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媽說我名字非常好
-
2 # 創意娛扒婆
作為一個過來人,#編導# 面試的時候編不出來故事是一件很上頭的事情!可是你還不能太焦躁,不然就會大腦當機,一片空白,那這面試估計就完蛋了……還是不講大道理,不講理論知識,簡單的來幾個建議吧
1、多看書
沒必要看長篇大論,亙長無比的文章。就看那種短篇故事,或者散文
短篇故事可以讓你知道故事的開始結尾怎麼搞,如何引入主線,故事轉折點應該放在哪兒之類的,看得多了你的故事整體框架結構就會變得比較均勻,同時還能蒐集很多很好的素材。看散文呢,就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能力,讓你的句子比別人的都美一些
2、多觀察
多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看看身邊的人在什麼環境什麼情況下會做出什麼反應,然而作出反應的這個人又是什麼性格,綜合起來就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講進故事裡,畢竟自己看到過的講的會比較生動。所以大家才說#藝術源於生活# 而高於生活,畢竟要再加工的嘛
3、考前應急準備(小竅門)
考前提前寫好五個故事,不斷修改完善,然後用這些故事做模版,套考試抽到的關鍵詞。
比如你事先準備的故事主人公是跳芭蕾的姑娘,由於跟舞鞋相關的事情改變了生活方式。那如果你抽到的不是舞鞋而是鑰匙,那你故事的關鍵點舞鞋就可以全部替換成鑰匙,再根據其他關鍵詞適當改編一下自己提前準備的故事,是不是就比現想來的好很多?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投機取巧,但扒婆覺得這可以看作是機會留給準備充分的人,畢竟提前準備好的故事也是考生自己的心血,而且這樣做也沒有給別人帶來麻煩呀,對吧?
不過,平時的積累還是最重要的,希望還奮鬥在#藝考# 路上的考生們能圓夢進入自己想去的大學!
編導生在面對故事創作這門考試的時候,時常會覺得底子薄,素材少,無從下手。這就需要我們加強積累。但是這種積累一定要有方向性,在搞清楚考場故事的基本概念之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和考試形式進行有差別的選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切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摟到籃子裡都是菜。
常見的積累素材的方法有這麼幾種:看書、觀影、找範文。然而,這幾種方式都有一定的侷限性。的確,無論小說還是雜文,詩歌還是散文,其中都有故事的成分。
但是他們自身的文體決定了其側重點各有不同:或說理,或抒情,不一而足。這和考試中要求的影視故事講究矛盾衝突,追求畫面感導向是不一致的。因而我們在從這些文學作品中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有意識地去主動選擇,剔除掉其中不符合考試要求的內容。
我們來看兩篇文章:
01李雪蓮頭一回見王公道,王公道才二十六歲。王公道那時瘦,臉白,身上的肉也白,是個小白孩。小白孩長一對大眼。大眼的人容易濃眉,王公道卻是淡眉,淡到沒幾根眉毛,等於是光的;李雪蓮一見他就想笑。但求人辦事,不是笑的時候。
何況能見到王公道,不是件容易的事,鄰居說王公道在家,李雪蓮拍王公道家的門,手都拍酸了,屋裡不見動靜。李雪蓮來時背了半布袋芝麻,拎著一隻老母雞。李雪蓮手拍酸了,老母雞被拎得翅膀也酸了,在尖聲嘶叫,最終是雞把門叫開的。
王公道上身披一件法官的制服,下身只穿了一褲衩。李雪蓮除了看到他一身白,也瞅見屋裡牆上貼一“囍”字,已經是晚上十點半了,明白王公道不開門的原因。但夜裡找他,就圖在家裡堵住他;自個兒跑了三十多里,這路也不能白跑。
王公道:“為啥離婚呀?感情不和?”
李雪蓮:“比這嚴重。”
王公道:“有了第三者?”
李雪蓮:“比這嚴重。”
王公道:“不會到殺人的地步吧?”
李雪蓮:“你要不管,我回去就殺了他。”
王公道倒吃了一驚,忙站起給李雪蓮倒茶:“人還是不能殺。殺了,就離不成婚了。”
02那女人一定正像我,一定早飯還沒有吃,也許昨晚的也沒有吃。她在樓下急迫地來回的呼聲傳染了我,肚子立刻響起來,腸子不住地呼叫……
郎華仍不回來,我拿什麼來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嗎?草褥子可以吃嗎?
曬著Sunny的行人道,來往的行人,小販乞丐…這一些看得我疲倦了!打著呵欠,從視窗爬下來。
窗子一關起來,立刻生滿了霜,過一刻,玻璃片就流著眼淚了!起初是一條條的,後來就大哭了!滿臉是淚,好像在行人道上討飯的母親的臉。
我坐在小屋,像餓在籠中的雞一般,只想合起眼睛來靜著,默著,但又不是睡。
我們寫出來的故事就應該是個影視故事。它要符合影視的基本規律,要有畫面感,要具備可拍性。因而諸如心理活動、過多的臺詞對話等在小說中常見的手法,放在故事中確實不合適的。
假如我們現在要寫一個年輕人失戀的故事。在小說裡我們大可以詳細地寫他的所思所想,無論是痛苦還是懊悔,思念還是回憶,都可以娓娓道來。可是在一部電影裡,如果我們讓主人公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只是透過旁白來展現他的心理活動,這種喪心病狂的行為恐怕會激起眾怒。
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上文中的兩篇文章都不是故事。
第一篇是劉震雲的一篇小說,充斥著大量的外貌描寫和臺詞對話。這對於藝考中的一千多字的故事來說,不僅缺乏動作性,也會極大地拖慢故事的節奏。
第二篇是蕭紅的散文,文筆細膩,對飢餓的刻畫十分傳神,但是缺乏矛盾衝突,不符合故事的基本規律。
每一種文學形式都有自身的規律,我們應該區分清楚,對號入座,切莫張冠李戴,貽笑大方。
我們學習的是編導專業,因而透過影視作品來學習創作技巧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但是,影視作品容量和長度往往遠超考場故事。即使是一個二十分鐘的短篇,它的故事內容也是很難全部濃縮在短短几百字的一篇考場故事之中的。這就再一次要求同學們要有選擇地去借鑑。
由於世面上針對藝考故事的範文集較少,所以有些同學會選擇一些地攤文學來當作樣本。這就需要同學們睜大眼睛,努力甄別,有針對性地選擇專業的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