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嚮往151615945

    藝術價值體現在與觀影者、閱讀者是否產生共鳴。罪惡極致是體現人性的惡,與人性的善做觀點衝突,抨擊人的惡。人厭煩惡,但做不到不惡。大惡是惡,小惡非惡嗎?總看不到自己做的惡,只看別人做的惡。

    藝術價值體現在故事事件的邏輯特點。

  • 2 # 耕樂堂文化

    人性中的善惡和人的正面、負面情緒,都是文學作品應該表現的。就看你用什麼態度來對待,你的表現所抵達的深度。藝術價值的體現,不同文體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影視與書籍就有不同的審美要求。前者視覺效果要求高,後者文字功力起關鍵作用。

  • 3 # 魯魯修58

    當然不是啦,藝術價值不只是在於負面情緒和罪惡感,還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這麼說,能夠正確準確得反應現實生活或準確表達出文化或價值觀就具有藝術價值。

  • 4 # 高吉明之追憶逝水年華

    情緒和罪惡是人性的反映,是一種矛盾衝突。這是構成電影或小說的重要成份。電影或小說,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從根本上都是藝術。電影依賴於文學,沒有文學作基礎,電影是不能構成電影的。因此,無論是電影或小說都是以表現人性為首要任務的。說到底,文學即人學,電影也不例外。人性與社會構成了電影或小說的全部內容。在藝術裡,並不存在不能寫負面情緒的問題,恰恰相反,必須寫構成矛盾衝突要素之一的負面情緒,因為它是人人都有的真實心理狀態,是人性的一部份,非常重要,不能不寫,不能不反映。況且,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人生活在世界上,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和不順心,因此而產生的牴觸甚至反人類的所謂負面情緒,都是必然而正常的。在小編提到的“負面”這個詞,已經是一個帶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色彩的詞語,是和當下的熱詞“正能量”相通的另一種法,讓我有些無奈而又無語!我個人認為,真正的好的藝術作品,無論是電影或小說,都不該被某種強加的思想意識所左右和束縛,如果硬要把人的自由意識和自由情緒控制起來,或引向單一的方向,那將是對人性的扼殺,那是不可能也很可惡的作法!試想一下,如果不允許負面情緒存在,那不憋死人嗎?

  • 5 # 鄒思聰

    負面情緒,罪惡,如果是為了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為了情節的驚悚,離奇而製造罪惡的故事,實際上反而可能偏離了藝術。

    儘管戲劇強調衝突,矛盾,才有發展,才能引人入勝,但是強行製造不合理的罪惡,不合理的負面情緒,就往往適得其反,讓人生厭,讓人覺得“不合理”,“矯情”,“不真實”,這種“負面”的不真實,“罪惡”的不真實,和那種“高大全”的不真實,是如出一轍的。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違反了人性。

    人性有其高貴的一面,也有其卑劣的一面,有堅強則有懦弱,又善良也有邪惡,有愛情也有恨。但是一切都有原因,矛盾也好,衝突也好,悲劇也好,喜劇也好,都不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須有其“合理的緣由”。

    那麼在藝術創作中,再離奇的情節,再荒誕的故事,都離不開合理的原因,如果莫名其妙的強行離奇,友善的人毫無理由的殺死別人,邪惡的人毫無理由的做好事,其樂融融的家庭毫無理由的分崩離析,都會讓觀眾和讀者新生反感。

    藝術,戲劇,文學作品,都是人性,人生,人與世界的集中展現,可以是繁瑣的生活,可以是離奇的冒險,可以是殘忍的謀殺,可以是Sunny快樂的青春,可以是垂垂老矣的暮年,這些一切,都可以變成藝術,變成文學,我們最終要反應的,無非是人在偌大宇宙中的位置,情緒,體驗,困境,喜悅,絕望,讓人能夠自我代入,獲得巨大的感動,自我滿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有名氣的人都喜歡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