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nly-3
-
2 # 孟德兄的世界
感謝邀請。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裡堅持自我是很難的一件事,海瑞雖然迂腐,生硬,不懂變通,但是在明清時期的官宦生涯中沒有隨波逐流,恪守信念實也難能可貴。其實沒必要讓孩子成為某一個人,應該是某一類人,所有的成功人士也好,身名遠揚的名人也罷,都有自己堅持的信念,恪守的執著。
-
3 # 明史錄
海瑞,字汝賢,一字國開,自號剛峰,正德九年(公元1515年)十二月生於海南,祖籍卻是福建。海瑞的曾祖父海答兒,洪武年間從廣州從軍到海南,就在瓊山縣左所落了籍。有學者認為海答兒可能是少數民族,甚至可能是外華人。因為元代好幾個海答兒,都是回族,而波斯十四世紀的一個地方長官,也叫海答兒。不管怎麼說,海這個姓和答兒這個名,都有些怪異。海瑞身上這些怪異的脾氣,不知和他特殊的遺傳因素有沒有關係。 海瑞的童年貧窮而不幸。父親海翰在他四歲時即已去世,留下母親謝氏(時年二十八歲)和他孤兒寡母兩人相依為命,靠著幾畝薄田和謝氏做些針線女紅維持生計。他的生存環境很差,海南歷來就是我們帝國天荒地遠的邊鄙,瓊山也是一個窮困的縣份。文人墨客望而生畏談虎色變,歷代皇帝則把它看作流放犯人以示懲罰的好地方。海瑞童年的生存環境一定是荒涼、貧窮而乏味,同時也很閉塞的。沒有京都的恢宏氣勢,市井的繁華景象,古城的人文薈萃,水鄉的悠長韻味。因此海瑞身上,也沒有與之對應的東西,比方說,沒有一個高階官員應有的雍容華貴,似乎也沒有什麼靈秀之氣和人情味兒,反倒顯得有些吝嗇、瑣屑和小氣。他的政敵攻擊他“不識大體”,倒並非誣衊不實之詞。因為他曾規定下屬只有先交上一張謄正的公文,才能在他那裡再領一張空白的公文紙。 海瑞的家庭生活也很不幸。華人心目中最不幸的三件事: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他都有份。他曾結過三次婚,又有兩個小妾。前兩位夫人都因與婆母不和而被休去,其中第二位夫人過門才剛剛一個月。第三位夫人則在他五十五歲時可疑地死去。第三位夫人和一位小妾先後生過三個兒子,但都不幸夭折。不孝有三,斷後為大,何況海瑞還是獨子,就更是不幸之至了。 如此算下來,同海瑞一起生活時間最長的人,大約就是他的母親謝老夫人。謝氏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海瑞撫養成人,可謂嘔心瀝血,甘苦備嘗。她既是慈母,又是嚴父,曾向海瑞口授經書,後來為他擇師也謹慎而嚴格。海瑞對母親,既感謝又孝順,在南平、淳安、興國和蘇州時,都把母親接到任上一起生活。母親對他的影響也極深。史家多以為海瑞的善良、忠誠、剛毅和正直,就有他母親的影子。 不過年輕時守寡帶大兒子的老太太,心理上多少會有些問題,與兒媳的關係也不容易搞好;而一個家庭生活不幸的人,人際關係也往往緊張。史料證明,海瑞的家庭糾紛,不僅已成為政敵攻擊的口實,也為時論所不滿,謂其“篤於行誼,薄於閨閣”。其實這八字評語是海瑞祭文中的話,已經很客氣了,政敵們嘴裡說的肯定要難聽得多。華人是十分看重家庭生活的。家倫理也就是國倫理。人們相信,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能忠於國君(所以海瑞的忠誠無人懷疑),而一個夫妻關係不好的人也一定很難和同僚和睦相處(這是海瑞遭受攻擊最多之處)。許多華人都認為,正如一個不會品嚐食物滋味的人也一定沒有藝術鑑賞力,一個沒有男女之情的人也一定不通人情。因此海瑞的政敵們都以幸災樂禍的口吻談論他家庭關係的緊張,並以此作為他不好合作的一個證據。 海瑞的童年生活既如此單調,家庭生活又那樣不幸,則他唯一的樂趣就只有工作。只有瘋狂的工作才能填補他心靈的缺憾。海瑞確實是個工作狂。只要是他任內的事,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做,而不憚其細碎煩瑣。他任應天巡撫時,依例每月初二、十六兩日放告,每次受理案件竟達三四千之多,還不包括平日受理的人命、強盜和貪汙案。其他職分事無鉅細,也往往躬親,幾無休息之日。這種作風,與當時文恬武嬉的官場風氣自然格格不入。誰也不願意和這樣一個古板、認真、不講情面,只知瘋狂工作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共事,更不願意讓他真的被樹為官僚的楷模,因為誰也做不到他那樣。 海瑞認為,既然太祖洪武皇帝是本朝的開國君王,既然君無戲言而太祖又制定了這些法令,既然這些法令又是完全符合聖人理想的,那麼,就應該堅決執行,不打折扣,而不能考慮執行起來有無困難。因此,他不但身體力行,對微薄的薪金毫無怨言,而且決心像―個勇敢的鬥士,向一切腐敗的行為開火。 海瑞實在太天真了。他不知道孔子的主張原本只是一種理想,也不知道本朝開國已經二百年。洪武皇帝一些心血來潮的政令,即便是在當時,有的也只是一紙具文。他當然更不知道,官場的弊病並非只有貪墨,還有危險更大的一件事情―――派系鬥爭。 海瑞其實一開始就捲入了派系鬥爭,只不過他自己不知道。他既是派系鬥爭的受害者,也是派系鬥爭的受益者。他的升官和罷官,除一次是因為得罪皇帝外,其他幾次都與派系鬥爭有關。第一次升官,由興國知縣調升戶部主事,是因為嚴嵩倒臺而他反對過嚴嵩的黨羽;第二次升官,是因為徐階的引薦而徐階反嚴,罷官則因張居正主政而他又非張居正一黨;第三次復出,則是因為張居正已死並被問罪。但海瑞並不把自己的升遷和朝局的變化聯絡起來。他堅持認為這是道德上善與惡鬥爭的結果:自己被重用,是正氣得到伸張;自己遭貶黜,則是邪惡佔了上風。因此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簡單的善惡二元論思想去判斷是非決定行止:是善的就支援,是惡的就反對,而無論對方屬何派系,也無論他們與自己是有恩還是有仇。
-
4 # 不相濡與以沫
我希望他成為他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我尊重他的每一個選擇我培養和引導他為他的選擇和希望負責我支援他鼓勵他,讓他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選擇,不害怕成為他選擇的那種人並且不後悔成為他選擇的那樣的人
-
5 # 八卦那個圈
誠邀。首先我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我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海瑞這樣的人的。有的人會想海瑞不是一個清官嗎?為什麼不想讓孩子成為那樣的人?具體想知道為什麼就繼續往下看吧。
最近在看一本書名字恰好叫做《清關海瑞》,所以對這個人我也有所瞭解。海瑞是一個生前和死後都充滿爭議的人物,是大明王朝官場上獨一無二的特例,極端廉潔,嚴於律己也嚴於律人。有兩個外號一個號稱“海筆架”,一個號稱“海閻王”,這兩個外號是怎麼來的呢?我就用一些通俗的語言來解釋清楚吧!
“海筆架”:有一次海瑞的上司來視察工作,按照當時的禮儀應該是向上次跪下磕頭的,但是上司到了,比他官位高的人都跪下磕頭了,就唯獨海瑞一個人站著,因為他說“讀書人只需要跪孔孟聖人,跪其他人是對學問的不敬”,海瑞兩邊剛好有兩個人跪著,所以看著像個筆架子,這位上司便說了一聲“筆架仙”,這個外號由此而來
“海閻王”:說其來筆架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說起來閻王大家就應該能猜出來了,海瑞實在是太清廉了,所有在他管轄的地方官員都叫苦不堪,有的地方官員一聽說海瑞可能調任到自己在的地方,就竭盡全力,哪怕花錢求人讓海瑞升官都行,總之就是隻要海瑞不來,幹嘛都行。海瑞做老師的時候嚴格規定上課不能遲到早退,做官的時候對待工作和部下更是嚴格。
要說認真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海瑞實在是愚忠,食古不化,張居正在位時也知道他清廉,但是在社會這個大背景下,一味的認死理不知變通,不懂人情世故是不行的。
-
6 # 方方不要方
不願意,雖然還沒結婚,但也不想以後的孩子是海瑞那樣的。
再我看來,海瑞是虛偽的,他雖然是清官,但感覺他只是在圖那個名聲,並沒有顧及到自己的家庭,讓一家人跟著吃苦就罷了,他為百姓也沒有做出特別大的貢獻,他治理的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最近在看《大明王朝1566》,因為快當媽了,突然想到在現實中你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海瑞那樣的人嗎?是做個“安全”的普通人,還是做個格格不入的大清流?
回覆列表
不願意……這樣的在什麼時候都難立足。海瑞,字鋼鋒,過於剛正,不得變通。致使海瑞無後,女兒活活餓死……也許,百姓愛戴,是個清官,但有些迂腐了。至少不是個好丈夫,好父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跳過了齊家,只治國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