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倆娃媽育兒經

    父母在家中的地位,身份都十分重要,如果母親太強勢,會弱化了父親在家中的地位,在這種家庭中生活的孩子,男孩一般膽小,懦弱,自卑,沒主見,女孩一般會像母親一樣強勢。

    我就是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小時候爺爺奶奶看不起農村嫁過來的媽媽,總是和幾個姑姑打媽媽,我曾親眼見過,她們撕爛媽媽的衣服,扯著媽媽的頭髮把媽媽打的渾身是傷,而懦弱的爸爸卻在一旁冷眼旁觀,在一次次傷害中媽媽明白,在這個家裡她只能靠自己保護自己,漸漸的她變的越來越強勢,脾氣越來越大,我曾記得媽媽不止一次痛苦的跟我說過“我沒結婚時脾氣好,從不跟人吵架,這一家人把我逼成這樣了。”

    我和哥哥小時候,家裡每天都雞飛狗跳,每天都充斥著媽媽歇斯底里的咆哮聲,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我們,哥哥膽小懦弱,毫無主見,而我有自己的想法,卻耳濡目染中變的和母親一樣暴脾氣,強勢。

    所以一直以來,哥哥從小到大穿什麼衣服,什麼鞋子,到長大上大學,娶妻生子樣樣都是媽媽做主。

    哥哥現在36歲,孩子都四五歲了,還沒有自己明確的定位,大學畢業那會他說自己的專業在大城市就業前景不好,媽媽勸他回老家考公務員,可是在備考期間,他總是懷疑自己考不上,所以備考三四年後真的一無所獲。

    去年,我託朋友在當地一個不錯的公司裡幫他找了份銷售工作,結果他一天班沒上硬是讓別人說銷售不好乾,沒有底薪,三兩句話給嚇回來了。

    一方面是家庭的重擔壓在他的肩上,一方面父母總是罵他沒本事,沒主見,有時候看他痛苦的樣子挺可憐,可誰知道這就是原生家庭給他的傷害。

    在這裡我想告訴哥哥和那些因母親強勢而自卑的人,走出傷害,活出自我:

    與父母溝通,談談你的感受,告訴他們你小時候的創傷,讓他們站在你的立場體會你所承受的痛苦,當你和父母改善關係,你感受到父母的愛時,你會增加自信心。

    逃離原生家庭,選擇積極的環境去生活,這不僅有助你擺脫原生家庭的繼續傷害,還有助於你教育好下一代。

    自我激勵,不斷髮現自己的優點並加以肯定,有助於自信心的行成和培養。

    少想多做,別總是把時間浪費在胡思亂想和自我否定中,要時刻告訴自己辦法總比困難多,努力去做就好了。

  • 2 # 骨頭夏

    首先他們不是自卑懦弱,是原始家庭中母親的強勢壓迫之下,才造成他們內心的排斥和逃避。想要改正他們,就需要循序漸進的方法,陪他去做一些小的,好解決的事,讓他感受自己原來這麼棒,你外加以誇讚,慢慢的行成他面對事情時因為成功慾望的驅使去解決問題!

  • 3 # 中篇小說選集

    1多參加戶外活動,接觸更多的同性的優秀的人。

    2參加演講等能夠與人接觸的社會性活動,讓孩子大膽講出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家庭方面,弱勢的父親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負責開導孩子,多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看到父親身上的光輝,重新凝聚起對父親的崇拜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國漫都有什麼?都往什麼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