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交易員成長之路

    股市 7月1號突破 3000點

    我總結是有以下原因:

    1.制度需要:註冊制,也會帶來更多的企業上市,如果不上漲。打新的人少或者說,新股開板的開板的機率很多

    2.中國的核心資產需要

    目前核心 資產處於低價,低位,低估值。

    可以看到這幾天上漲比較歷害的都是比較核心 的資產

    券商(券商以光大證券帶領下帶領了整個板塊的幾天的集體漲停潮--)

    地產

    銀行

    電力

    煤炭,

    有色,

    保險

    3.專家分析上漲動力來自中國經濟的復甦和對疫情的有效的防控。這裡有7月2號新聞聯播

    4.最最核心的是資金的推動。從盤面成交量看得出來7.2號1.08萬億, 7.3號 1.17萬億,7.6號成交量1.56萬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成交量呢?北上資金連續四日流入超過百億可以看到,國外的加速印錢,瘋狂的在資本市場上收割韭菜)

    以上是幾點分析 。但總結歸納一點就是市場一致性看多導致的。看多,低位低價,低估值,應該要得到修復。

    以上是原因,那麼大盤藍籌都漲起來了,一般不會一下子息火, 接下來會調整,那麼調整從大盤藍籌出來的資金就會分流到各題材板塊,所以我們看到7月7號題材股集體漲停。

  • 2 # 股市三兵V

    本週第一天滬深股市即上演單邊暴漲,滬指更是收出近幾年的單日最大漲幅。成交量同步創出5年天量,突破15000億大關。藍籌股繼續高開高走,大金融繼續不敗神話。題材股普漲,晶片板塊成為另一面旗幟,醫藥,食品等板塊繼續調整。三兵認為,市場五連陽顯示出場內外增量資金參與意願極強,踏空投資者正在加速進場掃貨,另一方面行業利好不斷,疫情過後對於各行業扶持政策逐漸公佈,極大推動產業復甦速度,對於市場持續輸出向好預期。後期走勢來看,市場雖然連續大漲,但總體位置仍處於相對地位,大可不必盲目預測調整走勢的出現,近期延續慣性上漲的可能性較大。操作上,建議朋友們繼續持股待漲,大金融未充分調整前不建議追漲。

  • 3 # 只如初見VS股海齊牛

    6號指數突破,小牛市來了,說大牛市還尚早,只是啟動階段,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慢牛

    感覺今天這市場不高開,都有點對不起大家的氛圍。

    6月份的PMI是達到了51.2%,比5月份提高了0.5個百分點,而且是今年以來最高的。

    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比之前預期的要好得多,有可能會達到3%。

    從現在到下週四這段時間,應該是大家重新把關注視野,從資本市場當中怎麼去炒股,券商到底漲不漲,成交量如何,風格輪動,等等這些相對比較微觀的問題,回到我們整個國家經濟形勢上。

    整個經濟對於股票市場以及投資趨勢的支撐,我覺得還在慢慢的發酵過程當中。

    對於整個的市場,如果從經濟基本面上來講,是堅定的看多。

    如果非要講“牛”還是“熊”,我個人認為,現在可能是處於牛市的第一階段轉第二階段的這樣一個過程中。

    第一階段,就是絕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是牛市,但牛市其實已經起來了。很簡單來說,就是從19年的年頭,到現在一年半時間當中,創業板的不斷的上漲,以及帶來的巨大的豐厚回報,其實就是牛市第一階段。

    但是一直到上週為止,沒有人說是牛市,顯然是在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就是大家慢慢開始對牛市,形成一個比較一致的預期。雖然還有分歧,但是慢慢會更多的人,認為市場的機會在顯現,這是牛市第二階段。

    現在其實我覺得依然是牛市,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轉型的過程當中。

    在這過程當中,堅持三個邏輯。

    第一,科技創新依然看好,還有電子消費。

    第二,證券近期會有調整,調整之後我們還有上次的機會,可能會複製15年的行情,有第二波,第三波,可能會出現10倍牛股,大家注意把握。

    第三,如果您覺得其他板塊高估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最便宜的。

    比如說地產、大金融,比如說綠城(9.290,-2.72%),都是明顯低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雅閣混動怎麼樣,有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