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天愛上綠豆湯
-
2 # 果橙電影
我不認同“剩女”這個詞語,一點也不。
“剩女”這個詞語像是將女性當作物品,而不是一個人。
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剩女”的定義:是指過了適婚年齡,依然單身的女性,她們擇偶要求較高,導致在婚姻上沒有理想歸宿,年齡為27歲以上。
如果我們6歲上學的話,大學畢業,大概就是23、4歲左右,也就是說,畢業3年,沒能嫁人,你就可能淪為“剩女”,但是,這個標準究竟是誰定的?
當然,身邊還有很多女性朋友,將節點定為30歲,似乎30歲就是道坎,男人需要“三十而立”,女人需要“三十而嫁”,這些觀點,仔細想想,除了考慮到可能對生育有所影響之外(生物學上認為35歲以上屬於高齡產婦),實在沒有什麼道理。何況,就現今的醫學水平而言,高齡產婦一樣可以生下健康活潑的孩子,劉若英45歲“高齡”誕下愛子,母子平安。
我想,結婚生子,確實非常美好,但是這是生命旅程之中自然而然的事,不應成為我們畢生的追求,更不應成為判斷此生有無價值的評判標準。
“你看她那麼優秀,怎麼就是嫁不出去呢?”
“在外面風風火火有什麼用?回到家還不是孤單一人,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別再挑了,你看你都多大了,今年你一定得給我帶個男人回來!”
“什麼時候你能結婚,我就算是放心了,要不我得為你操一輩子心。”
“男人有事業有基礎,三十歲、四十歲結婚都不算晚,大把年輕漂亮的女孩往大叔懷裡撲,女人?三十歲?有事業又有什麼用?誰想要她?誰敢要她?”
……
這些話語,這些觀念,來自社會,來自親朋,甚至來自我們最親的人,好像女性如果沒能在婚姻上有個好歸宿,嫁給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好男人,成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她的價值將被全盤抹殺,她會被定義成“一個不幸的女人”。
這是什麼觀點?!
很多女性朋友迫於壓力,年齡越大越是忐忑不安,似乎同齡男人好的結婚了,差的不想要,年齡小的又害怕沒玩夠不懂事,然後開始擔心,開始恐懼,最後想著要不將就算了,“結婚嘛,就兩人搭個夥過日子而已,想那麼多幹嘛呢?”
如果只是因為悠悠眾口,只是因為害怕孤單,然後急急忙忙隨隨便便成立一個看起來“門當戶對”,實際讓你感到更加擔憂和孤獨的家庭,到底會比單身的你好多少?
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身邊躺著一個你不愛他可能他也不愛你的人,午夜夢迴,那種完完全全徹頭徹尾的孤獨。
有個女生,剛滿25歲就要急忙把自己嫁掉,因為在她們那,很多同齡女孩都已為人母了,父母不斷催促,單位裡的同事也在給她張羅物件,後來透過相親找到一個男人談了不到兩個多月。
“他在相親第一天就和我【約法三章】,婚後不會給我送任何禮物,因為沒有必要而且麻煩,家庭開支一人一半,特別是對小孩的教育支出,我的私人生活你不能干涉,家務由你承擔……”
“我送給他的皮鞋他不看也不試,就問我多少錢?然後把錢還給我,說是以後不要再送禮物,自己喜歡什麼自己去買。”
她還說了很多,基本全是負面評價。
至於婚後相處模式,如何理財都是相互協商的事,雙方認可和諧就好,讓我驚詫的是一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女人,我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絲幸福的模樣,只有恐懼和抱怨,可以想見,這樣的婚姻,幸福的可能性會有多少?
我只是提醒她,幸福是自己的,你要遵循自己的心。
後來她告訴我,“婚事逃不了了,父母這邊不斷嘆息,礙於媒人的情面,而且請柬已經發出去了,逃婚的話不知道如何面對親朋好友,這麼多的壓力,我只有認命了,我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沒能在最好的年齡把自己嫁出去,才會淪落至此。”
雖然我認為她的思維模式和見地存在種種問題,因為沒有進入諮詢流程(她並沒有諮詢意願),所以我也無法為她提供傾聽以外更多的幫助。
一個25歲的女孩竟然如此感慨:我最大的悲劇就是沒在最好的年齡把我嫁出去。這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
我個人一直崇尚婚戀自由,認為關於愛情的一切不過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世上其實只有好的愛情和壞的愛情,但是沒有早的愛情和晚的愛情。
好的愛情,18歲開始可以,30歲開始可以,40、50都可以,愛情其實與年齡無關。
“我愛你,因為你今年25歲”,這種觀點難道你不覺得非常奇怪麼?
好的愛情,就是遇見那個互相認為對的人,然後彼此陪伴,結婚生子,一起好好地走下去,當然,如果沒能一直走下去,也要好好道別說再見。
何況,愛情,並非人生的全部,也並非你是否有價值、有意義的評判標準。
人生如此漫長,如果要和一個無愛無趣的人生拉硬扯地過上一輩子,怎麼看都是一部荒誕的悲劇。
所以,不存在“剩女”,只存在懂得去愛和不懂去愛的人,前者無論單身還是結婚都能感受得到幸福,後者即便結婚,依然難以幸福。
一個愛人愛己的男人,不會去愛一個迫不及待想要嫁人,認為結婚之後就入駐堡壘,從此高枕無憂的女人,也不會去愛一個自認為自己是“剩女”的女人。
如果自認為“剩女”,想想超市裡邊被挑剩的水果的命運吧,被想要撿便宜的人隨手拿去絕對不會珍惜,或者和其他貨物綁在一起買一送一,難道,這會是你想要的麼?
那些害怕自己被“剩下”而把自己隨便嫁出去的女人,說到底,就是對於自己理所應當得到幸福的不自信,對於女性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的不自信,對於成為一個獨立的自己,擁有把生活過好的能力的不自信,這些不自信,會讓人“噩夢成真”,可能真的從此便與幸福無緣,從此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過上糟糕的生活。
其實,女人就應該驕傲地活著,不止女人,人就應該驕傲地活著。去愛自己,無論有無愛人,都要學會獨立自主,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尋找自己的天賦,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不斷思考,不斷學習,賦予生命意義,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些,才是生而為人不負此生,這些,也是人所以為人最吸引人的地方。
再年輕貌美,火辣性感的女人,也無法透過“性”來長久地吸引一個男人,得到他全部的愛,但是一個優秀的女人,她的自信與優雅,溫柔與賢淑,讓她就像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品不盡的茶,值得一個同樣優秀的男人傾其一生去閱讀,去陪伴。
這樣的女人,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時間,她們內心豐盈,從未貧乏,她們永遠都會有人去愛,所以,年紀從來不是問題,她們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剩女”。
這些才是女人對抗衰老的法寶,也是女人最讓人怦然心動和想要去愛的地方。
這樣的女人並不容易找到,但是很多男人願意為此等待。
就我而言,哪怕最後我們已然白髮蒼蒼,我也不會後悔,因為那個逐漸老去的你,在我眼裡,依然如此美麗。
-
3 # 夢軒築夢
我不認同“剩女”這個詞語,一點也不。
“剩女”這個詞語像是將女性當作物品,而不是一個人。
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剩女”的定義:是指過了適婚年齡,依然單身的女性,她們擇偶要求較高,導致在婚姻上沒有理想歸宿,年齡為27歲以上。
如果我們6歲上學的話,大學畢業,大概就是23、4歲左右,也就是說,畢業3年,沒能嫁人,你就可能淪為“剩女”,但是,這個標準究竟是誰定的?
當然,身邊還有很多女性朋友,將節點定為30歲,似乎30歲就是道坎,男人需要“三十而立”,女人需要“三十而嫁”,這些觀點,仔細想想,除了考慮到可能對生育有所影響之外(生物學上認為35歲以上屬於高齡產婦),實在沒有什麼道理。何況,就現今的醫學水平而言,高齡產婦一樣可以生下健康活潑的孩子,劉若英45歲“高齡”誕下愛子,母子平安。
我想,結婚生子,確實非常美好,但是這是生命旅程之中自然而然的事,不應成為我們畢生的追求,更不應成為判斷此生有無價值的評判標準。
“你看她那麼優秀,怎麼就是嫁不出去呢?”
“在外面風風火火有什麼用?回到家還不是孤單一人,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
“別再挑了,你看你都多大了,今年你一定得給我帶個男人回來!”
“什麼時候你能結婚,我就算是放心了,要不我得為你操一輩子心。”
“男人有事業有基礎,三十歲、四十歲結婚都不算晚,大把年輕漂亮的女孩往大叔懷裡撲,女人?三十歲?有事業又有什麼用?誰想要她?誰敢要她?”
……
這些話語,這些觀念,來自社會,來自親朋,甚至來自我們最親的人,好像女性如果沒能在婚姻上有個好歸宿,嫁給一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好男人,成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她的價值將被全盤抹殺,她會被定義成“一個不幸的女人”。
這是什麼觀點?!
很多女性朋友迫於壓力,年齡越大越是忐忑不安,似乎同齡男人好的結婚了,差的不想要,年齡小的又害怕沒玩夠不懂事,然後開始擔心,開始恐懼,最後想著要不將就算了,“結婚嘛,就兩人搭個夥過日子而已,想那麼多幹嘛呢?”
如果只是因為悠悠眾口,只是因為害怕孤單,然後急急忙忙隨隨便便成立一個看起來“門當戶對”,實際讓你感到更加擔憂和孤獨的家庭,到底會比單身的你好多少?
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身邊躺著一個你不愛他可能他也不愛你的人,午夜夢迴,那種完完全全徹頭徹尾的孤獨。
有個女生,剛滿25歲就要急忙把自己嫁掉,因為在她們那,很多同齡女孩都已為人母了,父母不斷催促,單位裡的同事也在給她張羅物件,後來透過相親找到一個男人談了不到兩個多月。
“他在相親第一天就和我【約法三章】,婚後不會給我送任何禮物,因為沒有必要而且麻煩,家庭開支一人一半,特別是對小孩的教育支出,我的私人生活你不能干涉,家務由你承擔……”
“我送給他的皮鞋他不看也不試,就問我多少錢?然後把錢還給我,說是以後不要再送禮物,自己喜歡什麼自己去買。”
她還說了很多,基本全是負面評價。
至於婚後相處模式,如何理財都是相互協商的事,雙方認可和諧就好,讓我驚詫的是一個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女人,我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絲幸福的模樣,只有恐懼和抱怨,可以想見,這樣的婚姻,幸福的可能性會有多少?
我只是提醒她,幸福是自己的,你要遵循自己的心。
後來她告訴我,“婚事逃不了了,父母這邊不斷嘆息,礙於媒人的情面,而且請柬已經發出去了,逃婚的話不知道如何面對親朋好友,這麼多的壓力,我只有認命了,我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沒能在最好的年齡把自己嫁出去,才會淪落至此。”
雖然我認為她的思維模式和見地存在種種問題,因為沒有進入諮詢流程(她並沒有諮詢意願),所以我也無法為她提供傾聽以外更多的幫助。
一個25歲的女孩竟然如此感慨:我最大的悲劇就是沒在最好的年齡把我嫁出去。這實在是讓人不寒而慄。
我個人一直崇尚婚戀自由,認為關於愛情的一切不過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世上其實只有好的愛情和壞的愛情,但是沒有早的愛情和晚的愛情。
好的愛情,18歲開始可以,30歲開始可以,40、50都可以,愛情其實與年齡無關。
“我愛你,因為你今年25歲”,這種觀點難道你不覺得非常奇怪麼?
好的愛情,就是遇見那個互相認為對的人,然後彼此陪伴,結婚生子,一起好好地走下去,當然,如果沒能一直走下去,也要好好道別說再見。
何況,愛情,並非人生的全部,也並非你是否有價值、有意義的評判標準。
人生如此漫長,如果要和一個無愛無趣的人生拉硬扯地過上一輩子,怎麼看都是一部荒誕的悲劇。
所以,不存在“剩女”,只存在懂得去愛和不懂去愛的人,前者無論單身還是結婚都能感受得到幸福,後者即便結婚,依然難以幸福。
一個愛人愛己的男人,不會去愛一個迫不及待想要嫁人,認為結婚之後就入駐堡壘,從此高枕無憂的女人,也不會去愛一個自認為自己是“剩女”的女人。
如果自認為“剩女”,想想超市裡邊被挑剩的水果的命運吧,被想要撿便宜的人隨手拿去絕對不會珍惜,或者和其他貨物綁在一起買一送一,難道,這會是你想要的麼?
那些害怕自己被“剩下”而把自己隨便嫁出去的女人,說到底,就是對於自己理所應當得到幸福的不自信,對於女性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的不自信,對於成為一個獨立的自己,擁有把生活過好的能力的不自信,這些不自信,會讓人“噩夢成真”,可能真的從此便與幸福無緣,從此無法把控自己的命運,過上糟糕的生活。
其實,女人就應該驕傲地活著,不止女人,人就應該驕傲地活著。去愛自己,無論有無愛人,都要學會獨立自主,學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尋找自己的天賦,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不斷思考,不斷學習,賦予生命意義,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這些,才是生而為人不負此生,這些,也是人所以為人最吸引人的地方。
再年輕貌美,火辣性感的女人,也無法透過“性”來長久地吸引一個男人,得到他全部的愛,但是一個優秀的女人,她的自信與優雅,溫柔與賢淑,讓她就像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品不盡的茶,值得一個同樣優秀的男人傾其一生去閱讀,去陪伴。
這樣的女人,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時間,她們內心豐盈,從未貧乏,她們永遠都會有人去愛,所以,年紀從來不是問題,她們也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剩女”。
這些才是女人對抗衰老的法寶,也是女人最讓人怦然心動和想要去愛的地方。
這樣的女人並不容易找到,但是很多男人願意為此等待。
就我而言,哪怕最後我們已然白髮蒼蒼,我也不會後悔,因為那個逐漸老去的你,在我眼裡,依然如此美麗。
-
4 # 71958521
心理就是理想和現實有差距,不管什麼剩不剩女的都崇拜長得好看的男明星是吧?但為什麼對現實中的男的並不嚮往呢,因為完全和自己心裡想象的不相干
-
5 # 藍天99585001
剩女是什麼心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大家都可能理解她們的心理,剩女心理是受社會家庭所影響所造成的。心理有所異樣的變化所以才剩下的。
-
6 # 一梵情感
成為大齡女後,一些女性在有過相過N多次親,失敗過N多次的經歷後,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容易陷入“越嫁不掉,就越嫁不掉”的怪圈。大齡女往往有以下幾種心理:
①自卑心理
有些女性認為,年過30還獨守空閨是件不光彩的事,因而最怕別人以關心的口 吻詢問自己的婚事,並且對自己悲觀失望,認為愛情再也不會光臨,從此與愛情無緣了。年過30並沒有老到沒有機會找到一個好男人的地步,想想看,伊麗莎白·泰勒女士活到80歲還 在結婚,而且林青霞小姐也是在40歲以後才結婚,中年以後才開始談戀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
②封閉心理
有些女性本來就不善交際,喜歡一個人獨處,使交際範圍變得十分狹小。在婚 姻問題上又採取坐等願者上鉤的態度,不願主動出擊。這樣的心理使自己看上去十分清高,但卻大大減少了她們擇偶的機遇,也使相當一部分對她們感興趣的男性望而卻步。要知道,婚 姻是一種雙向選擇,如果按兵不動,雙向成了單向,便是少了一半的機會。
有些大齡女性以往擇偶要求過高而失去了很多機會,本應吸取教訓,變得現實 些。可是她們反而把高標準守得更嚴,認為“事到如今,我們不能讓人笑話”,這種心態使 她們更加精挑細選,一定要符合理想要求。她們把愛情理想化,缺乏現實感,總希望自己的 愛情像小說描寫的那麼浪漫:月白風清,白馬王子突然從天而降;一見鍾情,愛情之花突然 奇蹟般地大放光彩。須知,婚姻並非美不勝收的小夜曲,而是實實在在地過日子。還是要腳 踏實地地擇偶,何必在夢中浪費青春?
大齡女要想成功出嫁,結束待字閨中的生活,真正的救星還是大齡女性自己,而首先要做的,便是消除這些心理障礙。如果自己束縛自己,自己剝奪了愛與被愛的權利,只會讓生命之 樹過早地枯萎。
-
7 # Baby4992
第一種是,淡定型的。
她們認為,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會找到,更優秀的。她們只是忙碌這自己的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對於感情她們認為,會遇到的。只是還沒有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
她們是事業上的三高女,收入高,要求高,學歷高
事業上的高手,就像趁早品牌CEO王瀟一樣精幹。(雖然已經結婚,但她的幹練影響好多女性)
第二種是,焦慮恨嫁型的
他們當中有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戀愛半道被放棄型,兩個人談戀愛,已經很久,從大學或許更早就開始談。但等到他們要談婚弄嫁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男方家庭父母嫌棄女方的家庭,身高,男方意志也不堅定,就開始動搖,開始恐婚。女方也就被亮起來了。本來童話般的想法,我一定要嫁給這樣的男人。可是這樣的男人開始糾結了,要不要娶她。這樣的男人,我勸女性朋友們不要在等,不要嫁給他。即使結婚了,也不會站在你的角度去想。父母的想法會左右他本來的想法。意志不堅定。
第二種就是,一直努力拼搏考試,上進型。沒有時間談戀愛。等到事業穩定了。才發現身邊的人,都已經結婚了。她們就可是焦慮。恨不得,是個男的就嫁。
-
8 # 有書共讀
我的頂頭上司,今年三十六歲,月工資一萬五,有房有車,未婚沒孩子。
比起同齡人,她確實顯得年輕一些,但主要不是面板,而是狀態,一種沒有被婚姻生活折磨過的精神頭,以及和年輕人差不多的穿衣風格。
但那樣的打扮顯得有些尷尬,好像極力想和二十幾歲未婚的女孩子融入在一起。
平常,公司聚會,或團建活動,她不會和同齡的已婚育的女同事走在一起,而是和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女生進進出出。
大概是,那些同齡女人,私下裡不是聊孩子,就是聊老公,和她聊不到一起。但是,她和我們這些女孩,其實也玩不到一起,畢竟她的心智和資歷擺在那,我們這個年齡段感興趣的,對她來說早就不覺得有意思了。
沒有親密的同伴,比較孤單,這是大齡未婚女青年容易陷入的一個狀態。
房子車子存款收入都有了,確實比較自由,到了這個年紀,家長都放棄催婚了,再過幾年,也再不會催生了。
但我能感覺到,她還是挺嚮往婚姻的。因為她經常詢問我的感情狀況,然後教育我,覺得合適的,就可以結婚了,沒必要拖著。
她也經常回憶說,當年有個銀行行長追她,她沒有答應。現在有點後悔了,錯失了入住大別墅的機會。
陷在婚姻圍城裡的人,會羨慕有閒又有錢的未婚女人,不用受老公的氣,不用受孩子的累。但未婚的女人,渴望著結婚了有個貼心的人在身邊,哪怕有時吵吵鬧鬧,至少有過的情是真的。
人生就是這樣,缺少什麼,就想要什麼。
而人生更可以是這樣,有什麼,就享受什麼。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
9 # 蒼茫大地0769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又想玩得好,又想活得好,又想嫁得好,還有生得好,無窮無盡的願望都一一實現,童話故事也不過如此吧!
分享幾個小故事~
一,某女23歲,大學畢業就披上婚紗,相夫教子,而且丈夫的事業巨大成功,自己也一兒一女,香茶美食悠閒不缺錢花又顯年輕。
二,周圍的男子也不爭氣~顏值,談吐,身高,身家,工作,學歷,十個要求總有那麼兩三個要求讓她失望!
三,以多談戀愛為榮,看不清人家的甜言蜜語背後是想上她還是想娶她。好處是風景看夠,壞處是有了比較,更放不下自已被寵被愛的過往了!於是一直高高在上,美名其曰:不將就;
但回過頭一看,這個她不將就的人,轉身也結婚了。
四,世事唯艱難,人活著就有煩惱,不嫁人也煩,嫁人了也煩。
想玩得好又運氣好,主動剩與被動剩,都是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一部分!
接受這個構成複雜的社會現實,看多了也就淡了!
畢竟每個人每個年齡,每個階段都是有煩心事的!
-
10 # 蘇小妮
首先,我特別反對所謂“剩女”一詞。什麼叫“剩女”?按傳統的說法,就是年齡大了,在婚姻市場上被人挑剩下了,沒人要了,所以叫“剩女”。但是,現實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啊!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化社會的特徵就是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可以選擇早結婚,也可以選擇晚結婚,當然也可以選擇不結婚,只要我自己覺得自在,且不影響他人,我想怎麼自由選擇都可以,為什麼要按照別人的想法按步就班去做?
30歲的單身女子,獨立,堅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其實,很多女生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是因為她們比別人想得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在沒有遇到那個自己喜歡、值得託付的人之前,絕不將就。兩個人有兩個人的你情我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獨立自在。暫時沒有遇到合適的之前,一個人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過得美美的。
不會因為他人的眼光或者外在的因素去隨便找個人結婚。結婚是什麼?兩個人一起有滋有味地過那個叫做日子的東西。每天朝夕相處,有愛才能堅持。結婚是因為找到對的人,而不是因為他人覺得你到年齡了,你該結婚了,不管跟一個什麼樣的人,以為撿到籃子裡的就是菜,結果受傷的是自己。
如果我30歲未婚,別人膽敢喊我剩女,果斷給他一巴掌。30歲結婚不結婚都是自己的選擇,與剩與不剩無關,更不存在所謂的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樣一個群體的女生總體來說都很優秀。找到對的人只是早晚的事。如果放棄尋找,覺得一個人過日子也不錯,那麼誰也沒有權利說她什麼。在一旁說三道四的人屬於吃飽了撐得慌的,沒事幹回去找塊泥巴水裡洗洗,省得有閒工夫去管別人的閒事。
30歲的女生,加油!
-
11 # 奧特奧特奧特
我有個做主持人的小夥伴CC,28歲那年結束北漂生活,回到了老家所在的小城市,由於見過世面,很快成為單位的主力主播,穩定住了職業地位。CC在職業方面站穩腳跟後,很明確地把工作重點階段性地轉移到尋覓物件上。她說,既然結束了漂的生活,就有心理準備過當下的生活啦,按她的打算,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至於物件條件,也是完全符合家鄉城市的擇偶標準,具有可操作性。CC說,一個人必須要知道,什麼年齡做什麼事,在哪個山上唱什麼歌。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雖說感情不能像幹工作似的聽從理智使喚。但是一個30歲的女孩紙,應該有一定的心理定勢,思路清晰,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的感情生活,對引領情感是有一定作用的。經過近兩年的尋尋覓覓,CC基本按自己定的目標,在30歲生日前,穿上了婚紗,從此過上了有家有室的生活。今年初,又接到CC的喜帖,CC有寶寶了。這節奏,真是步步為營,一路開掛。所以,只要用心,什麼時候也不晚,一切都剛剛好啊……
-
12 # jacklee珍稀
其實,大部分30歲的女人都是因為事業而耽擱了自己,特別是已經走上領導崗位的女性,因工作繁忙,沒時間考慮個人問題,等到發現自己身邊的同齡人都已結婚,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已跨入大齡。
不得已開始頻繁的與各色男人見面,走進被介紹人不停的介紹見面的怪圈。
越急著嫁出去,越是談不成。不是自己看不上男人,就是男人看不上自己。
就像一個人走進了蘋果園,總想著後面還有更好的,等走到了盡頭才發現,自己仍然是空空如也。
看看別人成雙入對,心裡無比惆悵、落寞。
真是“雨打芭蕉葉帶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
13 # 童年的小樂曲
大齡剩女最愁什麼? 女人如果30歲還未婚,她們最害怕啥?是孤獨?是心理寂寞? NO!這些其實她們都不怕,她們內心正真怕的是以下:
第一點:怕親戚朋友見面就問"你怎麼還不找物件?" 對於女人來說,結婚似乎是自己最高理想.一個女人結婚了,即使是她找了個傻子,人們無非是多了幾句議論罷了,也算是正常和"幸運"的.可是女人年紀大了,特別是過30還沒結婚,在外人眼裡恐怕就是不正常的,即使你從來沒有結過婚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結婚物件。
其實,作為女人,誰不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有一個體貼的老公,有一段美滿的婚姻?可是婚姻可遇而不可求! 於是在同齡人都結婚了的情況下,自己也就成了所有人眼裡的老大難。
這時,媽媽急,親屬急,朋友急,此時他們眼裡的同情和關心對於自己來說是無形的壓力,那是一種來自聽覺的懼怕----怕見到他們,怕他們的詢問!可是越不見,他們越以為自己孤僻和難以相處或是在封閉自己,如此惡性迴圈,30歲的未婚女人成了他們心中的一塊病.殊不知是他們善意的關心和詢問才是自己最怕見他們的理由!。
第二點:怕人們像看古董一樣研究自己 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人,一定要有心理承受能力,那來自己周圍人的審視常常會讓自己心理更加疲憊.這麼大了還沒有結婚,是不是 "身體或是心理有什麼毛病",這是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偏見!如果自己長的醜點,別人會說是因為太醜不吸引男人的眼球而沒有嫁出去,可是有多少醜女人因為有著豐富的學識而被世人所敬仰?你如果是長得漂亮點,別人會說你眼光高或是情感受到過挫折,以至於心灰意懶到現在還沒有被男人搶走…… 所以他們會有事沒有事的時候研究未婚女人,研究她們為什麼沒有嫁出去-----是不是有病?是不是在暗戀誰?是不是做了有老婆男人的情婦?更有甚者,有的人還無中生有說她們曾經跟過別人,現在不找,是害怕結婚的時候露餡……天啊,沒有結婚大齡女人就這麼值得人們研究嗎?。
女人,特別單身女人,30歲左右基本都是高學歷,眼光高,身價高,知識面廣,要求條件高,一般的男人看不到眼裡,是一個大帥哥,經濟條件不行,有錢的男人,身才不行,挑三揀四。到了30歲左右,事業無成,打不到自己的目底,知道了一個單身女人的苦腦。無論多麼優秀的女人,到了30歲左右。不論多麼有氣質。身價大不如20歲的身價。原因是男人30歲,都已成家立業,不會等某一個女人,而單身。
希望大齡單身女,放下身價,選擇你的,如意郎君。人沒有過多的30,是跡上你一經把你的青春,白白浪費掉了。得到的是自己的苦腦,徹夜的失眠。也可能是你終身的痛苦。當然了,志向高的女人,請你繼續努力,勇攀高峰。事例是有。如,臺灣省的蔡英文。南韓的朴槿惠。都是單身,下場都讓歷史定論。衷心的希望你們,不要學這二位女土。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最為重要。也是你們的歸屬。
大齡剩女有以下幾個方面心理:
一、不切實際,浪費時間。或許是經歷多了,覺得都是徒勞無功的,與其浪費時間,不如來得實在一點,自己能夠養活自己,做點事情。
二、心理排斥。對於相親這件事情,畢竟年齡大了,也會有一些心理負擔,會認為如果去相親,就會有種自己嫁不出去的心理陰影,成功還好,如果是失敗,則 會更加尷尬。
三、不夠自信。對於很多大齡女孩來說,或多或少都是有原因的,但我們不排除那些不夠自信的因素,比如身高、長相、學歷等等。
四、信任感不夠。試想一下,能夠與一個大齡剩女相匹配的男人,如今該是一個什麼狀態,無論是從年齡上還是從事業上,都會經歷一些事情。多少會跟自己的要求有一些差距。
五、大齡剩女,我們不難看出,之所以現在也沒有嫁人,背後都有故事,比如說家庭因素、個人的眼光要求、情感的經歷等等,這些都豐富了這些女孩們的生活經歷。
所以,緣分這種事情,不要逼迫,也不要說心理問題。真的是無法說清楚,道明白。只能說緣分到了,一切就都好了,在一個想談戀愛的年齡遇見一個對的人,這就足夠了,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這個世界,總會有個人是屬於你的!
-
14 # 霖士心理
大部分三十女的女性不是活的坦蕩蕩,就是在尋求真愛的路上。如果結婚早,這個時候也經歷過一次離婚了,一般對婚姻難以提起興趣。
而另一部分剩女不是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就是性格太獨立,追求最終的完美靈魂伴侶。當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女性,認為現在的男性沒有價值,還不如自己單身一人合算。我想這也是現代女性更加思想獨立的一個原因吧!
如果你問他們,你在堅持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我就在堅持嚮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那些崇尚愛情的人,也在堅持生活當中一定要有愛,不能湊合的過一輩子,還有的不甘於對命運妥協,更多的想關注安排自己的計劃和未來……
畢竟現在的女效能吃苦,有勇氣,還能扛得住,我想已經不再是女人半邊天的天下,可能有些女性朋友比男性還有任性,還有毅力,還能抗的住生活壓力。
無論怎樣,我都希望更多的女性夥伴能夠在未來照料好自己,把自己愛的那個人和愛你的那個人能夠照顧好,把他們都照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因為這樣的你,值得被他人疼愛。
-
15 # 黑龍江邊的沙子
今年三十六歲,月工資一萬五,有房有車,未婚沒孩子。
比起同齡人,她確實顯得年輕一些,但主要不是面板,而是狀態,一種沒有被婚姻生活折磨過的精神頭,以及和年輕人差不多的穿衣風格。
但那樣的打扮顯得有些尷尬,好像極力想和二十幾歲未婚的女孩子融入在一起。
平常,公司聚會,或團建活動,她不會和同齡的已婚育的女同事走在一起,而是和我們這些剛畢業的女生進進出出。
大概是,那些同齡女人,私下裡不是聊孩子,就是聊老公,和她聊不到一起。但是,她和我們這些女孩,其實也玩不到一起,畢竟她的心智和資歷擺在那,我們這個年齡段感興趣的,對她來說早就不覺得有意思了。
沒有親密的同伴,比較孤單,這是大齡未婚女青年容易陷入的一個狀態。
回覆列表
特別八卦
單身女人的身邊,肯定有幾個類似於電影《無窮動》裡那幾個嘮叨女人一般的閨中密友,個個都是刀子嘴,每逢扎堆就你一言我一語地數落身邊的每一個男人,並以此為樂。
大到天下娛樂盛事,包括最新一位謀女郎的三圍;小到草根階層情感實況,比如樓下那家服裝店老闆娘似乎有好幾個相好……不過說來說去,歸根到底話題還是會集中到男人身上,反正身邊的男人們不是沒有人情味就是沒有情人味。最終得出結論,全球化語境下的大背景如此,難怪你單身。
第二:習慣被老闆呼來喚去
"事業型"、"工作狂"、"女強人"……種種用來形容大齡單身女人的稱謂都只是極具悲劇色彩的藉口,雖然你也知道,"女友"或"夫人"是更能令你感到幸福的稱呼。誰讓你單身呢!老闆認為你沒有家庭負擔,屢次打電話催你半小時內趕到公司開會,而你還裝作很積極配合的樣子。你把青春獻給了公司,早出晚歸以崗為家。三年下來,終於成為部門主管之類的中層幹部了,誰又來為你的單身負責呢?
第三:節日恐慌症
你工作很累,但奇怪的是你還害怕過節,尤其是像情人節這種節日。漸漸地,你的節日恐慌症愈來愈嚴重,以每逢節日焦慮不安、六神無主、無所事事為常見症狀。對了,你的生日願望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嫁出去,這個願已經許了很多年。
第四:沾點不良嗜好
最初,你和每一位少女一樣,純潔,童真,綽約如處子,不食人間煙火。一次次的愛斷情傷之後,你要麼吞雲吐霧,要麼淺斟低吟,慰藉著自己孤獨的內心。反正也沒有誰會來管你,暫時也沒有養兒育女調理身體的需要,於是你就這樣麻醉著每一根可能會引起疼痛的思路神經。
大齡剩女戀愛的心理誤區
過於現實的心理
“門當戶對”自然是戀愛婚姻的首選,可以避免婚後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太過“務實”,銅臭味過濃,會讓對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愛的是錢還是人?搞不好連自己都辨別不出把愛情放在了哪裡?如果愛情在心裡,粗茶淡飯一樣可以壯體養顏。
非常自我的心理
什麼都要求對方聽自己的,從不顧及對方是怎麼想的,對方會有什麼感受、需求、愛好已不重要,只要以自我為中心就好,恨不得將對方身上所有的“個性”都一網打盡,趕盡殺絕,打造一個自己能接受和看好的“好好男人”。原來戀愛的“悲劇”就是這樣誕生的,只不過這裡的主角一個是自己,另一個一定是自己的男友。
坐享其成的心理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誰不想,不想的一定是弱智。但也不能聰明的過了頭,以至於把它作為一種心計和手段,到頭來吃虧的只能是自己。淑女戀人嫁人要戀嫁有道,否則只會把別人嚇跑了。
盲目攀比的心理
貨比貨有購頭,人比人沒盼頭。攀比心理人人都會有,問題是用得好了就是動力,用得不好便是枷鎖。而得隴望蜀是一些戀愛中的女人容易凸顯的心理,別人有的我也得有,別人沒有的我更得有。常常喜歡跟別人比錢、比酷、比地位,偏偏不比溫情、真情和感情,時間久了,把什麼都比沒了。
追求完美的心理
把戀人看得過於理想化,於是標準定的不切實際,“債臺高築”,超出了現實的可能。豈不知,被你看好的未必適合於你,適合於你的未必被你看好。
接下來分享一個提升自己戀愛技巧的經歷!
微@信搜尋西施豆豆,關注後驚喜等著你。你也可以做把妹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