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閨閨
-
2 # 老麥說說
拉開畢業後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因素有很多,有的人拼爹,然後就拼成了成功人士;有的人投機,然後也取巧成了成功人士;有的人撞大運,然後也撞成了成功人士;有的人……其實,我們不是有的人,我們只是普通人,於是今天咱們就拋開那些家庭背景、投機取巧、買彩票中了一千萬這些因素,來聊一聊你我皆凡人,是如何拉開了這差距的。
首當其衝的應該是學習力。是的,是學習力(切記,不是學習;是學習力。學習與學習力之間隔著無數個學霸),有的人很懂得如何去學習,然後如何學以致用,在別人的失敗中總結教訓,在自己的成長中總結經驗,然後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打小,老師就教育我們,學習不是死記硬背,要學會總結,要學會融會貫通,要學會舉一反三;這就是學習力的一種基本表現,有的人做到了,於是我們看到他確實走的比我們步伐要更快。
其次是樂觀的態度。樂觀,是一種能力。是的,一種能力,而非一種基本情感的表達,很多人在很多時候在很多悲催的事情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能力,有的人悲觀,有的人絕望,但有的人就會樂觀——苦中作樂。他始終堅持——一切都會好的,就像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樂觀的能力,能讓你在困境中始終保持一份向上的心態,更容易發現更多的機會,也更容易成功。
然後是堅持,堅持的習力量。有的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於是很多年以後他仍然在那裡大雨篩網;有的人天天的堅持在海上灑下希望的網,於是很多年以後他可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漁業公司。這就是堅持的力量。在一個行業裡堅持三五年,你就是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在一個行業裡堅持十年,你就是高手;在一個行業裡堅持20年,那你絕對是專家。當然這裡的堅持,是在樂觀的態度下,有學習力的堅持;否則,基本也是一紙空談。
-
3 # 親愛的小斜眼
越少走彎路,你就走的越比人快比人好,我的很多朋友都是這樣,有創業資金被騙走的!有所處環境不適應沒完沒了跳槽的!有的早早結婚又離婚後院起火影響事業的!有的誤入歧途跑路的!總之,這社會陷阱太多!能避免這些就算你比別人走的快了!
-
4 # 司徒伯雷
這個問題本身問得就有毛病,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畢業後才拉開的,而是從出生時就產生了,只不過有些人有天分,後天又足夠努力,所以才貌似追上了那些領先的人,一旦畢業,差距便會再次顯現。
有句話說: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但有的人還沒找到路。很不幸,這正是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寫照。
我們先要明白第一個道理:卵巢彩票。舉世聞名的股神沃倫·巴菲特曾說:“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各方面的條件就很優越。我的家庭環境很好,因為家裡人談論的都是趣事;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學校上學。我認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這非常重要。我沒有從父母那裡繼承財產,我真的不想要。但是我在恰當的時間出生在一個好地方,我抽中了‘卵巢彩票’。”
巴菲特很幸運,生在一個家境優越的家庭,所以各方面成長看起來都很順利,取得的成績也令人矚目。與巴菲特類似的,還有比爾·蓋茨,她的母親瑪麗·蓋茨曾擔任過華盛頓大學獨立董事,後來成為美國全國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of America)執行理事會的首名女性主席,在這個職位上,她與IBM執行長翰埃克斯共事,這為比爾·蓋茨後來的計算機事業打下了基礎。
北京2017年的文科狀元熊軒昂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所以,你看,卵巢彩票是一個人一生髮展的基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基礎。
但是很多人,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透過教育即高考這條路徑,取得了巨大成績,取得了和家境優越的孩子同臺競技的機會,這往往讓人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和同學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但實際上大家的起跑線本不一樣。(舉個例子,北京的學生家裡在北京可能幾套房,有北京戶口,畢業不用為買房發愁,而外地學生要在北京安家,首先要解決戶口問題,其次要買房,每一關都很難,如果沒有家裡支援,可能根本看不到希望。)
不可否認,這個世界上有一些天資卓越的人,憑藉聰明才智和艱苦卓絕的努力,讓自己的加速度更快,從而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比如農村出生的劉強東。但這類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人,最終迴歸社會後,都要站在父母業已奠定的基礎上與人競賽,很不辛,農村或家庭出身較差的孩子,在社會競爭上處於劣勢。
拋開以上這些原因,能讓人與人之間來開距離的,還有歷史機遇的因素,畢業後選擇什麼行業,進入什麼公司,擔任什麼職位,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發展,比如趕上網際網路大潮的程式設計師,就能比其他同學發展更快。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個人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趕上了歷史行程,就會順風順水,趕上了錯誤的歷史行程(比如沒落行業),可能就會磕磕絆絆。
說了這麼多,那我們能怎麼辦?不要放棄努力,不要放棄努力,不要放棄努力!盡力奔跑還有可能趕得上,停下來就一潰千里了。
最後說一句:能進到同一個學校的人,智商、學習能力差距不會太大,別太相信某些雞湯的說話,認為人生過得不好或者發展不如你的同學,都是因為自己學習能力差,不夠堅持,讓我們重溫下《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那句話: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
5 # 徐鵬遠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類似於“碎片時間決定了畢業X年後的差距”的文章,碎片時間非常重要不假,馮唐就是完全靠著業餘時間寫作,他是個商人,即使是現在也是北京、香港、美國各處飛,但也成了當代華語寫作圈裡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今天他在公號釋出了新書的廣告,其中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二零一七年一月,春節前後,像往年一樣,我休年假,像往年一樣,我用年假集中寫作,完成這本小說集。我希望真神不散,長久遊蕩。”如果他所說不假,那麼這本新小說是用年假完成的,普通人的年假大都用來幹什麼了?旅遊,探親,追劇,睡覺,玩手機(筆者也是這麼幹的……)
除了碎片時間,更重要的還是交往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是社交高手,我也不贊成那些不能enjoy社交場合的朋友硬著頭皮去混飯局酒局,如果整晚整晚地蹭飯局不開心,還不如把這個時間留給自己,學一門技術,我身邊不乏自己學習程式設計的朋友,有一個在大連的妹子還得到了經常調去日本工作的機會,她個人非常喜歡日本,所以這既是工作機會,也實現她在那吃吃喝喝耍耍的夙願。
我說的交往的人,是最大化的利用自己可以接觸到的人脈資源。一是行業內的前輩,如果在跟他們接觸的過程中,讓他們覺得自己靠譜,他們甚至會主動給你一些機會,這些機會在他們那裡是邊角料,在我們這裡,就是可以用來更深入瞭解一個行業的入口,更是將來求職的資本。比如我的一個同事,他因為採訪過一個大V,稿子發出後跟對方交往也不是特別多,但後來這個大V需要給新的專案找寫手的時候竟然就找到了他,稿費很高,而且這個會出現在大V公號的系列文案還會署名。如果這次合作順利,將來專案往下推進,需要人手,你說大V願意繼續依仗的人會是誰呢?
第二就是同齡或同階段的其他朋友了,隨手給人幫個忙,這種忙最好能體現你的價值,創意方面的價值,執行力方面的價值,人脈方面的價值,等等。比如廣告公司的朋友因為一個slogan找到你頭腦風暴的時候你認真幫忙想,如果你的創意給了他幫助,一來她有相關的“忙”會繼續找你,二來,你如果需要他幫忙的時候,他也會十分得意地還這個人情。
最後,我還想說說要善於“表現”自己。像領導“彙報”是門太深的學問,比較簡單、人人可學的是好好利用朋友圈,每個人的朋友圈內容就像個實時更新的簡歷,你的同行在看,你未來的老闆也在看,這種灌輸還是長期的、不經意間的,“這個人文章寫得好,這個人影片做得好,這個人的專案看起來都很有潛力……”在不出賣真心的情況下,大膽展示自己的實力吧。
回覆列表
就這個問題而言,我可以換一種說法:同一個學校畢業,為什麼有的人混的好,有的人混的不好?
第一:個人能力的問題。在學校學習的技能是一個方面,出了學校以後就看個人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公司選拔人才會更偏重於能力一點。如果你的一個有能力的人,你肯定混的更好一點。
第二:環境因素。你所選擇的環境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改變。比如同一所院校畢業有的選擇了北上廣一線城市,而有的卻選擇了三線城市。一線城市發展的機遇更大一點,讓你成長的空間更大一點,首先說收入就比三線城市多。晉級的機會也大。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拉開很大的距離。
第三:家庭因素。出身家庭富裕的人,可能剛畢業父母就已經給買好了房子車子,這樣他可以少奮鬥十年,而且可以自己創業。而另一些出身家庭條件不好的人,就靠自己白手打天下,一輩子做房奴,給人打打工就不錯了。這也就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