爭的時代。要正在達到1000萬級都市區人口的城市一定會出現,或許三個、五個,但不可能或超過十個。加上四個一線城市共計15個以內超級城市,將會引領我們走向更加強大的未來。

  • 5 # 城市發展報告

    目前有很多二線城市都喊出了千萬人口目標,但這其中主要都是800萬人口以上的經濟強市,距離千萬目標只有200萬左右的差距,其實也就20%左右的差距,沒有五成那麼誇張。

    有50%人口增量目標的,目前只有武漢。因為武漢的中期目標是從目前的1000萬人口提升至1500萬,遠期目標是2000萬,這個難度確實非常大。因為武漢在過去人口流動性最強的十年裡,只增長了221萬人口,而未來6年要淨增400多萬才能達到中期目標,這個難度相當於過去十年人口淨流入平均值的三倍有餘。但畢竟武漢是中部龍頭,省內首位度極高,近幾年發展飛速,只要空間能夠開啟,創造奇蹟也並非不可能。

    目前呼聲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人口擴容”,其實並非總人口的變化,而是城區人口規模的升級。

    這樣的50%其實並不是很難,因為對於城區人口和總人口差值較大的城市而言,城區人口增量50%完全可以透過存量人口來完成。比如縣改區,城市化率的提升,城區的擴容,都可以把郊縣人口變為城區人口。

    透過上圖能夠看出,很多城市城區人口占比還不到50%,包括成都、蘇州、青島、濟南、長沙、大連等老牌強市,如果這些城市能夠像武漢和南京一樣全部縣改區,那麼城區人口直接就會飆升上百萬,十年時間城市化率再提升50%,那麼城區人口增長兩三百萬完全不是問題。這還不算每年淨增的人口。

    所以增量五成的難點在於是總人口增量還是城區人口增量。總人口的數量其實參考意義並不是很大,畢竟臨沂、南陽、贛州、濰坊等三四線城市本身都是總人口上千萬的城市,但是城區人口規模才是提現城市整體實力的關鍵所在。

    因此對於大批二線城市的千萬人口目標和增量50%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總人口,只需增量20%左右。後者為城區人口增量,這並不需要吸引50%的新增外來人口,只需城市化率提升,郊縣戶籍改城區,資料就有了。

  • 6 # 蔣昊商業觀

    各大城市陸續上演“搶人大戰”,這背後釋放出了一個資訊: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01 “搶人大戰”的背後,實際上是少數城市的競爭

    根據2018年全國常住人口增量前十的城市來看:

    可以發現,二線城市中,西安、杭州、成都的常住人口增量位居前三,重慶、鄭州、佛山、長沙、寧波都位列全國前十位。

    並不是所有的二線城市人口都是在快速增長,比如說東北城市大連、長春、哈爾濱,這些城市的人口正在流失。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東北經濟的增速還處於低迷階段。

    搶人大戰的背後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粵浙地區

    中西部省份裡面,比如湖北、湖南、四川、河南,陝西,這些省份的基本特點是省會城市一家獨大,所以,省裡面很難跑出第二個人口增速過快的城市。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我們看看廣東省和浙江省,發現,同時有多個城市的人口增量非常不錯,比如說廣東省除了廣州和深圳之外,東莞和佛山的人口增量也位居全國前列。浙江除了杭州以外,寧波、溫州、紹興等城市人口增量也是非常不錯。

    搶人大戰的背後,是人才引進策略和城市對房價的控制

    長沙是二線城市裡面,對房價管控最有效的城市,目前,長沙的房地產市場均價還處於萬字頭,而周邊的省會城市武漢、南昌、貴陽都比長沙高。

    得益於低房價,長沙這些年人口增速非常快,預計到2022年,長沙的人口將突破1000萬。

    除了房價對人才有相對的優勢,那麼人才引進策略,包括城市的配套設施,教育環境、以及就業環境,也是對人才的吸引,有著很大的因素。

    總結:

    未來10年,中國將會出現人口過千萬的城市超過25個。對標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口集中在城市,資源集中在大型城市,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競爭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 7 # 雲端美

    人口擴張,是目前二線及以下城市發展戰略。他們已經論證過理由了,有的是率先放開落戶有的是看到別的城市放開落戶趕緊跟著學的,你爭我搶的態勢一直延續著。

    隨著獨生子女政策幾十年的積累效應,城市義務教育學生數量下降不少,教育資源完全可以接納新落戶居民子女。需要低保本來就是少數;新落戶一般年紀較輕,年齡大些的也是引進的高技術人才。各大城市都想明白了,落戶條件越來越寬;不管來的人買房還是租房都是要住房的,工作又不用政府安排,就像把企業引進來投資一樣,可以無為而治,獨立自主的個人不是負擔還能創造財富。

    吸引人力資源落戶,首先要方便就業,其次要方便子女入學,第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能馬虎交通四通八達,第四醫療、文化、體育、對外開放各方面的軟實力要明顯高於人家之前的所在地,第五創業方便,第六民風寬厚包容,第七經濟具有規模活力和彈性產業豐富,第八政府視窗講普通話熱情待人。

    城市化的人口集中趨勢,還會讓國土生態最佳化、農業產業模式進步、提高人均GDP、更好地保障國民福利水平。

    落戶要求社保已經辦妥可驗證一段時間了,這是各大城市的共同要求。

  • 8 # 壹號股權

    1、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這是因為工業革命讓人擺脫了體力的限制,讓大腦的智慧創造更多的技術,由此來推動生產力的提高,深圳從30萬人的小漁村發展到今天的世界型大城市,經濟規模超過香港,依靠的也是不斷的吸引全國優秀的有冒險精神的人才來實現的。

    2、城市化的三個發展階段

    工業化的發展和進步會讓城市化呈現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城鎮化;其次是城市圈;最後是城市群。

    現在的日本的東京灣就屬於第三個階段——城市群的發展階段;紐約彎區、舊金山彎區都是如此。這些最發達的經濟體已經到達了第三個階段。

    城鎮化:目前我們國家普遍是處於這個階段,這樣的一個階段是核心城市、區域城市和小城鎮共同發展,人口是從農村流入前面三個區域,這個時候的城市化主要是農村人口的城市化。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是60%;

    城市圈:這個是在一線城市以及一些核心的區域中心城市發展的階段,那就是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一環二環……等等到七八環,城市在原有的基礎上一圈一圈的往外擴,甚至把周邊的土地合併過來,這種現象在北京和上海最為明顯,深圳相對而言沒有北京和上海這麼明顯。

    城市群:這是第三個發展階段,因為城市圈的無限擴大還是無法解決人口居住的空間問題,於是就把周邊的城市發展成衛星城市一樣,在交通上完全打通,承擔不同的功能,相互協作,這樣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擴充套件城市承載人口的空間。當前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大灣區就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

    3、一線城市城市群,強二線城市城市圈

    未來一線城市會往城市群的方向發展,而強二線城市以及一線核心區域城市會往城市圈的方向發展,城市規模會在當前的基礎上再次擴大,新城區的規劃建設,地鐵的建設里程,都會比當前的要多得多。

    2009年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是1921萬,2018年為2424萬,因為上海最近幾年都嚴控人口增長,其實在2013年人口就達到了2415萬人,也就是說在4年的時間裡面,上海的人口就增加了將近500萬人。而在最近的5年時間中僅僅增加了9萬人。

    比如像長沙、成都、武漢、合肥、西安、鄭州都是省會城市,也是區域核心城市,都是集中了一省的資源在發展,在全省的GDP中所佔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四十。一個省會城市幾乎擁有了媲美一省的經濟實力,而這種情況還會在未來加深,這個城市周圍地區或者是這個省的其他區域的人口未來會集中走向省會城市,把這個城市的城市圈擴大。

    2018年人口淨增加排名前11的城市分別是:深圳50萬、廣州41萬、西安39萬、杭州34萬、成都29萬、重慶27萬、鄭州26萬、佛山25萬、長沙24萬、寧波20萬、武漢19萬。

  • 9 # 鑫哥投資

    主要靠政策,還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另外也有城市合併等規模效應。

    第一個是國家政策轉變。從以前的城鎮化向城市化的轉變。世界各華人口流動的基本趨勢:都市圈化,城市不斷擴大。過去幾十年中國是小城鎮化模式為主,導致人地分離,供求不匹配。近年來,國家釋出多項政策推動中國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化模式。《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共提出28條,其中重點強調了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這個政策出臺,必然刺激今年城市人口將爆發式增長。今年是實現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的收官之年。

    經濟發展也會形成人口集聚。以武漢為例,剛解放時,武漢建成區面積34.7平方公里,人口102萬人。截至2018年末,全市建成區面積628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達1108.1萬人。70年前人口數不到現在“零頭”。

    城市合併也是人口擴大的途徑。近年來,合肥、濟南、成都等眾多二線城市走上合併的道路。2018年,簡陽市(含高新東區)戶籍人口150.7萬人 ,常住人口106.5萬人。成都合併簡陽後一下就能多出150萬人口。其他合併也是差不多,一下次多出上百萬人口。

  • 10 # 袁玉州

    之所以有大批二線城市喊出了“衝擊千萬人口俱樂部”目標,醉翁之意不在酒,本質上還是為了經濟的發展,而竭盡所能的吸引人口,盡享人口紅利的優勢,從而有機會與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競爭時,有一定的機會。

    我們先來看一下2020年,主要都有哪些二線城市。

    根據第一財經週刊對二線城市的劃分,2020年,總共有30座二線城市,而這些城市目前的常住人口數量,有些已超過了千萬級別,有些離千萬的門檻還差之甚遠。

    那麼,在大家都在爭奪人口紅利的時候,想吸引其它地方的人口到本地工作、生活定居,在正常的情況下,只有一個辦法才能實現,就是能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工作機會,以及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能讓到此的人們安居樂業,從而生根發芽。

    首先,依靠行政命令和政策推動,吸收人口。

    行政級別比較高的城市,比如各省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是最大受益者。眾所周知,在中國,行政級別的高低,決定了資源配給的流向,那麼,省會城市是各省的核心城市,也是重點發展城市,扶持省會發展,走強省會路線是大多數省份的既定策略,全省的資源將會優先供給省會,在這種情況下,二線的一些優秀省會城市,會實現高速發展,將有機會繼續吸納全省的人口,從而向千萬人口目標高速前進。如昆明、濟南、福州等省會城市,和寧波、廈門、大連等計劃單列市。

    其次,依靠經濟來吸引外地人口。

    主要指經濟比較發達活躍的城市。除了定向的政策傾斜外,最能夠吸引人口的還是要靠經濟實力,許多普通級別的地級市,因本身經濟實力強大,能提供較多的工作就業機會,從而自動吸引許多外地人來此務工,並形成常住人口,如沿海的溫州、泉州、煙臺等地。

    最後,透過行政區域融合,即合併融城。

    近些年來,中國的一些地方,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為了跨躍式發展,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進行了行政區域的高速,如2011年合肥合併巢湖市、2019年濟南合併萊蕪市、2020年長春代管公主嶺市等,後面還有西安合併咸陽等傳聞,而這些城市合併後,確實提高了競爭力,人口規模更加龐大,這說明,透過行政區合併的辦法,也是提高人口規模、衝刺千萬人口的捷徑。

    綜述,城市的競爭力不僅僅是人口規模,而是多方面的綜合實力,許多千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經濟實力卻不強,如石家莊、哈爾濱、保定等,相反,數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競爭力卻強很多。

    正常情況下,目前人口規模在700萬以上、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未來20年,很有希望衝刺千萬人口規模,而700萬以下、經濟發展滯後、又沒有特殊資源的城市,衝刺千萬人口規模的難度很大,更不用說50%的增長目標了。

  • 11 # 中部城市百科

    中國800萬人口以上城市排行榜!有幾個有望晉升為千萬人口大城?

    人口的增減與經濟增速息息相關。近年來經濟表現強勁的以深圳、杭州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和一些二線為代表的快速增長的典型,無不是人口飛速增長的城市。而經濟持續疲軟的東北,已經成人口流失的典型。

    從中國總體來看,剛剛邁入了14億人口的門檻。華人多嗎?絕對數量那是相當的多,但具體到每一省,每一市,人口,作為生產資源的重要要素,流動性極高,分配也是極不均衡。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口紅利也漸漸消失,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竟然排在全球第135位,指望人口的自然增長已不能滿足大中城市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展開了如火如荼的搶人大戰。無不是因為人口或者人才才是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而以中國龐大的人口體量來看,千萬人口大城應是大城市發展的基本人口配備。這也是諸多新一線、二線城市展開搶人大戰的追求目標,那麼中國有哪些城市近期有望邁入千萬人口門檻。我們以800萬人口作為有望近期達標的門檻。800萬到1000萬,增長200萬,快的話在10年左右可以實現。當前人口800萬以下的城市,10年內不可能達成此目標。

    中國有39個城市人口超過了800萬,這其中4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均已達標1000萬人口。另外還有諸多三線人口大市,這些城市面臨的最大問題反而是人口流失的問題。而對於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哪些能夠達成千萬,只需在榜單中挑選出來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即可。

    首先,已經達成千萬的新一線、二線城市為重慶、成都、天津、武漢、石家莊、哈爾濱、蘇州、杭州、鄭州、西安等10座城市。

    而800萬以上的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為青島市、溫州市、濟南市、徐州市、泉州市、寧波市、南寧市、東莞市、長沙市、瀋陽市、合肥市、佛山市共12個城市。

    按當前人口基數和人口增長速度,青島市、濟南市、長沙市、合肥市、南京市等5個城市有望率先達成千萬人口大城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零食不能不吃也不能瞎吃,求推薦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