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就決定是你了w
-
2 # 嘮劇談趣史
迪麗熱巴飾演公孫麗
衛國大將公孫羽的孫女兼弟子。麗姬與公孫羽的大弟子荊軻是青梅竹馬。秦國大軍攻打衛國,公孫羽為保護荊軻、麗姬等人而犧牲。荊軻帶著麗姬逃到齊國。麗姬的美貌,驚動天下,讓秦王得知而下令齊王建交出麗姬。麗姬被擄至秦宮後,方才得知懷有荊軻之子,為保荊軻血脈,麗姬委身秦宮。
張彬彬飾演嬴政
秦始皇,雄才大略、睥睨天下的千古一帝。既有殺伐決斷的果敢,又有對麗姬的痴情不渝。自從十三歲即位後,二十二歲舉行成年冠禮後,以商鞅、韓非的法家學說為主,又兼採陰陽家和儒家學說幫助自己行政,開始了他野心勃勃,兼併六國一統天下的征服之旅。後荊軻刺秦失敗犧牲,麗姬亦身亡。
在這部劇中,他很喜歡這個叫做公孫麗的女子,可惜女子最後死了,可能是因為這個女子,秦始皇很傷心,所以便沒有立皇后。
接下來我說說歷史上的秦始皇,不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中國古代帝王均立後,但秦始皇例外,以至於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而無皇后之墓。
但是秦始皇帝始終沒有設立皇后,這成為令人費解的千古之謎。對於這一謎團,專家認為既然立後關係到秦王朝的政權建設,那不予理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秦始皇的個人性格及家庭環境之影響。 秦始皇13歲即位到22歲親政,中間有9年的太平天子時間,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即位3年,他便有資格立後,但前後9年都未立後。22歲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國事繁忙,在後方立後也不費事。 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後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秦朝雖短,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不是他來不及立皇后,不是其母親不操心,也非大臣不盡職,而是他自己不願意。
他不願意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
1、家庭因素:史載,秦始皇的母親行為失謹,穢亂後宮,並生了兩個兒子。
嬴政即位時年僅十三歲,大權操縱在呂不韋和太后手中,由於趙姬原是呂不韋的愛妾,這時雖貴為太后,仍與呂不韋情絲難斷,經常幽會,呂不韋怕隨著秦王的年紀長大,姦情暴露,對自己不利,力圖擺脫趙太后的糾纏,於是便暗暗地把奇男嫪毐招到家裡,打算推薦給太后。太后聽說後果然心中大樂,呂不韋乘機把嫪毐推到了太后的床上。後來她懷上了嫪毐的孩子,給嬴政生了兩位同母異父的弟弟。醜事敗露後,嫪毐受了車裂之刑,秦始皇用四輛馬車,拴著他的四肢,將其分屍,趙姬所生的兩個孩子也遭秦始皇捕殺。
這使秦始皇在思想上受害甚深,可謂是終生難忘的傷痛。為此,他把母親趕出。由母親行為而形成的心理障礙,是秦始皇遲遲未立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母親帶來的心理陰影終生伴隨著秦始皇,致使他成了一個女人的仇視者,視所有的女人為不潔之物,就像他的母親一樣。
2:個人追求:跟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有關。由於對長生不老寄予厚望,秦始皇的心態就發生了質的變化。若真有長生不老之術,能否也讓皇后長生不老?這是個問題。若皇后也長生不老,難保時間長了起什麼亂子,自己平白要多擔心事。若不讓皇后長生不老,自己和皇后老化速度肯定不同步。天長日久之後,皇后的容儀那就太可怕了,這更會影響到秦始皇的心理健康。 再者,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方六國的佳麗盡充後宮,要選一個名門之後的賢淑女子也是一個難題。何況秦始皇自認功德超過了三皇五帝,皇后的標準難定,選定皇后就更難了……
回覆列表
立後和立太子是中國古代後宮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戰國時期秦孝公始,立後之事便已制度化了。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更明確規定皇帝的正妻為皇后,皇帝的母親為皇太后。但是歷史卻跟人們開了一個玩笑——秦始皇自己卻終生沒有立皇后,他也是立後製形成以來唯一沒有立皇后的皇帝,以致秦始皇陵園內一墓獨尊而沒有皇后墓,這成為一個難解的歷史之謎。
秦始皇
據歷史資料記載,秦始皇13歲即位後,並未親政,直到22歲,這9年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時間,但秦始皇並未立後。秦始皇親政後到39歲的17年是其自己掌權、統一六國的時間,儘管國事繁忙,但在後方立後也不費事,秦始皇仍未立後。從39歲到50歲時,秦始皇多在巡遊路上,但是立後以“母儀天下”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秦朝雖是個短命的王朝,但秦始皇有充足的時間立皇后。那麼秦始皇為什麼沒有立後呢?
有人認為是家庭因素影響了秦始皇,據《史記·呂不韋傳》記載,秦始皇的母親原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出於政治目的將已懷孕的趙姬獻給異人(即秦莊襄王),後來趙姬至大期生子政;又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秦莊襄王死後,身為太后的她仍經常與呂不韋重溫舊情。《史記·呂不韋傳》中記載:“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後來太后竟然又與繆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繆甚至於酒後大罵眾臣:“我乃秦王假父,怎敢與我鬥口乎?”母親的失檢行為令秦始皇惱羞憤怒,無地自容,使他心理壓抑,性格變得極為複雜:內向、多疑、妄想、專制、暴虐、冷酷無情,把他變成了一個失去理性的暴君,最後徹底爆發,殺了兩個私生子弟弟,將其母趕出咸陽,並遷怒於呂不韋,罷免其相國之職,後又下詔命呂不韋“速徙蜀中,不得逗留!”結果呂不韋害怕被誅而服毒自殺。
後來秦始皇雖然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悔過,但至死未讓太后再住咸陽。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所受到的心理傷害之重。專家分析認為,由怨母而仇視女人的心理陰影,使秦始皇長大後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發展。宮中眾多女人,僅僅是為滿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親行為而形成的心理障礙,也是秦始皇遲遲未立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有人認為秦始皇是要求過高,無合適的皇后人選,所以才未立後。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加之又是他第一次實現了統一六國,秦始皇自命不凡,於是在挑選皇后時標準也非常高,期望能選一個才能與自己匹配的女人為後,但是這樣的女人並沒出現,秦始皇也就將自己的立後之事無限期地拖延了下來。
也許一件事情可以作為這種觀點的旁證,那就是秦始皇並不寵愛統一六國後收入後宮的眾多佳麗,他痛恨她們拋棄亡國之辱而媚悅新主的行徑,但對守貞重節的女子卻倍加讚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全國各地巡遊。當他走到今浙江一帶時,得知當地男女婚姻比較自由,經常發生逃婚事件,婦女死了丈夫可以再嫁。他認為這不符合封建道德和法規,便命人把詔令刻在石頭上,不許再發生類似行為。這便是所謂“會稽刻石”。其中有這樣幾句:一、“有子而嫁,倍死不貞”,意思是指責那些再嫁的寡婦帶著兒子改嫁,這是背叛丈夫的不貞行為。又說“妻為逃嫁,子不得母”。意思是,女子如果因為不滿男方而另找物件,是淫蕩的傷風敗俗的行為,將來她的兒子都可以不認母親,別人發現了殺掉她也無罪。秦始皇在“會稽刻石”中還明確表示:婦女守貞絕非一件普通的小事,而是關係天下“嘉保太平”的大事。相傳有一個叫懷清的年輕寡婦,世代富豪之家,資產鉅萬。她丈夫死後,由寡婦獨自支撐家業,不再改嫁。秦始皇把她樹立為在全國提倡婦女貞節的典型,曾賜令她“旁座”,即與自己平起平坐,當時就連當朝丞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站著,可見秦始皇對懷清的推崇。秦始皇還為這名寡婦修築了一座“懷清檯”用來彰揚她的事蹟。
還有人認為是秦始皇的性格使然。嬴政作為一個並不受寵愛的質子的兒子,秦始皇3歲的時候,父親異人將他們母子作為人質留在了趙國。在趙國所受的唾棄和鄙視加上回到秦國後的複雜政治鬥爭,以及母親淫亂給自己造成的心理陰影,養成了他刻薄、多疑、暴戾的性格。他不希望自己在追求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大帝國的最高理想時,還要分出精力用在女人身上,於是從不對女人付出真心,那就無從談及立後了。
另外一部分人認為秦始皇是為求長生延遲立皇后,但無奈還未立後就一命嗚呼。種種說法,不一而足,秦始皇在長達37年的統治時期一直沒有立皇后,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究竟是哪種決定性的原因使得他堅持不立後,史料中並未記載,我們今天也只能夠憑藉當時的點滴資料和想象進行猜測了。
還有一種對於秦始皇的皇后為什麼沒有記載的說法,我得說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因為著名歷史學家李開元先生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為此還寫過一本書——《秦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