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蘭蘭是農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每天都要十五元錢的零花錢,爺爺奶奶不給就不去讀書,爺爺把電話打給了在外打工的蘭蘭爸爸媽媽,爸爸說:“就給吧!咱家不缺這幾個錢!”蘭蘭媽媽不同意,說這麼小就亂花錢,長大了還了得?可自己身在外,蘭蘭不肯讀書怎麼辦?蘭蘭媽媽糾結。
9
回覆列表
  • 1 # 桃汁裡有一隻兔子

    我覺得15還是有點多了吧對一個農村的小學生。但是我們更應該去關注她為什麼要去要15元還是每天都要。然後再去考慮一下你家的家庭狀況是否能夠一直支援。

    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她為什麼要15元每天。是攀比心作怪,是裝大方請人,還是因為被人欺負的原因。如果是前兩者的話,你要仔細想想,小朋友現在就開銷那麼大了,因為在農村是不需要太多的開銷的,那麼當她大了的話,她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是否能夠去繼續支援她,滿足她那?而且在她現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有虛榮心攀比的話,不去花心在學習上那麼後面的發展是會如何那?是用錢去消費自己的大好時光還是會去學習,這些是不可知的。

    如果是後者的話,你就需要去和她的老師去溝通溝通了解一下她的狀況。因為只有她爺爺奶奶在家的情況下,她一個人在家也是有可能遭受如此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你們多去關心她,為她提供安全感。

    最後的話,我認為適當的錢是可以給的,但要建立在她不會亂花錢,不會浪費錢,不會因為有錢的緣故去玩不轉註於學習的基礎上。

  • 2 # 一念奶爸

    個人看不要糾結給與不給問題上,也與不差錢沒關係。主要問題集中在錢的去向上。15元錢現在說,真的沒什麼購買力。孩子出去一圈,150都鬆鬆快快不見了。

    猜想一

    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都需要被他人認同肯定,孩子年齡小。其實很難界定這種方式,唯一可以用的方法,就是零花錢買點辣條或其它小零食。

    猜想二

    是否存在被脅迫現象,被其它孩子脅迫要錢。也就是所謂的“保護費。”這個需要小心。看看後續是否有增加金額現象出現。到時必須引起重視了。

    終極問題中最麻煩問題,就是孩子要挾方式,就是用自己的學習來要挾家長。你不給錢我不去學校。個人看這個才是真正最大的問題。

    孩子從小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要挾家長,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家長只能一點一點糾正過來。必須讓孩子明白讀書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為父母讀書。父母已經成年人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孩子需要透過學習來掌握知識與學習知識的基礎方法。

    還是建議孩子父母只要條件可以,還是自己帶到身邊。老人年齡和教育理念的差別,不能說帶不好孩子,只是帶好了確實不容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ichael Kors為什麼能成為大牌名包的平價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