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斷水柳月刀
-
2 #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謝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性為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冠狀動脈出現功能性改變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可分為5種類型,包括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及猝死型。
目前,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由於其為有創性檢查,因此會存在一定的併發症,部分患者並不願接受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然而,多排(64,128排等)螺旋CT的出現及臨床應用對冠心病的無創性檢查得到開創性進展,64排以上的CT冠脈血管造影可以分析直徑大於等於1.5mm的冠脈,並且對嚴重的病變區域有較高的特異性。
應用多排螺旋CT診斷冠心病的優勢:
1. 無創性,併發症少,掃描時間短,檢查費用低。
2. CT冠脈成像可以發現常規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不能發現的纖維鈣化病變,且可以發現密度較低的軟板塊,有益於明確病變的性質及成因。
3. CT冠脈成像可用於行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困難的病例(冠脈橋血管、起源異常冠脈血管等)。
4. 診斷準確性高且方便患者,據統計,CT冠脈成像診斷不患冠心病的準確率大於99%,確診患有冠心病的準確率大於95%,並且,患者在行CT檢查前無需做任何特殊的準備,可以正常的飲食及休息。
5. CT可對冠脈進行任意角度的觀察,可充分顯示病變。
多排CT診斷冠心病的缺點:
1. 由於心率波動大、血管直徑較小及血管鈣化程度較高等因素會影響CT的成像質量,該類患者不適用CT冠脈成像。
2. 對患者的危險分層、易損斑塊的易損性評估具有侷限性。
3. 部分患者對造影劑會有過敏反應,且CT(6MV)具有少量輻射。
總之,CT冠脈成像是安全、簡便、有效的冠脈病無創檢查方法,在顯示冠脈解剖走形、病變程度、累計支數及範圍具有優勢,對冠心病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
3 # 三甲醫院網
隨著冠脈CT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它的認識及認可程度越來越高。目前,要想排除冠心病的診斷,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冠脈造影檢查,是介入手術,將造影導管送至心臟,同時可以放支架,它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二是冠脈CT檢查,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增強CT檢查,只要影象清晰、診斷無誤,排除冠心病診斷的準確性高達99%。除此以外,目前其他任何的心臟檢查均不能排除冠心病的診斷,像心臟超聲、心電圖、Holter、心肌核素掃描、臨床病史、查體等等。
哪些患者需要冠脈CT檢查?
一、有多重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群
如中老年男性,絕經後的女性,長期吸菸史,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長期生活方式不健康,長期高負荷工作等等。
二、臨床症狀或其他檢查懷疑有冠心病可能的人群
如各種原因導致的胸痛、胸悶、憋氣、牙痛、掐脖子感、劍突下痛、左上臂不適等等,及心電圖、超聲、Holter等檢查懷疑有冠心病可能的人群;
三、冠脈支架植入術後或搭橋術後的複查
以前支架植入術後複查都是需要再次做造影檢查,患者痛苦且花費多,還需要住院,依從性差,現在應用冠脈CT複查,簡單方便,門診就可以完成,大大的方便了患者,臨床應用非常廣泛。
冠脈CT發現血管狹窄怎麼辦?
首先,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冠脈CT報血管狹窄百分之多少,只是一個虛數,是診斷大夫目測的結果,並不是精確的數字,不必太過糾結這個數字;
二是冠脈CT往往會高估狹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你後來做了冠脈造影檢查,往往會發現造影診斷的狹窄程度比冠脈CT的狹窄程度要輕,這是由於不同的成像方法差異所導致的,並不是說CT的結果不準確。
冠脈CT的結果分為五類:
1、未見明確狹窄及斑塊,這說明冠脈血管沒有動脈粥樣硬化表現,最好的結果;
2、可見粥樣硬化斑塊,狹窄<20%,這是早期粥樣硬化改變,不會導致心肌缺血改變,但提醒我們需要用藥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程序;
3、管腔輕度狹窄,狹窄程度20-50%,一般也不會引起心肌缺血的各種症狀,也不會建議冠脈造影檢查,需要規範的藥物治療;
4、管腔中度狹窄,狹窄程度50-70%,這屬於臨界病變,可能會引起心肌缺血的各種症狀,一般建議行運動平板試驗、負荷心肌核素或心肌灌注MRI等功能學檢查,診斷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也可以直接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明確冠脈狹窄情況,術中可以同時進行壓力導絲或血管內超聲等更精確的檢查,往往CT發現中度狹窄是最難以判斷處理的;
5、重度管腔狹窄,狹窄程度≥70%,這是嚴重冠心病的標誌,一般建議患者行冠脈造影檢查,也可尋找心肌缺血的證據,這其中還包括冠脈完全閉塞(100%)病變,提示支架手術可能難度大。
冠脈CT還會提示斑塊性質,一般分為三種:鈣化斑塊、非鈣化斑塊與混合斑塊。
常規來說,非鈣化斑塊與混合斑塊較鈣化斑塊更加危險,更容易誘發心梗,特別是密度非常低的斑塊,具體需要專科醫師來解讀。
患者對冠脈CT最擔心的問題
1、造影劑的問題
冠脈CT必須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劑,有極少部分人會存在造影劑過敏的反應,主要包括身體發熱、皮疹、噁心嘔吐等,最嚴重會出現喉頭水腫、心源性休克等(發生率小於萬分之一),所以冠脈CT檢查後需要觀察一段時間再離開。
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碘造影劑的應用需要慎重,要嚴格按照大夫的建議。還有一點,碘過敏試驗不能準確的預測碘過敏的發生,目前我院已常規不進行碘過敏試驗;
2、放射劑量的問題
常聽患者議論,說一次冠脈CT檢查相當於拍上千張胸片等等。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我院的冠脈CT放射劑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與普通的肺部CT掃描相似,而透過特殊的Flash掃描模式,可將放射劑量控制在20張胸片的範圍;
3、心率的問題
以前的冠脈CT要求患者不能有心律失常,心室率要求在60以下,現在隨著技術進步,對心率的要求越來越少,我院透過對靜脈艾司洛爾的應用,以及Flash掃描模式的開發,即使是快速房顫的患者,都能夠進行清晰的冠脈成像。
冠脈CT目前雖不推薦作為查體必備,但對於懷疑有冠心病的人群,是非常適合的,無創準確,相對經濟。冠脈CT的意義不僅在診斷方面,對我們手術醫師,冠脈CT能提供更多的解剖學資訊,對疑難冠脈病變、血管變異、先天性心臟病等等治療,都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
-
4 # 放射科楊大夫
冠心病多數是動脈器質性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狹窄多由於脂肪物質沿血管內壁堆積所致,這一過程稱為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狹窄逐漸加重,心臟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供給,就會發生胸部不適,即心絞痛。 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該部分心肌因為沒有血液供氧而壞死,就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種表現,它胸痛症狀持久而嚴重。
伴隨當前醫學技術的發展,多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治療中普及應用,其特點是檢查速度快、價格合理、準確性高、安全性高等。特別是多層螺旋CT有著資料採集各向同性、掃描速度快、時間分別率高、空間解析度高、密度解析度高等特徵,通常情況下,一次便可完成心臟掃描,且透過影象後處理技術便可獲取完整、清晰的冠狀動脈影象,便於觀察分析冠狀動脈狹窄情況以及分支情況。
多層螺旋CT 冠狀動脈成像在顯示冠狀動脈狹窄、鈣化與非鈣化斑塊等方面的準確率較高,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的成熟運用標誌著冠狀動脈無創檢查進入了新階段。使用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能夠較為清晰的觀察到冠狀動脈和周圍的分級分支。多層螺旋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檢查在冠狀動脈狹窄程度診斷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
(LAD多發斑塊,管腔狹窄。右為正常對照)
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作為一項快捷、無創、安全的冠狀動脈檢查新技術,CT影象可以滿足現階段臨床上的診斷需求,而採用多層螺旋CT對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進行診斷有著極強的靈敏度。採用多層螺旋CT技術來對患者的冠狀動脈進行檢查,能夠有效的排除患者患有冠心病的可能性;多層螺旋CT顯示冠狀動脈有輕微或中度狹窄的患者,沒必要做常規冠狀動脈造影;多層螺旋CT技術來對患有重度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進行檢查,患者需要按照醫生的要求住院觀察接受治療。除此之外,少數的冠狀動脈患者是由於先天發育不良引起的心肌橋,無法在造影時明確顯示,但是卻可以在多層螺旋CT中清晰的顯示,這與患者日後的治療和隨訪有著密切的聯絡,基本上能滿足臨床上冠心病患者的診斷和治療的需求。
(冠脈支架術後,CT評價支架通暢情況)
和冠狀動脈造影相比,多層螺旋CT掃描無創、簡單,除了能夠觀察管腔狹窄程度及是否形成冠狀動脈斑塊外,還可以定量分析粥樣硬化斑塊。而冠狀動脈造影不能對冠狀動脈管壁的狀況進行評價。
總之,多層螺旋C 冠狀動脈成像診斷冠心病安全可靠、風險較小、簡單易行,是一種無創性檢查,對診斷冠心病具有重要意義,是篩選冠心病高危人群的首選方法。
-
5 # 心血管王醫生
冠脈CT,是可以篩查冠心病的,但不是所有患者適應CT檢查。
對於懷疑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可以建議行冠脈CT進一步檢查,如果有明顯狹窄,可以進一步冠脈造影檢查;如果沒有明顯狹窄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對於基本確診的冠心病心絞痛,有明顯的症狀,在藥物治療仍不能控制症狀的患者,應直接行冠脈造影檢查,因為做CT意義不大,屬於多此一舉。
對於不明顯,基本不典型的朋友,儘量不要做冠脈CT,又吃射線,又排造影劑。
所以適應症還是要心內科醫生選擇。
-
6 # 神經外科高醫生
一個疾病的診斷和確診,它並不單單只是一個檢查就可以了,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臨床查體,綜合進行評判。
首先來講要明白CT是什麼?CT其實就是一個拍片的總體集合,只是人為的將其形成一個更加精準的影像,所以說單純的一個CT它只能是一種靜態的檢測手段,而且他只能看一部分的內容。所以現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有的時候也可以做cta和ctv檢測。 cat其實就是CT的血管造影,也就是在做CT的時候進行血管內部的打藥,從而顯示出血管的形態,以此來判斷是否有血管的重度狹窄以及閉塞。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單純的CT是沒有辦法判斷冠心病的,但是CT的血管造影是可以有助於診斷冠心病的,可以看到心臟方面的血管,哪個地方有狹窄或者是閉塞。
其次就是一定要理解,有很多人哪怕是心臟方面有一定的血管異常問題,但是也不發病,也不會產生明顯臨床症狀,這個時候他並不能夠嚴格地去稱之為冠心病。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有血管的問題,但是它並不能夠稱之為病。更通俗一點的比喻就是雖然河裡都有水,但是有水的它並不一定完全叫做河。所以明白這個問題之後就能夠去理解,為什麼臨床當中有很多人的報告上面只會告訴你有血管狹窄或者是閉塞,但是不會給你確診。
再次就是冠心病的診斷,要有臨床的症狀,比如說心律失常心前區疼痛,胸悶憋氣等等這些情況,然後再要結合影像學的檢查,也就是CT的血管造影來明確有血管的狹窄以及閉塞性質的改變,再結合相關的其他檢查來排除其他異常的疾病,比如說心律失常,肺炎,心肌肥大等等。綜合各種的情況之後,才能最終確診是冠心病。
最後就是現在的檢查千萬不要單獨只侷限於一個普通CT,目前的技術都在不斷的進步,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進行相關的檢測,單純對於心臟來講,可以做心肌耗氧量檢測,心電圖檢測,動態心電圖檢測,ct血管造影檢測以及心臟的動態造影檢測等等各種方式。如果確實作為普通人來講,理解這些有困難,那麼要想真正確診一種疾病,一定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評判。而且對於冠心病的確診和治療方案的制定,一定要去專門的心內科進行就診,這樣才能更加有意義。
希望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
-
7 # 神外DuangDuang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它是由於冠狀動脈硬化後,脂質沉積形成粥樣斑塊,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供血減少,引起心肌缺血,嚴重者出現心肌梗死。
如果能夠檢查出冠狀動脈的狹窄,就可以反映冠心病,而目前的高解析度螺旋CT是可以做到的。
它是透過從靜脈注射造影劑,當機器檢測到造影劑流到檢測位置後,迅速薄層掃描,再通過後期處理顯示出冠狀動脈的。
(上圖是冠脈的CTA成像)
相對冠脈造影來說,CT的冠脈成像具有相對無創,檢測迅速,費用更低的優勢。
(上圖是冠脈的造影成像)
但它的掃描也是有一定缺陷的,一是對心率有要求,心率太快成像偽影大,二是作為篩選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它的成像還是有一定誤差的,冠脈造影才是金標準。
-
8 # 找良醫網6
你好,是可以的,冠心病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它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通常確診冠心病是要做心電圖、心肌酶、心臟彩超、血常規、冠脈造影等檢查,如果有些情況需要透過CT確診的話,也是需要做的,但是具體還是要看病情來定。
關於冠心病的相關檢查丁榮晶作者的 心肌梗死&心肌康復 中就有明確的講解,馬雲家也可以買到這個課件,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
-
9 # 張之瀛大夫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從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是一種心臟病,而心臟病的原因是冠狀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其實,更具體一點來講,這是由於供應心肌營養的冠狀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而引起了冠狀動脈的狹窄,進一步引起了心肌的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礙等,而出現的一系列的臨床症狀。這樣講,大家可能會聽的更明白。
而題目中的CT,顯然是指咱們平時說的CT平掃。確實,現在的CT非常普及。因此,這位朋友問的問題也很常見。但是,張大夫可以很負責的說,目前的CT平掃,不能夠診斷冠心病,因為冠狀動脈非常的細小、且走行迂曲、分支眾多,如果僅憑血管內密度的差異來診斷冠心病,目前,普通的CT平掃根本沒辦法達到。心臟CT更多的是透過密度的差異來發現心臟的腫瘤或者心包的積液。
但是,冠脈的CTA,也就是加強CT,就不一樣了,它是指心臟冠狀動脈的血管成像。它需要靜脈注射造影劑後利用CT進行掃描,然後透過計算機軟體的後臺處理後,獲得三維影象,從而能夠顯示冠狀動脈血管況,能夠顯示冠狀動脈內有無斑塊形成以及血管的狹窄程度等。目前,冠脈CTA已經是臨床中篩查冠心病的常規檢查方法。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冠脈CTA對於正常CT診斷敏感性高,而對於有病變的冠脈,並非診斷的“金標準”。目前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還是“冠脈造影”,而且在造影中如果發現了狹窄程度嚴重的血管,還能夠同時給予支架置入治療。因此,冠脈CTA是篩查冠心病的一種常用手段,對於冠心病比較明確的患者,我們主張冠脈造影。
-
10 # 心血管徐醫生
CT可以用來檢查冠心病,但必須注射造影劑,我們通常稱之為冠脈CTA檢查。
檢查之前,需要打一個套管針,檢查時,造影劑透過高壓注射器快速推入,然後CT掃描,後臺要進行三維重建處理。
冠脈CTA檢查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有一些注意事項。
1.造影劑含碘,對碘過敏的患者不適合做此項檢查。
2.做冠脈CTA檢查前,要化驗腎功能。因為目前絕大部分的造影劑都是經腎臟排洩的,所以對於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容易導致造影劑腎病。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放心做此項檢查;腎功能輕度異常的患者,需要醫生評估風險;腎功能中重度異常的患者,不適宜做這項檢查。
3.糖尿病正在服用雙胍類降糖藥的患者,做冠脈CTA時需注意以下情況。
二甲雙胍雖然不傷腎,但是卻也是經腎排洩,在本身造影劑加重腎臟負擔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二甲雙胍無法從尿中排洩,導致蓄積,嚴重的二甲雙胍蓄積可引發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在臨床上罕見,但一旦發生往往很危急,嚴重時危及生命。
鑑於上述情況,《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指出:在造影檢查使用碘化造影劑時,應暫時停用二甲雙胍。但是最近所出的《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指出:對於腎功能正常的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雙胍;對於腎功能異常的患者,使用對比劑及全身麻醉術前48小時應當暫時停用二甲雙胍。
目前,在中國大部分的醫院還是會讓患者在做造影前48小時停用二甲雙胍,雖然最新的《共識》已經說明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停用的,但是到臨床應用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
有一點肯定的是,但是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均強調使用對比劑後停用二甲雙胍48小時,複查腎功能正常後方可繼續用藥。
4.做完檢查後,多飲水。因為造影劑透過腎臟排洩,多飲水可以促進造影劑儘快排出體外,減少對腎臟的傷害。
-
11 # 小影大夫
冠狀動脈是營養心臟最主要的血管,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病變,引起的心臟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粥樣硬化,冠狀動脈斑塊形成,管腔狹窄,導致心肌缺血壞死,稱為心肌梗塞。
對心臟,CT有哪些檢查形式?很多朋友都知道CT檢查,但是具體不知道里面的幾種CT檢查的形式。CT檢查有單純的平掃、增強和CTA三種的基本的形式。價格也是一層層遞增的。下面單做心臟,講講這三種形式下,都能看到心臟的一些什麼疾病。
1.胸部CT平掃
CT平掃要看心臟,就是常規的胸部CT平掃。胸部CT平掃不要以為只看肺部,還能看到心臟和縱隔的情況。能觀察看心臟的三支冠狀動脈有沒有鈣化,低密度斑塊單純平掃看不到,但是能看到鈣化硬結的斑塊,這也是堵塞血管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很多我們寫的胸部CT平掃報告中,看到了冠狀動脈鈣化的,會下冠狀動脈硬化的診斷。這是最省錢,能看到冠狀動脈鈣化的檢查。但是單純一個平掃,無法評估這些動脈管壁的鈣化引起管腔狹窄了多少,狹窄的程度無法評估。
另外,平掃還能看到心臟形態正不正常,心臟有無增大,瓣膜和心包有無鈣化,心包有無積液等等。
2.胸部CT增強
胸部CT平掃是最基礎的,增強是在平掃的基礎上,要打針,把心臟大血管顯示出來。能看到心臟的四個心腔有無異常,有沒有長東西,有無先天性心臟病,有無心肌肥厚,有無心包積液等等。
胸部CT增強也只能看到冠狀動脈有無鈣化,有無畸形,有無低密度斑塊形成,但是依然無法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無法評估冠心病的程度。
3.冠狀動脈CTA
CTA的意思是用CT的方式檢查動脈,冠狀動脈CTA就是檢查冠狀動脈的。這是目前檢查冠狀動脈應用最廣泛的一個方式。
這個檢查也是需要打藥,做檢查前,要保持心率穩定,如果心率控制不好,要吃倍他洛克,降低心率再做檢查。做檢查的過程中配合醫生的呼吸口令。做完檢查可以馬上回家,不用住院。做完檢查後,資料傳輸到後處理工作站,影像科醫生透過軟體把心臟和冠狀動脈形象的重建出來,如下圖。
冠狀動脈CTA可以觀察到冠狀動脈有無先天畸形、有無心肌橋、有無斑塊形成、有無管腔狹窄,還可以對狹窄程度的評估。輕度狹窄為≤50%,中度為位於50-75%,重度狹窄為≥75%。醫生根據患者症狀和狹窄程度,來評估患者需不需要做支架植入。這是今天寫的一個冠狀動脈CTA的病例,56歲男性,做了支架6年,複查支架通暢。
冠狀動脈CTA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冠狀動脈造影才是金標準冠狀動脈CTA雖然應用廣泛,但是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因為如果有嚴重鈣化,會導致評估放大。冠狀動脈造影才是金標準。
冠狀動脈造影,是在介入科做。需要介入科醫生和患者同時接受輻射。並且要住院才能做。是從股動脈的位置穿一個導管進入到心臟冠狀動脈裡,打入對比劑,讓動脈顯示出來,來評價冠狀動脈的情況,這個檢查是評價冠狀動脈最準確的。如果發現斑塊堵塞嚴重,可以立即放入支架,疏通血管,心肌得以挽回,能起到立槓見影的作用。
既然冠狀動脈造影最準確,那能不能直接做造影體檢呢?不推薦常規冠狀動脈造影體檢,因為這個檢查價格昂貴,並且是有創傷的檢查。一般都是做了CTA發現動脈有嚴重狹窄或者症狀和心電圖都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的時候,才會馬上做造影。如果是單純的體檢或者複查冠狀動脈的情況,還是建議先做冠狀動脈CTA檢查。
-
12 # 家庭醫生線上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病理性改變導致冠脈官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或梗死的心臟病。心絞痛是其最主要的臨床症狀,如果有心絞痛應該高度懷疑冠心病。
要確診是否存在冠心病,需要考慮做以下檢查:
一、冠狀動脈造影,在進行此檢查前,應先進行碘過敏試驗,如果對造影劑不過敏,通常都是可以做。冠狀動脈造影比較麻煩,需要住院,還需要打造影劑,病人還要忍受一點小的痛苦,所以一般不首選冠狀動脈造影。
二、心電圖,確診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如果確診有心肌缺血時,則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缺血的部位、血管狹窄程度等情況。
三、有些病人不適合做運動或者病人的風險比較高,可以選擇做冠狀動脈ct,它對一些嚴重的冠心病或者排除冠心病,診斷價值比較大。
四、比較嚴重的患者還應該做血常規的檢查,冠心病的患者,特別是心梗的患者可能白細胞會升高,還可以做一些心肌酶的測定,CK、LDH、C反應蛋白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查,以確診患者是不是有急性冠脈綜合徵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根據身體狀況,聽醫囑做好以上檢查,是可以確定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對於冠心病的症狀,除了出現心絞痛以外,還會出現噁心、嘔吐、出汗、發熱,甚至發紺、血壓下降、休克、心衰。這些症狀出現時一般趕緊舌下口服硝酸甘油。以避免出現生命危險。
-
13 # 兒科醫生雨滴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冠狀動脈病理性改變導致冠脈官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或梗死的心臟病。
如果有人說心很痛,好像腳被什麼東西絞了一樣,這種心絞痛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冠心病,建議及時到醫院找醫生就診。
常規的檢查有幾種,各有利弊。
1、常規心電圖,確診是否有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如果確診有心肌缺血時,則需要進一步檢查。
2、冠脈CT,普通的CT平掃很難飾查的到。如果要做建議做冠脈的CTA,如果沒有明顯狹窄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3、冠心病的患者,特別是心梗的患者可能白細胞會升高,根據情況,醫生可能會看一些血常規及一些心肌酶的測定,CK、C反應蛋白等檢查,確診患者是不是有急性冠脈綜合徵的表現。
具體做什麼檢查,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來決定的。
-
14 # 張浩醫生
單純的CT平掃是不能檢測冠心病的,如果要檢查心臟冠脈的情況,比如看冠脈的斑塊狹窄程度,是需要做心臟冠脈檢查的,稱為冠脈CTA。
上圖就是心臟冠脈的CTA檢查影象,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臟冠脈走形和分佈,並且後處理可以看到冠脈血管有無狹窄或斑塊。
冠心病有哪些症狀?做CTA檢查清晰嗎?冠心病是指心臟的冠脈粥樣硬化,冠脈血管壁多發斑塊,嚴重時會出現心臟的血管狹窄,影響心臟心肌供血,靜安會出現一些心肌缺血或者是心肌梗死的症狀。
如果出現了患冠心病、心肌缺血或者是梗死,患者會出現胸悶,嚴重時會出現胸口疼痛暈厥的症狀。
冠脈CTA是針對冠脈的檢查,可以非常清晰的觀察心臟的血管情況,彩色的重建影象很直觀,不僅可以觀察冠脈與心肌的關係,關係密切會有肌橋發生。或者是冠脈血管是否有變異分支等等。
冠脈CTA血管分析還可以觀察管壁是否有鈣化或者軟斑塊形成,在橫斷位血管影象上可以測量血管狹窄程度,如果出現重度狹窄是需要介入支架治療的。
當然,除了冠脈CTA還有dsa檢查,dsa不像CTA是重建後檢查影象,dsa造影是一個動態觀察的過程,造影劑透過血管時的影像來觀察心血管是否有狹窄或閉塞。
回覆列表
你說的是冠狀動脈CT吧。多層螺旋CT心臟和冠狀動脈成像是一項無創、低危、快速的檢查方法,已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篩查和隨訪手段。適用於:①不典型胸痛症狀的患者,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或核素心肌灌注等輔助檢查不能確診。②冠心病低風險患者的診斷。③可疑冠心病,但不能進行冠狀動脈造影。④無症狀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篩查。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手術治療後的隨訪。
冠心病的其它檢查手段還有:
1.心電圖。最簡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狀發作時是最重要的檢查手段,還能夠發現心律失常。
2.心電圖負荷試驗。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藥物負荷試驗(如潘生丁、異丙腎試驗等)。運動負荷試驗最常用,結果陽性為異常。但是懷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3.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分析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無創、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4.核素心肌顯像。結合運動負荷試驗,則可提高檢出率。
5.超聲心動圖。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對室壁瘤、心腔內血栓、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
6.血液學檢查。心肌損傷標誌物,俗稱心肌酶譜,是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臨床中以心肌肌鈣蛋白為主。
7.冠狀動脈造影及血管內成像技術。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徵為:①對內科治療下心絞痛仍較重者,明確動脈病變情況以考慮旁路移植手術;②胸痛似心絞痛而不能確診者。
8.心臟彩超。心臟彩超是唯一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的儀器,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傷。
具體的還得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