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春秋比法,是寓論斷於敘事,一字褒貶。也就是說,將史家的觀點隱藏在歷史敘述當中。我們就以《春秋》來打個比方。
比如《春秋》魯隱公元年就記載:“鄭伯克段於鄢。”《左傳》就說:“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就是說,《春秋》講“克段”而不稱“弟弟”,是因為公叔段沒有守為君之弟的本分;公叔段另起爐灶,就好像一國有兩個國君一樣,因此這個政變事件用“克”來描述,而將鄭莊公稱為“鄭伯”,是譏刺他沒有做到哥哥應盡的職責,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弟弟。這樣一來,短短的六個字,可以說包含了極為豐富的褒貶含義。這就被稱為“春秋筆法”。
而在《史記》中,這種筆法隨處可見。比如司馬遷寫《項羽本紀》,說他小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沒學成。自信滿滿地說要學“萬人敵”的本事,因此又去學習兵法,結果略知一二之後,又棄而不學了。這寥寥數語,司馬遷沒有作一字評價,但已經將項羽這種浮躁的性格生動地刻畫了出來。
又比如司馬遷寫叔孫通這個秦漢之際的儒生,一開始尚未得到重用,叔孫通的諸位弟子們“皆竊罵”曰:“事先生數歲,幸得從降漢,今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何也。”就是抱怨叔孫通沒有幫助他們謀求功名爵位。結果後來漢高祖劉邦命叔孫通制禮作樂,叔孫通向劉邦舉薦這些儒生,於是劉邦把他們都封為郎官,叔孫通又將皇帝賞賜的五百斤金賜給諸儒生,這時候的儒生面目一遍,說:“叔孫生誠聖人也。”在這裡,司馬遷將叔孫通本人及其弟子作為秦漢之際儒生的一個代表,對他們不作一字的褒貶,但是透過對其無恥言行的描寫,已然是寓論斷於敘事中了。
這一類的春秋筆法在《史記》中比比皆是,讀者應當細心琢磨,方能發現太史公之史的精妙。
所謂的春秋比法,是寓論斷於敘事,一字褒貶。也就是說,將史家的觀點隱藏在歷史敘述當中。我們就以《春秋》來打個比方。
比如《春秋》魯隱公元年就記載:“鄭伯克段於鄢。”《左傳》就說:“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就是說,《春秋》講“克段”而不稱“弟弟”,是因為公叔段沒有守為君之弟的本分;公叔段另起爐灶,就好像一國有兩個國君一樣,因此這個政變事件用“克”來描述,而將鄭莊公稱為“鄭伯”,是譏刺他沒有做到哥哥應盡的職責,沒有好好教育自己的弟弟。這樣一來,短短的六個字,可以說包含了極為豐富的褒貶含義。這就被稱為“春秋筆法”。
而在《史記》中,這種筆法隨處可見。比如司馬遷寫《項羽本紀》,說他小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沒學成。自信滿滿地說要學“萬人敵”的本事,因此又去學習兵法,結果略知一二之後,又棄而不學了。這寥寥數語,司馬遷沒有作一字評價,但已經將項羽這種浮躁的性格生動地刻畫了出來。
又比如司馬遷寫叔孫通這個秦漢之際的儒生,一開始尚未得到重用,叔孫通的諸位弟子們“皆竊罵”曰:“事先生數歲,幸得從降漢,今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何也。”就是抱怨叔孫通沒有幫助他們謀求功名爵位。結果後來漢高祖劉邦命叔孫通制禮作樂,叔孫通向劉邦舉薦這些儒生,於是劉邦把他們都封為郎官,叔孫通又將皇帝賞賜的五百斤金賜給諸儒生,這時候的儒生面目一遍,說:“叔孫生誠聖人也。”在這裡,司馬遷將叔孫通本人及其弟子作為秦漢之際儒生的一個代表,對他們不作一字的褒貶,但是透過對其無恥言行的描寫,已然是寓論斷於敘事中了。
這一類的春秋筆法在《史記》中比比皆是,讀者應當細心琢磨,方能發現太史公之史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