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老師—
-
2 # 小佳考研
考研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尤其是考名校研究生很難,每年都有二戰的也有三戰的,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我一戰的是某985.211高校失敗,二戰換了一所北京的學校,最終如願以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二戰的經驗。
是否換學校很多人可能都有一個名校夢,當然考名校特別難,除了要和很多保研人爭名額,還要和很多本科985.211學歷的同學競爭,考研有的時候很看運氣,有的年份那個學校恰好報考人數比較少,你進入複試機會就大很多。
畢竟考過一年,所以一定要認真分析第一年為什麼考研失敗?是自身沒有努力,時間沒有充分利用?還是學校的初試題目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還是學校複試很看重本科學歷,四六級成績,科研經歷?失利原因不同,對應第二年二戰所要付出的改變努力就不同。如果來了一年發現自己真的辦不到,那麼就果斷的換一所學校,這種時候沒必要去鑽牛角尖,非要這所學校不可,不撞南牆不回頭。
二戰學習地點二戰意味著已經脫離學校,沒有了學校圖書館,自習室的學習氛圍,有很多同學會糾結要不要在家複習?只能說非常不建議在家學習,當然除了自己有特別好的自控能力的學霸。在家裡不容易有規律的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而在外面不一樣,一般都是在大學附近租房子,然後去學校學習,學校裡有統一的上下課鈴聲,也有食堂,重要的是有很多學習的同學,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動力。
二戰的時候不像在大學有舍友有同班同學,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慢慢會發現一個人挺好,但要提的一個重點是,千萬不要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考研大綱釋出時間,報名時間,認證時間,還有一些考研的相關事情,最好是在手機裡有一兩個偶爾聯絡的研友,能時不時聊一聊大家互相的學習進度,商量一下難題,互相鼓勵,雖然說都是競爭者,但相信一路走來,還是善良的人多。
適度放鬆休息考過研的人都知道考研有多累,除了大量的學習內容,還有這是一個心理戰,考研和高考不一樣,沒有班主任,也沒有同桌,更沒有百日誓師來給你加油打氣,一路上都是自己一個人前行,有負面情緒很正常,每個考研人都會經歷那段日子,時間長短可能不一樣,有的是一兩天,有的一星期,這都沒關係,重要的是要能走出來。
每天都在重複,重複,重複的學習新知識,複習舊知識,很多時候壓力壓的久了,只因為一道題一直做不出,用了兩個多小時,耽誤了後面的進度,結果就很慌很煩,一下子心態爆炸了。滿腦子都是我考不上了,我看不完了……
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適當的休息一下了,考研大部分人都是從六月暑假開始,一直堅持一件事情半年,誰都會有不耐煩的時候,換個心情,去看場電影,去逛逛超市,哪怕出去吃一頓大餐,犒勞一下自己,只是給自己加加油,馬上就會活力滿滿。
-
3 # 等著風起
一學長的經驗:【全文7161字,閱讀約需14分鐘】考研之初,本人確定目標北京某雙一流高校,2016年鎩羽而歸,2017年如願以償。本人算不上什麼高分大神,但兩次考研過程中看了不少大神的考研經驗,自己也有一些親身體會,因此作此經驗之談。本人水平有限,有些地方可能不恰當,而且方法因人而異,所以還請各位自行取捨。重點詞句已標記,請多加思索。
苦海泛舟——初試複習情況的真實寫照。有人認為考研比高考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研需要強大的自制力,畢竟高三時全班同學都是奔著高考去的,而大四時同班同學有的保研有的工作,他們幾乎都是過著吃喝玩樂醉生夢死的生活,而你卻要強迫自己對著枯燥的微積分和看不懂的長難句,過著不是餓了就能吃,困了就能睡,乏了就能扣手機的日子,可見考研對一個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要求有多高。記住!唯有抵抗住外界的諸多誘惑和干擾,複試名單裡才可能出現你的名字。
專注高效——考研初試取勝的重要法寶。要想進入高效的學習狀態,就要在專注的同時找到節奏。高效的前提是專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很好地闡釋了此學習之道,這裡的“窗外事”並不是指外界的一切事情,而是指打遊戲,追劇,玩手機等與考研無關的事,諸如時事新聞、考研政策變化等與考研密切相關的事還是要關心的,千萬別出現報錯名和忘記現場確認等岔子。
光是專注還不行,還要持續專注。考研是場持久戰,很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力。每天專心學習10小時,堅持100天以上,成功就離你不遠了——當你堅持下來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順,複習的效率越來越高,學會的東西越來越多,成就感越來越強,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積極性提高反過來促進複習效率的提高,形成一個良性迴圈。這就是最理想最高效的複習狀態,也就是我所說的找到了複習的節奏,那種高效學習的感覺真的很美妙~
找到節奏還要保持住,節奏最忌諱中斷,隔個三五天不復習的話,前面找到的節奏感基本就蕩然無存了,又要花一段時間才能再次找到節奏,非常耽誤複習進度。因此,每次休息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天,建議每週休息半天,我的做法是每週五下午和晚上休息,去跟同學打打球聚聚餐看看電影什麼的,總之就是做讓自己開心放鬆的事。學習要專心學,玩的時候也要放開玩,這叫張弛有度。
數學一(複習方法和考試技巧)——數學是最重要的一門,也是我最弱的一門,因此我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複習數學,這關乎複習策略——最重要且最薄弱的科目一定要花最多的時間精力去複習,因為考研跟高考不一樣,它除了總分有要求,每一科也有分數線要求,最好不要因為單科不過線而飲恨終生。
我認為複習數學最正確的做法是——時間充足可以過一遍經典教材,時間不夠(複習時間僅剩4-5個月或更短)直接看《複習全書》,有時間可以做一下《660題》,最後要留夠時間刷三遍十年真題。
相對而言,經典教材讀起來還是比較好理解的,因此有時間可以讀一遍來打基礎。但經典教材絕對不可能替代《複習全書》,經典教材沒有針對性,而《複習全書》是專門針對考研編的書,它可以幫助你把握考點、找到出題角度,是讓你事半功倍的神器啊~我第一年就是沒找到正確的複習路子,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看教材上,最後時間不夠,只刷了一遍真題就上考場,直接給跪了(當然也有題難的原因),慘痛的教訓啊~所以說,無論如何都要花時間把《複習全書》吃透!
有人說《複習全書》要複習三遍,我說哪怕你只複習一遍(一遍就行的大神比較少見)就能把裡面的知識點完全吃透,那也行,複習不是越多遍越好,而是學得越通透越好。當然,按正常的認知規律而言,三遍有效的複習可以鞏固記憶、加深認識,所以時間充足的話最好複習三遍。不過複習時要注意思考、總結,複習一遍要有一遍的效果,遇到上一遍會做而這一遍不會做的題也不要方,要認真反思、總結,其實一般都是因為知識點沒吃透,時間久了就忘,這恰好說明了數學複習的訣竅——吃透(理解)和重複(記憶)。
那麼要怎樣才能吃透呢?要靠兩樣東西——悟性和方法。悟性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悟性不夠就要靠後天的努力去補回來,“笨鳥先飛”就是這個道理。學一遍不會,那就多動腦勤思考,多學幾遍,終究會學懂的,這是我這個“笨鳥”的體會。而正確的方法可以彌補悟性的不足。做《複習全書》上的習題時,不要一不會做就馬上看答案,一定要開動腦筋去思考到底應該用哪個知識點來解題,其實每道習題都是考察前面剛講解過的知識點,實在沒思路,寧可翻回書本前面看看知識點和例題也不要直接看答案,當然也要注意控制每道題花的時間,不會做的題對完答案要反思一下,在心裡提醒自己以後再有類似題目一定要想到這個解題思路,並在題目上做個記號,或者用錯題本記下來。在處理錯題時方法一樣。
《複習全書》雖然重要,但不可將全部時間都花在上面,因為還有比它更重要的複習資料,那就是《十年真題》。《十年真題》比《複習全書》的針對性更強,它可以精準地預測2018年(及往後幾年)考研數學題的出題風格和大部分知識點。等你做完一遍十年真題之後,你會發現幾乎每一套真題的大部分考點都在往年真題裡考查過,相當一部分題目在出題風格、考查角度、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方面與往年真題類似。比如說,數學一的最後兩道大題考查機率論,來來去去就只考查那幾個知識點,只要把十年真題裡所考查的這幾個知識點都吃透,基本就可以拿下這兩題。反覆做十年真題的作用在於,這是高度模擬的模擬題,簡直就是考研的預演,它可以讓你熟練掌握將要考查的知識點,並形成一種題感,讓你在考場上遇到類似題目時能快速找到解題思路並順利解題,所以一定要反覆做真題,直到全部掌握十年真題為止。
真題雖好,但一開始複習就做真題效果很差,必須在複習完《複習全書》之後刷真題才有用。如果你兩天刷一套真題的話,要刷三遍十年真題就至少要花兩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離考試還剩60天的時候就必須把《複習全書》吃透得差不多,並開始刷真題。建議做真題的時間放在早上8:30到11:30,利用真題來進行模擬考試,以活躍這個時間段大腦的數學思維,並練習如何分配答題時間,為考試時更好地發揮做好準備,其他科目也可以將複習時間安排在相應的考試時間段。每做一套真題都把不會做的和做錯的題目標出來,以便下次再做時作對比,第二次還不會做或做錯就該好好反思了。在做真題時如果發現自己某個知識點還很沒掌握,可以翻開《複習全書》裡對應的部分再鞏固一下。即是說,做真題能為知識體系查漏補缺。
最後說一下答題技巧。有的人題都會做,最後做完感覺自己答得很好,最後分數出來卻不理想,這很可能是因為他不注重細節。數學判卷都是按點給分的,所以做解答題一定要模仿標準答案,把所有得分點都寫上去(平時複習要養成多動手寫簡答題答案的習慣,千萬不要眼高手低只看不寫)。另外填空題答案一點都不能寫錯,否則沒分,所以做題時思考要全面且精準。選擇題一定要注意陷阱,你看第一眼就選擇的答案很有可能就是出題人挖的坑,所以做選擇題一定要有理有據,不要憑感覺下判斷。以上答題技巧必須在平時複習時就要養成習慣,這樣才能在考場上運用自如。特別要注意的是,複習時要多做題,做題要多動手勤計算,這樣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做完試卷。
英語一(單詞、長難句、閱讀、翻譯、作文)——應該說,英語的重要性和難度僅次於數學(有些人覺得它比數學難)。確實,不少人的英語是短板,被人拉開幾十分,甚至不過線。下面我將從單詞、長難句、閱讀、翻譯、作文這幾個方面講一下我的複習經驗。英語複習資料強烈推薦張劍的黃皮書,作文衝刺強烈推薦新東方王江濤的20篇預測。黃皮書之於英語,猶如複習全書之於數學。
單詞是整個英語大廈的基礎。很多人複習英語也是先從單詞開始著手的,他們根據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制定背單詞計劃,拿起單詞書一遍又一遍地背,下了一番苦工確實收到了成效,畢竟科學地利用了遺忘規律嘛,重複又是記憶之母。但我不太認同死記硬背這種方法,背了容易忘,即使記住了,那所付出的努力和時間也太多了。用這種方法來背單詞只能混個臉熟,並不能知道單詞的用法。我更提倡在具體的語境中記單詞,既能更容易記住它的意思,又能記住它的用法,還培養了語感,可謂一舉多得。具體操作是這樣的,在做閱讀真題時,查出生詞的意思,並收入手機有道詞典的生詞本里。然後把整篇閱讀背下來,那樣就把單詞給記住了。背閱讀時最好跟著錄音朗讀,矯正自己的發音,順便練一下聽力。透過背閱讀來背單詞有個缺點——單詞的積累速度比較慢,因此我同時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背單詞,每天早上開始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半個小時考研單詞(先溫習,再背新的單詞,注意效率!),以迅速擴充套件詞彙量。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因此推薦同時使用。平時瑣碎的空餘時間可以拿出手機背生詞本里的單詞,或多聽閱讀錄音,提高語感,鞏固單詞。背單詞是英語複習要做的第一件事,而且要一直持續到考試前。聽說百詞斬這個軟體背單詞挺好用的,我沒用過,但可以試一試。
長難句經常在閱讀中遇到,也經常讓人云裡霧裡不知講啥。其實讀懂長難句是有技巧的,可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讀一通。技巧就是先找出句子的主謂賓,先弄清楚句子主要講啥。然後再加入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來理解句子的意思。黃皮書裡會把典型的長難句拿出來分解,照著同樣的思路來分析長難句就行。其實長難句只是紙老虎,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抓住其主幹就好。等你做/背閱讀真題多了之後,你就會感覺長難句沒那麼難了。
閱讀理解(背書+技巧)是英語的重中之重,有“得閱讀理解者得英語”的說法,因此複習英語的大部分時間要用來複習閱讀理解。跟數學一樣,閱讀最有效的複習資料也是真題,但不一樣的是,複習閱讀應該直接上真題,要花大量的時間把真題琢磨透,最好能把真題背下來。
我的做法是這樣的,一開始複習英語,就直接拿黃皮書的歷年真題解析來做,每天花兩三個小時研讀一篇閱讀真題,先不要看答案自己做,做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加快閱讀速度,儘量在十二三分鐘內做完一篇,做完就對答案,錯題先不要看答案解釋,自己先思考一下為什麼正確答案是那個而不是自己選的那個,把犯錯的原因總結分類,力求避免以後再犯同樣的錯誤,然後再看答案解釋,每一題無論做對做錯都要看,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正確的解題思路對比,有偏差要糾正過來。
對完答案就要精讀文章(之前做題時間太緊,只能泛讀),每一篇閱讀的文章都是經過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文筆都很優美,語言也很地道,這是最好的學習素材,不細細品味簡直就是浪費。精讀時,先一句一句地看,看一句在腦海裡翻譯一句(有時間也可以用筆寫下來),有自己翻譯不出來的地方(一般是長難句或比較少見的說法)要做好標記。自己翻譯完就看黃皮書的翻譯(個人認為黃皮書的翻譯水平是很高的),對比自己的翻譯,糾正自己翻譯得不對的地方,重點揣摩自己翻譯不出來的地方。精讀時要把生詞的意思查出來,並收入生詞本。
精讀完就應該開始背文章了,建議背書的時間放在早上。怎樣背在講背單詞那段已經說了,其實這種過程就跟我們小學時背課文是一樣的,這是學習語言的必經之路。有了前面精讀做鋪墊,背起文章來會容易些,起碼你看著英文能基本知道是什麼意思。再跟著錄音朗讀,語感會越來越強。剛開始背書可能要重複好多遍才能背下來,但背多幾篇之後會發現,書背得越來越快。萬事開頭難,但開了個好頭,後面就會越來越順利。書背多了,閱讀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的。
閱讀是有答題技巧的,學會了技巧可以讓你快速找到答案,並且提高準確率。有些深諳閱讀解題之道的人可以在不看文章只看題目和選項的情況直接選出正確答案。做閱讀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出正確答案的正向選擇法(我自己命名的),另一種是排除錯誤答案的逆向選擇法(也是我命名的),做題時應該靈活(混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平時做題一般都是先去找正確答案,而正確答案在文中的依據是按順序出現的,也就是說,一篇文章讀下來,先出現第一題答案的依據,後出現第二題答案的依據,再出現第三題的依據。。。。。。。這就縮小了你找依據的範圍。建議閱讀文章前先看題目問啥(考來考去就那幾種題目型別,需要你總結各型別題目的特點和解法),然後帶著問題去看文章,快速看一遍以找出各題答案的依據在哪,然後細讀你認為是答案依據的段落,最後選出正確答案,考試時不需要整篇文章都讀懂的,只需讀懂用來判斷正確答案那部分就行。找不到正確答案時就用排除法,把錯誤的答案一一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確答案了。一般來說,錯誤答案的錯法來來去去就那幾種,比如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等,這些錯法在歷年真題解析的答案解釋裡都有說,複習時要注意多體會、多歸納總結這些錯法,練習多了,等以後做題再遇到類似的錯法,便能一眼看出這是錯誤答案,很多時候錯誤答案比正確答案好找。
另外還有一個技巧,就是每道閱讀題的5個答案裡,一般是ABCD四個字母都會有,只有其中一個是重複的,整體看所有選擇題的答案,ABCD四個字母出現的次數也應該是相等的。道理很簡單,出題者為防止某個同學只選某個字母就蒙對大部分答案,必然要讓答案均勻分佈,這樣頂多讓他蒙對四分之一的答案。總之,如果你有某道閱讀的5個答案裡沒有某個字母,那就很有可能是選錯了,要回頭認真檢查每一道題,想省時間也可以只檢查字母重複的題。當然,有時也有例外,除非是你十分確定每一道題都選得十分有依有據,否則還是改一下答案。以上技巧用來檢查選擇題答案效果很好。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一篇閱讀就包括了背單詞、理解長難句、翻譯和閱讀解題訓練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因此大部分的英語複習時間都花在做閱讀真題上了。剛開始做閱讀可能時間達不到要求,準確率也很低,但只要按我說的方法堅持下去,沒多久就會看到效果的——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解題技巧越來越嫻熟,準確率越來越高。
翻譯在前面做閱讀時已經有所訓練,但這還遠遠不夠,英語一的翻譯會比之前那個還要難一點。一般而言,每一道翻譯題都十分地道,其難度往往不在於單詞,而在於你單詞都會,但組成句子你卻不是十分理解它的意思,或者你能理解大概意思,卻不知道如何用中文複述其原意。很多人翻譯時往往會犯一個錯誤——逐字翻譯,如果只看他翻譯過來的中文會很彆扭。這是因為他不懂得翻譯的精髓——用地道的中文表達英文原意。等你翻譯做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中文和英文在表達思維和表達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翻譯時要在心裡清楚這些差異,並想著追求句子整體意思一樣,而不要將一個句子拆分成一個個單詞來翻譯,那樣就只是翻譯單詞,而不是句子了。為了讓翻譯出來的中文更地道,有時需要調整一下語序,讓翻譯出來的句子更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翻譯是按點給分的,每個句子一般有四個得分點,每個點0.5分,考點也只是集中在那些範圍,比如定語從句,習慣性說法,強調句,倒裝句等等。每個考點基本都有它的翻譯技巧,這些需要自己透過做歷年真題解析裡的翻譯題去體會,去總結分類。做歷年真題解析裡的題時先自己做一遍,注意控制時間,然後對答案,看得分點一般怎麼分佈,總結一下得分點的型別以及拿分的方法。
作文的重要性僅次於閱讀理解,但它需要花的時間卻比閱讀理解少很多,可以說這25分價效比很高。我認為複習作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讀並背誦範文。研讀一篇優秀的範文,要把裡面用得好的句子摘錄下來,以便日後自己寫作文時可以用上,同時也要注意積累不同話題(常考的話題型別考研資料裡都有總結)要用到的單詞,建議最好每個話題都研讀背誦三篇以上優秀範文。研讀完了就該背誦,背誦前最好能聽下範文錄音,沒有錄音也要確保生詞的發音是正確的。背誦的時間最好放在早上,無論你讀多少遍,只要你最後能把範文脫口而出就行。等你背多了範文之後再去寫作文,就不會出現那種對著作文題目撓頭不知該寫啥的情況了。
如果最後複習作文的時間比較緊張,那就要出殺手鐧了——背押題範文。強烈推薦新東方王江濤的20篇預測範文,預測得很準,裡面基本涵蓋了大小作文所有可能考的話題型別,每個型別都有幾篇範文。按上面的方法背了範文之後,就要總結自己的寫作模板,先去看看往年的作文都考了哪些話題,對應20篇預測範文裡還有哪些話題沒考,基本今年考那些沒考過的話題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然後針對這個可能考的話題寫一個自己原創的作文模板,寫模板時儘量用上之前背範文時積累下來的好句子(沒積累就去抄,不知道什麼是好句子?那資料上不就寫著哪個句子寫得好嘛),但切忌堆砌華麗辭藻,要讓人覺得你的文章語言流暢、語義通順。寫出來的模板儘量要有通用性(大作文特別容易寫出通用性強的模板),基本是換個關鍵詞就可以用到不同話題上,這叫以不變應萬變。最後別忘了背熟自己寫的模板。我去年就是這麼幹的,結果我猜對了話題,自己準備的模板剛好用上,寫起作文來也非常順手,大大節省了時間。
最後,英語還有知識運用這一題,我一般都是複習時間不夠,所以只花很少時間來複習這題,畢竟這題價效比太低了。感覺這題主要考察平時的語言積累,會做的空就做,不會做也趕緊蒙一個最可能正確的答案,要為後面的閱讀和作文留下足夠的時間,或者也可以把這題放到最後做。
最後說一下考試策略。考試時間要分配好,每篇閱讀多少時間,大小作文各多少時間,平時複習的時候就要儘量按定下的時間要求來做。還要保證重要的題目(閱讀和作文)要有充足的時間來答題。
政治——政治大家都差不多,能過線就好。它重要程度最低,因此複習時間最少,我一般是11月份前後才開始複習。複習也就是用肖秀榮的資料,背背考點,平時練習主要是做選擇題,選擇題佔50分,要是能拿到40分以上,簡答題的壓力會小很多。而選擇題主要是靠記考點,而且也有答題技巧(錯誤的選項也有其特徵可以識別)。感覺簡答題完全靠政治覺悟,上了考場大家都是想到啥說啥,只要大方向不錯,基本分數都差不多。平時去食堂吃飯多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就行了。政治想拿高分也有捷徑,那就是押題。肖秀榮的押題很準,他的四套卷和八套卷是必備考研神器。四套卷離考試還有十幾天才出,去年壓中了幾乎所有簡答題,所以這十幾天一定要抽時間把四套卷背下來,加上之前複習的選擇題,那政治過線基本就沒問題了。
專業課(876字)——我只針對我考的專業課942(機械設計綜合)談體會,其他專業課是否適用請自行斟酌。942考查材料力學(70%)和機械設計基礎(30%),個人認為是四系的三門專業課裡最簡單的一門。
複習時對照著考試大綱要求,先過一遍指定教材,要理解並記憶重要的概念和公式,也可以用筆記本把這些重要的概念公式摘錄下來,方便複習。看書時要注意吃透書本上的例題,因為2016年就是出了一道書本上的例題(證明題),那道例題我也看過好幾遍,但在考場上還是不會做,當時真恨自己沒學紮實。這也反映出近年的出題趨勢,重視對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考查,要求考生能很好地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另外,公式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以為某條公式不會考,我就試過以為某條公式不會考,沒認真記,結果真的考了,當時因為沒記住公式而失掉一道大題的10分,慘痛教訓,一定要引以為戒!教材最好能看三遍,有時間也要做下課後練習題,以加深對概念公式的理解記憶。
看完教材就該做真題了,往年真題絕對是致勝法寶啊~942每年都會有大量原題,簡直就是送分題啊~怎能不要?所以真題一定要都弄懂。我感覺把往年真題都搞懂,考個110+應該沒問題。這個真題也是跟數學一樣用來進行模擬考,並給自己判一判分。往年真題比較簡單,刷兩遍應該就都懂了,還不懂就刷第三遍。有一些無論刷多少遍都不懂的題要找人討論了,同學老師都行,當然也包括我,千萬不要因為覺得這題難,應該不會再考而不管它。我就幹過這種蠢事,後果就是考試時看著原題不會做,慘痛的教訓吶~做真題可以解決原題那部分,那新的題目呢?這個就要靠你複習課本時的積累了,畢竟萬變不離其宗,考什麼題都得用考綱上指定的知識點來解答。其實材力和機械設計是有一些經典題目的,這些還沒在往年真題上出現過的經典題目很有可能就會在今年的試卷上出現。你要問我去哪找這些經典題目以及哪些是經典題目,這個你得去網上和圖書館找答案了,我只是指出一條路,而這條路我也沒走過,我也不知道對不對。建議留出最近三年的真題到考前幾周進行模擬考試用。
做完真題還有時間可以做下我給你的電子資料,那是北航的期末考試題。不過我做了那些題,感覺作用不大,還不如去看教材呢。
回覆列表
對比一戰,二戰的優勢會非常明顯。
首先,備考方面經驗豐富。二戰考生對各科所有知識點的熟練程度及考試範圍和難度都有一定的經驗,對市面上誇張的廣告、“考研寶典”、“名師效應”等非常理智。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對於弱科報輔導班也更知道自己需要的是走心、負責、科學的教學體系。
第二,擇校方面有的放矢。二戰考生為了保證最後的錄取,在擇校方面會略微保守,或是堅持初始的目標,或是選擇更保險的院校,一方面保證專業課的質量和提分,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使起點更高;另一方面目標堅定可以讓心態更加堅定,對於複試尤其面試環節,清晰的表達更容易獲取老師的好感。
第三,備考時間方面更充裕。相比較大三上課實習忙碌的生活,二戰考生有足夠的時間複習,畢設、畢業不會影響太久,在職考研的同學衡量好工作與考研的關係與時間,複習時間也是夠夠的。針對大部分沒有收入來源的二戰考生,食宿方面經濟的緊缺是一項困難,不過相對來說較容易克服。
第四,抗壓方面能力更強。選擇二戰的同學,面臨一戰失利,同學各有出路,自己孤獨奮戰,抗壓能力不增強不足以堅持到考研,每年棄考的學生就是抗壓能力不夠,放棄是最好的選擇,不然上戰場也是炮灰。考研的過程就是從自信-懷疑-頹廢-崩潰-振作-再自信,這樣反覆的過程,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下面這位二戰同學的學習彙報,我們就可以看到當前二戰考生目前最真實的處境了。
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咱們的目的都是成功考上研究生,能一年就一年上,失敗了第二年捲土重來上岸也是很棒的,三戰四戰等再戰的同學,為了夢想拼搏,你終將獲得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