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笑嘶人

    會澤古城

    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至今,會澤縣城仍遺留有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構成了原始、自然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有內蒙古大草原的神韻,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氣勢,樸實、原始、自然,被譽為“中國的紐西蘭,滇東北的小西藏”。

    大海草山旅遊景區位於大海鄉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海拔3500~4017米,面積20萬畝。

    會澤大地縫

    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餘米。

    以禮河風景區

    以禮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語。“以”為水,“尼”為柳,即河邊插柳會澤以禮河的意思,故又稱“柳樹河”。以禮河風景區1996年被列為雲南省風景名勝區。

    以禮河發源於待補鎮的Mustang川,沿途彙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以禮河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後,匯入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

    毛家村土壩

    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水庫供中國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以禮河發電廠發電用水,設計年滿負荷發電量16億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庫區灌溉面積13萬畝。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緻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烏蒙磅礴”群雕矗立在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有大橋、楊梅山、李家灣、磨盤卡和地得卡5個村委會。會澤至巧家的公路從躍進水庫水庫右側經過。水庫水域面積793hm2,庫容達5x106立方米,周圍有華山松、雲南松。這個高原湖泊的形成,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資源環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只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裡越冬。

  • 2 # 朱冠瑾

    主要景點:大海草山,雨碌大地縫,念湖、亞洲第一大土壩,文筆塔,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唐繼堯故居,紅色文化展覽館。

    推薦最好玩的:

    1、古語有云:會澤有座金鐘山,離天只有三尺三。所以來會澤一定要去爬爬金鐘山。

    2、古語再有云:會澤有家人和樓,半截伸到雲裡頭。所以來會澤一定要去人和樓吃一次結婚席,或是吃三頓死人的。

    3、大海草山,史記 陶淵明本記上原來有記載,不過被秦始皇穿越焚書坑儒坑掉了。所以來會澤一定要去草山吃牛屎燒洋芋。

    4、雨錄大地逢:

    會澤雨碌大地縫的3大特色好玩地方:

    好玩1

    海拔高度在1700米至2900米之間,一條小米河穿縫而過,以奇、險、幽、深、秀著稱於世。

    好玩2

    整個地縫曲徑通幽,高深莫測。兩邊陡峭的山崖,常年掛綠,草尖的露水,含羞欲滴。

    好玩3

    要遊覽景點有大思想者、生命之門、鳳尾滴翠、神龜過河、一線天、孔雀開屏、金佛洞、睡美人、天生瀑。

  • 3 # 汪毅2

    會澤位於雲南省,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列為歷史悠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合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族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會澤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會澤有什麼樣的景點?有哪些必去的景點?接下來為你整理了一份會澤的景點。

    1.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位於會澤縣大海鄉東南部,屬烏蒙山繫住峰段,草山地勢平緩,廣闊無垠,屬亞高山草甸,面積18萬畝,海拔2570-4017米之間。春天山花爛漫,桀驁芳香,碧波盪漾;夏天綠草茵茵,牛羊成群,Swift雲集,溪水清幽雅潔,百曲迴轉;秋天風裔雲詭,氣象萬千,雲淡天高,綠草水碧;冬天,群山銀裝素裹,萬物銀雕玉砌,山舞銀蛇,白雪皚皚,儼然一片北國風光,她集峰、草、水、光、花、雲、雪、洞、情於一體的獨特風貌,素有云南的“紐西蘭”之美譽。

    2.以禮河

    以禮河為金沙江右岸支流,流出雲南省東川市東南Mustang山,北流過毛家村水庫、經會澤縣城西,至巧家縣境注入金沙江。以禮河,彝語“柳樹成蔭的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以禮河長121公里,流域面積2560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10米,多年平均流量約39立方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3.2萬千瓦。以禮河是中國最早進行梯級開發的河流之一,以禮河梯級水電站包括;毛家村、水槽子、鹽水溝、小江等4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約32.1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6億千瓦時,併兼有灌溉農田16萬畝的綜合效益。庫容5.53億立方米,庫區回水長30公里,兩岸綠樹成蔭,奇峰羅列,青山浮水,景色綺麗,兼有灕江秀色和三峽壯麗。湖面可供遊客乘船遊覽,下游的第三級、第四級水電站可供遊客進行工業旅遊。

    黒頸鶴自然保護區

    黒頸鶴是中國的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黒頸鶴)之一,是人類發現最晚,也是世界上唯一在高原地帶生活的珍稀鶴禽。據國際鳥類專家提供的資料看,目前世界上僅有黒頸鶴4000多隻,而到會澤大橋、長海子水庫越冬的就達2000多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黒頸鶴種群棲息地。兩水庫已於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黒頸鶴自然保護區,成群結隊的黒頸鶴或起飛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然漫步,與人和諧相處,成為人們觀賞珍稀動物及研究人與自然的最佳場所。看黒頸鶴的時間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4.娜姑古鎮

    娜姑古鎮位於會澤縣西部,金沙江東岸,以禮河西岸,屬烏蒙山腹地,距會澤縣城32公里。娜姑古鎮之名,原為彝“納姑”,“納”為黒,“姑”即原野或土地,意為“黑色土地”或“黑色壩子”。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5年,娜姑古鎮白霧村獲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5.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魚笛”景緻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烏蒙磅礴”群雕矗立在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

    6.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米。

  • 4 # 弄四季

    好玩有錢才好玩!

    客商進城鑽銅錢!

    無幣進去上下坡!

    心寬體胖七彩言!

    六個驚歎嚇著你!

    甘班子的請你??哎呦喂:

    吱一聲麼麼三三七言半萬來!

  • 5 # 大話精說實話

    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至今,會澤縣城仍遺留有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11]會澤古城會澤大海草山大海草山以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狀況,構成了原始、自然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有內蒙古大草原的神韻,又具有西藏高原的氣勢,樸實、原始、自然,被譽為“中國的紐西蘭,滇東北的小西藏”。大海草山大海草山旅遊景區位於大海鄉東南部,距縣城42千米,海拔3500~4017米,面積20萬畝。[12]會澤大地縫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餘米。[12]以禮河風景區以禮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語。“以”為水,“尼”為柳,即河邊插柳的意思,故又稱“柳樹河”。以禮河風景區1996年被列為雲南省風景名勝區。會澤以禮河以禮河發源於待補鎮的Mustang川,沿途彙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以禮河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後,匯入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12]毛家村土壩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水庫供中國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以禮河發電廠發電用水,設計年滿負荷發電量16億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庫區灌溉面積13萬畝。[12]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緻及水城漢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烏蒙磅礴”群雕矗立在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12]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氣溫9.8攝氏度,有大橋、楊梅山、李家灣、磨盤卡和地得卡5個村委會。會澤至巧家的公路從躍進水庫水庫右側經過。水庫水域面積793hm2,庫容達5x106立方米,周圍有華山松、雲南松。這個高原湖泊的形成,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資源環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只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裡越冬。

  • 6 # 時報傳媒

    會澤地處雲南東部,位於曲靖市,與宣威、咸寧、沾益、東川、巧家和尋甸相鄰。會澤縣民族較多,共有25個民族,如彝族、壯族、回族、白族、苗族、納西族、滿族、傈僳族、布朗族、藏族等等,這裡的民族分佈呈現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會澤是烏蒙山主峰地段,會澤縣內的大海樑子牯牛寨是曲靖的最高峰,曲靖最低處也在會澤境內。由於氣候原因,“一山分四季,隔裡不同天”用來形容會澤十分合適。因會澤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會澤的旅遊景點也獨具特色。

    會澤大海草山是原始的亞高山草甸風貌,既獨具氣勢,又自然樸實。在會澤大地縫景區,曲折的千米地縫綿延於此。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會澤在金鐘鎮水城村修建了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會澤還有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逢冬末春初,黑頸鶴、斑頭雁等水禽都會飛來此地過冬。會澤以禮河匯入金沙江成為長江支流,以禮河風景區是雲南省風景名勝區。

    會澤縣城歷史悠久,早在1995年,會澤就已經被雲南省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在2013年,國務院將會澤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會澤的宗教民俗也是一大特色,至今,這裡仍有100多座寺廟和會館。

    在會澤縣的娜姑古鎮,儲存著一條完好的雲峰古驛道,這條驛道是明清時期用於運銅的主要官道,這裡有幾處文物古蹟,如:陳氏住宅、“三聖宮”臺樓等。金鐘山是會澤十景之一,在這裡觀看日出,雲霧繚繞中迎來光芒萬丈,好似仙境。這裡被會澤人民視作福地,許多人都選擇到此遊玩。

  • 7 # 我是安德烈

    會澤以前更好玩。可惜6o年前就開始大折改,會澤古城要保留至今,說是世界歷史名城都不為過!五面巨石徹就的城牆,莊嚴的城樓,堅固無比,萬里長城不過磚牆而以。城內江淅小園林,各省會館,眾多學校,1O8座古寺廟,構成精美群落。古木參天,整城依山傍水而立。三條大河(俗稱頭道河二道河三道河),流經壩子,菜園,稻田,水澤自然分佈。水磨,水碾,水杵,階梯佈局。岸柳成行,水烏追逐爭鳴,好一遍沃野水鄉!配圖源於網路

    南山金鐘獨立,鎮姣壓龍。眾多墳墓構成一大風景線,如漁翁撒網,姑娘墳等,放眼一望無際,千奇百怪,真乃一墳瑩博物館。東西自然形成進出澤鄉走廊。城郊種梨特多,扁水梨,寶珠梨,酸摜梨(是極品烏梨的原料)鹽水石榴至今聞名。真乃會聚八方,澤潤千里!當時要有電影實景記錄,振憾華夏都可能!

  • 8 # 掌上曲靖

    清雍、乾時期,會澤(東川府)這個地處烏蒙山脈主峰腹地,崇山峻嶺交通極其不便的地方,卻設有新、舊“寶雲”兩個鑄錢局,這是僅次於北京中央鑄局的“中國第二大鑄錢局”,鑄造“雍正通寶”和“乾隆通寶”。後來,這兩個錢局改稱“寶東錢局”,鑄造錢幣前後歷時200多年,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銅業的發達,使人們自四面八方遷居會澤,雲南曲靖會澤因此而形成了享譽全國的彙集10省不同風格的“會館文化”。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會澤共有省級會館11處,府級會館7處,縣級會館2處,其中縣城八大會館最為出名,分別是江西會館、湖廣會館、貴州會館、雲南會館、江南會館、福建會館、陝西會館和四川會館。

    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融各省之長又結合會澤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透出了會澤多元文化及民族風情的品格和韻味,形成了“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會館文化別具一格。

    2006年5月25日,會澤會館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江西會館

    雲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俗稱江西廟,又稱江西會館,位於會澤縣金鐘鎮縣城二道巷28號,建築坐南朝北,分別由門樓、真君殿、韋馱亭、觀音殿等建築組成。

    江西會館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於清雍正八年(1730)毀於兵燹。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建,道光、咸豐、民國年間,曾有過修葺,1988-1997年進行整體修復並對外開放參觀。

    萬壽宮是會澤規模較大,儲存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佔地面積為7545.92平方米,房屋44間,建築面積2874平方米。其中門樓系穿鬥與抬梁相結合土木結構建築,歇山頂、前簷置三重斗拱。

    其建築佈局嚴謹、氣勢宏大、梁有升起、柱有側角、牆有收分、牆體均為一順二釘,金包銀砌置,集建築學、力學、美學、聲學、數學、陰陽學、視覺差等多種科學原理及木作雕刻、石雕磚雕為一體,被譽為清代雲南省古建之首,堪稱清代古建築之精華。

    萬壽宮整個古建築群體現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風貌,集建築、木雕、石雕、磚雕精華為一體,堪稱雲南古建之首,被錄入《中華瑰寶》之列,還被編進了《中國旅遊大典》中,它以雄、奇、秀、美而著稱,乃清代古建築之精華。

    該建築系會澤眾多會館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科學、歷史、文化價值。

    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俗稱壽佛寺,又名東嶽廟,系湖廣籍眾姓捐資建造的同鄉會館。坐落於會澤縣城東門外寶善街,為會澤八大會館之首。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4年),於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又募捐重修,總佔地面積8472.4平方米,建築面積3127.6平方米。

    建築形式為硬山頂穿鬥與抬梁混合木結構,建築群組規模龐大,風格獨特,殿堂舉架較高,佈局合理,尤以鏤空格扇門最為著名。 主要建築有鄉賢祠、寶善堂、楚畹堂、風雨懷人館、戲樓。

    民國以後,譚鑫培、餘叔巖、梅蘭芳諸名伶皆曾經在此演出過;子午井:在鄉賢祠階前有一口井,口徑約2尺,深7丈有餘,挖井時間不詳。此井“子午二時汲則甘,餘時則否”,故名“子午井”。

    走街串巷,只要隨便找一個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問問,他們準能告訴你各大會館寺廟的特色,人稱會澤六大縣寶,就是:江西廟的臺子,壽福寺的格子,白衣閣的亭子,財神廟的桌子,黑神廟的爐子,大佛寺的背光,合稱“五子一光”。

    壽佛寺的格子,指的是壽佛寺鏤空雕花的木格子門。壽佛寺又稱湖廣會館,東嶽宮,是湖廣籍同鄉捐資建造的會館。建築規模龐大,氣宇非凡,充分顯示了八大會館之首的大氣磅礴。湖廣會館的裝飾極具特色,彩畫場面浩大,各種風格、圖案的人物彩繪,遍佈整個建築,栩栩如生,精美絕倫。

    在湖廣會館眾多的木雕石刻中,以鏤空格扇門最為著名,全鏤空透雕工藝極為精湛。在15釐米厚的木板上,層層疊疊的雕刻進去,最多的鏤空層數達到了5層,如此高超的工藝水平實在讓人驚歎!

    湖廣會館的格子門不僅遍佈全寺,而且每一扇格子門就是一個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前殿禹王宮格扇門雕的是大禹治水的歷史故事,中殿東嶽宮格扇門表現的是民間二十四孝的傳說,而後殿壽佛殿格扇門雕刻的則是佛學文化中《五十三禪》圖案。這些格子門不論是工藝水平還是藝術文化價值都極高,是古代建築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充分顯示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藝術水平,對研究明末清初古建築有重要的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後,湖廣會館劃歸糧食部門管理使用得以完整保護,於2002年4月重新修復開放,再現會澤“銅商古都”的歷史風貌。

    貴州會館

    貴州會館(又名楚黔會館、黑神廟)位於會澤縣金鐘鎮鍾屏街東段北側霽雲街1號,建築坐南朝北,分別由門樓、廂房、觀戲亭、過廳、書房、正殿組成。黑神廟是忠烈宮或忠烈廟的俗稱,為祭祀南霽雲的民間宗教廟宇。南霽云為貴州人,故貴州人歷來有祭祀南霽雲的習俗。據有關史料記載:貴州貴陽忠烈宮始建於元代,先名南霽雲祠,明景帝辛未年(1451年),貴州按察使王憲請於朝,列入秩祀,並賜額曰“忠烈“,故改稱忠烈宮。至於民間稱黑神廟,緣於兩種傳說,一為南霽雲生來面黑,二為南霽云為炮轟而死,全身被炮火燒黑,故稱其為黑神。

    會澤貴州會館佔地5442.2平方米。建築沿中軸線作縱深佈局,整個建築呈階梯狀逐步升高,其門樓建築形制為單簷歇山頂穿鬥與抬梁混合的土木結構,正殿為穿鬥與抬梁式硬山頂土木結構。

    建築始建於清雍正年間,嘉慶十六年(1811)建成。後曾作過小規模修葺,抗戰時期作為西南聯大礦冶系土木建築工程系校舍。

    1944年至1949年在會館內辦楚黔中學,20世紀50年代石牌坊被拆除,1988年拆除後殿,2003年劃歸會澤縣文化局管理使用,2005年由會澤滇北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修復。

    貴州會館不但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還具有較大的教育紀念意義。

    雲南會館

    雲南會館(財神廟),始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平方米,建築群由門樓、戲臺、前殿及後殿、東西廂房等組成。2003年1月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南會館

    白衣閣上夢江南

    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江南水鄉何時現身烏蒙山麓。江南會館佔地23000餘平方米。內中建有白衣閣、呂祖閣、鬥姆閣和武侯祠4個建築組群,統稱為江南會館,始建於清雍正年問,乾隆、道光、光緒年間曾作擴建。

    呂祖閣所屬建築江南會館的佈局設定,讓人大有不是江南勝似江南之感。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迴廊假山清幽雅緻,是會澤騷人墨客吟詠聚集之所。正殿東邊為隸書陽刻“岳陽正望”;西邊為楷書,陽刻“高駕黃鶴”;閣樓上正中陽刻顏體“德積三軍”的木匾。

    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系會澤會館建築群之一,又名天后宮,俗稱媽祖廟。始建於清代中期,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60平方米。由門樓、戲臺、中殿、後殿及兩廂組成。

    雄山厚土念媽祖

    沿海地區的人們每當要航海遠行前,都要到媽祖廟請求傳說中的海上女神媽祖的護佑。據史籍記載。媽祖實有其人,是北宋時福建湄洲島林氏女,善於醫病救世,拯人患難,因多行善事被尊為神,民間廣泛流傳她在狂濤中乘席渡海,拯救海難和用神燈引航等許多故事。

    而在離海數千裡的烏蒙山中卻也有一座媽祖廟,這在全國恐怕是獨一無二的。會澤媽祖廟也稱天后宮,取媽祖最高的封號為廟名。建於清代乾隆初年,當年的媽祖廟有山門、中殿和後殿。殿堂巍峨,是典型的閩式風格。從八字形的照壁進去是門樓戲臺。東面是鐘樓,西面是鼓樓,第一殿為觀音殿,中塑觀音大士,兩側為沙觀、水觀;第二殿為媽祖殿,中塑媽祖,左右各為女媧和九天玄女;第三殿為聖宮聖母殿,塑的是媽祖的父母親。另外就是道教中的各種神祗。

    雍正八年(1730年),會澤改土歸流,當地土著統治者依山起事造反,情況十分危急,當時清廷從外省調集人馬進行鎮壓。福建籍將領林世傑被派遣到會澤,事態平息後,林世傑因平叛有功。受到朝廷嘉獎,定居會澤,於乾隆十七年(1752年)前建了天后宮,作為林氏的家廟,每逢農曆九月初九廟會。林氏一族到此進行祭祀。天后宮為林氏一族所建,最先具有家廟性質,後福建人遷居會澤多了。便有了會館的色彩。

    遠離大海的媽祖廟,聽不見潮湧濤滅,斷簷殘壁下幾株向日葵黃花燦燦開得正豔,彷彿述說著歲月的千里煙波。

    陝西會館

    陝西會館系會澤會館建築群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坐南朝北,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平方米,由山門、戲臺、中殿、後殿及廂房組成。

    所有陝西會館的共同特徵有二:一是都拜關公,有關帝廟或關公殿;二是都有戲樓。陝西會館,是明清商人會館的典型代表,其內在的商業議會、資本運作體制等等對今天的商會、商人會館等等的運作具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在明清兩代五個多世紀裡,陝西商人從鹽業起步,發展到棉、布、糧、油、茶、藥材、皮毛、金融等各個行業都能雄踞一方;陝西商人依託故里,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的關隘重鎮和商埠都會,從內地貿易開始做起,直到把貿易擴充套件到外蒙古、俄羅斯、北韓等鄰近的國家地區。

    陝西商人的貿易活動,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的商業文化,把中國的商貿經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明清時期的陝西商人將秦人經商的歷史、經商的智慧、經商的藝術推向了自秦漢、隋唐以後的又一個極致。陝西商人的魄力之大、足跡之遠、財富之巨讓世人認同了“無西不成商”的歷史事實。

    分佈於全國各地的諸多陝西會館中,有的與山西商人合建,稱“山陝會館“,或“西商會館”,有的是純粹的陝西會館,又稱西秦會館。

    四川會館

    四川會館始建於清朝中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澤會館系列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澤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載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四川會館位於會澤縣城老城區西北,與陝西會館並列,始建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

    四川會館於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年久失修等原因,會館古建築瀕臨損毀。2009年8月,四川會館修繕方案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0年3月,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四川會館啟動搶救性修復。

    四川會館的修復主要對後殿、東偏殿進行全部落架大修及區域性復原,對戲臺、中殿、西偏殿進行揭頂和區域性復原、區域性落架大修和庭院修繕。

    一個會館就是一段歷史,一個會館就是一串故事。一個邊陲縣城擁有如此規模的會館,也難怪有人說它是清政府的“經濟特區”了。穿行於這些建築精美、規模宏大的會館寺廟間,你可以隱約尋覓明清時十省八府會館的繁華煙雲,可以想見當年茶鋪、布店、油行、錢莊、商號比比皆是的都市情景,你都會被會澤積澱的厚重的歷史文化所吸引,都會為會澤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所傾倒。

  • 9 # 行走記憶

    去過會澤多次!會澤最好玩的地方是大海草山和雨碌大地縫。

    大海草山不少海,是高山草原。被稱為“掛在雲端的東方紐西蘭 ”!雲南會澤大海草山景區位於雲南會澤縣大海鄉東南部 , 距縣城 42 公里 ,地處烏蒙山系主峰地段。海拔在 3570 至 4017 米 之間。 最高峰牯牛寨(即絳雲弄山)海拔 4017.3 米 ,是烏蒙山系的最高峰,為雲南最高的高山草甸,以草、花、雲、霧、雪、光、水、峰等旖旎風光著稱於世,素有“東方紐西蘭”之稱。2009年被《國家人文地理》雜誌推薦為全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當我氣喘噓噓來到海拔4017的觀景臺時,我的心慢慢靜下來了,站在觀景臺上獨享大海草山之美,整過大海草山便展現在眼前。草甸地勢平緩,山巒連綿起伏,廣闊而又坦蕩,博大而又柔美,蒼茫而又深厚,空寂而又充滿生機。草甸、小溪、藍天、白雲、羊群,構成了一幅優美迷人的圖畫。遠處星星點點的是數不盡的羊群,極目所處,小溪如帶,泉水清澈,初春的草場,在藍天、白雲和點點羊群映襯下,草山愈顯清、幽、雅、潔。靜坐于山腰,白雲擦肩而過,徐徐山風吹來,輕撫著臉頰,儼然融入仙境。這時的草山,儼然是一剛強的烏蒙漢子,堅韌而多情,美得讓人心驚肉跳,美得讓人窒息……

    神奇的雨碌大地縫 無與倫比的天然畫卷!

    會澤雨碌大地縫位於會澤縣城東60公里的雨碌鄉,以“雄、奇、險、幽”聞名。地縫全長10餘公里,入口處海拔1980米,出口處海拔1620米。兩側石壁如刀削斧劈,森然陡峭,兩壁間最窄處僅0.7米,最寬處也不過20米,最高處可達486米,號稱“天下第一地縫”,被稱為“中國最長最窄地縫”。

    “在地縫中行走猶如穿越時空隧道,同行的林中之虎還在小溪旁邊撿到猶如甲骨文的石頭,也許這是幾億年前某一歷史的文字記載被地殼變動所撕碎的碎片,令人遐想,我們猶如走進了通向遠古的隧道,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 10 # 肖育文視界

    會澤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經的天南銅都,錢王故鄉,曾是風華一時,偏安一隅的會澤縣因為成功躲避了戰亂,留下了當年一座古城,所以鼎盛時期小小古城居然有108個會館,目前保留較好的是江西會館、湖廣會館等,依然能夠見到當年的戲臺。這也是唐繼堯的故里,離江西會館幾十米,“嘉靖通寶”,堪稱世界古錢幣之最。

    和麗江古城、大理古城不怎麼一樣的一個地方,會澤古城商業化不重,裡面的居民仍然在裡面生活。沒有商業化,原汁原味的小巷道,民居,歷史文化濃郁,特別是會館文化。典型的清代古建築群,原汁原味,古樸完整。古鎮景點分佈廣,有三區二街十九點,包括水城、土府、土城、歷史文化街區、會館等等。

    會澤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古街和二道巷、三道巷那片民宅區。故居被新居圍著,沒有其他城市的被拆遷的命運,也沒用被強行翻新裝修的遭遇,故而土味十足。在會澤有古風古味的老街,有青石板路,有瓦房,也有特色的美味小吃;當然,得天獨厚的高山草甸,也造就這裡的餐飲名店——羊八碗。

    唐繼堯將軍是雲南歷史上很有名氣的人,一生致力於雲南的革命和發展,建立東陸大學,即今雲南大學,該校校訓“會澤百家、致公天下”影響了近代中國教育。唐公發展實業、籌辦市政,政治、經濟、軍事、市政、文教皆有建樹,雖爭議頗多,但實屬偉人。他的故居在會澤老街上,儲存的很不錯,是雲南式樣的四合院建築,蠻大的,能夠看出來當年家境很不錯。

    江西會館位於會澤金鐘鎮三道巷49號,俗稱江西廟,又稱江西會館,始建於公元1711年。這個會館在會澤老街上,建築很古老,可以看得出來當年花了不少錢才能建設那麼精緻漂亮奢華的會館,特別是戲臺,真的是巧奪天工,很難得見。整體建築儲存地非常好,除了可以感受到道家文化外,還能欣賞會澤古錢展示。裡面展覽著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銅錢。

    白霧村是“中國萬里京運第一村”,歷史很久遠,文化遺產豐富,古蹟無數,保留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達3000餘戶。娜姑鎮絕大部分古建築均集中於此,那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十分吸引人。

    在會澤,可以忘卻大城市的繁華喧囂,呼吸來自大山的新鮮空氣,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

  • 11 # 掌中會澤

    會澤哪裡好玩?這問題太簡單了,隨口就來:

    大海草山以禮河、

    雨碌地縫毛家村、

    江西會館白霧村、

    會澤公園金鐘山......

    除了這些呢?你知道會澤還藏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好地方?

    駕車長坪子電站

    駕車鄉的長坪子有一片上萬畝的“草山”,一座座山巒全部被青草覆蓋,幾乎見不到樹木和空地,別有一番景象。

    電站位於駕車與東川交界的山脈峰頂,在這裡你還能看到巍峨高聳的曲靖最高峰——大牯牛寨。

    如果是冬天,白雪茫茫的一片,這裡又成了雪域聖地。魔幻世界裡的天宮是一座冰城,在雲之上,冬天來這裡你也能感受到。

    衛星地圖▼

    老廠大峽谷

    要想一睹老廠大峽谷的風采,要從“回龍廠”一直往上,走到崖邊,茫茫幾十裡的崖峰,險峻陡峭,山腰都幾乎沒人敢去。

    大峽谷一邊是老廠鄉,一邊是爐房鄉,一道悠長的大峽谷,比雨碌大峽谷更要兇險壯闊!

    峽谷中可見罕見的野生獼猴,要是來到谷底的“河壩”,甚至能在村民的莊稼地裡都能偶爾見到野生獼猴。

    駕車腰店子草甸

    駕車鄉的腰店村,這裡也有著媲美大海草山的高山草甸,除了面積無法與大海草山相比,其餘景色跟大海草山差不多。

    這裡有放牧的,牛羊成群。進入夏季如果你也想像馬兒一樣在草原上狂奔,那就來這裡玩吧!

    大山深處難得一見的碧草藍天,關鍵這裡不用買門票!~

    衛星地圖▼

    大海石頭寨子

    大海牯牛寨山下的一個村莊,大山深處一個隱秘的村莊,村裡幾十戶人家的房屋,全是用厚度均勻的石板堆砌而成。

    不光是“山牆”用石板堆砌,連屋頂,甚至是豬圈、臺階,全都是石板。這在當今已極其稀有。

    你肯定想不到怎麼會有那麼多厚度均勻的石板,這可能跟大海草山特殊的地質關係有關,在其他地方想建這樣的石板房除非有先天的地質條件。

    黃梨樹牛欄江水域

    提起牛欄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水流湍急,在大峽谷中奔騰而下。不過黃梨樹境內的牛欄江流域,看起來卻有些平靜,這裡一直是會澤人戶外的天堂。

    即使是它的每一條小支流,都非常值得你去沿途探尋美好風光。

    盪舟牛欄江,可以戲清水、賞垂柳、玩沙灘、觀遠山。沿途江水柔柔,綠柳婀娜。

    駕車“黃金谷”

    位於駕車鄉迤石村,為何叫“黃金谷”?因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節目—“烏蒙黃金谷”而得名。

    迤石河從谷中穿流而過,沿河還能尋到“鐵膽石”,沿河的峽谷有好幾里長,谷底全是碎石,要找到鐵膽石也得靠運氣。

    衛星地圖▼

    迤車江底

    會澤縣迤車鎮江底,因地處牛欄江峽谷底、滾滾牛欄江穿谷而過而得名,兩岸崖陡壁直,又因其古今皆為雲南出川北上之交通要道,在各個歷史時期修建了不同的橋樑而出名。

    這裡的有位居一二的牛欄江特大橋,還有歷史厚重的“江底三橋”。一座是鐵索橋,一座是石拱與鋼架混合橋,一座是鋼筋水泥橋。江底三橋自古就是雲南連線四川的重要交通樞紐。

    衛星地圖▼

    大海布多

    大海鄉布多村周邊全是泥石流地質地貌,一副“大西北”般的風光。

    村莊在谷邊形成一座“綠洲”,這裡的河谷風光堪稱地理奇觀,山勢陡峭,峽谷縱深。

    @圖:諾東《磅礴烏蒙》攝影作品

    牛欄江支流撒依河

    位於大井鎮黃梨樹內的撒依河匯入牛欄江100米遠處有一道鋼管橋,僅能容一人透過,恐怕是世界上最窄的橋啦。

    撒依河靜若處子,脈脈含情,像一幅沿著河槽鋪展開來的山水畫卷,與牛欄江連為一體。

    河槽因水而生的樹木花草織就了一幅靜謐的山水畫卷。

    雞鳴山

    生活在待補的居民,無人不知老廟山,老廟山又稱雞鳴山,因其巍峨雄壯,古老神奇,成為待補鎮一道美麗獨特的風景線。

    老廟山除了景緻秀美,宗教文化也源遠流長。目前山上沿途有土地廟、靈官廟、祖師廟大小三座廟宇,每逢節日,當地以及周邊居民便前來拜祭,在滇東北具有一定的宗教影響力。

    山頂可以一覽這座全國特色小鎮。

    石匠房·銅運古道

    娜姑的石匠房銅運古棧道應該是雲南最古老的隧道了,早在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間就已開鑿。

    之所以叫石匠房,是因為在修築這段驛道時,有石匠數百在此鑿石數年方成,因而得名。

    南門箐·藏經閣

    藏經閣,位於會澤縣城的南門箐,整體建築坐東向西,依次建有藏經閣、靈塔、萬壽報恩塔,佔地面積為8874.3平方米。

    該建築始建於清代,全部用青石支砌而成,為四川高僧果術募捐修建。該建築系會澤縣眾多會館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歐美國家能實施免費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