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一天,導演張建棟在廈門一所監獄拍攝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個行將釋放的“牢頭”朝他走了過來。“他忽然就陰陰地問了我一句,羅陽來了嗎?”“羅陽,沒來。”張建棟心裡打了個冷戰。那牢頭“晃著膀子就走了”。張建棟這才恍過神來,自己3年前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警匪電視劇《刑警本色》,居然餘波猶在。角色羅陽的名字就是罪犯本名,曾被稱為“內江第一殺手”,1994年在行動中被捕。“事隔那麼久江湖上還有人惦記著他。一方面說明這是個人物,也說明劇裡這個角色的完成度很高。”就像《刑警本色》裡 這種不確定性,正是段奕宏塑造這個角色的核心。但去廈門嘉蓮派出所體驗生活的過程,並不順利。
一開始,他專門跟了一位平素全副武裝的“標杆警察”。“標杆曾經光憑第六感就抓獲了人家後備箱裡的毒品和槍支。那天我上了他的車,他看了旁邊那車的哥們兒一眼,那哥們兒是光頭,戴著大金鍊子,一看車牌,是一個外埠車。過去‘啪’一下就給記住了,然後跟我來了一句:你別靠近我。我說,啊?他說你別跟著我,給我站在10米之外。我還真想過,他要是發生了(意外),我是不是得報警啊。”“標杆”過去給光頭敬了個禮,檢查了身份證和駕駛證,也打開了後備箱。段奕宏自覺光頭看著不像“好人”,但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有。‘祝你一路平安。’駕車走了。然後這個警察回到車上,一臉遺憾。他沒有抓到一個現行。這是我們所看到的,他還真不是在應付差事,還真盼望著有案件發生。‘宏哥,你今兒來了,我肯定會有好運。’我以為升官發財呢。什麼好運?有大案要發生。”這種在段奕宏看來有點“變態”的心理,讓他在那一刻理解到了真實生活中警察的職業屬性,和麵臨危難時壓倒正常恐懼心理的“不正常處理”。這段情境幾乎原樣複製到了電影中。“但是,他不是我想要的伊谷春。”段奕宏搖搖頭。“我這次再去廈門,他當特警了,正如他願了。(笑)可我不想要一個上來就像打了雞血的警察,我不想他是一個鋼鐵俠。”老段決定離開“標杆”,重新定一個目標。最終成為影版伊谷春原型的傢伙,是另一種“變態”《我的團長我的團》主角龍文章)這樣的,袁朗更不要說了,完全沒有惟我獨尊,很為別人考慮……還有,黑背很聰明。”《士兵突擊》裡的袁朗就是段奕宏的袁朗,不是蘭曉龍的袁朗。我覺得他這個版本更好。”《士兵突擊》,立馬給段奕宏電話,“袁朗這個好,人物多面化,不單一。”高虎硬著頭皮看了幾集,那種“深沉的表演”實在不是他的菜。“你是在演舞臺劇嗎?能好好說話嗎你?咿咿呀呀的,影視劇要表達出細微的內心變化。”但好在“裡頭有個王寶強接地氣,袁朗這樣的教官還有點現實中的合理性。”到了被稱為“妖孽”的龍文章,高虎實在看不下去了。“都被圍到山上了,一群人還在慷慨激昂,說著莎士比亞。這種實驗性的劇完全違背了大眾主流審美,有啥意義?”何東說這個戲就是創作者的內心抒發。“蘭曉龍的劇本就是個藏獒,讓人發怵。包括段奕宏在內,好些演員都沒把本子吃透。但老段演出了一瘋子,他擺脫了以往的表演框架。如果演員對頭,進入那個邪界,他對面的演員就要命了。”素有“自虐”名聲的段奕宏,的確讓劇組的兄弟有“要命”的感覺。龍文章要領著一幫士兵跳到烏黑的汽油桶裡。“沒有人願意下,從演員的本能心理和心態上都不願意。張國強、張譯,他們不是都在嗎?他那時候不是迷龍,也不是孟煩了,就是一個正常人,我看老大怎麼鑽,一定是這樣的呀。好,我就用了鑽進我家浴缸的那種心態,整個頭埋進去。”他攏了攏頭,“其他人都傻了。誰能想象,我們下來之後還得吃飯,你他媽頭全鑽進去了我們怎麼演呢?出來我還找了個有太陽的地方晾一會兒,曬曬,把我的表擦一下:這表是防水的吧?這一切的細節的設定是因為什麼?我要極度做到真實、享受,我要讓你們都塗黑了鑽到森林裡去,我得以身作則。都說龍文章是個騙子,猥瑣,但這一瞬間他又是挺老到的心理素質。”康洪雷稱讚段奕宏做到了在“演”和“不演”之間。“你的正義、你的兇悍、你的戰爭技巧的實施要下意識,而恰恰是你對生活和上下級周邊的關係,你要用有意識來表達。你要表達成3歲孩子都看得出你不太高明的表演方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場庭審戲,招魂家庭長大的龍文章像囈語般的唸白,跳著大神與虞嘯卿對峙,段奕宏說,“臺詞10天便能背出來,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說這些詞。”士兵突擊》10週年,他還沒跟老夥計們說,自己正在籌備這部劇的續集。“團隊很重要,袁朗我肯定還是要段奕宏來演。不然我寧願去掉這個角色。不過,一定會有新東西。十多年了,部隊也有革新,袁朗也會是2016年的袁朗。”他肯定無比。
2001年的一天,導演張建棟在廈門一所監獄拍攝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個行將釋放的“牢頭”朝他走了過來。“他忽然就陰陰地問了我一句,羅陽來了嗎?”“羅陽,沒來。”張建棟心裡打了個冷戰。那牢頭“晃著膀子就走了”。張建棟這才恍過神來,自己3年前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警匪電視劇《刑警本色》,居然餘波猶在。角色羅陽的名字就是罪犯本名,曾被稱為“內江第一殺手”,1994年在行動中被捕。“事隔那麼久江湖上還有人惦記著他。一方面說明這是個人物,也說明劇裡這個角色的完成度很高。”就像《刑警本色》裡 這種不確定性,正是段奕宏塑造這個角色的核心。但去廈門嘉蓮派出所體驗生活的過程,並不順利。
一開始,他專門跟了一位平素全副武裝的“標杆警察”。“標杆曾經光憑第六感就抓獲了人家後備箱裡的毒品和槍支。那天我上了他的車,他看了旁邊那車的哥們兒一眼,那哥們兒是光頭,戴著大金鍊子,一看車牌,是一個外埠車。過去‘啪’一下就給記住了,然後跟我來了一句:你別靠近我。我說,啊?他說你別跟著我,給我站在10米之外。我還真想過,他要是發生了(意外),我是不是得報警啊。”“標杆”過去給光頭敬了個禮,檢查了身份證和駕駛證,也打開了後備箱。段奕宏自覺光頭看著不像“好人”,但結果什麼也沒查出來。“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有。‘祝你一路平安。’駕車走了。然後這個警察回到車上,一臉遺憾。他沒有抓到一個現行。這是我們所看到的,他還真不是在應付差事,還真盼望著有案件發生。‘宏哥,你今兒來了,我肯定會有好運。’我以為升官發財呢。什麼好運?有大案要發生。”這種在段奕宏看來有點“變態”的心理,讓他在那一刻理解到了真實生活中警察的職業屬性,和麵臨危難時壓倒正常恐懼心理的“不正常處理”。這段情境幾乎原樣複製到了電影中。“但是,他不是我想要的伊谷春。”段奕宏搖搖頭。“我這次再去廈門,他當特警了,正如他願了。(笑)可我不想要一個上來就像打了雞血的警察,我不想他是一個鋼鐵俠。”老段決定離開“標杆”,重新定一個目標。最終成為影版伊谷春原型的傢伙,是另一種“變態”《我的團長我的團》主角龍文章)這樣的,袁朗更不要說了,完全沒有惟我獨尊,很為別人考慮……還有,黑背很聰明。”《士兵突擊》裡的袁朗就是段奕宏的袁朗,不是蘭曉龍的袁朗。我覺得他這個版本更好。”《士兵突擊》,立馬給段奕宏電話,“袁朗這個好,人物多面化,不單一。”高虎硬著頭皮看了幾集,那種“深沉的表演”實在不是他的菜。“你是在演舞臺劇嗎?能好好說話嗎你?咿咿呀呀的,影視劇要表達出細微的內心變化。”但好在“裡頭有個王寶強接地氣,袁朗這樣的教官還有點現實中的合理性。”到了被稱為“妖孽”的龍文章,高虎實在看不下去了。“都被圍到山上了,一群人還在慷慨激昂,說著莎士比亞。這種實驗性的劇完全違背了大眾主流審美,有啥意義?”何東說這個戲就是創作者的內心抒發。“蘭曉龍的劇本就是個藏獒,讓人發怵。包括段奕宏在內,好些演員都沒把本子吃透。但老段演出了一瘋子,他擺脫了以往的表演框架。如果演員對頭,進入那個邪界,他對面的演員就要命了。”素有“自虐”名聲的段奕宏,的確讓劇組的兄弟有“要命”的感覺。龍文章要領著一幫士兵跳到烏黑的汽油桶裡。“沒有人願意下,從演員的本能心理和心態上都不願意。張國強、張譯,他們不是都在嗎?他那時候不是迷龍,也不是孟煩了,就是一個正常人,我看老大怎麼鑽,一定是這樣的呀。好,我就用了鑽進我家浴缸的那種心態,整個頭埋進去。”他攏了攏頭,“其他人都傻了。誰能想象,我們下來之後還得吃飯,你他媽頭全鑽進去了我們怎麼演呢?出來我還找了個有太陽的地方晾一會兒,曬曬,把我的表擦一下:這表是防水的吧?這一切的細節的設定是因為什麼?我要極度做到真實、享受,我要讓你們都塗黑了鑽到森林裡去,我得以身作則。都說龍文章是個騙子,猥瑣,但這一瞬間他又是挺老到的心理素質。”康洪雷稱讚段奕宏做到了在“演”和“不演”之間。“你的正義、你的兇悍、你的戰爭技巧的實施要下意識,而恰恰是你對生活和上下級周邊的關係,你要用有意識來表達。你要表達成3歲孩子都看得出你不太高明的表演方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場庭審戲,招魂家庭長大的龍文章像囈語般的唸白,跳著大神與虞嘯卿對峙,段奕宏說,“臺詞10天便能背出來,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說這些詞。”士兵突擊》10週年,他還沒跟老夥計們說,自己正在籌備這部劇的續集。“團隊很重要,袁朗我肯定還是要段奕宏來演。不然我寧願去掉這個角色。不過,一定會有新東西。十多年了,部隊也有革新,袁朗也會是2016年的袁朗。”他肯定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