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上行風79662274

    在劇場看一場京劇。我作為年輕人,感覺更容易接受像宰相劉羅鍋,連升三級等賀歲京劇,詼諧幽默,引人入勝。骨子老戲畢竟差一點,他們不容易看懂的。

  • 2 # 寒江獨釣19486185

    先從現代京劇,比如《紅燈記》開始,結合革命故事,結合歷史背景,讓學生慢慢感受,再播放一些名家名段演唱會的影片,比如王佩瑜,比較時尚的京劇名家,讓學生覺得京劇也不是古老的東西,慢慢喜歡上京劇

  • 3 # 浩茫廣宇

    對於有音樂細胞的同學而言,可以從音樂入手,一隻耳朵聽唱腔,一隻耳朵聽京胡,耳朵裡聽著拉的唱的,眼晴裡同時看著戲考唱詞(不提倡看影片,看影片會影響音樂欣賞,對初聽者而言),如果能體會到好唱腔與好京胡二者之間的默契愉悅關係,也算是對京劇音樂有點入門了。建議去聽馬連良演唱李慕良京胡的《空城計》音訊,1957年錄音大概(現在有音配像),建議初聽者找到音訊找到劇本(之所以推薦馬李此劇,除了《空城計》內容易懂之外最主要的是李慕良的京胡拉得非常非常非常好),一邊聽著唱拉音樂,一邊看著劇本唱詞(不要看影片,看影片會影響音樂欣賞)。本人沒有任何京劇環境,81年開始聽聽收音機愛上京劇唱腔音樂和京胡音樂,講原因,一是自已認為有點音樂細胞,雖然起初聽不懂好多唱詞但藝術家餘叔巖李多奎葉盛蘭程硯秋的一些唱腔李慕良的一些京胡予我感覺就是好就是聽著舒服就是聽著快樂,二是我適時買到一本質量很好的《新編大戲考》(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而能夠做到一邊聽唱拉一邊看唱詞,從而無形地大大地提高了京劇音樂欣賞水平。

  • 4 # 愛跑步的伍銥銥

    如果是小學生,那最好從容易理解的戲著手,舞臺表演好看的武戲《挑滑車》等,還有像《小放牛》這類載歌載舞的。上中學後,孩子的理解力和閱讀面急速擴大,這時可以看一些跟歷史、成語故事相關的戲,比如:《將相和》《楊門女將》。

    進入大學後,可以從一些戲詞寫得特別美的、且唱腔優美的戲開始看,最優選擇是翁偶虹先生執筆的《鎖麟囊》。同時,如果課業負擔不重,還建議看看書,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過“京劇泰斗傳記書叢”十幾本看下來,基本對重要流派都會有所理解。

    再進階,那就得經常看看“音配像”,最好的聲腔藝術都覆蓋了。感興趣的話,親身去學學唱段,會與唱歌有很大不同。

  • 5 # 魏青衣

    你這個倒是個難題,不過也不是沒法解決。

    首先,得看你同學的年齡有多大?既然是同學,那就取幼兒園到博士生的中間值吧——高中生。

    如果我沒記錯,如果你的語文書也是人教版的,那麼在初中的課本中,有一篇課外閱讀,節選自京劇《盜御馬》的唱詞,並且還配上了簡譜。是從“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開始的。

    如果你想要同學瞭解京劇,那麼從這一段開始是不錯的,聽起來也很好聽,最主要是原先從語文課本里接觸過。

    其次,看看他是否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講一些京劇的歷史,比如花雅之爭、老生三傑、四大名旦、現代樣板戲等。

    也可以跟他講講戲劇文化,國粹代表著什麼等等。

    最後,他是否對其他戲曲感興趣?

    如果對其他戲曲感興趣的話,那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接受京劇的,畢竟京劇與很多劇種都有淵源。

    喜歡一樣東西,首先要對它感興趣,如果你同學打骨子裡不喜歡戲曲,沒有半點興趣的話,也沒必要讓同學接受京劇吧?

  • 6 # 569926091

    給愛讀書的同事看一段京劇的軟文,先看戲詞兒;帶愛鬧的同事看看文丑,武丑兒挑梁的戲。聊天時偶爾聊一下老生的聲,青衣的腔;在舞臺上如何區分花旦與刀馬這一類小常識。水袖和馬鞭兒要提前說明白是啥樣……。適當做一下功課,再身臨其境的看段摺子戲。如果感興趣的話,人家自然就喜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新款凱美瑞要加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