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琛哥74622216

    那你要看麼專案是什麼競賽,如果是中國優事強項沒拿世界金牌,確保送青華學習又根不上會覺得自已是個失敗者,但這種可能很小的

  • 2 # 夢迴精武

    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清華和北大:

    1.清華大學簡稱“清華”,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 。

    學校正式成立於1911年,由北京的清華園而得名,初稱“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翌年更名為“清華學校”;為了持續培養高水平人才,1925年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學校南遷長沙,與北大、南開聯合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52年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先後恢復或新建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學科,併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

    清華大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長達百餘年的辦學歷史中,培養出了無數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才,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裡走出,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一大批學術巨匠曾在此執教,恰如清華園工字殿內對聯所書——“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

    2.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及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重要成員。

    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首所國立大學,也是首個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2年5月3日,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為首任校長。1916年,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相容幷包之義”,把北大辦成全國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大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遷往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1952年院系調整,校園從內城沙灘紅樓遷至西北郊燕園。

    看完這些高大上的介紹你就基本明白了,只要能進入這兩所大學的,基本都是非常非常厲害的,那麼清華北大每年要在全國招多少人,有哪些途徑可以考入這兩所學校?

    特殊的招生方式也有很多,例如2017年清華大學的其他招生途徑主要有保送生、自主招生、領軍人才選拔、國防生/定向生、飛行學員班、自強計劃/貧困專項計劃、高水平運動員,高水平藝術團、藝術類(美術學院)港澳臺僑等十種型別。這其中僅僅靠競賽的好成績進入清華北大的更是鳳毛麟角,一般情況下高水平的學生是在保證基本功課的情況下參與競賽並獲獎的,僅僅靠競賽獎牌是有很大風險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一直在打壓學科競賽,呼籲公平錄取學生,但是清華北大在自主招生時還是很看重競賽成績?其實校方也有一定的考慮,他們更看重從競賽中拼殺出來的學生的特質:

    1. 精力分配恰當,一般情況下這類學生能夠兼顧競賽和高考,而且競賽的難度和深度遠大於高考,在同樣的時間段裡掌握了很多別人不具備的知識;

    2. 超強的自學能力,在高中階段超前學習了很多其他課程,甚至包括大學的內容,這些知識的學習不可能像正常教學進度一樣進行,很多要自學,遇到很多問題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3. 非常規思維:經過競賽培訓的學生思維迅捷敏銳,能用常人想不到的辦法解決問題,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4. 心理素質好:經歷的挫折和打擊多,也見識過傳奇人物,對自我定位比較客觀,不盲目自大。

    下面進入今天最主要的問題:為什麼有一些競賽生沒有拿金牌進清北就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其實有很多進入這兩所高校的高材生髮現,自己從以前的“世界中心”一下子跌落到默默無聞的角落,周圍的強者太多,內心倍感打擊,許多人甚至第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正因為強者太多,有的甚至讓你感覺遙不可及,所以沒有拿到金牌的競賽生有這種感覺也是很正常的事。

    總的來說就是這句話“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別說是沒有拿金牌的會感覺是失敗者,就是拿了金牌的也不一定會很自信,強中自有強中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用“此生我只愛你一人”寫一篇古風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