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瘋風馳電來
-
2 # 望斷天涯空悲恨
在漢武帝去世的前幾年,他下了一道詔書《輪臺罪己詔》,當中的主旨思想,把自己實施了四十多年多欲政治變回了漢文景時代的無為政治。與民休息。秦始皇是絕不會承認自己有錯,也許也想要改正可是沒有機會了。漢武帝正是在要發生大規模民變之前,調整了自己的政策,再有就是,漢武帝之後漢昭帝宣帝都是比較識大體的皇帝,能夠保證國家正常運轉,遠非秦二世所及,宣帝非常恨霍光卻沒有在繼位初始和霍家正面衝突,霍光的婦人更是害死了許皇后。當霍光死後才清算這一切。那只是殺霍家的人,原本霍家親信(非霍家親屬)並沒有趕盡殺絕。這和後來的萬曆帝凡與張居正有關的,統統趕走,比如戚繼光原本有能力超越自己本來形象(把中國軍隊帶進熱化時代,將《練兵紀實》發揚光大),可就因為自己的自私,一概不用,一概回家,形成對比。難怪漢朝宣帝中興,明朝亡於萬曆怠政。
-
3 # Dora11117107586
漢武帝用大軍北擊匈奴,徵發大量農民服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秦始皇類似,但達到了與秦始皇不同的效果。他還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由於他“興造功業”多方建樹,西漢出現了大統一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與加強。
但是,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加上他奢侈迷信,重用酷吏,人民處境越來越差。這與亡秦處境非常相似。漢武帝晚年,西漢社會出現動盪,農民暴動不斷。面對危機,漢武帝毅然頒佈承認過失的“罪己詔”,宣佈停止征戰,減輕賦稅,除去暴政。從此,漢武帝將注意力集中到恢復民力、發展農耕上,一場嚴重的社會危機過去了。所以史書記載說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
4 # 95278110
武帝晚年,社會矛盾非常嚴重,衛青死後,內外交困,禍生肋腋,內部矛盾主要是兩方面,一是由於稅賦很重,加上官吏的剝削,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具不完全統計,流民人數達到200萬以上,當時全國總人口只有約15O0萬人,這麼多流民成為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二是農民起義規模大,人數多,時間長,羌族起義持續了近五十年,現在的青海全境,甘肅一部加上四川一部脫離中央的控制,直到漢宣帝時才擺平,現在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也獨立了,山東四川爆發了浩大的農民起義,歷經多年才平復。外患是武帝組織了五次大規模的出擊匈奴的戰爭,都失敗了,人員損失數十萬,物資更是天文數字,國家和人民貧困交加。而更大的危機是巫蠱之禍,不但失去了太子,死了幾萬人,跟隨太子的人殺光了,後來武帝知道太子被冤枉了,把鎮壓太子的人也殺了,把沒參與的人也殺了,朝庭官員中的絕大部分卻殺了,朝堂為之一空,動搖了執政的基礎,當時全國的危機形勢和秦未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滅亡有三個原因,一是沒出現項羽這樣的絕世英雄。二是武帝改弦更張,釆取發展經濟,與民休慼的政策,化解了矛盾。三是託孤得當,霍光領導有方。
-
5 # 一路向前131428533
說是有(亡秦之失)個人理解就是都是常年征戰,國民戰苦,民不聊生。說(無亡秦之禍)漢武帝初期實行推恩令削蕃內部不安因素消除,而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沒有徹底根除六國遺族,始皇帝在則安,始皇帝亡則天下大亂;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政策老舊無法有效治理龐大的帝國,國防建設勞民傷財,因此秦帝國內憂外患,必不長遠。
-
6 # 風蕭35
最近看到人們有關漢武帝徵匈奴的許多文章,蕭蕭藉此分析一下。
我認為漢武帝不是個明君,功過參半。雖然功大於過。他保住了中華民族的尊榮和地位,捍衛了大漢的鏗鏘鐵骨,這一點沒什麼說的,真爺們。但是從長遠來看,他消除了外患,卻帶來了內亂。不知道究竟是對是錯。
漢景帝晚年,劉榮和劉徹的太子地位之爭令人觸目驚心。最後劉徹勝出,繼承帝位,失敗的劉榮只有死路一條。
眾所周知,劉徹是個強勢的帝王,他的一生沒向誰低過頭,即使不可能也要變成可能,頗有奧特曼之風。但是,他在位的44年裡,不僅把文景之治所積累的財富揮霍一空,還開啟了公開賣官鬻爵的先例,這是個百年詬病,從此越發不可收拾。漢朝人民的幸福指數從文景之治的天堂一下子跌到了地獄。可以說漢武帝晚年是西漢王朝最動盪的年代。
漢武帝打匈奴並沒有錯,錯就錯在第一他識人不明,第二他不切合實際。
說他識人不明是因為衛青第一次出征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衛青有沒有將才之能,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幸運的是他賭贏了,衛青的確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他任用霍去病完全是照著衛青的成功案例來的,結果他再一次賭贏了。衛氏家族人才輩出。衛青霍去病死後,漢朝缺乏良將,漢武帝學習任用衛青那樣又任用李廣利,這次同樣是賭博。李廣利什麼樣子?完全是個庸才,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傢伙。後來漢武帝又想把李陵打造成霍去病這樣的天才。可惜都不成功。李陵大家也都知道了,打的不錯,可是敵強我弱,李陵力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殺傷了數倍於己的敵人。漢朝卻不派一兵一卒來接應,致使李陵孤軍奮戰,全軍覆沒。事後李陵被俘,漢武帝不明就裡,竟將李陵滅族。想想看誰能受得了。我想李陵當時的無助和無處申冤的痛苦誰能理解。這樣的漢武帝哪有半點識人之明,完全是靠碰運氣。
第二,打仗不僅拼的是帝王的決心,統帥的能力和將士的戰鬥力,更是拼的國力。漢朝國力比匈奴強這不假。但是再多的財富也禁不起漢武帝四面開花,到處用錢。漢朝其實剛開始打匈奴的時候財富就用的差不多了。經濟大臣桑弘羊曾經警告過劉徹,可是劉徹不為所動。要不是衛青主張以戰養戰,征伐匈奴的大業根本沒法進行。這就是衛青比霍去病的高明之處,衛青打仗,漢朝可以長盛不衰,霍去病打仗,贏得光輝,花得精光。如果說衛青是巍峨群山,霍去病就是陡峭的山峰。群山連綿不絕,而山峰只能曇花一現。
漢武帝耗盡文景之治的財富後,想盡各種辦法搜刮財富,先是把鹽鐵權利收歸中央,說好聽點加強了中央的權利,實際上卻是間接導致了諸侯騷動,民心不穩。這項辦法頒佈以後不久,淮南王劉安就開始聯合各地諸侯準備起事,要不是要有防備,恐怕外患未除又生內亂,漢朝就危險了。
第二點就是加重稅賦,這給漢朝百姓極大的加重了負擔,霍去病出徵河西后,匈奴休屠王,渾邪王投降,數十萬眾,漢朝的賞賜數目實在是驚世駭俗。當時的丞相公孫賀就極力反對。這對本就負擔沉重的漢朝百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雖然從長遠角度來看消除了外患,但是卻榨取了漢朝百姓最後一滴血。所以漢武帝晚期國家騷動,各地民心不穩,暴亂頻繁。
第三就是臭名昭著的賣官鬻爵政策,這是遺臭萬年的策略。可是缺錢的劉徹已經不管這麼多了,居然公開實行。導致後世賣官愈演愈烈,官吏質量大幅降低,官吏變本加厲的盤剝百姓,這是亡國的徵兆。
漢武帝晚年更是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又缺乏識別意識。導致小人江充乘虛而入,造成了漢朝歷史上第一大冤案,衛子夫皇后和賢德的戾太子劉據先後被逼自殺。漢武帝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事後後悔有什麼用。釋出個輪胎罪己詔根本不是自悔,大家可以去檢視,完全是給自己找藉口,找理由。絲毫沒有悔過之意。
漢武帝又亡秦之失這一點也不假,但是卻沒有亡秦之禍。依我看漢朝雖名亡於王莽篡漢,卻實亡於漢武帝。只是他臨死前才悔過,漢朝重新休養生息,停止與匈奴的戰爭,後來又歷經昭宣中興,漢朝這才緩過來。後來的事實證明,分裂匈奴才是正確的,完全消滅或者接受投降不可取。投降後的南匈奴在漢朝衰落時屢屢入侵,後來更是五胡亂華之一。可見漢武帝打匈奴並不是完全正確。
或許當初如果是劉榮繼承了帝位,而不是劉徹,漢朝或許不會跟匈奴開戰,或許漢朝還處處被匈奴欺負,或許不會有鏗鏘大漢。但是漢朝人活在文景之治的盛世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劉榮未必就比劉徹做的差。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7 # 三生有畫
因為大漢積攢了百年家底,家底殷實,國力強盛,夠他折騰一陣子了。
國內不存在六國餘孽虎視眈眈,想著復國。
全華人民都已經認可了大漢,不再思念故國。
漢武帝晚年,能夠最終頒佈罪己詔,自我調整,進入修養生息,恢復民力國力,緩解了社會矛盾。
接班人乃仁慈守成之君,很好的做到了與民修養,政治清明,漢帝國迎來了再一次中興時期。
這些都是大秦帝國所沒有的局面。
-
8 # 葉上清露1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秦始皇乾的劉徹都幹了:同樣少年繼位,同樣武功赫赫(或叫窮兵黷武),同樣後期殘暴,同樣求仙問藥,只不過秦二世而亡,而漢享國四百年。
-
9 # 歲月如河syrh
對漢武帝反擊匈奴,有些人總是抱怨消耗了多年財富。但你不打敗匈奴,這財富還會是你的嗎?大漢幾個朝代倍受欺凌再下去還會存在嗎?你以為匈奴那麼好打嗎?
-
10 # 攸揚文史
最關鍵的原因,是漢武帝知道自己事業要付出的代價,而秦朝不知。
秦朝建立後,北伐匈奴、南征嶺南,修長城、馳道、靈渠、阿房宮、始皇陵,可以說是耗竭民力。最多的時候全國七分之一的人口都在服徭役。
秦始皇也好,秦二世也好,他們不理解百姓的力量。他們腦子裡沒有讓百姓過好日子這個概念。所以他們會滅亡。
而漢武帝不同,他知道秦朝是怎麼亡的,他雖然也南征北討,但那都是為了消除隱患,為後世的經濟建設奠定一個和平的環境。他是不得已而為之。他知道這麼做會給人民帶來壓力,所以他一直馬不停歇地東征西討,打完匈奴打西南夷、之後打南越、打完南越打北韓。他就是想把這些事情在他這一代完成,好讓後世可以過太平日子。這也就導致了他確實看上去像秦始皇或者隋煬帝那樣耗竭民力窮兵黷武。但是秦始皇和隋煬帝不知道人民的作用,他們不知停。而漢武帝知道,因此當人民確實快要承受不住了的時候,漢武帝就停了下來,哪怕他的事業還未完成。漢武帝的事業最終留下了收服西域這個尾巴。
我說的這些不是自己的臆想,而是漢武帝親口對衛青說的: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他不喜歡太子劉據,但是他卻一直沒有廢太子,就是因為太子是個合格的守成之君,可以在他之後帶領國家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這也就是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的原因了。
-
11 # 溫讀
因為他沒有猝死,因為他老年也沒有太昏庸。
秦始皇的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
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到他晚年就開始民怨四起了。
但秦始皇死後,秦歷二世而亡。漢武帝死後,漢卻還能續命,這是為什麼呢?
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也正是這個原因,造就了秦皇漢武的差別。
秦始皇本來欽定的繼承人是扶蘇與李斯,誰知胡亥與趙高奪權(一說直接立的是胡亥),把已經傷筋動骨的秦朝直接給二世而亡。
而漢武帝,在晚年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特別是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十分後悔,不僅建立思子宮,並且下達了中國第一道君王級別的罪己詔
輪臺罪己詔。
從此,修養生息,恢復漢初政策,休養生息,寬鬆的賦稅政策,而且漢武帝的欽定的繼承人是劉弗陵與霍光,這對君臣懂得休養生息,減輕賦稅。因內外措施得當,使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
所以,能否成為漢武帝,不但要看生前,還要看身後。只顧生前不顧身後,即便你做了漢武帝的事,未必能成為強盛的大漢,還有可能成為短命的暴秦。
總結:
漢武帝有的是時間去安排身後事,而秦始皇的猝死,讓本來就緊繃的大秦帝國直接崩盤。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
12 # 淡看天上月
為何有亡秦之失?
關於漢武帝開疆拓土一事,不能說全對也不能說全錯。只是縱觀漢武帝在位的後期,一切都是做的都是太過了,秦朝也是因為凡事都太過了所以在秦始皇死後不久頃刻毀滅。
而漢武帝后期與之秦始皇相比也差不多了,單單看漢武帝的茂陵就知道了,寶物堆的都放不進陵墓裡面了,都只能放到陵墓外面來了,所以才有亡秦之失。
免於亡秦之禍其實秦朝的滅亡的這麼快的主因並不是農民起義,而是六國的遺留貴族趁機也興風作浪。漢朝到了漢武帝手裡面,諸侯王的權力被削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漢武帝最後也知道自己悔過,安撫了民眾,後世繼任者也沒有秦二世那麼渣(劉賀那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撤了),漢武帝的後任們特別是漢宣帝雄心壯志又把大漢從要衰落拉了回來並且走向了盛世,所以免於亡秦之禍。
故而漢朝這時候和秦朝那時候的情況不一樣了,漢朝經過這麼多年的溫和經營民眾至少慢慢的認同了這個國家,而且既沒有像秦那樣沒有得到六國之民的誠心認同,也沒有像秦末那樣有貴族有能力造反,所以就雖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了。
-
13 # 指動濟南
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語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代表了儒家正統文化對漢武帝的蓋棺論定式的評價。是說漢武帝任用酷吏,迷信方士,信神拜鬼又窮兵黷武,這樣的做派和秦始皇非常類似,但漢朝並沒有因此亡國,仍然得以延續。
1、漢武帝天下為重的氣度
司馬光在記述漢武帝時,特意寫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小事:漢武帝姐姐(另一說認為是妹妹)隆慮公主有個兒子是昭平君,他娶了漢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隆慮公主臨終前,獻上黃金千斤、錢千萬,請求提前給兒子買一條命,萬一將來犯了死罪時能得到赦免,漢武帝答應了這個請求。
此後,昭平君有一次喝醉酒後把公主的保姆殺死,因此逮捕入獄。廷尉請示漢武帝如何處置,很多人都為昭平君求情:“隆慮公主死前,就提前用錢贖下一條命,陛下也答應了。”漢武帝說:“我姐姐老來得子,臨終前把他託付給我。”又流著淚說:“但是法令是先帝創立,因為我姐姐的緣故破壞,我有何臉面進高祖的祭廟。也對不起天下遵紀守法的民眾。”於是將昭平君處死。
自己的姐姐提前用錢給兒子買了一條命,而且多人求情,但漢武帝仍然下令處死自己的外甥。這在中國的歷史中是不多見的皇帝,而其中的理由是:一對不起先祖劉邦,二對不起黎民百姓。也許有人說這只是漢武帝的一種假惺惺,但試問此後的歷代君王又有幾人這樣假惺惺過呢?
2、漢武帝為漢民族文化奠定基石
提起漢武帝來,就不能不提到他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舉,儒家文化從此成為漢民族文化的唯一正統。雖然現代人常詬病此舉鉗制了文化、思想創新,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
但是,擁有共同文化和思想屬性,是歷史“分久必合”的基礎,也是中華文明延續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對此,《漢書》作者班固的評價十分中肯,他說:
漢朝在劉邦立國後,經文帝、景帝休養天下,更注重經濟,而忽視文化禮儀的建設。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家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六大經典,徵召天下優秀人才,興辦太學,整頓儀式,制定曆法,協調音律,到泰山封禪,禮敬天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光彩煥發,恩澤後世,具有夏商周明君遺風。
同時班固認為,如果漢武帝不改變文帝、景帝時的儉樸,注重天下的休養生息,既使是《詩經》、《尚書》所稱道的聖王功績也不過如此。
3、漢武帝具有自我否定的能力
漢武帝一生中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啟動了漢匈百年爭戰的大幕。為了支撐戰爭中龐大的開支,刑罰繁重,橫徵暴斂。同時,漢武帝窮奢極欲,興建宮室,拿出全國一年稅收的三分之一修建陵墓,時間長達30餘年。
對此,司馬遷評價漢武帝:“對外用兵征討四方,沉迷於神鬼之說,巡遊無度,百姓疲勞凋敝,天下蒼生為之困苦。這種情況同當年的秦始皇暴政時沒有什麼兩樣。”同時,晚年的漢武帝直接推動了巫蠱之禍的發生……
正是因為上述的種種“亡秦之失”,漢武帝警醒後下發了“罪已詔”,迅速改變治國策略,正如後世所評價的那樣——重新遵守先王之道,以仁政治理國家,守住了大漢基業,同時接受忠直之臣的諫言,遠離小人的矇蔽,賞罰嚴明,為繼位者尋找到可以託付的大臣……
正是因為漢武帝具有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能力,才最終有“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吧。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這句話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鑑》,這是司馬光對漢武帝一個評價。意思是:漢武帝和秦始皇一樣有亡國的過失,但漢武帝卻沒有亡國之禍。
為什麼拿漢武帝和秦始皇比?因為這兩位帝王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漢武帝和秦始皇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相似之處一:窮兵黷武。
秦始皇光是統一六國的戰爭就打了十年,統一天下後,仍然沒有放棄戰爭,繼續開疆拓土,北伐匈奴用兵30萬,南征百越用兵50萬,打仗是要花錢的,需要人力、物力、糧食等物資,從哪裡來?只能是盤剝百姓而來。
漢武帝從公元前133年開始對匈奴用兵,光是對匈奴的戰爭就打了15年,經歷三次大戰,徹底將匈奴由強打弱,成為匈奴走向衰弱的轉折點,之後與西域各國的戰爭斷斷續續打了8年,平定北韓的戰爭打了2年,平定西南夷及南越的戰爭又斷斷續續的打了十幾年,直到巫蠱之禍結束後,太子劉據身死之後,才改變國策,停止對外戰爭,漢武帝一生進行的戰爭,將文景兩朝積累的國力消耗殆盡,百姓生活陷入貧困。
相似之處二、禁錮思想,加強中央集權。
秦始皇焚書坑儒,就是為了打擊異見,統一思想,維護統治,同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是為了打擊異見,統一思想,兩人的手段相差無幾,只不過方法不一樣,秦始皇是坑儒,漢武帝是尊儒。
相似之處三、好大喜功。
秦始皇為了顯示自已空前絕後的功勞,為自已取了一個全新的職位:皇帝。統一六國後,五次南巡,弘揚功德,修長城、建阿房宮、修陵園,大興土木,維持高壓統治,導致民怨四起。漢武帝自即位不久,就開啟對匈奴的戰爭,整個漢武帝一生,光對外戰爭就用了40多年,而漢武帝在位也不過54年,常年的戰爭消耗了漢帝國大量的資源,到了晚年,導致民生疲敝。
相似之處四、晚年都開始昏庸,且迷戀長生之術。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哪怕如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與漢武帝,也會犯錯誤。秦始皇晚年迷戀長生不老之術,被方士欺騙,導致坑儒,而且晚年不立太子,導致身死後,小人弄權,二世昏庸當道,最後身死國滅,二世而亡。漢武帝晚年同樣迷戀長生不老,而且由於重用江充這樣的酷吏,導致巫蠱之禍,數萬人無辜被殺,連自已的太子、皇后都被逼自殺,導致漢帝國嚴重受損。
但漢武帝與秦始皇唯一不同的是:漢武帝在晚年生命終結前,意識到自已的錯誤,而進行修正,並出臺了中國歷史上首個皇帝的自我批評-輪臺罪已詔,進行深入的自我批評,並公佈天下,這是需要相當的決心和極大的勇氣,要知道那個朝代的皇權是神授的,皇帝開始走向至高無上,能夠認識到自已的錯誤,並對大漢王朝的各方面政策進行修正,並順利的安排了下一代接班人及輔政大臣,讓權力順利進行交接,沒有因為自已的去世,而導致帝國的混亂,這是秦始皇始終不如漢武帝的地方。
正是因為漢武帝晚年的險崖勒馬,才避免了漢帝國的滅亡,所以就有了司馬光的評價:亡秦之失,而無亡秦之禍。
回覆列表
政治班底不同。秦始皇死的比較突然,根本來不及妥善的佈置好接班的班底,所以導致他死後到秦朝政治紊亂。出現了趙高這樣的奸臣權臣,為禍朝綱。而漢武帝,活得比較久,他在自己去世之前已經安排好接班的班底,因為當時的皇帝比較小,他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然後就是殺母立子。留下的顧命大臣霍光等人。保持了在他去世後的政治的平穩過渡。而漢武帝后期,也採用休養生息,沒有大的戰事。也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還牽扯一個政治命題——人走政息。就算要改革,也要有一個平穩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