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侘寂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這種設計是什麼樣的呢?
8
回覆列表
  • 1 # 好好笑哦

    侘寂(わびさび/wabi sabi)是日本美學的一個部分,侘(cha)寂有時候連日本人也說不清。

    侘寂一開始是指“簡單粗糙的樣子”,說的難聽點就是“寒酸貧窮的樣子”。到了14世紀,可能受到禪宗等的影響,它開始有了些積極的評價。後來逐漸變成了日本的美學。現在侘寂一般是指安靜樸素的事物。它源自小乘佛法中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尤其是無常,我們或可以用“禪寂”來理解。

    侘寂,不依託外在、強調簡樸。侘代表安於簡陋,追求無需修飾、直指本源;寂指代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的一種美。

    禪寂,那是一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一種被古代儒士所推崇的佛教哲學,教人修身、養性、無我的哲理,這理念運用到設計中,就是簡潔並讓人簡素安靜的設計美學。

  • 2 # 藝滴美育

    侘寂(Wabi-sabi),中文發音[chà jì],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它在日本的審美價值中的地位,大致相當於希臘對於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侘寂,一種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式美學。侘寂有時被描述為“不完美的,無常的,不完整的”。它是從佛教三法印派生的概念,特別是無常。所以對於這個詞,我們或可以用“禪寂”來理解。它的特徵包括不對稱,粗糙或不規則,簡單,經濟,低調,親密和展現自然的完整性。

    如果一個物體可以在我們內心帶來寧靜的憂鬱和精神嚮往的感覺,那麼它可以說是侘寂。侘寂崇尚簡單,承認三個簡單的事實:沒有什麼能長存,沒有什麼是完成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侘寂”之美有幾個關鍵詞:極簡、質樸、安靜、素雅、淡然、沉浸、信任。當設計滿足這些條件時,可以稱作為侘寂之美。侘寂,是一種思想,一種美學,一種世界觀。想要非常透徹地瞭解侘寂,還需要對佛教有所研究。

    代表日本侘寂文化的品牌是無印良品(MUJI),比利時古董商、設計師Axel Vervoordt也做了不少侘寂美學的建築設計。不過Axel Vervoordt對“風格”不感興趣,Axel Vervoordt從根本上說是個形而上學家。 探究生命的本質以及 時空的概念才是最吸引他的事。慕名而來的客戶想要的也許是一件華麗的古董衣櫥,或者為一幢18世紀別墅的改建和裝修徵求意見,但都能得到最有價值的指引。

  • 3 # 洛宜設計

    什麼是侘寂?

    侘寂源於一句日語「wabi-sabi 」,是一種東方禪宗的心境狀態,認為真正的美是殘缺的。

    它源自佛法中的三法印,既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尤其是無常。而“寂”日語音為「sabi」,指的是“孤寂”、“凋零”的意思,而它的思想源頭可以追溯到中國的禪宗文化,南宋時期榮西和尚把禪宗從中國帶到了日本。

    不難發現,侘寂美學空間都會用下面這些元素:

    老木頭

    老木頭舊舊的、糙糙的,卻似乎有一種枯木逢春的神奇魔力,讓人無法抗拒。老舊物體的外表下,總能顯露出的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

    當老木頭落到設計師手裡時,便具有了百變的潛力,無論是經過天然風乾、歲月沉澱,還是經過人工模壓成型,總會呈現出一種貼合潮流的傢俱形式。

    清水泥

    清水泥安靜、低調、包容,其本身的肌理質感和精緻的形體形成強烈的構成美感,使整體具有獨特的力量感、素潔感、極致純粹等美學表現,難怪受到侘寂風的喜愛。

    藤編元素

    像藤編這種手作物件,除了造型與功能之外,也多了其他文化所少有的技藝靈魂,可以說是工匠在製作物件時與材質的有效互動,產生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生命”在其中,即是侘寂風崇尚的自然理念。

    亞麻元素

    亞麻同藤編一樣,天生就具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魔力,精良的織藝和麻質面料,這種手感的創作總能給人帶來寧靜。

    斑駁牆面

    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甚至會加強)一種震撼的美。

  • 4 # 楊早講史

    侘寂是日本的一種美學意識。本來是侘(わび/wabi)・寂(さび/sabi)兩個詞,現代常常被誤混寫作一個詞。侘是在樸素貧乏的生活中獲得心靈的滿足,安步當車,享受寂寞和閒寂的感覺。中世之後演變為表現不足的審美意識,並在室町時代後期和茶文化相結合後迅速發展,江戶時代又被松尾芭蕉貫徹。

    寂即閒寂,日語中さび的原意是東西由於歷時風霜而變得陳舊破損的樣子,後來被用漢字“寂”表示,與豐豔華麗的東西相反,本來並不是好的概念,從《徒然草》等作品的時期開始意義被深化,開始產生美的意味。室町時代被俳諧領域所重視,後來又被引入能樂的領域形成理論,繼而成為松尾芭蕉以降的俳句文學的中心美學意識。

    (日本茶室)

    侘寂在美學設計上主要表現在庭院、茶室、和裝修佈置上。第一個獨立的茶室是千家,也就是利休建立的,茶室簡樸、純粹、充滿禪意。從茶室外的露地,潔白的形狀各異的步道石、石上散落著乾枯的松針、常青樹綠色的濃蔭、覆蓋著苔蘚的石燈籠,到由脆弱的竹子和茅草蓋成的茶室。其中有水流的寂聲、古舊磨損的寂色、植物和各種擺設柔弱安靜的寂姿,還有人進入茶室體味禪意的寂心,使建築設計與自然和人心相溝通,達到寂的境界。

    (茶室多選用顏色古舊、磨損的木材和竹子)

    關於茶室的佈置曾有一個很有名的小故事,千利休命兒子少庵打掃茶室外的甬道,少庵打掃得一塵不染後,利休說:“還不夠乾淨”,少庵又疲憊地打掃了一番,石燈籠和樹木都閃著水光,連苔蘚和地衣都是新綠欲滴的顏色,少庵認為實在沒什麼可乾的了。利休責備他:“傻孩子,那不是打掃的辦法。”說著走進庭院,搖動樹木,金黃和深紅的樹葉散落一地,利休需要的侘寂,不光是清潔的一塵不染,還要自然、灑落的清靜感。

  • 5 # 東家APP

    侘寂是日本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侘寂的設計體現在建築,生活器物等多個維度上。從老舊的物體(人)的外表下,顯露出的一種充滿歲月感的美;即使是外表斑駁,或是褪色暗淡,都無法阻擋(甚至會加強)的一種震撼的美。

    它注重的是一種時間的痕跡,侘寂的美學,是凍結的時間。以作品來說,就是在日本的器物設計上,寧願以霧面的表現處理取代亮面;寧願以手工的手漬替代機器的光滑;寧願以裸露的處理過程取代完美的精密縫製。

    我以一位藝術家舉例,它的作品就用到了侘寂美學設計。

    橋本忍 Shinobu Hashimoto

    1969年出生於東京札幌市

    在北海道建立工作室 STUDIO TENSTONE

    橋本忍的作品色調多為黑白灰,器型多為日用器,造型簡單而不失優雅沉靜,他的作品非常生活化,給人以舒適的家的感覺。他的作品用得最多的是亞光黑釉,這種鐵釉與陶器自身的質感結合得非常完美,不張揚卻令人無法忽視。

    作品概念是免去過多的裝飾,重要的是在簡單的形體中,表現出質感跟情感。充滿內涵和洗練的感覺是他追求的重點。因此他的作品呈現出的線條、肌理是簡潔的,近年也致力於化妝土裂紋的表現。

    作品欣賞

    不知道你是否有直觀的感受了。此外,你也可以瞭解一下民藝大師柳宗理的設計作品,他的很多作品正是一種“拙”的造型意象,其餐具的表面幾乎都是霧面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KTV音響哪個牌子好,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