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人參果者

    宋江確實是害了梁山好漢。

    梁山好漢接受招安後,皇帝的本意是讓他們散夥,這樣,當初被柴進在皇宮裡的“睿思殿”刻掉的四大賊寇之首“山東宋江”的隱患就解除了,徽宗皇帝也就滿意了。

    但宋江不滿意,因為就此散夥,梁山108個頭領不僅只能拿到些小的官位,而且被分散到全國各地,互相不能照應。最重要的是,宋江想要大官位、要青史留名,這隻有幹更大的事才能辦得到,只有梁山眾將領繼續為他賣命才能辦得到。

    為此,宋江又託宿太尉向徽宗皇帝爭取。恰逢遼國進犯邊關,宿太尉建議“差宋江等全夥良將,部領所屬軍將人馬,直抵本境,收伏遼賊,令此輩好漢建功,進用於國,實有便宜。”徽宗皇帝覺得有理,便準了。

    宋江從此便帶領梁山眾好漢,徵遼、討王慶、滅田虎、擒方臘,宋江自己達到了建功立業的目的,代價是梁山有70名好漢在徵方臘過程中折損,連當小官的滋味都沒機會體驗,更別說宋江許下的“封妻廕子”了,這都是宋江害的。

  • 2 # 隨緣而顯

    1,宋江,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

    2,水滸傳結構佈局,是從洪太尉的信念開始,到皇帝的一夢結束。我們不是時時刻刻,樂在其中,痛在其中,忙在其中。

    3,如果說宋江害好漢,對應生活中,就是自己害自己。自己天天一信,二信,洪信。一說二說,說不停,最終都會夢醒。禍福無門,唯獨自招。

  • 3 # 一劍紅咋的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我們不能以現在的三觀去評價古人,而且咱中國被孔孟之道馴養了幾千年,孔孟之道又是統治者的救命稻草,所以,宋江本來就是卑微小吏,家境也還寬裕,自己不覺得朝廷有負於她。

    那麼,他投順朝廷的意思就很明確,他的手下絕大多數也想博個封妻廕子,所以,他沒有害誰,這是當時歷史條件所幹擾的

  • 4 # 五木聽濤

    宋江是害了梁山這個“替天行道”的群體,而不是害了梁山好漢這些個體。

    其一,梁山好漢本就是各色人等都有,每個人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就不同,所以對以後的期許也不同。宋江的招安思想是得到大部分人認可的,否則他也做不成,這就說明有一部分將領是渴望迴歸正途的(特別是那些名門之後),按照他們的價值觀來說,宋江是滿足了他們。其他一些草莽英雄講哥們義氣,跟著宋江就行,也就無所謂害不害了,真正有自己未來想法的人,最後還是選擇了自己的路。

    其二,梁山並不是一個團結的群體,在生存考驗的時候或許可以團結一致對外,但絕對不會堅持太長時間,最終會走向分裂,這也是宋江走招安這條路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私心更重一些),只是招安選擇的時機和用的方法不對。如果不走招安,一旦時間久了梁山分裂,有些人還是同樣的下場,所以無所謂害不害。

    其三,宋江是害了我們對於好漢的夢,所以我們才討厭他。

  • 5 # 守車寶寶

    不能用現在的思想去衡量當時的策略而要用當時的思想(主流價值觀)去衡量當時決策人的思想和策略,這是我們閱讀的古文的基本前提和思想,否則你用穿越的思想去評論當時決策者,就如同你帶著原子彈到秦朝打仗,那真是天下無敵的沒有意義的臆想,從而不能體會會悟出人性和社會的真諦,對你的學習和參悟沒有任何意義…;

    閱讀古文,除了欣賞其美麗的文采,經典的橋段,多彩的故事外,更重要的是明理;

    什麼是明理?呵呵,其實就是讀懂人性,讀懂社會屬性…;

    設身處地的思考一下,在宋朝,主流的思想是什麼?

    只要宋江不是20世紀後的穿越者,不可能又民主、自由、獨立、解放等獨立思想…;

    那宋江的思想是什麼?

    在長達二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對於底層的人民而言,對於華人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造反成功,成為新一代的統治者,從而福澤後代…;

    一個是造反失敗,株連九族,從此滅族…;

    有第三條路嗎?

    沒有,分久必合,合是什麼意思,合就是強者吞併弱者,消滅敵對勢力…;

    宋江已經看到了這條鐵律,在自己沒有更高指導思想的指導下,如何讓自己和兩山的兄弟有條出路,成了宋江這位大佬要思考的問題…;

    繼續造反,把推翻宋朝,呵呵…;這跟宋江的成長和性格不符合;

    漢族受儒家文化影響,鬧一鬧彆扭還是可以,真的要推翻王朝,他們思想上做不來…;

    宋江本來就只想做個官,並非有稱王稱帝的想法;

    即使有稱王稱帝的想法,那只是想法,在沒有絕對實力下,他沒有士大夫(貴族)的支援…;

    為何元朝可以推翻宋朝?

    呵呵,那是人家元朝有絕對的軍事實力,不聽話,打到你聽話,不誠服,殺到你誠服…;

    梁山沒有蒙古般的絕對軍事實力…;

    宋江自己和兄弟們怎麼辦?

    安於現狀,落草為寇,做一個賊寇;這是以武松為首的小農思想做法…;

    在宋江把替天行道的招牌亮出來的那一天,小農思想已經不能管理宋江梁山團隊…;

    先不說盧俊義等貴族之流不認同,就連林沖等人也不准許;

    造反沒有絕對實力,成為賊寇沒有民眾支援,梁山好漢只有一條路:“被招安”;

    梁山好漢的結局說明,底層民眾只有兩條路,沒有三條路;

    1.造反不成,株連九;

    2.造反成功,成為新一任統治者(暗線);

    當然,在封建王朝,對於實力不強的賊寇還是有一定的容忍度的…;

    你還認為是宋江害了梁山好漢嗎?

  • 6 # 揚韓若鑫

    梁山好漢全夥接受朝廷招安後在宋江的統領下南征方臘,導致兄弟十去其八,結局悲慘。大家都認為是宋江力主招安害了大家,事實上是當年的文化教育氛圍害了大家也害了宋江自己。

    站在宋江所處的時代,忠君愛國思想主宰了人們的內心。所謂:“天地君親師”,君王排在天地之後位立第三,可見君王在人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在這種思潮的引領下,誰也不想去做什麼亂臣賊子而留下千古罵名,除非是逼上梁山。

    縱然被逼無奈造了朝廷的反,骨子裡總不免還有些家國情懷,總不免想憑藉一身的本領去為國效力以圖疆場建功併名揚四海。而宋江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始終心心念念不忘為兄弟們搏個好歸屬,以圖封妻廕子揚名立萬。

    在這種氛圍下,接受朝廷招安無疑是個優先選擇。縱然知道朝廷奸臣當道,仍寄希望予君王賢明,其只是一時受矇蔽而放手一搏。這種行為終為梁山好漢帶來了滅頂之災,在方臘的頑強抵抗下,眾兄弟十停折了八停,宋江、盧俊義也遭奸臣毒殺,可說是在時代背景下的一出人間悲劇。因此不能全怪宋江,怪只怪大家愛忠君愛國文化思想的荼毒太深,宋江也是順應民意罷了。

  • 7 # 木火燊輝

    在那個封建的,黑暗的佞臣當道時代,各位好漢處境不同,上梁山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但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不逼不把梁山上,這就是說,不管理由多充足,畢竟只有沒辦法的情況下,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在梁山入夥,一個有前程的人,和一個有和睦家庭,豐衣足食的人說什麼也不去梁山,名不正,言不順的入夥去當賊寇去。

    再說,這些不論什麼原因上梁山的好漢,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認為他們走的道路是正確的,主意一旦定下來,他們會以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而欣慰,只要利於生存,他們覺得是自己選擇的道路,怪不得誰害了自己,就是拋了頭顱,灑了熱血,也是心甘情願的,他們為了生存和達到自己理想的境地,不怕官.不怕管,只要的是自由自在,生死一碗酒,什麼也無所謂。

    好漢們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管是宋江還是誰,只要是梁山的頭領,不管是個殺富濟貧,還是替天行道,在他們認為,就是天經地義他們乾的,還幹得理直氣壯.理所當然,這就是所謂的“江湖義氣”,在這個幌子的指引下,他們已經分不清道德底線,只要符合集團和個人利益,哪怕乾的不正當,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在他們腦海裡,梁山上的人都是弟兄弟妹,都是被朝廷拋棄和社會淘汰的人,只有梁山才是他們的根本。梁山在,大家庭就在,梁山沒了,大家就更沒指望了,因此,他們前途未卜,活過一天是一天,沒有誰害誰的想法。

    宋江為了讓梁山弟兄有一個好的歸宿,徹底地去掉強盜烙印,在梁山好漢認為,那是為他們的後路著想,思想是正確的,強盜總不是當一輩子的,因此,他們死心塌地地為宋江用生命和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他們為了命運而掙扎,為理想而奮鬥,但現實是殘酷的。

    廖兒窪戰役後,梁山好漢倖存者所剩無幾,死得死了,散的散了,就那麼幾位好漢,難道還沒看清宋江害了他們嗎?這時候,應該心冷了,看得很透徹了吧,但是,他們一個也沒退卻,也沒有一個怨宋江害了他們,相反的,都有一種視死如歸的心態。

    這就說明,只有現在的人認為宋江害了眾多梁山好漢,這叫“當事者迷,旁觀者淸”,當身臨其境時所體會的才是真實意願,時過境遷,誰害了誰?歷史和後來者說了算。

  • 8 # 建平249504053劉建平

    我不完認同,一部分責任在宋江,但是不能全賴他,不錯,宋江是挺能忽悠的,什麼封妻廕子了,青史留名什麼的,但是一百零八將沒有一個傻子,他說什麼,你可以不聽啊,但是沒辦法,當宋江在分金大買市時說 不願意招安的可以走,發放路費,一百零八將一個也沒有走,為什麼沒有走呢,一個是對宋江的盲目崇拜,一個是宋江的道德綁架,我梁山一百零八將上應天星,替天行道,倘有二心,天誅地滅,這一套迷信說法,誰還敢鬧事 ,真的有一位反對他,以宋江和吳用的為人也不會有好果子吃,再有這些人,在梁山已經懶散慣了,不跟著宋江也不知出路在哪?隨大流走一步算一步吧,誰知道,將來是個什麼樣子呢?要怪還得怪李逵,和燕青,元宵節不好好跟家待著,非得去聽什麼狗屁評書,不然也不會那麼早知道朝廷要去徵方臘,這兩個東西只到有這麼回事,回來趕緊告訴了宋江,這不是多事嗎?宋江也真是的,朝廷也沒派你去平方臘,你不好好跟家待著,非得主動要求上戰場,打的過人家嘛?你這不是領著大夥作死嗎?真不知道他的腦袋是咋想的。還得怨那個公孫勝,過去打仗不管多難打,只要公孫勝在,一施法術,沒有結決不了的事,這麼關鍵時刻,他走了,不管了,當初要是有公孫勝在,武松也不至於傷條胳膊,只要把寶劍寄在空中說聲疾就沒事了,能怪人家公孫勝嗎?公孫勝早就看出宋江不是好擺,跟著他早晚得倒黴,早點離開他是正經。那就怪安道全,神醫安道全沒有他治不了你的病,也沒有他看不好的傷,關鍵時刻他也跑了,導致許多人傷口感染而死,可人家安道全也沒錯呀!皇上有召還能不去?那不是抗旨不尊嗎?自己又不會武功,不會打仗,白白送死嗎?不當御醫 ,那我不成二傻子了嗎?最後就得怪施耐庵,是他把梁山好漢寫的那麼慘,一百零八將的命運就掌握在他手中,他想寫誰死,誰就得死,可是隻要他筆下留情,就不會死那麼多人了,但是不能那樣寫還叫水滸傳嗎?那究竟該怪誰呢?把我也給弄糊塗了。

  • 9 # 奮鬥小青年666666666

    認同,宋江一直想著為國效力,當時自己沒有拿的出手的本事和能力,現在剛好可以藉著梁山的第一把交椅顯示自己本領,讓朝廷覺得他很有才能,最終帶領大家招安,想的挺好,現實小人得志,打小報告,害了眾好漢,可以說可悲可嘆!

  • 10 # 薛三郎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水滸這本書好就好在投降。

    不論從那個時代來看,宋江做的好。1.宋江所處時代,不可能振臂一呼,推翻北宋,或聯和方臘也做不了這件事。

    2.從梁山入夥的階級成份來看,沒有推翻北宋的政治動力。沒有歷史的因素去推動梁山好漢產生,建立新政權的動因。

    3.宋江之所以可以號令梁山好漢,是江湖感招力,而不是政治影響力。並非是逼上梁山就有造反內動力,而且,眾多極有影響力的人,上梁山的初衷是殺貪官,為朝庭效力,建功立業,封妻廕子。所以不會有推翻政權思想。

  • 11 # 金棠文化

    從長遠看,宋江率領眾好漢投降宋王朝,是最佳選擇。梁山好漢成份複雜,多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才上山的亡命徒,他們嘯聚山林、打家劫舍、殺人越貨,就是一批土匪,並非農民起義軍。從古至今,當土匪就意味著時刻在刀尖上討生活,走的是一條不歸路,如果一直走下去,最終結局必然是滅亡。

    宋江的目標是為好漢們將來能夠封妻廕子,從而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12 # 餘生越夢

    不認同!

    宋江所處的時代,是宋朝由繁華走向衰落的時期。並沒有達到官逼民反的地步,那時候,皇室昏暗,奸臣擋道,地方官宦更是官官相護,魚肉百姓!這就引起了一些愛國愛民的賢臣義士的不滿。但是忠君愛國的思想仍然是主流。

    在那時期,仍然有一些保國受阻的官迷憂國憂民!次刻,以宋江、林沖、楊志等為代表的官迷,不得不隨時而起,喊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時代進行曲!他們並不想推翻朝庭,只想為國立功。就如大清後期的義和團一樣,喊出的只是“扶清滅洋”口號,並不是推翻封建帝制!

    所以說,害梁山好漢的是個時代的忠君愛國思想,不能只怪宋江。宋江不過是代表當時的愛國官迷而已。宋江也是深受其害!

  • 13 # 衝寒先已笑東風1

    很多人之所以不喜歡宋江,認為宋江害了梁山好漢,無非是因為宋江接受了詔安,歸順了朝廷。有人說宋江是朝廷的走狗,害了梁山好漢,甚至認為宋江招安這是助紂為虐,但我認為並不是這樣。

    首先,作者贊成宋江詔安

    在水滸傳一書中,作者不止一次表達了對詔安的贊成,認為宋江詔安是順應天意,是真正的替天行道。這裡簡單舉幾個例子:

    第七十回中,作者曾說“只因肝膽存忠義,留得清名萬古傳”。招安後,就是忠義之士;因為忠義,所以留名千古。

    第七十八回,作者開篇賦道:“非圖壞國貪財,豈敢欺天罔地!施恩報國,幽州城下殺遼兵;仗義興師,清溪洞裡擒方臘。千年事蹟載皇朝,萬古清名標史記”。作者明確指出了宋江接受招安,並不是為了當貪官、逐名利,而是要“施恩報國,仗義興師”,全忠全義,名留青史。

    第八十回,作者贊詩寫道“梁山義士真英豪,矢心忠義凌雲霄”。可見作者正是因為梁山一百單八將有忠義之心,報國之志,才認為他們是英豪好漢。

    作者還寫過一篇西江月,認為宋江招安是“奉召去邪歸正”“千載功勳可敬”;有贊詩稱"公明忠義不移心”;將宋江比作久居北冥的大鵬;設定了“宋公明忠感后土”這一情節表現宋江之忠義等等。諸如此類,不一一列舉了。

    其次,梁山好漢普遍支援招安

    受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梁山好漢反感朝堂,堅決拒絕詔安,但事實上梁山絕大多數好漢都不反對招安。如阮氏三雄,僅看電視劇的話,可能很多人都認為他們反對招安,但事實上,阮小五曾說過要“忠心報答趙官家”;阮小七也提出“先斬何濤巡檢首,京師獻與趙王君”。此外,阮小五,阮小七還在阮小二陣亡的時候說過:“我哥哥如今為國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強似在梁山泊裡埋沒了名目”。

    像武松,魯智深這樣的,也並不是說堅決反對詔安,武松曾說過“天可憐見,異日不死,受了詔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指宋江)未遲”。魯智深也認為“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可見魯智深認為宋室不興是朝中奸佞小人所致,而皇帝並不昏庸(稱皇帝為聖聰),更談不上殘暴。那些說宋江助紂為虐的黑子們可以消停消停了。

    至於李逵,只能說他是不喜歡屈居人下,但還是渴望做官的。他夢中曾哭著告訴老母“鐵牛今日收了詔安,真個做了官!”夢見皇帝,他也是“端端正正朝上擺了三拜”,甚至還“心中歡喜道:"原來皇帝恁般明白!"”。

    值得一提的是,倒是吳用對詔安一事並不感冒,他希望在接受詔安之前“一兩陣殺得朝廷人亡馬倒,片甲不回,夢裡也怕”,“那時卻再商量”。但歸根結底,吳用只是更有遠謀而已,他也並不反對詔安。

    第八十二回中,作者曾有過這樣一段描寫:“宋江傳令:"……今次我等受了詔安,俱赴朝廷。你等如願去的,作數上名進發;如不願去的,就這裡報名相辭。我自賁發你等下山,任從生理。"”最後結果是“當下辭去的,也有三五千人。宋江皆賞錢物,賁發去了”。十萬人馬加上一百零八頭領,只走了三五千小嘍囉,可見梁山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員,都並不反對詔安。有人說宋江詔安是為了一己之私,可如今看來,宋江要是拒絕詔安,那才是真的不得民心呢。

    再次,歷代文人普遍贊同宋江詔安

    明代後期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李贄曾提出忠義說,認為水滸是作者“發憤所作”,水滸傳作者“憤二帝之北狩,則稱大破遼以洩之;憤苟安之南渡,則稱滅方臘以洩之”,因此,李贄評價宋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皆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眾”,乃是“忠義之烈也”。以李贄的觀點來看,宋江詔安無錯,並不是害了梁山好漢。

    贊成李贄觀點的還有很多,如餘象鬥就否定了宋江是“民之賊也”的說法,他聯絡宋史認為“盡心於為國之謂忠,事宜在濟民之謂義”,評價宋江“有為國之忠,有濟民之義”。

    而在同一時期的《水滸後傳》《說岳全傳》等著作中,宋江也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在說岳中,宋朝忠臣李綱曾“哭一聲宋江,罵一聲燕青。哭一聲"宋江,好一個忠義之士!”,罵一聲"燕青,你這背主忘恩的賊!不能將蔡京,童貫一般奸臣殺了報仇,反是偷生在此快活!"”,燕青聽後,也不得不承認李綱“罵得有理”。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文人都喜歡宋江,金聖嘆和俞萬春就是反例。不過,普遍來說後代文人們對宋江詔安一事還是評價比較高的。

    最後,再來看題主的問題,宋江詔安是對是錯,詔安一事是否害了梁山好漢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題主的這個問題,宋江到底有沒有害了梁山好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宋江不接受詔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是怎麼樣的。

    1、有人說,宋江應該帶領弟兄們抵抗官軍,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快活一世。但我們仔細想想,梁山好漢固然勇猛,可等這些人百年之後,誰又能來抵抗官軍呢?梁山好漢是快活了,他們的後代怎麼辦?豈不聞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讓自己的後代永遠被罵作亂臣賊子,永世被旁人恥笑,誰樂意啊!

    2、也有人說,宋江應聯合方臘,建立自己的政權,奪取天下。且不談他們有沒有這個能力,即使有,滅了北宋,然後又該如何?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你想讓宋江和方臘平分天下?開玩笑呢?

    3、更有甚者,認為宋江應投降遼或者金,消滅北宋。你以為宋江他們也有上帝視角啊?連幾十,幾百年後的形勢都能預見?還有,宋江要是投降少數民族政權的話,那一百單八將還算什麼英雄好漢?他們同秦檜這類的奸賊小人又有何異?他們同所謂的漢奸又有何異?

    總而言之,即使梁山不接受詔安,他們的結局就一定會是好的嗎?我覺得不見得。反倒是詔安後的結局相比之下並不算壞。在水滸傳最後一回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天帝哀憐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心懷忠義,“蒙玉帝符牒赦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封宋江為忠烈義濟靈應侯,於梁山泊蓋起廟宇,玉筆親書靖忠之廟,雖談不上善終,但也能夠“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香火享無窮”,算是歸了神位。這樣的結局比起被後人罵作反賊可強多了吧。

    另外說一句,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宋江接受詔安是上天的安排,如果宋江和宋朝反抗到底,那就是違背天意,死後要罪下酆都。可以說在全書之中,詔安一事就是大勢所趨,天意使然。

    所以說,個人認為宋江絕沒有害了梁山兄弟,不接受反駁。

  • 14 # 好米情感

    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提出一個反問:《水滸傳》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將真的都稱得上好漢嗎?

    然後,我們來弄清好漢這二字的含義。按照字面理解,漢子就是男人,好漢就是有責任有擔當的好男人,到了現代,在好漢前面再加上英雄二字,就成為了英雄好漢。英雄好漢說的是什麼人?大家都知道,英雄好漢說的是那些可以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慷慨赴死的男人,最低也是指那些敢於勇鬥歹徒,奮不顧身抗洪搶險,見義勇為救災救難的義士。

    可是,施耐庵先生筆下的梁山好漢都是些什麼人?請看施老先生在文中字道:兩個又說些江湖上好漢的勾當,卻是殺人放火的事。

    原來在施老先生的觀念中,敢於殺人放火的人才配稱得上好漢。

    我再來舉個例子,來看看菜園子張青是什麼人。

    張青在某座寺院裡種菜園子,只為爭些小事,就把寺裡的和尚全部殺光了,又放了把火,將寺院燒做白地,後來就跑到十字坡當了強盜。

    像張青這種視人命如草芥的殺人狂徒梁山有很多,說句不好聽的,梁山就是眾多兇徒結合在一起,對抗朝庭追捕的一個土匪強盜窩!

    而這個土匪窩的強盜頭子宋江,他雖有人命在身,但他的殺人屬於激情殺人,可算作一時失手。再說宋江出身於鄉紳之家,家中富足,他飽讀詩書,還有押司的身份,在鄆城縣,宋江是有頭有臉的公家人,黑白兩道都連通的地頭蛇,生活過的遊哉悠哉,逍遙自在,還可以租著房子,養著自己的小情人閻婆惜,這種生活,放到現在,就是極有情趣的小資生活。

    作為小資,而且極有文學素養的宋江,他的生活品味一定是很高的!要不是他激情殺人,又在潯陽樓題了反詩,他才不願意上梁山去跟那些窮兇極惡的殺人狂徒們長期生活在一起呢!

    所以,宋江一直是念念不忘不做強盜時的光輝歲月的。

    一旦上梁山,宋江也一直在計謀著怎樣才能洗脫自己的罪名,重新迴歸朝庭,過上正常的快樂生活。

    為了這個目標,宋江一直在經營和努力,他首先把梁山壯大,不斷搞出大動作,直到朝野震動,皇上都知道他宋江的大名了,他就不斷地向朝庭暗示:宋江不想與朝庭為敵,梁山是可以被招安的。他放童貫,饒高俅,就是向朝庭表達明確而強烈的訊號。後來,在一代名妓李師師的幫助下,宋江最終實現他一心想被招安的願望,朝庭為此開脫了梁山所有人的罪名,讓他們戴罪立功,去南方討伐方臘。

    至此,宋江才長噓了一口氣,無罪之身的天地是多麼寬廣,自由之後的心情是多麼舒暢!

    即使遠征,即使戰死沙場,也是為朝庭殉國,也會光宗耀祖,留芳子孫後代!

    說了這麼多,現在回到最主要的核心問題,說宋江害了梁山眾好漢,那完全是雞屁股放屁,下了個蛋,瞎說。

    如果不是宋江一心求招安,以此來免去梁山眾人所犯的大罪,以梁山的實力,能與朝庭對抗多久?梁山的最終結局又會怎麼樣?

    不用置疑,如果梁山與朝庭繼續對抗,最終的結果是被剿滅。而一旦梁山被剿滅,所謂的一眾好漢全部都得死,而且是以反叛和殺人罪以及強盜賊子的身份被朝庭剿殺,不說死後不得安寧,那些有家眷在梁山的,連活人也得不到安寧。

    所以,從這種視角觀念來說,宋江一心招安,是為梁山眾人謀出路,一心想為他們洗脫罪名,不再坐地為盜,殺人越貨,殘害無辜,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的一種大義!

    後來,梁山眾人雖然在徵方臘的戰場上死傷眾多,但那也是死得其所,至少他們不再作惡,禍亂天下。他們為朝庭征戰,他們的這種戰死沙場的死,也配稱得上好漢,也讓他們家人或鄉親們臉面有光。

    基於上述原因,宋江並未害了梁山眾人,反而是以一份懷憂之心,將梁山一眾惡漢渡劫出來,本意是讓他們放下屠刀,安身立命!

    配圖網路

  • 15 # 小燕讀水滸

    不認同。因為畢竟大多數的好漢,都是同意招安的,除了林沖是逼上梁山的,李逵是不怕事大的,武松和魯智深看破了世情,其他的人,真心並不想反。

    尤其像盧俊義、柴進、秦明、徐寧、索超、李應等,本來是朝廷裡的,或者本身就是大富大貴的,人家本來過得好好的,被宋江所迫,上了梁山,遇有招安,怎麼能不欣喜呢?

    誰願意好好的日子不過,上山當強盜·呢?

    就說年輕時喜歡鬧騰,但鬧騰夠了,人老了,想不想落葉歸根?

    想不想一家人太太平平、清清白白過日子?

    想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女兒嫁個好人家,兒子讀書博功名?

    就算自己甘心情願窩在梁山上過一輩子,那後代呢?難道讓自己的後代子孫也做見不得光明的強盜嗎?

    就算不想那麼遠,大家都蹲在梁山裡。人馬越來越多,周圍的村莊都被搶光了,行人也都不從梁山過了,他們搶什麼?吃什麼?

    強盜也只能做一時,做不了一世啊!

    反觀招安,不說加官進爵,最起碼可以變身為良民,從此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

    他們也沒想到徵方臘會是那麼慘,但是活著的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子孫,從此可以清清白白做人了。死了的人也可以安心的埋在祖先的墳院裡、躺在父母膝下了。

    即便他們不接收招安,直接造反,宋徽宗那時,正是繪製了《清明上河圖》的時節,國力並未衰竭,老百姓衣食不愁,生活寬裕,除了地痞流氓死狗懶娃土匪強盜之流,誰會響應他們呢?

    所以說宋江領眾人招安,雖然他的目的是自私的,但對於梁山大多數好漢來說,是給了一條可以光明正大、昂昂然回家的路。對梁山大多數好漢來說,接受招安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16 # 板刀面

    梁山好漢死傷無數,下場悲慘,這是事實(僅限小說),這個問題提得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宋江真的是造成這一問題的罪魁禍首嗎?不才在此分析一下。

    我們先說說好漢們上梁山的原因,第一種是逼上梁山,代表人物如林沖、楊志等人,這些人身背重案,為朝廷所不容,梁山是他們的容身避難之所。

    第二種是犯了事的好漢,這類好漢不同林、楊的遭遇暗算,他們是主動作案,如生辰綱團伙、魯武李逵、石秀楊雄時遷王矮虎等。這類人是避上梁山。

    第三種是捉上梁山,關勝呼延灼董平張清索超等都屬此類。

    第四種是擁上梁山,李忠周通鄧飛歐鵬孟康馬璘裴宣蔣敬,皆為此輩,必要一提的是,這些都是有部隊的人。

    第五種是騙上梁山,主要代表人物是盧俊義,其他還有徐寧、湯隆、蕭讓、金大堅、安道全、皇甫端等。

    第六種是投上梁山,如石勇、薛永、楊林、焦挺、王定六、段景住、鬱保四等。

    好了,型別已分,此時讓我們看看宋江的招安山策對哪類人有好處。

    先說林沖楊志。火燒草料場,丟失生辰綱,不僅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也是他們無法向朝廷交待的犯罪前科,而透過招安赦免,他們的人生從此得以解脫,不再東躲西藏,可以放心大膽過日子了,因此,他們沒理由反對招安。

    第二種人,招安帶來的福利也是同樣,至於他們中的魯智深武松李逵所以反對招安,是因為他們對朝廷既沒有那麼多情感糾結,也沒有那麼多忌憚畏懼,他們所以反對,不是因為看清了朝廷的陰險,而是因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由心態。

    第三種人對於招安,則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們被俘上山,不幸入寇,心中難保有身在曹營心在漢之念,能夠重歸朝廷,實在是舉手加額之事。

    至於騙上梁山的那些人,心態是最平和的,這類人生活中的磨難相對少些,他們無論是從前在民間,還是現在在山寨,都沒遇過切膚之痛,他們對梁山的感情並不深,能擁抱朝廷,也算幸事。

    剩下的其他幾類,皆是趨炎附勢之輩,他們上梁山,目的就是為利而來,能有機會成為朝廷的一份子,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對於招安,他們是歡欣鼓舞,一心向往。

    好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宋江的招安理念,想想宋江該不該為招安後果負責?答案是否定的,招安是眾望所歸,人心所向。除了少數幾個人物反對外,其他人理論上都是贊成的,因此,不能說是宋江害了大家。

  • 17 # 王法延

    宋江並非是害了梁山,相反的是目光長遠忠君思想沒錯,也是梁山的最好歸路,宋江小吏出身,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空負大材難施,才有敢笑黃巢不丈夫之筆,梁山不招安也同方臘共命運,朝廷滅梁山也是早晚之事,梁山偏隅一處也必會被平定,招安為與世功名與朝廷都有好處,免戰亂,平戰亂與官與民與己方都有好處,招安也是長遠之計,也附符合封建制度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花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