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年終獎麼?多少?是年底發麼?
今年 5 月,我去參加朋友公司主辦的新媒體峰會,看她公司順風順水,我說待遇不錯吧,她說工資還行,就是年終獎拖 3 個月還沒發。細問才知道,老闆怕他們領了年終獎就走人,故意拖到年中才發。
「年終獎」變「年中獎」,而且是「次年」。用這種方式挽留人才,實為下策。
會玩的老闆該怎麼做?任正非做了示範。
近日,華為提前發年終獎的訊息刷屏。
華為榮耀員工在內部論壇心聲社群稱,今年的獎金第四季度就發。
任正非簽發的內部檔案證明屬實。
為激發員工鬥志,華為榮耀團隊改革激勵制度:
真正以奮鬥者為本,獎金不分職級,不看資歷,只看貢獻,導向衝鋒,服務使用者越多、獎金越多,上不封頂,及時兌現。
該方案稱:只要在內、外合規的邊界內達到目標,搶的糧食越多、分的獎金越多,13 級就可以拿 23 級的獎金。
一個新入職的應屆生,只要銷售業績到位,也能拿百萬獎金。
提前發年終獎,是很好的留將策略。在這樣的團隊,你永遠不用擔心幹了活拿不到錢,更不用擔心老闆會拖你的獎金,員工只管心無旁騖的奮鬥、衝鋒。相反,若員工邊幹活,邊擔心拿不到錢,邊幹活邊怕老闆拖他的獎金,他能幹好麼?
任正非是「人傻錢多」嗎?
絕對不是!相反,他是人精。
作為中國企業家裡最頂級的用人高手,任正非如何用人?
以下,請看任正非的人才觀:
1
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
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華為要創造價值,應承認資本的力量,但更主要是靠勞動者的力量。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的作戰能力提升很迅速。
要敢於漲工資,這樣人力資源改革的膽子就大一些,底氣就足一些。
我們需要多種學科人才,構築對華為有長遠影響的知識體系,不能只侷限在通訊、電子工程類的招聘。可以招一些神經學、生物、化學、材料、理論物理、系統工程等。
應屆進來後,要堅持 2 年的保護期,2 年內不要淘汰。當年華為電源團隊的一名干將曾是牙科醫生。他有兩年不太明白的適應期,將來能否脫穎而出就看他的實際貢獻。
「先有雞,才有蛋」,這就是我們的假設,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所以我們敢於先給予,再讓他去創造價值。
所有細胞都被啟用,這個人就不會衰落。拿什麼啟用?血液就是薪酬制度。
任正非:什麼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2
不同崗位,用法不同
要求不同,激勵不同
任總說,世界上有很多優秀人才進不來,不僅是工資問題,還有組織模型問題。要區別對待:
科學家進來,因為高薪,又較少的涉及人際關係處理,所以能留下來。
新招入的管理者,他領導的千軍萬馬本來就是上甘嶺來的兄弟連,誰服他?所以這批人員先放到重灌旅去參加迴圈打仗,打仗過程中,也會形成「兄弟血緣」關係,再任命他已經適應華為文化。
基層員工還是要踏踏實實,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貢獻多,就多拿錢。
3
找人而不是招人,找優秀的人
並給優秀人才創造最好的成長氛圍
找人,而不是招人。最優秀的人,肯定不是靠流程招來的,是靠伯樂去找的。
人才在哪都是香餑餑,都不缺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這要求我們要靠一雙慧眼去發掘,去找人,而不是靠流程來招人。
找對的人,不能靠看簡歷。主管要有求賢若渴的意願,主動投入時間精力去找人,更要有識別人才的能力。如果看簡歷就能評估人,那電腦就能當面試官了。
我們對於人才不應該苛求,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要學會發現人才的最大的閃光點,用好他們的長處。
如果貝多芬到你公司應聘,你心想,音樂家是聾子,有沒有搞錯?你想想,你會錄取嗎?
我們一定要欣賞個體差異,包容不完美的牛人。
當優秀的員工進入我們的組織,作為主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第一,創造簡單、公正和透明的氛圍,讓所有為組織創造了價值的員工都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二,尊重和溝通,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自己獲得認可,工作有反饋,能力有提升,這是最基本的。我們要尊重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習慣,積極溝通。
第三,加強對骨幹員工的關注和非物質激勵,重視組織氣氛建設。
4
炸開人才的金字塔尖
讓人才流動起來
金字塔本身也是封閉的系統,限制了組織模型和薪酬天花板,炸開人才塔尖,就是形成開放的人才系統。
我們要找一些牛人,幾個牛人帶一批小青年。
華為的「牛人」,都要自己選四個助手,培養這些助手開闊眼界。每個助手跟你時間不超過 3 年,能力就可以迴圈出去了。
加強幹部流動,這是華為長期的方針,人才要迴圈起來,避免閉門造車,否則,慢慢地他就找不到目標方向了。那些在前線的幹部,有一些回來是帶有戰爭經驗到研發,有一些是走向產品銷售,又增加了縱深,這樣子我們公司的血液都流動起來了。
5
不拘一格降人才
誰說窮二代不能成為華為接班人?
谷歌有他的選才方式,它拿走了很多人才。但我們認為,識別人才的方式很多,不能用一種教條的方式衡量什麼是人才。
這次在美國招了大量的博士,這些人的第一志願是非洲。為什麼?出去留學的不全是富二代、官二代,還有窮二代。
窮二代的最大理想,是書讀完了趕快掙錢幫爸爸媽媽還賬。華為哪兒掙錢最多,非洲掙錢最多,他們就選擇去非洲。
他們到非洲綜合化鍛鍊,什麼都搞明白了,你怎麼知道他不是華為未來的接班人呢?
華為公司首部微電影《We Huaweiers》
▼
這個短片告訴你,17 萬華為人是如何工作的
6
大膽對人才投入
收穫是遲早的事情
我今天最高興的是,公司戰略方向跟我想的是一致的,短期內成不成功並不重要,我們走到這一條路上來,最後一定會成功,只是時間早遲的問題。
招聘人才這個事情,其實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人才最優秀。
顛覆舊中國的是兩個醫生,孫中山和魯迅。
你找領袖的時候怎麼會去找個醫生做總統呢,你有沒有想過?當然孫中山是臨時大總統,但當了幾天也是大總統啊。
所以說誰是人才,誰不是人才,沒有模型。你們大家知道金一南大將軍,看看他的簡歷,圖書館管理員。
華為要有開放的用人態度。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3 年時間從一星准將直升到四星上將,而且是一把手的上將;艾森豪威爾從上校升到五星級上將,只用了 5 年時間。美國這樣用人的態度,為什麼華為不能用?
以上就是任正非的人才觀。
華為堅持「以奮鬥者為本」,特別敢為人才花錢。據 2015 年的資料,華為年入 100 萬的超過 1 萬人,年入 500 萬的超過 1000 人。
但在我看來,給錢多並不值得華為驕傲。員工拿錢多,那是他的實力,人家牛逼、值錢,當然要多拿錢,你不用羨慕。
華為真正牛逼的地方,不僅在於給錢多,在於給得公平。一套牛逼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絕不讓真正的奮鬥者吃虧,保護每一位貢獻者的合法利益。
最讓人喪失鬥志的激勵制度就是:
幹多幹少一樣,幹好幹差也一樣。
當然,所有的評估方式都會有誤差,都不可能 100% 精確的做到多勞多得,但我們至少要努力去超著這個方向做。在這個過程中,老闆和員工都要有好心態:
員工不要老覺得自己付出太多會吃虧,你的付出本質上是為自己,不是為了老闆;老闆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給了員工機會就怎樣怎樣,機會其實是員工憑本事自己爭取到的。
作為老闆,任正非就有個大智慧:不需要員工感恩!
陳春花老師採訪任正非時,談到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提到了“感恩”,陳春花說:在我們的認知裡,當一個公司能夠為員工提供好的工作環境,獲得好的收入並能夠不斷成長,這個員工應該有一種感恩的心。
任正非聽完並不接受陳春華的觀點:
在華為,我們不需要員工感恩,如果有員工覺得要感恩公司了,那一定是公司給他的東西多了,給予他的多過他所貢獻的。
看完由衷的佩服任正非。劉強東說過,所有的失敗,最終都是人不行。反之亦然,所有的成功,最終都是人對了,典型如華為,不僅找對人,還要會用人。
人是最重要的,如何找人,如何用人,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
你有年終獎麼?多少?是年底發麼?
今年 5 月,我去參加朋友公司主辦的新媒體峰會,看她公司順風順水,我說待遇不錯吧,她說工資還行,就是年終獎拖 3 個月還沒發。細問才知道,老闆怕他們領了年終獎就走人,故意拖到年中才發。
「年終獎」變「年中獎」,而且是「次年」。用這種方式挽留人才,實為下策。
會玩的老闆該怎麼做?任正非做了示範。
近日,華為提前發年終獎的訊息刷屏。
華為榮耀員工在內部論壇心聲社群稱,今年的獎金第四季度就發。
任正非簽發的內部檔案證明屬實。
為激發員工鬥志,華為榮耀團隊改革激勵制度:
真正以奮鬥者為本,獎金不分職級,不看資歷,只看貢獻,導向衝鋒,服務使用者越多、獎金越多,上不封頂,及時兌現。
該方案稱:只要在內、外合規的邊界內達到目標,搶的糧食越多、分的獎金越多,13 級就可以拿 23 級的獎金。
一個新入職的應屆生,只要銷售業績到位,也能拿百萬獎金。
提前發年終獎,是很好的留將策略。在這樣的團隊,你永遠不用擔心幹了活拿不到錢,更不用擔心老闆會拖你的獎金,員工只管心無旁騖的奮鬥、衝鋒。相反,若員工邊幹活,邊擔心拿不到錢,邊幹活邊怕老闆拖他的獎金,他能幹好麼?
任正非是「人傻錢多」嗎?
絕對不是!相反,他是人精。
作為中國企業家裡最頂級的用人高手,任正非如何用人?
以下,請看任正非的人才觀:
1
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
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華為要創造價值,應承認資本的力量,但更主要是靠勞動者的力量。特別是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的作戰能力提升很迅速。
要敢於漲工資,這樣人力資源改革的膽子就大一些,底氣就足一些。
我們需要多種學科人才,構築對華為有長遠影響的知識體系,不能只侷限在通訊、電子工程類的招聘。可以招一些神經學、生物、化學、材料、理論物理、系統工程等。
應屆進來後,要堅持 2 年的保護期,2 年內不要淘汰。當年華為電源團隊的一名干將曾是牙科醫生。他有兩年不太明白的適應期,將來能否脫穎而出就看他的實際貢獻。
「先有雞,才有蛋」,這就是我們的假設,我們對未來有信心,所以我們敢於先給予,再讓他去創造價值。
所有細胞都被啟用,這個人就不會衰落。拿什麼啟用?血液就是薪酬制度。
任正非:什麼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華為人都不是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了人才。
2
不同崗位,用法不同
要求不同,激勵不同
任總說,世界上有很多優秀人才進不來,不僅是工資問題,還有組織模型問題。要區別對待:
科學家進來,因為高薪,又較少的涉及人際關係處理,所以能留下來。
新招入的管理者,他領導的千軍萬馬本來就是上甘嶺來的兄弟連,誰服他?所以這批人員先放到重灌旅去參加迴圈打仗,打仗過程中,也會形成「兄弟血緣」關係,再任命他已經適應華為文化。
基層員工還是要踏踏實實,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貢獻多,就多拿錢。
3
找人而不是招人,找優秀的人
並給優秀人才創造最好的成長氛圍
找人,而不是招人。最優秀的人,肯定不是靠流程招來的,是靠伯樂去找的。
人才在哪都是香餑餑,都不缺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這要求我們要靠一雙慧眼去發掘,去找人,而不是靠流程來招人。
找對的人,不能靠看簡歷。主管要有求賢若渴的意願,主動投入時間精力去找人,更要有識別人才的能力。如果看簡歷就能評估人,那電腦就能當面試官了。
我們對於人才不應該苛求,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優缺點,要學會發現人才的最大的閃光點,用好他們的長處。
如果貝多芬到你公司應聘,你心想,音樂家是聾子,有沒有搞錯?你想想,你會錄取嗎?
我們一定要欣賞個體差異,包容不完美的牛人。
當優秀的員工進入我們的組織,作為主管,我們需要做的就是:
第一,創造簡單、公正和透明的氛圍,讓所有為組織創造了價值的員工都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二,尊重和溝通,每一個員工都希望自己獲得認可,工作有反饋,能力有提升,這是最基本的。我們要尊重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習慣,積極溝通。
第三,加強對骨幹員工的關注和非物質激勵,重視組織氣氛建設。
4
炸開人才的金字塔尖
讓人才流動起來
金字塔本身也是封閉的系統,限制了組織模型和薪酬天花板,炸開人才塔尖,就是形成開放的人才系統。
我們要找一些牛人,幾個牛人帶一批小青年。
華為的「牛人」,都要自己選四個助手,培養這些助手開闊眼界。每個助手跟你時間不超過 3 年,能力就可以迴圈出去了。
加強幹部流動,這是華為長期的方針,人才要迴圈起來,避免閉門造車,否則,慢慢地他就找不到目標方向了。那些在前線的幹部,有一些回來是帶有戰爭經驗到研發,有一些是走向產品銷售,又增加了縱深,這樣子我們公司的血液都流動起來了。
5
不拘一格降人才
誰說窮二代不能成為華為接班人?
谷歌有他的選才方式,它拿走了很多人才。但我們認為,識別人才的方式很多,不能用一種教條的方式衡量什麼是人才。
這次在美國招了大量的博士,這些人的第一志願是非洲。為什麼?出去留學的不全是富二代、官二代,還有窮二代。
窮二代的最大理想,是書讀完了趕快掙錢幫爸爸媽媽還賬。華為哪兒掙錢最多,非洲掙錢最多,他們就選擇去非洲。
他們到非洲綜合化鍛鍊,什麼都搞明白了,你怎麼知道他不是華為未來的接班人呢?
華為公司首部微電影《We Huaweiers》
▼
這個短片告訴你,17 萬華為人是如何工作的
6
大膽對人才投入
收穫是遲早的事情
我今天最高興的是,公司戰略方向跟我想的是一致的,短期內成不成功並不重要,我們走到這一條路上來,最後一定會成功,只是時間早遲的問題。
招聘人才這個事情,其實我們真的不知道哪個人才最優秀。
顛覆舊中國的是兩個醫生,孫中山和魯迅。
你找領袖的時候怎麼會去找個醫生做總統呢,你有沒有想過?當然孫中山是臨時大總統,但當了幾天也是大總統啊。
所以說誰是人才,誰不是人才,沒有模型。你們大家知道金一南大將軍,看看他的簡歷,圖書館管理員。
華為要有開放的用人態度。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3 年時間從一星准將直升到四星上將,而且是一把手的上將;艾森豪威爾從上校升到五星級上將,只用了 5 年時間。美國這樣用人的態度,為什麼華為不能用?
以上就是任正非的人才觀。
華為堅持「以奮鬥者為本」,特別敢為人才花錢。據 2015 年的資料,華為年入 100 萬的超過 1 萬人,年入 500 萬的超過 1000 人。
但在我看來,給錢多並不值得華為驕傲。員工拿錢多,那是他的實力,人家牛逼、值錢,當然要多拿錢,你不用羨慕。
華為真正牛逼的地方,不僅在於給錢多,在於給得公平。一套牛逼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絕不讓真正的奮鬥者吃虧,保護每一位貢獻者的合法利益。
最讓人喪失鬥志的激勵制度就是:
幹多幹少一樣,幹好幹差也一樣。
當然,所有的評估方式都會有誤差,都不可能 100% 精確的做到多勞多得,但我們至少要努力去超著這個方向做。在這個過程中,老闆和員工都要有好心態:
員工不要老覺得自己付出太多會吃虧,你的付出本質上是為自己,不是為了老闆;老闆也不要認為是自己給了員工機會就怎樣怎樣,機會其實是員工憑本事自己爭取到的。
作為老闆,任正非就有個大智慧:不需要員工感恩!
陳春花老師採訪任正非時,談到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提到了“感恩”,陳春花說:在我們的認知裡,當一個公司能夠為員工提供好的工作環境,獲得好的收入並能夠不斷成長,這個員工應該有一種感恩的心。
任正非聽完並不接受陳春華的觀點:
在華為,我們不需要員工感恩,如果有員工覺得要感恩公司了,那一定是公司給他的東西多了,給予他的多過他所貢獻的。
看完由衷的佩服任正非。劉強東說過,所有的失敗,最終都是人不行。反之亦然,所有的成功,最終都是人對了,典型如華為,不僅找對人,還要會用人。
人是最重要的,如何找人,如何用人,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