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文品史
-
2 # 月亮之上有愛
唐末藩鎮割據。中央權威盡失,然後五代十國時期,軍閥自立,皇帝寶座實現了輪流坐的局面。皇權的天授面紗一旦解開,也就止不住各路人馬的皇帝野心。應該說那個時代,忠誠兩詞最不值錢的,社會氛圍如此。趙匡胤軍權在位,託孤重臣,有聲望、有軍隊,底下一幫人都有從龍之心,面對後周的孤兒寡母,兵變是顯而易見的。
-
3 # 行者尚武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是五代至北宋時期文武雙全的傑出將領,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趙匡胤之所以能夠輕易奪取江山,其一,這和他從小聰慧過人,跟隨父親從文習武,煉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學成後初出茅廬,在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得到了鍛鍊。
其二,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始入軍旅,跟隨周世宗南征北戰屢建戰功,贏得了眾將士認可,得到了周世宗柴榮器重。柴榮病重時,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周世宗病逝後,年幼的周恭帝即位後不久,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從此手手握舉國重兵,為奪取後周江山奠定了基礎。
其三,在取代後周的過程中,因趙匡胤注意嚴肅軍紀,一回開封就下令軍隊各歸兵營,開封城中沒有發生以往五代改朝換代時出現的那種燒殺搶掠的混亂局面,因而得到原後周大小官吏的支援。趙匡胤的“嚴敕軍士”無疑表現出一種政治見識,趙匡胤母親之言:“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
總之,這場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幾乎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就取得了改朝換代的成功,創造了歷史上王朝更替的奇蹟”。
-
4 # 花落誰家苑
後周有嚴重BUG,趙匡胤發現了BUG,利用它,實現了自己利益最大化。
比如一個銀行有嚴重BUG,你利用它,理論上你可以把銀行搞破產如果政府不管的話。
-
5 # 銀湖金濤
趙匡胤能輕易篡奪江山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政治統治和更迭的結果。
五代十國的統治是唐末藩鎮割握的繼續與發展。五代十國的統治者,原先都是手握重兵的藩鎮將帥,他們都是憑藉武力擴大各自的勢力奪取皇位的。五代實質上是奪取了中央權力的藩鎮所建立的政權。
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努力割除五代的弊政,增強了後周的實力,但不幸英年早逝。而趙匡胤是後周統領禁軍的大將,握有軍權。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
6 # 歷史伴讀小二
傳奇皇帝趙匡胤曾給後世宋朝皇帝留下祖訓:(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我們可以從這祖訓第一句就知道了宋太祖趙匡胤的皇位是怎麼來的?
一、趙匡胤不僅是大將軍,開國皇帝;他還是武學宗師
1.趙匡胤與周世宗柴榮結為異性兄弟:在五代十國時代,那時候戰爭狼煙四起的現狀,學武藝投身行伍之中,最容易獲得功名利祿。趙匡胤年輕時就遇到後周世宗柴榮,兩人還是一見如故,可能還在“華山論劍”一較高下之後,發現雙方對脾性就結為異性兄弟。各位看官是否還記得“天龍八部”中喬峰聚賢莊大戰英雄豪傑,使用的“太祖長拳”拳法可是中國六大拳法之一,照看不是金庸老先生胡編的,真實性可考究。
2.得到周世宗大力提攜:趙匡胤有了這位身世顯赫的兄弟之後,這前途就是一片光明。最後在世宗柴榮繼位後周大統之後的歲月裡,趙匡胤每打一次仗就升一級,這簡直就是“火箭式升官模式”,最後在周世宗病重快駕崩的時候,又一次“火線提級”,成為殿前都點檢兼地方節度使,這就是武將位極人臣的時刻,獲得朝代改名換姓的真正資本。
二、“黃袍加身”戴CROWN,靜帝禪讓得天下
1.“黃袍加身”:宋太祖趙匡胤是大將軍兼任禁軍統領,發動兵變卻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而且在五代十國時代,武將有兵有權進行宮廷政變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可能睡夢驚醒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這樣的政權更迭頻繁的時代,趙匡胤部下也想在新朝建立之時,他們作為開國功臣享受榮華富貴。這樣的原始動力下選擇在“陳橋兵變”進行“黃袍加身”之後,趙匡胤也是半推半就地接受此事,最後來到皇宮,靜帝禪讓得到後周天下,開始中原地區全國大一統時代。
2.後周靜帝禪讓,未開殺戒:後周皇族是得到很好的安置,趙匡胤並沒有進行大規模殘殺與滅族,這使得他在新舊交替之時,能夠很好平衡各方勢力與利益。即使在宋朝天下一統之後,也沒有對前朝皇族進行清算,這是要大大的點贊一個。並不像明朝太祖朱元璋那般的殘酷狠毒,屠殺功臣名將。
3.“杯酒釋兵權”:宋太祖趙匡胤,他簡直就是中國權術運用典範人物。對於手握重兵的部下能夠喝一頓酒就能夠把兵權收攏於自己手中,這是什麼樣的造型與手段才能“大道至簡”運用。這一手段作用就是結束五代十國時代地方藩鎮割據的混亂百年的局面。不過這些手握重兵的將軍最後個個都當了閒散的公爵侯爵,整天就是養歌姬,侍妾,附庸風雅的作風做派。結局也是獲得善始善終。
4.“強幹弱枝”“重文輕武”國策:開始重用文人治國,武將的位置被一降再降,而且掌握兵權的樞密使都是文人擔任。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位置怎麼來的?他知道五代十國的動亂根源是什麼?最後卻造就宋代詩詞歌賦,文化水平,文學等方面都達到封建時代的高潮。
經過宋太祖趙匡胤“善待前朝皇族”,“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等方面措施,直接新舊朝代交替平穩過渡,也造就宋代幾百年的文化鼎盛的時代,也杜絕五代十國時代武將亂國的慘劇再次發生。當然也取決於他的個人性情與魅力,不然不會留下這樣的祖訓。
-
7 # 君山話史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的。我且來說說趙匡胤的奮鬥史。
1、將門之後,崛起於後周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父親趙弘殷曾是後唐皇帝李存勖手下的將領,直到後周時代才去世。在中國曆朝皇帝中,趙匡胤大概算得上是功夫最厲害的人之一。現在武術裡面有一套叫“太祖長拳”,據說便是他所創的。
公元948年,二十一歲的趙匡胤投奔郭威麾下,開始在軍界崛起。郭威在公元951年發動政變,推翻後漢政權,建立後周政權,趙匡胤先後擔任滑州副指揮、開封府馬直軍使等職。
2、高平之戰,脫穎而出郭威去世後,柴榮(郭榮)繼位。北漢乘機聯合契丹大舉入侵,與周世宗柴榮決戰於高平。戰役之初,周軍出師不利。危急時刻,趙匡胤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率自己的騎兵部隊勇闖敵陣。在他勇敢精神的激勵下,士兵們無不奮力死戰,以一當百,終於力挽狂瀾,大破北漢軍。
高平之戰,趙匡胤脫穎而出,嬴得了皇帝的讚賞與器重。很快,他被提拔為殿前都虞侯,成為禁軍高階將領。周世宗柴榮深感後周軍隊建設存在很大弊端,決意改革,精兵簡政。改革的重任落在趙匡胤身上,也給了他展露組織天才的機會,他淘汰老弱之兵,調選天下武藝高強之勇士重組禁軍。此後,這支軍隊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堪稱天下勁旅。
3、南征北戰公元956年,趙匡胤追隨周世宗柴榮征討南唐。在南唐之戰中,他光芒四射。先是在水戰中大敗南唐水師,奪取敵艦五十餘艘;緊接著,趙匡胤又攻克滁州,生擒南唐將領皇甫暉等。特別在六合之戰中,趙匡胤更是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奇蹟,他以不到二千人的區區之眾,打敗了南唐兩萬軍隊的進攻,殺敵五千餘人。戰後,柴榮擢升他為定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成為禁軍的第二號頭目,僅次於殿前都點檢、郭威的女婿張永德。
公元959年,即周世宗顯德六年,一代明君柴榮御駕親征契丹,從水、陸兩路分兵北進,趙匡胤為水路軍總指揮。後周軍隊連戰連捷,先後攻下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莫州、瀛州、易州等,收取燕南之地。正當柴榮雄心勃勃欲收復幽州時,卻突染重疾,不得不班師回朝。
4、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一病不起,在彌留之際,他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把禁軍一號頭目張永德撤職,由趙匡胤出任殿前都點檢。
據說周世宗柴榮在北伐契丹途中,看到一塊木牌,木牌上寫有“點檢作天子”這幾個字,於是便對張永德產生戒心。柴榮並非後周開國皇帝的親生子,而是養子。雖然他改名為郭榮,但在許多人看來,他繼承帝業名不正言不順。柴榮在病重時,不得不考慮自己百年之後,他的兒子能否穩坐江山。殿前都點檢張永德乃是郭威的女婿,手握重兵,這不得不讓柴榮憂心忡忡。而趙匡胤與郭家無淵源,柴榮更傾向於把兵權交給他。
縱然柴榮英明一世,有件事還是出乎他的意料,在他死後不到兩年,他所信任的趙匡胤居然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竊取了柴氏江山。
5、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公元960年,趙匡胤藉口契丹入侵,率大軍出征。剛走到開封城東北四十里處的陳橋驛,禁軍首領們便發動兵變,要求立趙匡胤為皇帝。當然,所謂的兵變,不過是策劃好的一齣戲罷了。於是趙匡胤黃袍加身,率大軍返回開封,幾乎兵不血刃就完全控制京城。小皇帝柴宗訓被逼退位,趙匡胤在眾人的擁戴下,入皇宮崇元殿,即皇帝位,改元建隆,改國號為宋,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太祖。
後人只看到趙匡胤奪權的容易,卻忽視他十幾年奮鬥的艱辛,地位是拎著腦袋打仗打出來的。陳橋兵變奪權,類似這樣的兵變,其實在五代是很常見的。只是別人過把皇帝癮就死,只有趙匡胤的大宋政權,最終削平各路諸侯,成為一個長期穩定的政權。
-
8 # 大飛哥愛歷史
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對外南征北討,攻北漢,逐契丹,徵南唐,擊後蜀。同時對內輕徭薄賦,與民修養生息,使得北周國力大增,大有一統天下之勢。只可惜公元959年6月19日柴榮病逝於汴梁,終年三十九歲。逝世前柴榮解除了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因為趙匡胤跟隨柴榮多年,深得柴榮信任,為了保證自己的兒子順利登基,所以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傅,想靠老趙來保柴氏天下的安全。只可惜,他沒有看透趙匡胤的本質,柴榮活著時,趙匡胤確實忠心耿耿的,也為北周記下了汗馬功勞,之所以把他安排到了這麼重要的位置,說明柴榮對他還是很信任的,最起碼認為他靠得住。另外柴榮又把石守信升任為殿前都指揮使,他可是趙匡胤的結義兄弟,這是柴榮做的一個錯誤的決策。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動,並不代表他死了這些個大臣們依舊對他的兒子忠心耿耿,自己年僅七歲的兒子在治國方面什麼都不懂,就算趙匡胤不反水也難保別人不反。
造反之前,趙匡胤和他的那些個結義兄弟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進行了密謀, 這些人都是軍隊高官,掌握著全國的禁軍 ,只要他們沒意見,那造反成功率將大大提高。終於機會來了,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已經與心腹將領密謀完成,使人詐報契丹大軍壓境,當時的宰相範質不明真相,立刻給身為北周最好軍事統帥的趙匡胤下命令,要他帶兵出征。趙匡胤接到命令後,就帶領他的嫡系部隊出征,行至陳橋驛,眾將士在他弟弟趙匡義的帶領下,將一件預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他身上,是為黃袍加身,大呼點檢為天子,發動了“陳橋兵變”,隨後即殺奔京城,在京城為內應的石守信等人開啟城門,叛軍長驅直入,周恭帝柴宗訓退位,趙匡胤即皇帝位,建國號為宋,是為宋太祖,柴榮一手創立的心血,就這樣被他的託孤重臣給篡奪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宋朝的建立,使因周世宗死後暫時停止的統一步伐又開始重新加快。
-
9 # 宋安之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可以輕易篡奪了後周江山,只是透過一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進行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就建立了北宋呢?
究其原因在於當時五代十國屬於是“重武輕文”,軍人透過政變建立政權的事情比比皆是。像趙匡胤篡奪的後周政權,本身就是後周太祖郭威透過兵變建立的,而且也是黃袍加身式的兵變,可以說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其實就是學習了後周太祖郭威,而且學的是有模有樣的!
可以說五代十國就屬於武夫治國的時代,擁兵自重,甚至以此進行改朝換代的大將是比比皆是。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唐朝在安史之亂出現的藩鎮林立問題,唐朝150多年時間都沒有將這個問題解決,所以最後唐朝亡於藩鎮朱溫之手。而唐朝滅亡以後,之前那些藩鎮搖身一變,成為大軍閥,甚至建立了各個割據政權,因此出現了五代十國亂世。
而趙匡胤篡位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時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剛剛英年早逝,年僅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繼位,所謂幼主當國最為危險。
更關鍵的是周世宗柴榮北伐臥病回京以後,為了防範張永德,命趙匡胤任殿前都點檢接替張永德。等到柴宗訓繼位以後,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可以說權勢進一步加大,擁有發動兵變的實力。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宋太祖趙匡胤學習後周太祖郭威,來了一出黃袍加身式的兵變,篡奪了後周江山,建立了北宋。可以說北宋的建立,就屬於是五代十國“重武輕文”亂世中,透過發動兵變建立的一個普通政權。
當然宋太祖趙匡胤並非尋常人,雖然在那種歷史背景下建立了北宋,但很明顯的跳出那個死迴圈。他當時進行了中央集權,削除了地方上節度使的兵權,使其再也沒有擁兵自重的條件,並且還進行了重文輕武,在種種措施之下,北宋才得以結束五代十國,更是有了兩宋300多年的江山。
-
10 # 向陽花開7290
趙匡胤能夠輕易奪權,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趙匡胤當時掌握軍權,京城的禁軍都歸他調動。五代時期,崇尚武力,多數政權交替都是透過武力完成的。其次,柴宗訓母子孤兒寡母,當時柴宗訓只有7歲,還是個小娃娃,沒有執政能力,周世宗留下顧命大臣範質和趙匡胤輔佐。範質是個文官,治理國家有一套,但是沒有一兵一卒,面對手握重兵的趙匡胤,毫無反擊之力。再有,趙匡胤蓄謀已久。早在周世宗還在位的時候,趙匡胤就製造謠言“點檢做天子”,周世宗起了疑心把當時的殿前都點檢張永德免職,讓他無比信任的趙匡胤接任。周世宗去世後沒多久,趙匡胤就製造了遼軍來犯,要出兵抵抗的由頭,出兵前,又放出謠言,“出軍之日,點檢做天子”,造成京城內外人心浮動。黃袍也早早做好了。
-
11 # 丁強888
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辜負後周世宗厚恩。能夠篡位成功,主要原因五代十國各朝代不停的收緊節度使,也就是地方軍事力量的許可權,把軍權集中於中央禁軍。到了後周,只有禁軍有能力改朝換代,而趙匡胤作為禁軍統領,控制了這一支最強戰力。次要原因則是周世宗對兄弟趙匡胤的信任,導致他臨死佈局沒有防備趙匡胤。
而周世宗早死,繼承人孤兒寡母,自然而然被五代亂世傳統的強勢軍頭趙匡胤撿了桃子。
五代上承唐朝後期藩鎮割據歷史。地方節度使掌握很大的權利。後梁,後唐,後漢後周都是地方強藩起兵,實現了改朝換代。所以五代各君主對地方上的強大藩鎮一直不遺餘力的進行打擊和削弱。力圖不斷擴大中央控制力。
這個過程中不斷髮生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朱溫準備吃下河北,逼得王鎔和王處直都投向李存勖。李存勖時期節度使權力大受打壓,結果不到三年全國藩鎮群起反對李存勖。李從珂想要削石敬瑭的權,結果石敬瑭勾結契丹反了。
石重貴跟契丹人正在打仗,結果最大的藩鎮劉知遠坐山觀虎鬥。後面來摘桃子。
劉知遠兒子想要削藩。把郭威全家殺了,結果在外的郭威帶兵打進京城來了。
無論怎麼說。到了周世宗時代,削藩大業成就巨大,地方藩鎮精兵不斷的被皇帝抽調補充進入中央禁軍。周世宗可是一個馬上打天下的皇帝。在不斷親征的過程中。既能強化對軍隊的控制。又能把不聽話的大將順便解決掉。
到周世宗死時。地方節度使已經沒有能力像前朝一樣隨便建立一個新朝代了。
但人性相通,周世宗對強大的禁軍也不很放心。自己在的時候能控制住這支禁軍。死後孤兒寡母可不一定。所以周世宗臨死前把原來的殿前督檢點換掉。換上自己的心腹兄弟趙匡胤。沒想到換上來的趙匡胤結果也一樣。所以後周孤兒寡母就悲劇了。
後周相比前面幾個朝代和宋朝還有一個不利之處。就是郭威全家被殺後。郭榮(柴榮)是以郭威養子身份繼位。他死後後周沒有其他繼承人。他的血緣上的兄弟不是郭威的法理上的繼承人。所以只能傳給自己的兒子。
後來趙匡胤就學聰明瞭。在亂世不能傳給掌握不住大局的孩子。為了統治的穩定。他傳位給弟弟
回覆列表
因為從後梁到後周,不斷征戰,不斷兼併,不斷改革,就是消除地方割據勢力,鞏固中央集權,而在不斷的鞏固下,不斷地方勢力被消滅,不斷的地方精銳被守歸中央,地方割據勢力越來越少,保持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說明統一趨勢不斷加強,禁軍是全國最精銳的部隊,誰掌握了禁軍,誰就掌握了天下。因而趙匡胤作為禁軍的統帥,是最有機會成為皇帝。
趙匡胤 中國大宋王朝的建立者, 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為什麼是趙匡胤能夠取代後周?
北宋之幽雲十六州。(1)
幽雲十六州對於中原王朝的重要性我就不必說了,我們把時間軸撥到宋初,現在來進行宋朝系列第一個話題——
趙匡胤取代後周不是偶然現象,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但也是不同尋常,為什麼這樣說呢?請聽我一一道來,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紛擾割裂的時期,這是從唐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發展過來的,這時的皇帝走馬燈式的換著,後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公然說:“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後梁建立者是唐末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建立,曾為黃巢起義軍的重要將領,後看黃巢發展沒前途,就叛變降唐,透過戰爭消滅其他藩鎮割據勢力,初步統一黃河流域,成為中原最大割據勢力,後利用宰相崔胤與宦官的矛盾,趁機進入長安,誅殺宦官集團,後又殺死宰相和唐昭宗等人,立傀儡唐哀帝。
後梁 天祐四年(907),自立為帝,建立後梁,923年為晉王李存勖從河東進擊開封所滅。
後唐 為沙陀族貴族李存勖所建,後唐後期統治集團內部爭奪權力相互攻殺,實力大損,為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稱兒,割幽雲十六州,勾結契丹進擊洛陽所滅,石敬瑭建立後晉。
後晉 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使得中原王朝無險可守,947年,後晉由契丹南下攻陷開封而亡。
後漢 後晉亡後,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遼軍退兵後,率軍進入開封,建立後漢,後隱帝誅殺朝中大臣,天雄節度使郭威被迫起兵,攻入開封,後漢滅亡。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慶陵。
後周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後周世宗,改革政治,並進行統一戰爭,並打贏了高平之戰,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北漢、契丹聯軍與後周在澤州高平城(今晉城高平市)一帶進行的一次關鍵性戰役,此戰中,後周初戰不利,柴榮冒著矢石親臨戰場,終於扭轉戰局,此戰以後周的大獲全勝告終,中原王朝從此由弱轉強。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
大家發現沒有,後梁的建立者朱全忠是控制了大量地方軍隊才得以建立,後唐李存勖是晉王控制著廣大河東地區,後晉石敬瑭也是由河東節度使進擊首都,建立後晉,後漢劉知遠也是,而趙匡胤確是由於是殿前都點檢,掌握精銳的禁軍而兵變建立北宋。
因為從後梁到後周,不斷征戰,不斷兼併,不斷改革,就是消除地方割據勢力,鞏固中央集權,而在不斷的鞏固下,不斷地方勢力被消滅,不斷的地方精銳被守歸中央,地方割據勢力越來越少,保持著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說明統一趨勢不斷加強,禁軍是全國最精銳的部隊,誰掌握了禁軍,誰就掌握了天下。因而趙匡胤作為禁軍的統帥,是最有機會成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