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古識今
-
2 # 白話華夏史
所謂“宰相合肥天下瘦”,這句話其實有雙關的味道,因為李鴻章是合肥人,且位居要職,雖然明清都不設定宰相,但是往往以重要的權臣為真正的宰相來稱呼,所以這句話也是影射李鴻章是一個鉅貪,掌握了鉅額財富。
對於李鴻章有多少財產,歷來是眾說紛紜,比較有名的說法一共有三個:第一個說法來自距離李鴻章關係很近的人,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留學生容閎,這位畢業於耶魯大學的大佬認為李鴻章“有私產四千萬以遺子孫”。
第二個說法來自梁啟超,他覺得“世人競傳李鴻章富甲天下,此其事殆不足信,大約數百萬金之家產,意中事也”。第三個說法則同樣來自於梁啟超,他給李鴻章算賬認為他病死的時候“家資逾千萬,其弟兄子侄私財又千萬餘元”。那麼,這三種說法到底誰比較可信呢?
其實綜合來看,容閎的說法未免有所誇大,雖然4000萬白銀和1000萬白銀在我們看來都是天文數字,但是實際上的差距還是相當巨大的。首先李鴻章財產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有一個尺度來看,才能看的明白,那麼是什麼尺度呢?就是我們必須分清,李鴻章的財產與李鴻章家族的財產。
所謂“李鴻章家族的財產”就是包括李鴻章兄弟們的財富,因為李鴻章的兄弟普遍經商,再透過他的權力獲得便利所獲取的財富,這裡我們姑且不能認為這算是李鴻章的財富。尤其是李鴻章家族的財富究竟有多少,其實也是個未知數,所以我們得從李鴻章的子孫身上找找答案。
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曾經留下過一份財產遺囑,遺囑裡面包括以下的內容:“住宅、宅基地或商鋪等為主的房地產約有12處、股票證據7張、磚瓦廠等產業3處、銀行存單6張、田產5處、清政府收賬款5宗、現金2份7.3萬元、價值明確的遺產價值總額為72.6萬、租金明確的田產租金總額為2.35萬石。”
如果按照今天的資產換算一下,其總資產大概在100萬兩白銀左右,考慮到李鴻章有四個兒子,所以估計李鴻章的總資產差不多有400萬兩白銀是比較合理的。當然,要是放在今天有這麼多房地產專案,李鴻章肯定是超級富翁了,但是放在清末那年頭,這些玩意恐怕並沒有我們認為的那麼值錢,畢竟當時最貴的並不是土地,而是商品。所以容閎認為李鴻章留下4000萬兩白銀的家產,很可能是放大了10倍的產物,梁啟超的數百萬到1000萬的估算則相對合理。
回覆列表
掌權如此之久,不管李鴻章所做的事情是好是壞,但錢肯定沒少撈。李鴻章號稱晚晴首富,其家產達四千萬兩白銀,這個資料來自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同僚容閎“私產四千萬以遺子孫”。而在《近代名人傳》中也提到了李鴻章的家產“家資踰千萬,其弟兄子銀私財又千餘萬。”按照一兩白銀200元的換算比例,李鴻章的遺產高達近百億,這還沒算他收藏的古玩字畫、良田宅地等不動產。
有人不禁要問,李鴻章哪來這麼多錢?即便是清朝官員的傳統撈錢渠道,也不過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已,要四千萬都做多少年官啊。當然李鴻章的職位比知府大多了,但他主要的撈錢渠道絕不是傳統的貪汙受賄。李鴻章的主要財富來自於洋務運動,他是清政府洋務運動的主持者,也是北洋水師的建立者,這兩個專案可是清政府的國家工程,很難說李鴻章不會利用這些專案給自己斂財。至於斂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可以肯定李鴻章在斂財方面的作為,很難講不會對北洋水師造成傷害,所以甲午海戰的慘敗,李鴻章難道不應該負一點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