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現歷史
-
2 # LDH老李
我過去看過一個版本,故事都差不多。最後蘇東坡的詩是這樣的:
一座丈朝(文廟)真稀奇,
和尚出門去化齊(齋斎),
私熟先生查字輿(典),
活活笑煞蘇東皮(坡)。
-
3 # 會拼才會贏17
兩秀才相約進京趕考,一路遊山玩水,來到一座古廟,廟門上寫著"文廟"(文廟,孔子廟),
一秀才:"仁兄,好壯觀的一座文朝!"另一秀才:"是丈廟。""是文朝",爭論不休,就到廟裡請教和尚,和尚說"這兩字我也不認識,得問師傅,不巧,師傅到東莊化齊(´齊)去了!"和尚只有化齋(齋),哪有化齊(齊)的,於是就去請教私塾先生,先生說"我得查查字裡(彚:匯)","豈有此理,誤人子弟",兩秀才想,於是去到縣衙找到縣太爺,縣太爺一聽,大笑,當庭判道:
文朝(廟)丈(文)廟兩相疑,和尚東莊去化齊(齋),先生脫身查字裡(彚),判你去問孔天(夫)子,也可去問蘇東皮(坡)!
-
4 # 風雨無阻128155263
兩個秀才去趕考,路上遇見一座廟,牌匾書為是文廟。其中一位讀丈廟,另一偏說是文廟,二人爭執問和尚,和尚稱他不知道,還須請教他師傅,聲稱師傅去化齊,秀才進城問先生,先生說要查字果,秀才去問縣太爺,縣官隨口就斷言:文朝丈廟兩相疑,可惜廟師去化齊(齊),脫身先生查字果(典),我也不是文進土(士),判你去問孔天(夫)子,也可請教蘇東皮(坡)。
-
5 # 蔡治隆
應是文廂,丈廟兩相疑。有個和尚去化齊。要求有人公平斷。本縣不是蘇東皮。本是老師讓學生認真分辨字的細微之處的區分,用這樣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且能牢牢記住。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李秀才和張秀才一起去赴京趕考,邊行走邊遊覽祖國的大好山河。他們兩人來到一座山上,但見一座寺廟,見上面寫著兩個大字:“文廟”。張秀才對李秀才說:“仁兄,看,好一座文朝啊。”,原來繁體字的廟是廣下面有一個“朝”,李秀才說:“賢弟,那不念文朝,念丈廟。”原來李秀才和張秀才半斤八兩,都不高眼。
兩人文朝丈廟爭執了半天,誰也沒爭不過誰,於是就決定去找廟裡的師父問問。他們來到一座廟裡,正碰上一個小和尚往外走,兩人上前施禮,問道:“有煩師兄,請稟告老師父,我二人特來拜望。”小和尚回答說:“師父不在家,遠方化齊(齋)去了。”
他們只好下山,進了縣城,找到一個私塾先生求教。張秀才問:“先生,山上有一古剎,門匾上有兩個字,我說念文朝,他說念丈廟,特來請先生指教一二。”老先生一聽,便說:“二位秀才且等一等,待我查字果(典)來。” 二位一聽要查“字果”,什麼也沒說,便走了出來。李秀才說:“仁兄,咱們不如問問縣太爺。”
兩人來到縣衙,縣太爺問明原由,哈哈大笑,說:“你們真是一對笨蛋!聽我斷來:
文朝丈廟兩相疑,
老僧出外去吃齊,
先生卻要查字果,
我亦不是蘇東皮(坡)。”
這個故事有好多個版本,還有一種版本就是,兩人在縣衙見到了蘇東坡,然後斷案,賦詩一首:文朝丈廟兩宜,可惜和尚去吃齊,先生不是孔天了,老夫不是蘇東皮。
再講一個故事吧:蘇東坡出任杭州知府時,常和文人雅士一起吟詩作賦。有個叫白文秀的讀書人,也想湊湊熱鬧,他附庸風雅,東拼西湊寫了一篇文章,來到知府官邸,要求見蘇東坡。
蘇東坡一看標題“讀《過泰論》”,大惑不解,但很快就明白此人是把“秦”寫成了“泰”,原來,《過秦論》是漢朝賈誼的作品,大概意思是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蘇軾於是笑著說:“當年泰朝發生災害,大水淹了莊稼,難怪,難怪!” 再看文章,文理不通,錯字連篇,大倒胃口,於是一言不發地就把文章還給了白文秀。
白文秀央求說:“好文章如果沒有名人推蔫,就好比廢紙,請您美言幾句。”一聽白文秀把“推薦”讀成“推蔫”,蘇東坡又好氣又好笑,便揮筆寫了九個字:此文有高山滾鼓之妙!
白文秀見了,喜不自勝,連聲道謝,可說出來的卻是“勞罵,勞罵”,他又“罵”、“駕”不分了。
拿了蘇東坡的批語,白文秀到處炫耀。一個朋友看了,呵呵一笑,不屑地說:“你知道這批語是什麼意思嗎?”白文秀不解:“什麼意思啊?”朋友說:“想想高山滾鼓是什麼聲音?”
“高山滾鼓的聲音……是撲通,撲通。”
“對啦,蘇大學士是在說你的文章‘不通、不通’嘛!”白文秀羞得無地自容,滿臉通紅地離開了。
第三個故事:有人想巴結知縣,得知他愛吃枇杷,便買了一筐上等的枇杷送去,並且先叫人把帖子呈上。帖子上寫道:“敬奉琵琶一筐,望請笑納。”
知縣看了很是納悶:為什麼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又為什麼要用筐裝?當知縣看到筐裡裝的東西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筐新鮮的枇杷。
知縣哭笑不得,提筆在那張寫著“琵琶”的帖子上寫了一首詩:
枇杷不是此琵琶,
只恨當年識字差。
若使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管盡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