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䏋人

    一、母豬產死胎的原因

    (一)營養水平

    1、母豬營養水平過低時導致家畜生長髮育不良,配種後胚胎容易發生早期死亡。

    2、母豬營養水平過高時,母豬膘情過肥,使胚胎死亡率增

    高。

    3、維生素A、E缺乏時,胚胎生長髮育受阻,死胎率增高。

    4、鈷、硒元素缺乏時,胎兒生活力降低,死亡率增高。

    5、飼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如豆科植物,其含有的植物雌激素,會使母畜發生流產和死胎。

    (二)、綜合防治措施

    加強母豬的選育工作加強對母豬的選育工作,凡選作種用的母豬,必須符合選育標準,對存在遺傳缺陷、繁殖障礙等生殖疾病的母豬一律淘汰。

    加強飼養管理,確保飼料營養全面在配製母豬日糧時,必須按照母豬的營養標準、妊娠階段進行合理配製,以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均衡,質量過硬,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防止有毒有害物質中毒在飼養過程中,應儘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棉籽餅和豆科牧草、葛科牧草;應儘量避免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飼料;不要喂發黴變質、有刺激性和冰凍的飼料。

    做好環境控制工作在場地選址和畜舍建築時,不但要考慮有利於環境控制,還應注意夏季防暑降溫和冬季防寒保暖,同時還應儘量減少運輸、氣溫、飼養條件的改變等應激反應。

    加強對母豬的管護工作根據妊娠母豬的生理特點,選擇適宜的飼養方式,如在妊娠後期可適當增加飼餵次數,每次給量不宜過多,避免胃腸內容物過多而壓擠胎兒等。

    防止母豬跌倒,擠壓,長途運輸,驚嚇,咬鬥和跳圈等,不能追趕或鞭打母豬,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凍;有條件的應對妊娠母豬進行高床飼養。

    合理安排母豬的生產週期,使母豬的配種和懷孕避開高溫高溼季節,懷孕母豬圈舍應冬季保溫,夏季通風遮蔭,當母豬懷孕期間外界溫度超過35℃時,應採取淋浴、噴淋的方式降溫,同時給予一些多汁青綠飼料。

    做好催產和助產工作。對於孕期超過114天,仍沒有分娩徵兆的母豬,應進行藥物催產;如果出現難產,則應請獸醫助產。

    加強繁殖管理,適時配種做好母豬的發情鑑定工作,確保適時配種;進行人工授精時,應嚴格執行人工授精技術操作規程。

    降低母豬的胚胎死亡率,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強母豬的選擇,最好選用最佳繁殖年齡的母豬;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環境條件因素的影響。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好相關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搞好環境衛生,在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本場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做好豬細小病毒病、乙型腦炎、偽狂犬病、豬瘟、豬圓環病毒病、弓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加強母豬繁殖疾病的控制一旦發現母豬患有繁殖疾病,則應及時治療,如無法治療的則一律淘汰。

    二、母豬產活仔數少原因分析

    目前在養豬生產中,困擾養豬著的難題為產仔數少,造成豬場的繁殖力下降,豬群補充困難。如果加大母豬存欄,提高產仔窩數,勢必增加母豬的飼養成本,而且還造成母豬舍的欄位緊張,不加大母豬的存欄,育仔、育成、育肥欄位相對空置,造成浪費及增加成本。在生產實際中,要分析造成產仔數少的原因,以便在生產中加以防範。

    1 品種原因

    1.1 有些品種的繁殖能力低,產仔數少如:皮特蘭、杜洛克等,由於品種的原因,產仔數提高非常困難,在商品豬生產的母系中,儘量避免有產仔數少的品種的血緣。

    1.2 品系原因

    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時長白,在培育過程中為了適應市場的需要,選育過程中只注重豬種的瘦肉率,而沒有注意其它指標,造成產仔數指標下降。

    1.3 遺傳原因

    同一品種,由於家系和個體的差異,也會造成產仔數的減少。

    2 、年齡原因

    豬的年齡及胎次影響產仔數的多少,同時影響活產仔數的多少。

    2.1 胎次

    1-2胎的母豬就繁殖效能低、排卵數少、產仔數少,3-5胎繁殖效能最好,產仔數及產活仔數最高,6胎以後的母豬繁殖效能有所下降,產仔數及產活仔數下降。

    2.2 豬的年齡

    1-2胎、6胎以上母豬,由於體力的影響,產仔過程易產生疲勞,時間過長,造成死胎比例過大,在生產中應加強低胎次和高胎次豬的助產,減少產仔的間隔時間。

    3、 飼養管理不當

    母豬群的飼養管理為豬場的關鍵,很多產仔數少和產活仔數少都是由於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如:驅趕、鞭打、咬架。

    3.1 飼料的原因

    3.1.1 沒有給母豬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

    有的生產者認為母豬不用或少用新增劑是不正確的,必須加以糾正,有些飼料公司也認為母豬的飼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認真,不全價,偷工減料,造成養豬者加不加新增劑效果不明顯,造成思想誤區。

    3.1.2 餵給發黴變質的飼料

    原料中,玉米的黃麴黴超標;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麩皮的質量不重視;礦物質的消化力不強,鈣、磷無法吸收,氟含量超標;均影響母豬的產仔數及產活仔數。

    3.2 管理上的問題

    3.2.1 配種前的管理

    後備母豬配種體重及月齡過低,由於現在豬的品種生長速度太快,配種過早,沒有達到體成熟,造成產仔數減少,後備母豬的配種月齡應該在7月齡以上。

    3.2.2 沒有控制配種前的膘情

    後備母豬沒有限飼,造成配種時體重過大過肥,產仔數減少。基本母豬斷奶後過瘦,流產和返情母豬過肥,影響母豬的排卵數,從而影響產仔數。

    3.2.3 配種前沒有短期優飼

    為了增加排卵數,後備和斷奶母豬配種前4-5天要短期優飼,餵給優質全價的飼料,增加飼餵量,以提高排卵數。

    3.2.4 妊娠期間飼餵量不合理

    妊娠前期1個月要少喂1-1.5㎏,中期適量2㎏,後期2.5-3㎏,同時要視母豬的個體體曠隨時調整飼餵量。

    3.2.5 減少並群、追趕和咬架等問題。

    3.2.6 疫苗接種時間不合理

    母豬在妊娠期間,儘量減少疫苗的注射,除大腸桿菌、紅痢外,其它疫苗都應在配種前注射,減少因疫苗注射對胎兒的影響。

    4、 疫病的影響

    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礙,造成產仔數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如:藍耳病、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乙腦、口蹄疫、豬丹毒、鏈球菌病和豬流感等。

    對於傳染病造成的母豬產仔數及產活仔數減少的原因複雜,症狀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學檢查很難判斷,有的症狀作血清學檢查也難判斷。

    總之,透過以上分析,做為養豬生產者,在母豬的飼養管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防疫工作,減少外來野毒的感染。

    2、減少外引種豬的地區,因為各地區的種豬健康狀況不同,減少地區就減少感染的機會。減少引種次數。不要從疫區引種。引種後要隔離檢查,防止傳染病的引入。

    3、對母豬群進行血清學檢查,針對豬群的健康狀況進行各種疫苗的免疫工作。

    4、加強飼養管理,減少由於管理的原因造成產仔數的減少。

    5、引種時選擇繁殖效能高的豬種,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

    母豬產子數的多少,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妊娠期的飼養管理條件。

    養好妊娠母豬,要注意抓“兩頭”,即抓好懷孕前期和懷孕後期的飼養管理。母豬懷孕20天后,是受精卵著床階段,此時,對外界條件刺激相當敏感;懷孕後期,尤其是最後一個月,胎兒發育很快。而母豬分娩後前10天的泌乳量又主要靠妊娠期的儲備,因此,無論前期或後期,對妊娠母豬都要供給全價營養的日糧。尤其維生素不能缺乏,所以日糧可多搭配青飼料。還要在分娩時做好產前準備,搞好接產和難產救護工作,以保證母豬安全分娩產子,提高子豬的成活率。

    提高母豬的泌乳力,保證子豬活潑健康。

    母豬泌乳力與飼養管理和營養有關,而哺乳母豬的營養需要是根據其產子數、豬乳的化學成分、泌乳量的多少進行考慮的,一頭哺乳母豬以產8頭子豬計算,每天營養中需要16500大卡~18000大卡消化能、700克~800克蛋白質、鈣37克~41克,如每增加一頭子豬,就要多供給1200大卡消化能。除滿足營養外,還要在分娩後6小時~8小時喂飲清潔水,應適當多加一些含有較多青綠多汁的飼料。

    1 科學飼養母豬。

    目的是使母豬正常發情,有利配種受胎,增加產仔數。

    母豬在空懷期間應多喂些青綠多汁飼料,使母豬在配種前保持中等膘情。科學餵養原則是:太肥的母豬,少喂精料,多喂青綠多汁飼料;太瘦的母豬,應加強飼養管理,多喂些精料和動物性飼料,促進母豬儘快康復。

    飼餵生料。生料餵豬多產仔。據資料報道,生料餵豬比熟料餵豬平均窩產仔豬增加2.4頭,提高產仔數30%;成活率提高12%;平均每頭斷奶體重增加2.5千克;日增重提高14%。在母豬冬季的日糧中新增2-3公斤生馬鈴薯,飼餵1.5-2個月,然後給母豬配種,平均每窩比不喂生馬鈴薯者多產仔1.4頭。這是因為生馬鈴薯中含有多酚氧化酶,有促性腺作用。

    配前優飼。母豬在配種前10-20天,多喂1-2公斤優質飼料,可以刺激母豬多排卵,從而在分娩時至少多產1頭仔豬。用此法催情,在母豬配種之後,要把日糧減回到正常喂量,否則會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此法對純種母豬、年齡較輕的母豬、斷奶後體質較差的母豬較適宜。

    改善妊娠母豬飼養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第一個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種後9-13d,此時期是合子附植初期,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死亡,死亡率在50%左右。因此,應儘量減少此時期各種應激因素,一般是在配種後3-4周內,要保持母豬原圈原飼養方式飼養。第二個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後大約第三週,此時期是器官分化時期,死亡率大約是30%-40%,應注意各種應激和營養缺乏因素。在此時期胎盤停止生長,而胎兒迅速生長,可能由於胎盤不足以支援胎兒發育,以致死亡,死亡率大約是15%。因此,應加強母豬妊娠後期的營養。

    2 增加母豬排卵數 。

    配種時肌肉注射人絨毛促性腺激素1000IU或注射促排3號25微克,能刺激母豬多排卵。經常用試情公豬去爬跨不發情的母豬,透過公豬分泌的外激素氣味和接觸刺激,以及神經反射作用,引起腦下垂體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豬發情排卵。另外,還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誘導發情,如給母豬一次注射孕馬血清(PMSG)750-1500IU,並配合使用人絨毛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可誘導母豬發情

    3 掌握好初配年齡。

    母豬配種過早,不僅產仔少,還影響正常的生長髮育。一般初配母豬的年齡為8-9個月,體重為60-70千克;雜種母豬為10-11個月,體重為80-90千克;引進的良種母豬為12個月左右,體重為90-100千克以上。

    4 適時配種。

    母豬一般18-22天發情一次,持續時間為3-5天,為此,必須注意觀察母豬的發情,做到適時配種。但因品種、年齡、季節、氣溫等不同,在配種時間上也有所不同,較佳的配種時間為:土種豬在開始發情後的第二天;雜種母豬在發情後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來的良種母豬在發情開始後的第3-4天,待母豬的陰門紅腫剛開始消退,並有絲狀黏液流出(民間稱吊線),按壓母豬後軀呆立不動時為較佳配種。從年齡看,引入豬種青年母豬發情期比老齡母豬短,而中國地方品種則相反。

    5 一個情期多次配種。

    即用一頭公豬的精液給母豬進行2-3次人工授精,第一次配種後,隔12-18小時配第二次,配第三次需隔6-12小時後再進行,這樣,受孕機會就多了。但一個情期配種次數不要超過3次,否則,其受胎率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下降。

    6 用混合精液配種。

    將兩頭同一品種或不同品種公豬的精液混合在一起給母豬做人工授精,這樣不僅產仔多,且仔豬成活率高、生長快、體壯。

    7 注意保胎。

    母豬配種後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產,應注意保胎,此時肌肉注射黃體酮毫克。儘量供給高蛋白質飼料和礦物質、維生素等豐富的精料和青飼料,忌喂冰凍、變質的飼料,忌舍內擁擠、咬架、滑倒、鞭打、驚嚇等。整個孕期及哺乳期,皆應注意飼料原料及飼料不能黴變。黴變飼料所含的黃麴黴素極易造成死胎、流產及影響仔豬增重。

    8 仔豬早期斷乳

    傳統養豬仔豬哺乳期較長,一般是2月齡斷乳。仔豬早期斷乳是指仔豬3-5周齡離開哺乳母豬開始獨立生活。早於2周齡的斷乳稱為超早期斷乳,目前對超早期斷乳仍有爭議,在養豬生產中,多數推廣4-5周齡斷乳。仔豬5日齡開始認料,7日齡開始補料,依次是:7-14日齡給料量為10克;15-20日齡給料量為20-30克;21-30日齡給料量為100-150克;31-40日齡給料量為100-150克;41-50日齡給料量為450-550克;51-60日齡給料量為600-650克。35日齡斷奶,仔豬早斷奶,母豬早發情,早配種,分娩次數多,產仔多。

    9 寄養與並窩。

    寄養是指在豬場同期有一定數量母豬產仔的情況下,將多產或無乳吃的仔豬寄養給產仔少的母豬,是提高豬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時也使部分母豬儘早發情配種,縮短了這部分母豬的產仔間隔。並窩是指將哺乳仔豬少的兩窩或多窩仔豬合併由一頭母豬代養,可使不哺乳的母豬提早發情。

    10合理選留母豬,及時淘汰不良母豬。

    第一胎產仔少,第三、四及第五胎時產仔數最多,而後隨著胎次增加,產仔數保持穩定或稍下降。乳頭數目多的母豬一般產仔也多,所以選留母豬時,切記要多乳頭的母豬。長期不發情、假髮情或屢配不孕、產仔少和年老體衰的母豬應及時淘汰。

  • 2 # 忿咬

    懷孕母豬飼養,給以合理的營養,防止過於,擠擁直接撞擊腹部和跌打事故的發生。

    用剖腹產取出死胎:藥物催產無效,死胎無法產出時,試行剖腹部手術將死胎取出。較大較深的創口應縫合,並塗以20%碘酒,將200萬~300萬單位的金黴素或土黴素膠囊投入子宮內。對虛弱母豬的術前與術後應適當補應。   3、護理死胎產出或取出後,應加強對母豬護理,保持豬舍乾燥,窩內要經常換鋪,清潔乾草,勿臥溼窩,勿使母豬受寒,並經常觀察其有無異常表現。為了防止感染,如發現病豬體溫升高,需要及時注射抗生素:用青黴素每次40萬~80萬單位,鏈黴素100萬單位,連用3~5天。如用金黴素或土黴素,按母豬每公斤體重40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用磺胺嘧啶鈉,按每公斤體重0.05~0.1克,每日肌肉或靜脈注射兩次。

    方法僅供參考。

  • 3 # 富四海

    母豬產仔死胎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如果是分娩前死亡大多是妊娠後期疾病或機械性損傷等原因造成。如果是分娩過程中死亡則與接生管理不良或者產房環境不合適。分娩後死亡的多為弱仔等。

    母豬死胎原因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營養不良導致。母豬妊娠期間如果營養不良很容易造成死胎或流產現象。母豬妊娠期間需保證良好的營養,才能保證仔豬的健康發育。

    2.環境因素導致。環境因素最容易導致母豬出現死胎現象,且導致死胎的環境因素很多,需要特別注意。從我之前的經歷來看,外界刺激和環境溫度是主要方面。因為我家豬場就在家背後,曾經出現過因為隔壁辦喜事放了很多鞭炮導致三頭妊娠母豬均出現死胎現象。還有就是環境溫度過高也容易導致死胎。

    3.病毒性因素導致。如果母豬感染了偽狂犬病毒、豬瘟病毒、乙型腦炎、豬細小病毒等都有可能導致死胎。這種病毒性的感染只能在後備母豬期間透過接種相關疫苗進行防護。

    再來說說產仔數量少的原因。

    1.公豬精子質量差。

    2.母豬年齡原因。母豬年齡過小容易導致產仔較少。

    3.妊娠期間營養不良。

    4.管理不當。比如妊娠前期沒有控制母豬體重,配種前沒有適當優飼,還有就是豬應激反應過大。

    5.妊娠期間生病。

    如果是以上原因導致的,我們可以對症下藥,透過科學管理提高母豬產仔量。

    總之養豬看似不難,不過要將其養好也是不容易的,多學習,多積累經驗。

  • 4 # 斗門阿強

    一、死胎的原因

    引起母豬產死胎的原因有很度,也相對比較複雜。比如說母豬攻胎過早、產房溫度過高、升值營養缺乏以及長期限位、濫用藥物、轉群等都有可能讓母豬生產死胎。其次往細裡分析,那麼像投餵變質飼料、沒有清理和消毒養殖場衛生和飼料槽衛生、疫苗注射不到位、受驚嚇或受熱、冷等因素的影響產生的應激反應等。還有就是一些疾病對母豬的影響、比如說藍耳病、病毒病、豬衣原體病、鉤端螺旋體病、豬偽狂犬病等疾病,這些都有可能造成死胎。

    二、產死胎前的症狀表現

    老實說母豬產死胎之前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表現的,而且一般當了解母豬生產死胎的時候也基本上是等到母豬臨盆的時候。但母豬產死胎一般有兩種症狀,分別是早產和死胎。早產它和正常生產是一樣的,但生產下來的仔豬體質很弱,而且也可能會有部分仔豬為死豬。而死胎則會連同胎衣一起產出,死胎也分為胎兒已死、胎兒乾屍化、胎兒浸溶以及胎兒腐敗氣腫這四種形式。

    三、預防措施

    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預防措施,因為後期的補救其實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那麼我們就需要從母豬生產死胎的原因上出發,對母豬進行保護。一般來說首先就是要合理的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反應、避免母豬發生擠擁、撞擊等事故,並且將養殖場的衛生管理做到位,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最後就是還需要做好疫苗預防工作,及時的按照科學的免疫流程進行疫苗注射。

    四、防治方法

    在母豬產後給母豬服用益母紅糖湯,避免出現陰道炎;其次就是在配種的時候給母豬注射青黴素、鏈黴素以及氨基比林,避免細菌感染;還有就是注射腦垂體後葉素或催產素注射液進行催產;當利用剖腹取死胎的時候,我們在縫合傷口的時候要塗上適量的碘酒,並且投入200萬~300萬單位的金黴素或土黴素膠囊到母豬的子宮內;為了避免母豬被感染還需要科學的注射抗生素,或者是青黴素、鏈黴素之類的;最後就是每日還可注射四十毫克的金黴素或土黴素,並且每天注射兩次磺胺嘧啶鈉。

  • 5 # 三農小解同學

    中國的養豬業透過多年的科學發展,科學養殖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但是,在一些養豬場,由於飼養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存在漏洞,妊娠母豬產岀死胎是常見的事情,死胎率過髙則造成豬場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少死就是增收",這是養豬場的大指導思想原則,所以,各養豬場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才能減少母豬產死胎的情況發生,減少養豬場的損失。母豬產出死胎的原因較多,也很複雜,既有繁殖、飼養管理、環境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傳染性疾病方面的原因,接下來就談一談母豬產死胎的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母豬產死胎的原因

    營養水平

    母豬營養水平過低時導致家畜生長髮育不良,配種後胚胎容易發生早期死亡。

    母豬菅養水平過高時,母豬膘情過肥,使胚胎死亡率增高。

    維生素A、E缺乏時,胚胎生長髮育受阻,死胎率增高

    鈷、硒元素缺乏時,胎兒生活力降低,死亡率增高。

    飼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質,如豆科植物,其含有的植物雌激素,會使母畜發生流產和死胎。

    管理方面

    母豬發情鑑定不準確,配種時間掌握不適當,配種後精子或卵子較弱,雖然能受精,但受精卵的生活力低,容易早期死亡被母體吸收形成化胎。

    在母豬妊娠期間管理不善,造成妊娠母豬跌倒,擠壓,長途運輸,驚嚇或飼餵冰凍飼料等,易使母豬流產或產死胎。

    母豬分娩時護理不善,使母豬發生難產,引起死胎母豬繁殖障礙方面的原因當母豬存在繁殖障礙疾病時,尤其是存在免疫繁殖障礙,會使胎兒發生溶血和胚胎早期死亡,最後導致母豬產死胎。

    環境方面的原因高溫對母豬的直接影晌,主要是受精卵的著床期,極易造成死胚。

    傳染病方面的原因某些疾病可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引起胎兒死亡,如細小病毒、乙型腦炎等。

    綜合防治措施

    加強母豬的選育工作

    加強對母豬的選育工作,凡選作種用的母豬,必須符合選育標準,對存在遺傳缺陷、繁殖暲礙等生殖疾病的母豬一律淘汰。

    加強飼養管理,確保飼料營養全面

    在配製母豬日糧時,必須按照母豬的營養標準、妊娠階段進行合理配製,以保證飼料營養全面均衡,質量過硬,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防止有毒有害物質中毒

    在飼養過程中,應儘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棉籽餅和豆科牧草、葛科牧草;應儘量避免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飼料;不要喂發黴變質、有刺激性和冰凍的飼料。

    做好環境控制工作

    在場地選址和畜舍建築時,不但要考慮有利於環境控制,還應注意夏季防暑降溫和冬季防寒保暖,同時還應儘量減少運輸、氣溫、飼養條件的改變等應激反應。

    加強對母豬的管護工作

    根據妊娠母豬的生理特點,選擇適宜的飼養方式,如在妊娠後期可適當增加飼餵次數,每次給量不宜過多,避免胃腸內容物過多而壓擠胎兒等。防止母豬跌倒,擠壓,長途運輸,驚嚇,咬鬥和跳圈等,不能追趕或鞭打母豬,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凍;有條件的應對妊娠母豬進行高床飼養。

    合理安排母豬的生產週期

    使母豬的配種和懷孕避開高溫高溼季節,懷孕母豬圈舍應冬季保溫,夏季通風遮蔭,當母豬懷孕期間外界溫度超過35°℃時,應採取淋浴、噴淋的方式降溫,同時給予—些多汁青綠飼料。做好催產和助產工作。對於孕期超過14天,仍沒有分娩徵兆的母豬,應進行藥物催產如果出現難產,則應請獸醫助產。

    加強繁殖管理

    適時配種做好母豬的發情鑑定工作,確保適時配種;進行人工授精時,應嚴格執行人工授精技術操作規程。降低母豬的胚胎死亡率,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強母豬的選擇,最好選用最佳繁殖年齡的母豬: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環境條件因素的影響。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

    做好相關傳染病及寄生蟲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搞好環境衛生,在做好流行病學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本場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做好豬細小病毒病、乙型腦炎、偽狂犬病、豬瘟、豬圓環病毒病、弓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加強母豬繁殖疾病的控制

    一旦發現母豬患有繁殖疾病,則應及時治療,如無法治療的則律淘汰。

    母豬產出死胎的原因較多,也很複雜,各養殖場平時應當做好母豬的選育,加強飼養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做好相應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當發現母豬產死胎時,應認真做好流行病學調查,正確作出診斷,並採取確實有效的控制措施把養殖者的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 6 # 賽為豬業

    一:母豬繁殖障礙的原因分析

    母豬繁殖障礙的原因錯綜複雜,其中的非傳染 性因素很容易被忽略。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母豬繁 殖障礙主要有後備母豬不發情或初情期遲緩、母豬 斷奶後不發情或發情遲緩、屢配不孕、隱性(安靜)發 情、卵巢及子宮疾病等。

    1後備母豬不發情或初情期遲緩原因

    ①環境因素。主要指環境溫度、溼度等因素的 影響。

    ②卵巢發育不全。長期營養不良、慢性疾病、寄生 蟲病等,容易造成母豬卵巢發育不全。

    ③飼養管理不當。後備母豬在培育期間營養水平不合理,造成體況過瘦或過肥。體況過瘦,體蛋白 和體脂貯存不足,後備母豬生殖機能發育受阻或不 能發揮正常的內分泌機能,從而引起不發情或發情遲緩;體況過肥也可抑制生殖機能,從而引起母豬不 發情。據調查,後備母豬在培育期間與肥育豬飼養 管理錯位十分普遍,即過分追求生長速度,用肥育豬 料或中豬料代替後備母豬專用料,導致有些後備母 豬雖然體況正常,但因飼料中缺乏維生素 A、維生素 D、維生素 E、葉酸、生物素等及鈣、磷等礦物元素,生 殖器官和繁殖機能發育不良,造成後備母豬不發情 或發情遲緩。飼餵黴變飼料會引起生殖機能紊亂, 從而不利於後備母豬的正常發情。發情檔案不完善 也造成對異常發情母豬的處理不及時。另外,公豬 刺激不夠、高密度飼養和單體欄限位飼養等都會影 響後備母豬的正常發情。

    2豬斷奶後不發情或發情遲緩

    ① 胎次。正常情況下,85%~90%的經產母豬在 斷奶後 7 d 內表現發情,只有 60%~70%的初產母豬。首次分娩斷奶後第 1 周發情。主要原因可能是初 產母豬身體仍在發育中,按體重沒有完全達到體成 熟;初產母豬在第 1 胎哺乳過程中體儲消耗過多,使 子宮恢復過程延長,從而延遲發情。

    ② 營養因素。引起斷奶母豬不發情的最常見 因素是能量攝入不足。母豬斷奶後因脂肪儲存不足 往往會導致斷奶後發情時間推遲,甚至不再表現發 情。母豬妊娠期攝入高能量會減少哺乳期的能量 攝入,導致繁殖效能降低。相反,如果母豬過肥,卵 巢內會沉積脂肪,卵泡上皮發生脂肪變性,同樣會導 致經產母豬不能正常發情。

    ③ 管理因素。母豬配種過早,可造成妊娠期營 養不良,尤其是哺乳期承載著泌乳和自身生長的雙重生理負擔,往往容易導致體重下降過大,如果哺乳期過長,則對母豬的影響更大。規模化豬場飼養的 瘦肉型引進豬種,其發情徵狀本來就不十分明顯,如果配種人員對母豬的發情鑑定和配種技術掌握得不 夠嫻熟或工作疏忽大意,就不能及時發現母豬發情, 從而出現假不發情現象。另外,飼養密度過大,導致 母豬應激及相互咬鬥,增大了肢蹄病和乳房疾病的 發生率,營養吸收效果變差而影響母豬發情。

    ④ 環境因素。當環境溫度低於 5 ℃或高於 25 ℃ 時,母豬內源性激素分泌會出現紊亂,卵巢機能會受 到抑制,從而導致卵泡發育受阻,造成母豬推遲發情 或不發情。對於斷奶母豬每天要保證足夠的光照。

    ⑤ 產科疾病。諸如胎衣不下、子宮炎症、難產等 引起子宮復舊延遲的疾病都可使產後乏情期延長。

    3染性疾病因素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

    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傳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因 素和細菌性因素,其中,病毒性因素是目前引起母豬 繁殖障礙的主要病因。

    病毒性因素主要有豬瘟病毒 (CSFV)、藍耳病病毒 (PRRSV)、豬偽狂犬病病毒 (PRV)、豬細小病毒(PPV)、乙型腦炎病毒(JEV)、豬 圓環病毒 2 型(PCV2)、豬流感病毒(SIV)等。細菌性 因素如鏈球菌、布氏桿菌、鉤端螺旋體、衣原體、附紅 細胞體等病原感染引起流產、死胎的現象也常有發 生。

    傳染病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危害較大。豬偽狂 犬病會引起初產或經產妊娠母豬流產、產木乃伊胎 或死胎。豬藍耳病會導致母豬臨近分娩時發生流產 或早產,仔豬斷奶死亡率高。豬鉤端螺旋體病主要 透過黏膜感染,導致母豬妊娠後發生流產和死胎。 豬布氏桿菌病也稱豬傳染性流產,以母豬不孕為主要特徵。此外,豬圓環病毒 2 型感 染、非典型豬瘟、豬乙型腦炎、豬流感、豬衣原體病、 豬附紅細胞體病等均可引起母豬不孕、流產、早產、 木乃伊胎、死胎。

    母豬繁殖力要如何提高?

    母豬的繁殖力關係到仔豬的產仔數,母豬的使用年限、配種受胎率和泌乳能力等,從而直 接關係到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因此,提高母豬的繁殖力是生豬養殖的重點工作。提高繁殖力 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做好後備母豬的培育工作,給不同階段的母豬提供適宜的營養物質,從 而滿足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加強母豬的飼餵管理和日常的管理,還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和免疫 接種工作。

    一:後備母豬的擇優選育。

    1,後備母豬四肢一定要粗壯,粗壯的四肢才會有力量支撐懷孕後期母豬的體重,四肢也要有高度。母豬身腰要長,身腰長肚子部分哺乳期比較寬鬆,容納更多豬仔吃奶。

    2,水門要大與肛門有一定距離,肉垂向下。

    3,會吃。

    4,體重必需在二百八十斤以上。

    5,奶頭的數量,奶頭最少也得六對且排列整齊對稱,沒有瞎奶頭沒有疝氣史的,發情有規律性的母豬留後備。

    6,無外八,眼睛有神,沒有眼屎不發紅不水腫,反應靈敏,聲音洪亮。

    7.蹄部無損傷。

    二:提供適宜的營養保健

    ① 豬在 不 同 階 段 對 營 養 物 質 的 需 求 是 不 同 的,有的養殖場在飼餵母豬時採用同一飼料,會造 成母豬出現發育不良、體況不適宜等問題。 可分為後備母豬、空懷母豬、妊娠母豬和哺乳期母 豬,妊娠母豬又可分為妊娠前期和妊娠後期,空懷 母豬也可分為配種前和配種後。

    ② 同生長髮育階 段和生理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母豬從 斷奶到參與配種這一階段,母豬需要恢復體況,還 需要促進母豬排卵、提高卵子的質量,這就需要酌 情的飼餵高能飼料,但是在配種後到妊娠前期則 需要降低能量飼料的飼餵量,如果此時繼續飼餵 高能飼料,會 影 響 黃 體 酮 的 水 平,不 利 於 胚 胎 的 成活。 母豬到了妊娠後期需要加強飼餵,以促進胎 兒體重的增長,到了泌乳期,同樣需要增加營養, 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泌乳量,另一方面則是避免母 豬失重過多,影響斷奶後的發情排卵。

    三:母豬的管理工作

    ① 建設合理的胎次結構,保 持基礎母豬群整體的繁殖效能,這就需要及時的 淘汰老齡 母 豬 和 低 產 母 豬,及 時 補 充 後 備 母 豬。 一般胎次 結 構 分 布 在 1~2 胎 35% ~40%,3~ 6胎50%~60%,7胎以上5%~8%。

    ② 生豬養殖要堅持自繁自養, 即使是引種也要做到嚴格檢疫,確保種源地健康。

    ④ 注意營 養全價,特別是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供給。如 維生素A、E、D及硒的供應,利於發情;充足的鈣、 磷利於形成結實的體質;足夠量的生物素可防止蹄 裂。

    ⑤ 在中小規模養豬場,由於後備母豬數量較少, 對後備母豬專用飼料重視不夠,怕麻煩則全程採用小豬料或中豬料替代,造成後備母豬生長過快,體重過 大,體軀過肥,表現為不發情或少發情。

    ⑥ 為了確保後 備母豬正常生長髮育,體重50~60kg以下的後備母豬 飼餵小豬料,隨後逐漸過渡到專用的後備母豬料,一 直飼餵到配種前2周。

    ⑦ 後備母豬體重100kg左右前,採用不限量的飼餵方 法,使其得到充分的生長髮育;100kg左右後開始限量 飼餵2.5kg/d。當然也可透過在飼料中新增粗纖維或 提供青綠飼料不限量飼餵。全期生長速度控制在500g/ d左右,7~8月齡體重控制在140kg以下,P2點膘厚 18~22mm。對於過肥母豬,要降低飼料中營養濃度,限量飼餵和加強運動來加以控制。

    母豬免疫程式:

    1.藍耳苗(勃林格)肌注1頭份,選擇在每年2月1日、6月1日、10月1日普防三次。

    2.口蹄疫苗(中農威特)肌注5mL,選擇在每年8月30日、9月20日、1月10日普防三次。

    3.乙腦苗(海利)肌注1頭份,選擇在每年3月10日、4月10日普防二次。

    4.副豬嗜血桿菌苗(科前)分別肌注2mL,產前60天、產前40天。

    5.繁殖.呼吸道綜合症苗(天康生物或南農高科)分別肌注2mL,產前45-55天、產後15天。

    6.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苗(科前)肌注4mL,產前30-35天。

    7.偽狂犬苗(科前)分別肌注2mL,產前21-28天、產後20天。

    8.大腸桿菌自家苗肌注4mL,產前21-28天。

    9.豬瘟苗(廣東永順)肌注2mL,產後25天。

    ⑨ 補充光照,光照對後備母豬發情排卵具有重要 作用,但在養豬生產中,豬的光照容易被忽視。燈管安裝在母 豬的頭上邊2.6m以下的位置,光照強度是正常人裸眼 能在豬舍內看清報紙上小字為宜。約100m2的豬舍分別 需要LED燈150W、節能燈300W,同時要定期對燈泡 或燈管進行擦拭,避免灰塵影響光照強度。補充光照 時間視季節而定,冬季12~16h,春季8~12h,夏秋季 節適當。大量試驗表明,增加光照強度與光照時間, 可明顯起到促進母豬發情排卵的作用。如果補充光照 與公豬誘情相結合,效果會更加明顯。

    ⑩ 誘情公豬:後備母豬接觸後,透過嗅覺、聽覺、 觸覺、視覺以及心理因素等,對後備母豬的發情都有 一定的作用。誘情公豬最好選擇脾氣好、行動緩、氣 味大、唾液多、善交談的公豬擔任。後備母豬體重 達100kg,日齡≥160日齡,每天用試情公豬對後備 母豬誘情1次,每次接觸2~3min;後備母豬體重達 110kg,日齡≥180日齡,每天用試情公豬對後備母豬 誘情2次,早晚各1次,確保每次接觸5~6min,但要注 意誘情(查情)公豬與後備母豬要隔離飼養,母豬應 看不到公豬樣子,聽不到公豬的聲音,嗅不到公豬的 氣味,只有在查情和誘情的時候,母豬才能接觸到公 豬,這樣才能提高誘情效果。

    ⑪ 豬沒有汗腺,不能透過排汗方式進行降溫,當豬舍溫度≥32℃, 就會嚴重影響後備母豬的發情排卵,表現為不發情、 少發情或延遲發情等現象。儘量避免後備母豬初情期發生在每年 6—10月份的高溫季節。同時,在高溫季節到來時通 過噴霧、灑水、溼簾、冷風機、通風及種樹遮陰等 措施降溫。飼料中新增VC和VE及0.2%~0.5%碳酸氫鈉,以降低熱應激 的影響,提高後備母豬採食量,但VC和NaHCO3不能 同時新增。

    ⑫ 後備母豬對圈舍的要求 是體重達100kg前每頭母豬佔圈舍面積1.5m2,而到了查 情和誘情時,每頭母豬最少需要2m2。飼養密度過大, 很難觀察發情,群養群體不宜過大,以6~8頭為宜。後 備母豬在群養的過程中,如果有一頭母豬表現為發情 症狀,透過氣味、排洩物、相互爬跨等,可以很好地刺 激同圈內其他母豬的發情。

    ⑬ 後備母豬發情記錄是規模豬場培育和繁殖後代的 一項基本記錄,對日常管理和配種計劃的實施具有重要 的意義。後備母豬在160日齡以後,需要每天用試情公 豬到欄內誘情,同時結合壓背與外陰觀察來檢查其發 情情況。對發情後備母豬要建立發情記錄,記錄包括 發情後備母豬的舍號、欄號、耳號、第一次發情的時 間、外陰部變化、精神行為表現以及壓背反應等。 後備母豬數量多時除做好記錄外,還要做好標 記,等到查情結束時將發情相近的後備母豬趕入同一 棟欄舍飼養,以便日常管理。對那些初情期比較遲、 發情時特徵不明顯的後備母豬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四:綜合防制

    1備母豬後備豬可分兩個階段飼養

    70~120 日齡,按生長豬的方式進行飼養,促進消 化系統和骨骼的發育;

    ①120 日齡後適當限飼,主要 限制飼料的能量和採食量(日喂約 2.5 kg/頭),但應 新增維生素、礦物質等,控制增重速度,調控其 8 月 齡左右體重達 120~130 kg、背膘厚 16~18 mm 進入 初配,有效促進生殖器官發育和繁殖機能的完善,因 此,最好飼餵後備豬專用飼糧。有條件的豬場,6 月 齡後每天宜投餵一定量的青綠飼料。只有膘情合 適,營養全面,後備母豬才能正常發情。

    ② 對於後備母豬不發情或發情遲緩,飼糧中新增生殖營養素能完善生殖內分泌機 能,使母豬的生殖軸系能正常發揮作用。在每噸飼料 中新增有機硒或奈米硒生殖營養素 750 g,對促進後 備母豬發情、改善配種受胎率效果顯著。在後備母豬飼糧中新增與生殖相關的營養成分鋅、 硒和維生素 E,加快了其初情期的到來。

    2加強疾病防控和驅蟲工作。

    ① 首先要把好引 種關,應到已開展疾病監測工作的正規種豬場引種。

    ②其次,搞好豬舍環境衛生,尤其在後備母豬發情期更 須搞好欄舍衛生,以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④建立發情檔案並用公豬適時刺激。對已發 情的母豬,要及時建立發情檔案;對不發情的母 豬,則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要求所有飼養種豬 的人員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並且要熟練掌握髮情鑑定與配種技術,做好詳細記錄。

    後備母豬初情 期一般出現在 170~190 日齡,所以在 170 日齡左 右要有計劃地進行公豬誘情。

    ⑤分群圈養,適當並群調群換圈。後備母豬宜 採用小群圈養,每群 4~6 頭,平均每頭佔圈舍面積 應不少於 2.5 m2 。達 到 6 月齡後可多次並群后再分群,或同時換圈,或不 並群調群而單獨換圈,從而改變環境條件,刺激後備 母豬發情。

    ⑥改善飼養環境、加強運動。應設母豬 運動場,將後備母豬趕到運動場逍遙活動;180 日齡 以上的,可以隔欄放入 1 頭公豬適當誘情。

    ⑦藥物誘導發情。

    不發情後備母豬可內服中 草藥“催情散”,20~50 g/d,連服 3~5 d。

    孕馬血清 促性腺激素(PMSG):根據體重肌肉注射 800~1 000 IU,必要時隔 1 d 再注射 1 次,但劑量應比第 1 次適 當增加。

    3母豬斷奶後不發情或發情遲緩的防治

    (1)加強對母豬的管理。哺乳期的母豬,必須喂 給高能量高蛋白質全價飼糧,採取儘量採食,讓其吃 飽喝足,減少體重損失,達到斷奶後儘快發情。斷奶 後母豬要根據體況合圈,體況差不多的合在一起,比 較瘦弱的母豬要單獨飼養,繼續餵給哺乳期飼糧,每 頭每天投餵量不低於 4 kg,以促進母豬早發情。

    (2)發情母豬刺激。選一些剛斷奶的母豬與久不 發情的母豬放在一欄,發情母豬追逐爬跨不發情的 母豬,刺激其性中樞活動增強,可誘導發情。

    (3)激素催情。根據正確的診斷結果,合理使用 激素催情。對初產母豬,斷奶後當天肌肉注射 PMSG 1 000 IU。經產母豬斷奶 21~23 d 後仍不發情 根據膘情和體重,肌注 PMSG 1 000~1 500 IU, 同時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4屢配不孕的防治

    配種當日肌肉注射黃體酮 30~40 mg 或雌激素 6~ 8 mg。

    平時應加強公母豬的飼養管理,合理使用公 豬,控制好環境溫度,適時配種,加強人工授精技術培 訓,儘可能避免各種應激,預防子宮炎等生殖器官疾病。

    5傳染性疾病因素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的防治

    ①重視引種檢疫 引種後要隔離觀察檢疫,以防帶毒種豬進入豬 場。引進種豬應來自非疫區,在引種時認真瞭解供 種單位的免疫程式和疫情,引種後隔離觀察 45 d 以 上,進行相關的抗原監測,結果顯示陰性、臨床觀察 無症狀出現,並接種相關疫苗產生免疫力後,才可入 場飼養。

    ② 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搞好環境衛生 消毒可及時將病豬和帶毒豬排出體外的病原 微生物殺滅,從而切斷其傳播途徑,使環境得到淨 化。豬舍和環境平時每週消毒 1~2 次,並經常更換 消毒藥或交叉使用。

    母豬產房最好實施“全進全出” 式管理,批次之間空舍 1 周左右,對豬舍地面、牆壁、 豬欄和用具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對糞尿、病死豬應 進行無害化處理,消滅鼠、蠅、蚊等傳播媒介,嚴防 狗、貓、飛鳥等其他動物進入欄舍。

    6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

    應根據疾病流行情況,結合本場實際,參考豬 群平均抗體水平、疫苗產生抗體時間和免疫期,制 定合理的免疫程式,實行有計劃、有步驟的程式化 免疫接種。種豬應每半年進行 1 次疫病檢測,每季 度進行 1 次免疫抗體檢測,重點監測豬瘟、口蹄疫、 偽狂犬病、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

    小結

    堅持自繁自養,加強飼養管理 有條件的豬場應儘量採取自繁自養和全進全 出模式,採取封閉式飼養管理制度。在飼養過程中 應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的影響,加強飼養管理、飼 料營養和環境調控,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 隨著養豬業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母豬繁殖 障礙已成為制約養豬生產效率的瓶頸。其原因錯綜復 雜,既有非傳染性因素,也有傳染性疾病因素。只有從 飼養管理、飼料營養、環境控制、疾病防制等多方面採 取綜合性技術措施才能使母豬繁殖障礙得到有效控 制,提高母豬的繁殖力,增加養豬生產的經濟效益。

  • 7 # 養豬人老董

    1、我們在討論為什麼有死胎之前先要明白什麼是死胎。死胎一般是在產前3-5天才死亡的,或者是在產仔過程中死亡的,與正常胎兒沒有區別,只是死了而已。在產前1-2周死亡的,胎兒已開始腐爛,這種叫腐敗胎或爛胎。在產前4-5周之前死亡的,胎兒基本只有骨架,這種叫木乃伊胎。

    2、造成死胎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是疾病因素,主要有藍耳、乙腦、細小、偽狂犬、豬瘟等。這幾種病是最常發生的,雖然還有衣原體等也可造成這種現象,但一般很少發生。建議一定要做好疫苗免疫。

    二是非疾病因素,主要有黴菌毒素中毒、管理或操作粗暴、胎兒窒息(因母豬難產造成)等。黴菌毒素中毒建議在飼料中新增脫黴劑及葡萄糖。在管理上一定要溫柔對待母豬,尤其是在母豬轉群上產床的過程中。

    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因母豬產力不足造成分娩時間延長,使胎兒窒息引起死亡,這種情況在炎熱夏季多發。建議母豬產前3周飼料中新增氣血旺,使子宮壁肌肉中的肌紅蛋白儲能充足,分娩過程中可保證子宮的收縮力充足,便於儘快分娩。母豬產前1周飼料中新增安利補,用於調整母豬體液的酸鹼度,可有效縮短產程。分娩時間越短,胎兒因窒息造成的死亡就越少。

    3、產仔數少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公豬精液質量不好。建議在配種前一定要檢查精子的密度和活力,以保證精液品質。二是母豬卵巢功能受損,排卵數低。建議母豬產前2-3周在飼料中新增乳動(乳動中的脂肪酸可參與乳腺、子宮、卵巢等多種機體組織器官的俢復)。三是妊娠前期管理不當,造成母豬不完全隱性流產。建議母豬配種後30-35天內不要強力驅趕母豬,不要讓母豬巨烈運動,不要讓母豬採食發黴飼料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樂視的冬天來了嗎?你們覺得樂視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