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光遷
-
2 # 欲雲談史論今
公元前757年,衛莊公姬揚正式當上國君,娶了齊女莊姜為夫人。因為莊姜無子,後來衛莊公又娶了陳女厲媯,生下了兒子孝伯。衛莊公與厲媯陪嫁過來的戴媯也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衛桓公姬完。衛莊公後來又與寵妾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州籲。
公元前736年,衛莊公去世,衛國大臣把姬完扶上衛國國君之位。衛桓公姬完執政兩年之時,見州籲對他的威脅太大,下令廢黜了州籲的將軍之職。
衛國的內亂,自此正式拉開了帷幕。
公元前719年,藉著衛國兩敗鄭國的危機,州籲大力煽動國內對戰敗不滿的人起來造反,襲殺衛桓公姬完,然後自立為君。
州籲成功篡位上臺後,首要事務就是報復鄭國,一雪衛國兩敗之恥。公元前719年,州籲聯合宋、陳、蔡三國,如願以償地兩次大勝鄭國,洗刷了衛桓公時期衛國兩敗之辱。
但是勝利之後,州籲卻是無比失望:衛國國內反對他的聲音始終就沒消停過,即便是他所創立的“同盟國”兩次大勝鄭國後,仍然如此。
萬般無奈之下,州籲只能讓親信石厚前去諮詢老臣石碏,向他討教如何來穩固國君之位。石碏的回答很簡單:“去覲見周王吧!”石碏的意思很明確,只要州籲能求得周桓王的認可,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正式當上衛國國君,不用再害怕反對者的不服了。
可是石厚卻心存隱憂:衛國也不是屬於當年擁戴周平王政權的諸侯國,和周王室就沒什麼交情;衛武公當年“將兵佐周平戎”之事如果為真,那衛國就與現在唯一合法周王之間還有著莫大仇怨。現在要想求周王室承認州籲繼位的合法性,當然就有著諸多的難言之隱了。
因此,石厚不得不再向父親請教:“(州籲)該怎麼去朝見周王才好呢?”老臣就是經驗豐富,辦法也多,石碏體貼地建議:“陳侯現在正受到周王的寵幸,而且陳、衛兩國又交情深厚。如果能請陳侯代為向周王請命,必定能得到王室的認可。”石碏這番話,處處為州籲著想,而且合情合理合法。州籲聽了這話,喜出望外,風風火火地就帶著石厚跑到陳國去了。
但是州籲想不到的是,石碏才是反對自己的核心人物,他的這個建議實際上是暗藏殺機:石碏就是要騙州籲和石厚兩人到陳國去送死。
在州籲與石厚離開衛國後,石碏馬上派人搶先送信給陳桓公,說:“衛國是小國,我又老邁無用,不能平息衛國的禍亂。州籲和石厚其實就是殺害衛君姬完的兇手,敢請陳侯趁他們朝見之機就抓捕他們。”
石碏作為衛國老臣,不但在國內深孚眾望,在友邦也是廣有人緣。陳桓公接到石碏來信,就依照石碏的要求,把前來拜訪的州籲和石厚抓了起來。然後,他再請衛國派人前來處置這兩個人。公元前719年9月,衛華人派出右宰醜到陳國濮地(今安徽亳縣東南),殺死了州籲。石碏則派出自家的管家獳(音諾)羊肩,到陳國處死了石厚。
州籲之死,實際上是自尋死路,上了老臣石碏的大當。
石碏究竟為什麼要殺州籲和石厚?
其實,最關鍵因素就在於州籲得位不正,是靠弒君上位,破壞了周代嫡長子繼承製度。石碏為維護法紀,必須得主持正義,替合法國君衛桓公報仇!州籲之亡,純粹是破壞法紀,實在是咎由自取!
然而,歷史總是喜歡開玩笑。
石碏的此次主持正義之舉,究竟對衛國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
殺死州籲後,以石碏為首的衛國大臣,從邢國迎立衛桓公之弟姬晉回國,立為國君,是為衛宣公。
如果說州籲是得位不正的話,那麼衛宣公純粹就是一老色鬼、老混蛋。衛宣公在衛莊公在位期間就與庶母夷姜私通,生下了長子姬急。繼位後,他為姬急從齊國娶來兒媳宣姜。但是,一見兒媳貌美如花,衛宣公居然不顧廉恥,強佔宣姜為妻!在宣姜生下兩個兒子後,衛宣公為了把君位傳給宣姜之子,竟然不顧親情,陰謀殺死姬急。結果陰差陽錯之下,這讓衛宣公的兩位兒子姬急與姬壽都命喪黃泉,釀成衛國史上最出名的一樁悲劇!
宣姜之子當上衛國國君後,衛國基本處於齊國控制之下,從此發展停滯,再也無法恢復春秋之前的鼎盛時代。
公元前661年,在狄人衝擊之下,曾經與魯國、齊國並肩的五百里大國衛國居然一度被滅國!如果不是衛宣公的亂政,衛國何至於此!
所以,以結果導向原則而言,石碏殺州籲和兒子的大義滅親之舉,還不如沒有!
回覆列表
1
這個問題,因為有“大義滅親”幾個字,馬上就讓人聯想到春秋初期衛國州籲之亂。
在這個事件裡,一共有兩對“親戚”。一個是衛莊公與兒子州籲,一對是大夫石碏與兒子石厚。
州籲從小舞刀弄槍,石厚則與他臭味相投。衛莊公去世後,州籲夥同石厚弒君奪權,但很不得民心。於是石碏設計,讓他們離開衛國到陳國去,他們終於在陳國被伏法。
這個就是“大義滅親”的典故。
但是,題主的問題還有一個前提就是“縱容自己的親戚”。
在這件事情上,大義滅親的石碏並沒有縱容兒子石厚。“縱容”兒子州籲的衛莊公並沒有大義滅親。
所以,衛國州籲之亂並不是這個問題的最佳答案。
2先放縱,然後再“滅”的,最有名的應該是春秋初期的鄭國的“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就是鄭莊公。他母親武姜因為生他的時候是難產,落下了產後抑鬱症。於是特別厭惡他,給他取名叫“寤生”。
後來,武姜又生了個兒子“段”,她的抑鬱症完全好了。於是特別喜歡這個兒子。想把最好的都給這個兒子。
等大兒子即位以後,武姜不斷地為小兒子向鄭莊公索要好處,每次鄭莊公都答應。
鄭莊公的手下幾次提醒,是這樣依著武姜,會把段慣壞的。到時候段身心膨脹過度於國家不利。而鄭莊公每次都以這是母親的要求自己不好拒絕為由,繼續滿足武姜的無理要求。
終於,武姜覺得段還是受到了虧欠,就讓段準備起兵奪權,自己在都城做內應。
當然,一切都在鄭莊公的掌握之中。鄭莊公很快就把段的作亂撲息了。鄭國沒有像其它國家一樣內亂,成為了春秋初期的強國。
對於鄭莊公這種“欲要將其滅亡,就先讓其瘋狂”的手段,明眼人都能看清楚。
這才是真正的“縱容自己親戚為惡再大義滅親”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