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白一生寫過很多首詩,是唐朝最著名的偉大詩人之一。他的仕途不是很順利,但他在詩詞上的成就卓越。他為後世留下了多首詩。偉大的寶貴文化財富,《唐詩三百詩》值的一讀。更值得學習。知識改變命運。
9
回覆列表
  • 1 # 朗朗錢坤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中國詩歌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唐詩的巔峰存在。李白的為人豪放不羈,喜歡喝酒作詩,尤其是喝完酒之後經常詩興大發,將自己的豪情訴諸筆下。李白的畫像李白出生於701年,具體出生地點已經很難考證了,現在也有不少地方在爭李白故鄉這個名頭,而且他的出身也相當離奇,家世、祖上都沒有什麼記載,有的說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李白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在15歲的時候就能做詩賦,而且他非常喜歡劍術,劍術獨成一家。在24歲的時候李白離開了故鄉來到了蜀地,在蜀地遊覽了一番之後出蜀,在27歲的時候經過好友孟浩然的介紹成為了前宰相的孫女許氏的丈夫,從此在安陸定居。李白一直想要進入官場,曾多次上書想要求見當地的長史但是因為遭到別人的誹謗都沒有成功,後來30歲的時候遊於長安,輾轉於王公貴族之間都沒有收穫,失意潦倒的李白最後選擇了回到安陸家中,隱居生活。恰好之後唐玄宗崇尚道教,而李白自己也深受道教影響,在一次玄宗狩獵的時候,獻上了《大獵賦》正好契合當時玄宗的心情,之後得以進入長安,受到了賀知章等人的稱讚,但是依舊沒有得到重用,因此發出了“行路難”的感慨,離開了長安,前往山東一帶。後來因為賀知章等人的推薦,李白終於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唐玄宗也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宮廷的文人,根本不參與什麼朝政。之後因為在安史之亂以後參與到諸王叛亂,雖然被免於一死,但是還是被髮配到了夜郎,之後在762年的時候病逝於床榻之上。李白和杜甫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是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一個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人物,一個則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上下難分,文人相吸,他們之間一見如故的真摯友情也是名垂文學史的千古佳話。李白和杜甫李白與杜甫是在杜甫父親的家中相識的,兩個一遇便如知音般相見恨晚,當時的李白已經是聲名遠揚的大詩人了,而杜甫不過是侵犯權貴被放至山林的默默無聞之輩,但是同為孤僻性格的兩人卻十分投緣,如同兄弟般珍惜彼此,一起喝酒作詩,十分暢快,在臨行分別時還寄詩相贈。杜甫的詩中表現出了對於李白的極其崇敬,對其詩文的評價也甚是貼切。李杜之間的關係,幾乎可以稱為繼伯牙子期之後的最佳友情了。但是二人此次一別,就再也沒有重逢過了。也許是中國太大,又或許是二人結識已晚,顯得李杜二人之間的交往過於短暫。在此之後,深情的杜甫一直沒有放下對於李白的想念,常於各處寫下深刻牽掛的詩句。而李白呢,他寄情于山河,步履不停,廣交友人,而杜甫也成了他漫漫遊歷長河中的一瓢。二人互相別無所求,兩大才子能有機會相逢相識,便已是世間難得之事了。李杜二人都仕途不順,鬱郁不得志,但李白寄情思與山水,四處遊歷,而杜甫卻心繫百姓疾苦,揭露暗政。杜甫的天賦略微不如李,但他勤學嚴謹,依舊留下了許多不朽佳作。李白幾個老婆李白,詩仙,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出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影響了無數的後來人,同時他的人生也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而在這其中他的情感生活也是備受重視,那麼李白一生到底有過幾個老婆,她們又是誰呢?李白和妻子根據《舊唐書》的記載,李白一生總共有過四個妻子,第一個妻子是許氏,大概是在727年的時候經過好友孟浩然的撮合娶了前宰相的孫女,說起來這個年齡才第一次結婚在那個年代算是很晚的了,而且這次也算不上是娶,應該說是入贅,這段婚姻維持了將近12年,總的來說雖然因為是入贅,一直寄人籬下,但是總的來說兩人的婚姻生活還算是比較和諧的,生有一子一女,但是在738年的時候許氏去世了,之後的第二年,李白娶了劉氏為妻,但是婚後生活非常不如意,兩人之間矛盾重重,因此李白和她分手了,所以史書上記載“與之決”而且這次大概不是明媒正娶,應該只是同居生活,而且時間比較短,所以記載比較簡單。之後李白離開了長安,來到了山東一帶,和當地的一個婦人結婚了,這一次這個婦人就連姓氏都沒有留下,最後一任妻子就是宗氏,也就是當時朝中宰相的孫女,說起來兩人的相遇也算是比較奇特,頗有一種浪漫色彩,據說當時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發,寫了一首有名的《梁園吟》恰好這首詩被路過的宗氏看到了,她非常喜歡,就留下了千金買壁的故事,後來兩人在一起之後過得也比較幸福,李白也非常喜歡這個妻子,但是後來因為李白被流放,兩人就再難相見了。李白寫了多少首詩詩仙李白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名的大詩人,如果把文學比作一種武器,那麼李白的詩歌就是所有武器中最華麗的一種,也是最自由的一種,在他的筆下,沒有束縛,不按常理,不按世情,以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自信展現著自己的內心。李白望月縱觀李白的一生,他創作了很多的詩歌,在全唐詩之中收錄了其中的900多首,而到了現在又陸陸續續補充了一部分,大概有1000多首,而李白自稱自己有萬首詩,至於是真有這麼多失傳了還是李白酒後的豪言,或者說放在心中還沒有寫出來就不得而知了。李白生在盛唐時期,安史之亂的時候他已經老了,所以李白的詩歌大多浪漫氣息濃厚,豪氣十足,無論是七言詩,還是五言絕句都是史上少有的名篇佳作,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一生詩作頗豐,流傳甚廣,這裡為大家介紹一首流傳最廣的《靜夜思》。這首詩大概隨便找個小學生都會背,作為中國現在流傳最廣的詩歌之一,它實在是太樸實了,沒有什麼複雜的詞彙,也沒有深奧的引用化用,簡簡單單的話語,就像是兒歌一樣,卻打動了無數的成年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坐在床上,月光照在地上,或許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在床上為什麼抬頭就能看到月亮呢?難道房子破了嗎?其實不然,馬未都等人認為“床”並不是現在的床,而是一種長板凳,試想一下,當時李白坐在板凳上,喝著酒,看看月亮,想起了故鄉,多麼詩意啊。李白的雕像

  • 2 # 半畝仙客

    老家在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他一輩子有好幾個老婆,倒插門時的許氏,同居的時的劉氏,經人介紹的宗小姐等,寫過的詩不太清楚,大概有一千多首吧??

  • 3 # 高盼明

    第一:李白的家鄉,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出生中亞西域的碎葉城,李白五歲,他家遷移到綿州的昌隆,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江油!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就是李白出生於綿州昌隆縣的青蓮鄉!這兩種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但是兩種都有資料和歷史考證

    第二:李白先後四次娶媳婦,分別是許氏 劉氏,東魯某氏,宗氏。

    第三:李白在24歲已然寫了1045首詩,目前收錄的有1010首,字數高達:131186字!當然經過上千年,難免會有遺失的。

  • 4 # 動感離歌

    李白自己都說自己是隴西人,什麼西域碎葉城,白扯。另外李白正式的妻子只有三個,南陵的那女人是和他生孩子了,但沒有結婚

  • 5 # 金三角610

    李白一生有四位妻子。第一位姓許,第二位姓劉,第三位姓氏無記載,第四位姓宗。

    一生大概創作有1000首詩左右。

  • 6 # 胡季平92905016

    出生地郭沫若先生的《李白與杜甫〉也有考證,應為可信,在今哈國(唐時乃我版圖)。隨長輩赴任住四川江油~長安~安陸~長安~山東兗州~。

  • 7 # 身處E線

    李白出生地,現在已不屬於中國了,他出生於碎葉城,即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後搬到至隴西成紀,就是今天的甘肅省,輾轉又到四川遷居。李白一生有幾任妻子。詩作現在已無法完整考量,有據的大致千餘首吧!

  • 8 # 百花亭雜談

    李白 (701—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一)關於李白的祖籍、出生地及老家問題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 江油市)。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二)關於李白夫人問題

    李白的夫人是許氏,許氏死後續宗氏為妻。他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許氏生的。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陽 ;另一子名:頗黎。李白有三個老婆,一個是許宰相的孫女,姓許。第二個,不詳其姓。第三個宗宰相的孫女,姓宗。此外還有一個姓劉的。女兒李平陽,姓李。

    第一個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陸經過兩個朋友胡紫陽和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許圍師的孫女,其實也談不上娶,就是當了個倒插門女婿。由於在婚後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裡,寄人籬下的滋味本來就使他非常的不爽了,哪兒還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還是抱著很負責的心態去對待的,並且從婚後得育一男一女兩子這個情況來看,雙方的性生活還是十分和諧的。第一個情人,公元739年,也就是在他第一次結婚12年、他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後,李白娶了一個姓劉的女人,為了使氣氛更為輕鬆一點,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女人的姿色和身材。李白帶著這個女人曾經到安徽買了一套房子,但不久兩人就分開了。

    第二個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東任城,與一當地婦人結婚。這時候的李白剛從首都長安出來,揹著一大布袋金銀財寶和杜甫、高適一路嫖娼取道河南商丘,並在此逗留很久。與他二人分手之後,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籙,路過任城,寂寞的他結識了這位婦人,兩人情投意合,當下便領了結婚證。李白的這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並且李白在山東兗州置下了大批田產,在此後他雲遊在外的生活中,這些田產就交給了妻子。可見,李白對該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這個妻子在他們結婚五年後,不幸亡故。

    第三個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開封結識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要說起兩人的結識還頗有點浪漫的味道,說是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牆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寫完了可能還找個牆角撒過尿,然後提起長衫歪歪倒到的走了。走後不久,宗氏就和僕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久久不能釋懷。正好梁園的保潔員看見了,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但是人家保潔員,不擦掉是會被扣工資的。無奈,宗氏實在是被這首才華橫溢的詩歌所折服了,便花千金買下了這面牆壁。於是也就留下了這段“千金買壁”的佳話。在很多史料的記載中,都描述這個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閨秀,唉,羨慕啊。並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實的道教信仰者。好了,現在的這個妻子應該和李白有著共同的革命信仰和一致的文學道德情操,應該算有記載的李白的第一次愛情,注意是愛情。但是,也是可能是信仰這個東西太重要了,有時候甚至會超過愛情,公元761年,宗氏到鄺山學道去了。於是,李白便又孤零零的一人了,此後便不復再娶,男人要是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後,便視天下女人如無物了。但是由於二人感情深厚,宗氏在李白從磷冤案時多次施救。得一此女為妻,足矣。

    (三)關於李白詩歌創作問題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中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

    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他一生寫了1010首 詩,收錄在《李白全集》裡,其中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靜夜思》等詩歌,這些代表作都收錄在《中學語文》教材中。李白的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 9 # JohnC173047058

    我於1986.6.15與李白同登峨眉山,有詩為證: 我自加州來,四川訪李白;李白牽我手,虛步登峨眉;教我揚拂帚,心地去塵埃;教我飲美酒,雙雙醉瑤臺;教我戲文字,漫天撒文采;臨別細細問,何日君再來? 從此在洛城,夜夜夢李白!

  • 10 # 小娛來吃瓜

    李白家鄉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後避玄宗諱改為昌明)青蓮鄉。祖籍為甘肅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詳。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妻子

      原配:許氏,結髮妻子,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與李白生一子一女。  繼室:宗氏,第二任妻子,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宗氏南下。後李白因李璘案下獄時,宗氏曾奔走營救。

      劉氏,與李白同居,後分手。

      某氏,東魯一婦人,與李白同居,生李頗黎。

    子女:

      李伯禽,小名“明月奴”,原配許氏所生。一生未入仕途,貞元八年(792年)去世。有一子兩女,長子年輕時出遊,不知所蹤。兩女分別嫁給當塗農戶陳雲和劉勸。  李頗黎,李白在東魯時和一女子所生。  李平陽,原配許氏所生,出嫁後不久即去世。

    個人作品

    李白一生寫過大量詩歌,具體數量有兩種說法,一說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一說現在有1010首收錄到《李白全集》

      

  • 11 # 冰河大膽預測

    李白祖籍甘肅天水。他老婆那裡人,李白生前有4個老婆,不知道你想對那位老婆深入瞭解,流傳比較廣的有九百多首,收錄有1010多首,加上草搞就不知道多少了

  • 12 # 鷹king季

    回答,我記得原來歷史書中記載李白出生地是率(庫頁島)現俄羅斯,境內(注唐朝時屬中國區域,)李白是在很小時隨父叔遷到四川后到長安。可不知現在說四川綿陽是李白老家,我認為應該是遷至綿陽,出生地是率或庫頁島。本人沒有具體考證資料。

  • 13 # 安琪養好花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氐,東魯某氏  , 宗氏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李白詩集》是 2010年吉林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李白詩集》主要內容:李白,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李白留給後世九百多首詩篇。這些熠熠生輝的詩作,表現了他一生的心路歷程,是盛唐社會現實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藝術寫照。

  • 14 # HLH王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一生作詩979-1010首。

    配偶原配:許氏,結髮妻子,唐高宗時宰相

    許圉師

    的孫女,與李白生一子一女。繼室:宗氏,第二任妻子,唐高宗時宰相

    宗楚客

    的孫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宗氏南下。後李白因李璘案下獄時,宗氏曾奔走營救。劉氏,與李白同居,後分手。某氏,東魯一婦人,與李白同居,生李頗黎。

    子女李伯禽,小名“明月奴”,原配許氏所生。一生未入仕途,貞元八年(792年)去世。有一子兩女,長子年輕時出遊,不知所蹤。兩女分別嫁給當塗農戶陳雲和劉勸。李頗黎,李白在東魯時和一女子所生。李平陽,原配許氏所生,出嫁後不久即去世。

  • 15 # 奇門遁甲PK人生1

    《月滿雅贊》(孫毅)李白望月醉讚歎、月呀美月水中盤、吳剛守月一年年、只為月中花中仙、嫦娥奔月為誰全、翩翩幽幽琴曲間、玉兔為姐裕祺伴、芳菲秋實果味鮮、毅歌韻月詩一篇、只有好有閱悅念。一一一一大唐的國土有多大、興我大唐、思我大唐、李白思家現在不在中國.

  • 16 # greenrain

    李白目前搜尋到的詩一共873篇。他一共活了61年。如果他從12歲開始寫詩,一直寫到老,平均每年要寫18篇詩,一年12個月,約每個月有兩篇詩作出品,也算是高產作家。這是從古詩詞網找的的資料,李白一生也許寫過上千首詩,但很多詩遺失散軼了,現在儲存的約900首。李白祖籍隴西成紀,還有待考證。出生於西域碎葉城。原配:許氏,結髮妻子,唐高宗時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與李白生一子一女。繼室:宗氏,第二任妻子,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攜宗氏南下。後李白因李璘案下獄時,宗氏曾奔走營救。劉氏,與李白同居,後分手。某氏,東魯一婦人,與李白同居,生李頗黎。

    3.李白十分喜愛劍術,他寫的詩多次出現“劍”字。

    如《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 17 # 一風2008

    李白的老家在哪裡,只有我們知道。因為,我們在安徽馬鞍山找到了李白的墓地,李白魂歸故里。

    李白逝於何處,葬於何地,一千多年來眾說紛紜,成為千古之謎。卻原來,李白於公元762年病逝今天的安徽馬鞍山當塗,享年61歲。李白病故後,安葬於此,墓地就在當塗的青山之麓。 李白墓園枕著鬱鬱蔥蔥的青林山,面對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山青水碧,環境幽雅,與採石磯、天門山形成李白文化旅遊線。園內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青蓮書院、十詠亭、盆景園等景點。李白墓完整地儲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現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築風格,“宋碑”則詳細記載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詩歌成就,“太白碑林”鑲嵌著著名書法家書寫的李白各個時期經典詩碑106方。

  • 18 # 神往桃源

    李自現傳在世的詩作接近九百首。由於在朝廷仼翰林一職期間得罪了權貴,被“賜金還山”,從此過上了顛沛流離的漂泊生活,其間還因投奔圖謀不規的永王而被投進監獄,因為這些經歷,晚年他自己總結說一生的著作“十喪其九”。因此,李白的實際詩作數量應該是現存的近九百首的十倍,即近九千首。

  • 19 # 中醫出版

    別內赴徵三首

    王命三徵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其一)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其二)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其三)

    有一種愛情,叫做犧牲;有一種愛情,叫做成全。嫁給李白,就意味著犧牲,犧牲一個女人對於丈夫和家庭的所有奢望;嫁給李白,就意味著成全,犧牲一個妻子應該獲得的陪伴和溫暖,成全一個天才詩人對於時代、對於歷史的貢獻。

    作為李白的妻子,必須具有犧牲精神,因為她擁有的不是一個“丈夫”,而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她必須像母親和姐姐一樣,無條件包容他的任性和不負責任,放手讓他去闖世界。在李白的前半生,他沒有遇到這樣的女人,可是在他年近半百的時候,他遇到了宗夫人。

    宗夫人願意嫁給李白並非出於盲目的偶像崇拜,因為此時的李白,他的一切個性、經歷、包括有關他的種種八卦訊息伴隨他的詩名一起早就傳遍天下,宗夫人不可能不瞭解:李白除了擁有天才的智慧,還擁有不成功的婚姻經歷,當然李白作為丈夫所有的那些毛病她一定也是有所耳聞的。

    然而,宗夫人仍然大膽決定承擔一切,因為李白這樣的天才,千百年來只能遇到一個,她不能錯過,不願錯過;嫁給李白,或許意味著犧牲安穩的家庭生活;但錯過李白,將是她一輩子不可彌補的遺憾。

    梁園之戀,李白成了宗府的上門女婿,在這裡暫時停泊下他漫遊的心和漫遊的腳步。也許直到與宗夫人成婚,李白才明白,原來男人和女人之間,真的可以有知音般的理解與愛情。

    儘管結婚之後,李白並沒有改變他一貫好入名山遊的習慣,但顯然宗夫人不是“會稽愚婦”,而是一個智慧和勇敢的女人,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和支援。

    因此,即便李白在漫遊的途中,也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想念宗夫人,他寫過很多寄內的詩篇,在孤獨的旅途中抒發他對宗夫人的相思,也想象著妻子對他的牽掛。這份溫暖的柔情在此前李白的感情經歷中是十分罕見的。

    例如,李白曾寫過一首《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詩,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胡燕別主人,雙雙語前簷。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豈不戀華屋,終然謝珠簾。我不及此鳥,遠行歲已淹。寄書道中嘆,淚下不能緘。”

    在這首詩裡,李白把自己比作胡燕,秋天來臨的時候,胡燕要向南飛去了,可是胡燕的內心是不忍心和主人離別的:“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真是一飛一回頭,欲去還留。難道燕子就不留戀華麗溫暖的家嗎?可它還是不得不飛向南方的路。

    可憐李白連燕子都不如,燕子還能一年一度地歸來,可是他離家已經一年多了:“遠行歲已淹”,卻至今無法與妻子團聚,多少無奈、多少孤獨都只能化作這一紙書信,相思的淚水一而再、再而三浸溼了信封,讓他甚至無法給信封口。

    這樣纏綿的情感對於生性灑脫不羈的李白來說是十分難得的,也許遊歷了大半輩子的李白,在年過半百的時候終於感到了疲憊,他開始留戀家的溫暖,留戀宗夫人的善解人意,妻子的體貼與支援終於喚醒了李白沉睡的愛情。

    當安史之亂爆發之後,李白立即趕回梁園,攜妻子南逃廬山隱居的舉動,實在能夠說明此時的李白,已不再是那個對家庭完全沒有責任感的男人。

    然而,隱居廬山並不意味著安定的家庭生活從此開始,就在宗夫人慶幸因禍得福的時候,李白骨子裡不安分的天性又爆發了,永王的三顧茅廬再一次點燃了他的政治熱情,他不顧宗夫人的再三勸阻,下山成了永王幕府中的一名幕僚。

    李白這一次離開,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讓宗夫人憂慮。在政治上,李白實在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而宗夫人卻有著遠比李白更為冷靜、更為清醒的政治智慧。

    以前李白每次出門遠遊,她都給予了最大的寬容和支援,然而這一次,她之所以“出門妻子強牽衣”,實在是預料到了永王李璘失敗的必然結局,預料到了李白必將面臨的政治災難。

    果然不出宗夫人所料,李白還沒有來得及從詩意的浪漫中清醒過來,永王的大軍就在朝廷的鎮壓下兵敗如山倒。至德二年(757),作為叛軍首領身邊最著名的幕僚,李白被捕下獄——造反可是死罪啊!妻子宗夫人心急如焚,上下奔走,為營救丈夫而心力交瘁。

    關於宗夫人營救李白的具體細節,史書記載很少。但是李白在獄中的時候寫過一首詩,說明他對宗夫人為救他而費盡心血的細節是完全瞭解的,這首詩題為《在潯陽非所寄內》,詩的前四句是這樣寫的:“聞難知慟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這四句詩是將宗夫人比作漢代末年的才女蔡琰蔡文姬。

    蔡琰曾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董祀,婚後不久董祀犯法當死,蔡琰聽說了這個訊息,來不及梳洗打扮,蓬亂著頭,赤著腳,急匆匆跑到曹操府中,叩頭請罪,求曹操饒丈夫一命。她那種發自內心的悲哀打動了曹操,曹操說:“我倒是願意同情你,奈何執行死刑的文狀已經發出去了啊!”

    蔡琰再次叩頭泣曰:“明公馬廄裡有萬匹千里馬,騎士無數,您為何要吝惜一匹馬而不願去救一條垂死之命呢?”曹操被她的話感動,立即派人騎快馬追回了死刑文狀,蔡文姬終於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下了丈夫一命。(《後漢書·列女傳》)

    “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可見,宗夫人為了救丈夫一命,就像蔡琰一樣,不知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流了多少淚,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才終於感天動地,在斬刀之下救出了丈夫。李白被營救出獄後,改判流放夜郎。

    乾元元年(758),分別的時刻到了,那一天悽風苦雨,宗夫人捧著連夜為李白趕製的冬衣,帶著弟弟宗璟來到潯陽(今九江)渡口為丈夫送行。李白看到愁白了頭的妻子,心裡充滿了歉疚:“夫人,我沒能給你帶來榮耀,反而連累你為我操心……”

    “夫君,” 宗夫人打斷李白的話,“我願意嫁給你,看重的是你的才華,不是你的功名富貴。你這一去,山高水遠,身邊沒人照顧,自己可要當心身體啊……”

    李白接過妻子手中的包裹,不敢再看泣不成聲的妻子,連忙登船,催促船伕立即起錨。當船漸漸遠離潯陽渡口的時候,他忍不住回頭張望,還看到妻子在岸邊佇立的身影,顯得那麼單薄、那麼憔悴……

    一向灑脫不羈的李白此時也忍不住老淚縱橫——此番離別,自己已是年近花甲的風燭殘年,焉知不是與妻子的生離死別?!朝廷旨意,作為叛兵長流夜郎,是萬萬不可能被赦免了!

    李白就是懷著這樣絕望而痛苦的心情踏上貶謫的漫漫旅途。“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他遠去的身影再一次把宗夫人拋在了身後,久久地定格成一座“望夫山”。

    附錄:李白詩選(與宗夫人相關)

    秋浦寄內(時寓宋州)

    我今尋陽去,辭家千里餘。結荷倦水宿,卻寄大雷書。

    雖不同辛苦,愴離各自居。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紅顏愁落盡,白髮不能除。有客自梁苑,手攜五色魚。

    開魚得錦字,歸問我何如?江山雖道阻,意合不為殊。

    自代內贈

    寶刀裁流水,無有斷絕時。妾意逐君行,纏綿亦如之。

    別來門前草,秋巷春轉碧。掃盡更還生,萋萋滿行跡。

    鳴鳳始相得,雄驚雌各飛。遊雲落何山?一往不見歸。

    估客發大樓,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錦衾,陽臺夢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勢去西秦。猶有舊歌管,悽清聞四鄰。

    曲度入紫雲,啼無眼中人。妾似井底桃,開花向誰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窺鏡不自識,別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為人道寸心。

    秋浦感主人歸燕寄內

    霜凋楚關木,始知殺氣嚴。寥寥金天廓,婉婉綠紅潛。

    胡燕別主人,雙雙語前簷。三飛四回顧,欲去復相瞻。

    豈不戀華屋,終然謝珠簾。我不及此鳥,遠行歲已淹。

    寄書道中嘆,淚下不能緘。

    別內赴徵三首

    王命三徵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其一)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其二)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其三)

    在潯陽非所寄內

    聞難知慟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淚請曹公。

    知登吳章嶺,昔與死無分。崎嶇行石道,外折入青雲。

    相見若悲嘆,哀聲那可聞?

    竄夜郎於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君家全盛日,臺鼎何陸離!斬鰲翼媧皇,煉石補天維。

    一回日月顧,三入鳳凰池。失勢青門傍,種瓜復幾時?

    猶會眾賓客,三千光路岐。皇恩雪憤懣,松柏含榮滋。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浪跡未出世,空名動京師。

    適遭雲羅解,翻謫夜郎悲。拙妻莫邪劍,及此二龍隨。

    慚君湍波苦,千里遠從之。白帝曉猿斷,黃牛過客遲。

    遙瞻明月峽,西去益相思。

    南流夜郎寄內

    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水舂雲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其一)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其二)

    以上內容摘自《問世間情是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榮放和CR-V之間怎麼選擇?想要省油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