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菌菌

    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從郭德綱寫給兒子的寄語中不難發現,字裡行間都充斥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再看郭麒麟這幾年,在圈裡步子走的很穩。一向低調,完全沒有一個富二代、星二代的架子。也許是家庭環境的耳薰目染,郭麒麟相比於同齡的孩子更懂事兒。也不枉郭德綱對他的一番教誨。

  • 2 # 江永多傑袁燦

    我讀了郭子給他兒子的這段話,最為感動。

    我也是父親了,兒子已經十二歲了,看著他一天天長大,我知道,這輩子父子一場,能給他的除了物質財富,應該沒有問題。

    可是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應該站出來,慢慢告訴他。

    那天,我跟兒子做了一個長談,告訴兒子,所有的房子車子,還有錢財,都可能失去,包括父母,都有可能離開你而去。那爸爸能給你什麼,請你記好它,走上社會你就不會以失敗告終:

    首先是本事,你得學會養活自己,不靠他人,不靠父母,真正靠自己,並且將來你也能讓你的兒子女兒,妻子能過上無憂的生活。

    第二是要有骨氣,做人做事,要有節操,要有底線,要有不為外物所動的底氣。做一個不被社會淘汰的人,不讓父母擔心的人,不給父母丟面的人,也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三,學會愛,學會低頭,學會愛自己。做一個溫柔包容接納,從今以後,不要偏執,要有慈悲心。

    兒子聽了以後,似懂非懂,我卻如釋重負。

    此一岀,跟郭德綱愛子心切,情懷依舊,如出一轍。

    父親,把骨氣和傳承帶給兒子,是對他們最好的禮物和祝福

  • 3 # 岑詮

    這些處世警言,即使以後郭德綱寄語給郭麒麟的兒子、自己的孫子,也不會過時。即使擱在張雲雷身上,時而溫習之,方可戒驕戒躁,不至於走紅而迷失方向、落魄時妄自菲薄。

    以自身刻骨銘心的經歷,總結出的經驗教訓之言,比起那些心靈雞湯和曠世名言更加有實操意義,更能感同身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授業容易,“傳道”可就難了,一個徒弟一個心眼,最難改變的恰恰就是人性。親生兒子的郭麒麟也許不會背叛自己,但如果沒有及時置其於清醒冷靜狀態,保不齊就會再鬧出什麼大是大非的錯事。

    其他徒弟更是如此,看似“忠臣孝子” ,在巨大利益面前,在德雲社面臨“樹倒猢猻散”的危難時刻,必然重演2010年“八月風波”中臺柱子接連出走的事件。於郭德綱而言,切膚之痛,於德雲社而言,垮臺之危。

    現在處於巔峰狀態的德雲社,郭德綱必然要牢牢掌舵著其航向,郭麒麟也好,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也罷,以及其他徒弟,郭德綱需要的是不要再發生“欺師滅祖”事件。

    所以,成年寄語,與其說是對郭麒麟,更勝似對所有徒弟的寄語,特別是幾個已成角成腕的徒弟。雖然今天的德雲社繁華盛世,發生臺柱子“叛走”事件的概率極低,但仍需防範於未然。

    畢竟,堤高於岸、浪必摧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德雲社越是強盛,越有各種暗流湧動,吹捧攀附的不少,各種誘惑和使壞的更多,一點也不亞於十年前。

  • 4 # 鹹魚茶館

    這些話郭德綱在舞臺上也常說啊,基本都是他這一生經歷坎坷悟出來的人生道理。一方面給太子敲天靈蓋,另一方面也是說來自省用的。

    其實老郭洋洋灑灑那麼大一篇,總結起來就幾句心靈雞湯。

    郭麒麟出生的時候,正值郭德綱二進北京鎩羽而歸,在天津創業失敗,妻子離職東渡日本,大林只能跟著爺爺奶奶度過童年。因為他父親聽了前輩的話,一定要離開天津,不能在這裡等死。

    有這樣一個父親,郭麒麟既幸運也倒黴,他父親憑著一股狠勁和戾氣,活生生從一條沒人搭理的小蟲子,變成了現在的行業巨龍。在今天的大陸相聲界,你可以不認識那些上古大神,但你不可能不認識郭德綱,因為他就是相聲界的iPhone,而其他所有人加起來,只是一臺撥號的座機。

    給這種人當兒子,郭麒麟的起點就註定比大部分從業人員終點還高了。但可悲的是,這個起點可能也是大林的終點,如果他突破不了父親的陰影,他永遠只能在舞臺上砸掛自己二世祖的身份,給觀眾帶去快樂的同時,自己掉一半血。

    想起來2008年大林到後臺看爸爸,那是的他還是個內向的孤僻小孩,記者問問題都是愛搭不理。郭德綱出來摸他的臉,他也是惶恐的低著頭,有點不知所措。是呀,這個人根本沒在他童年回憶裡,他只知道有這個老頭,知道他在幾百裡外的皇城奮鬥,為了一個他不能理解的原因。當記者問他爸爸哪裡好的時候,他只能敷衍回答哪裡都好。魯豫有約上他也坦然,和師傅(于謙)比和爸爸親。

    老郭對兒子的這番雞湯教誨,讓我想到的是諸葛亮給劉禪的前後《出師表》,裡面各種尊尊教誨,但唯獨缺少一種父親的慈愛,更像是一個智慧長者在給晚輩寄託希望。或許老郭不知道怎麼去疼愛一個成年的兒子,只能用教徒弟的方法敲打他。他在大林身上錯過的那份父愛,現在只能給郭汾陽了。

  • 5 # 八位數花園

    郭德綱的一番話道盡世態炎涼;都是大實話,一言不假。

    看盡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即是人世間,人世間充滿世態炎涼;不要埋怨這個世界,自古至今皆是如此。

    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無錢更苦;江湖險,人心更險,春冰薄,人情更薄。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世界並不美好,是的這樣的世界並不美好;但你我是否都一樣?別人求你的時候,他是不是很難?利益衝突的時候你的人心不險惡?

    不要埋怨世界不好,其實你我也不好。

    做交易這些年,對我造成最大的改變就是我絕不相信人性,我見過很多人因為錢,因為利益爭執的面紅耳赤;甚至惡語相向。見過在交易中虧損的人,為了借錢還信用卡,為借錢還網貸,跟自己的好朋友在電話裡編理由借錢。承諾一個月就還錢,其實現在借錢就是還這個月的信用卡和貸款;而且下個月還貸的錢還不知道在哪裡呢?怎麼會有錢還給朋友。

    人性本來不醜惡,但人性絕對經不起考驗;一旦考驗人性一定會得到醜惡嘴臉。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其實這一直也是我的人生準則。

    人性經不起考驗,在交易中貪婪和恐懼的心態隨著行情的波動隨時在起伏。錯了一次,告訴自己以後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但錯誤會一犯再犯。

    昨天喝多了,今天酒醒之後懊惱不已,發誓戒酒;下次的飯局上又喝多。

    戒菸,控制飲食,運動這所有同人性相悖的事情都少有人能夠做到。

    人性不可控,人性不可靠;我們作為人也一定不是十全十美的;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問自己:是好人嗎?是嗎?

    把握自我原則的基礎之上,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電影《非誠勿擾二》中有一段對話:

    樑小姐:你覺得這個人可信嗎?你說行我就答應;

    川川 :我覺得他還行吧,也沒有比其他人更壞

    做人別比其他人更壞,就算是成功的人生了。

    是否有人同我的觀點一樣????

  • 6 # 佩寧薦書

    現在,重新讀這封信,依然深受感動。其實明星也一樣是人,一樣絞盡腦汁啟發孩子,愛護家人。郭麒麟的舞臺風範中透露出對父親的尊敬、自身的沉穩,謙虛有加。從這些看來,我覺得郭德綱夫婦用對了教育方法。也許所有的父母都應該送孩子這樣一份“成人禮”。

    圖為(從左到右):後母(王惠)、小兒子(郭汾瑒)、郭德綱、郭麒麟

    這封信江湖氣十足,在當時掀起大風浪,朋友圈都瘋狂轉發這封信,看哭無數網友。這只是一封父親給兒子的念念碎,為什麼會看哭?一因信中心酸戳到自己的心酸;二因感動至深。

    在《見字如面》裡何冰深情朗讀了這封家書,也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品讀人許子東曾評價說:我佩服他敢跟兒子說真話。我們總是希望保護孩子,給孩子的是一個童話世界和聖誕老人。然而孩子終究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作為家長不如先說盡真實險惡,再讓其用平淡之心期待“小確幸”。

    時至今日,五年過去了,郭麒麟在《歡樂戲劇人》等演繹作品中嶄露頭角。舉止投足間無不透露著自律、好學、謙虛的態度。同為星二代,當今群體鮮有如此人品。有的默默無名,有的誤入邪道,如張默、房祖名。為什麼呀?張國立有才,成龍勇敢, 而在育兒這件事上為什麼不及草根出生的郭德綱呢?

    細讀這封信,可以看見郭德綱在教育上的尊重、陪伴與悉心引導。看他的信,如果你看見的是一片片繁華,可以感受到熱鬧;如果你看到繁華背後的情緒,你會感受到詞句之中的脈絡;如果你由字裡行間,由彼及己,你便知字字珠璣,智慧通透!

    信的背後,站的是這樣的家庭關係:96年,郭德綱23歲,事業低迷期。郭麒麟出生,父母離異,或跟著爺爺奶奶,或跟著父親後母,居無定所。郭麒麟9歲時,父親的事業才出現轉機。初中輟學,跟著父親學習相聲。

    郭麒麟是吃過苦的孩子,看見了父親的落魄,也看見了父親的繁華,更感受到後母的照顧,師兄們的溫暖與背叛,一路被放養的教育讓他收穫了豐富童年經歷。

    這個家庭的成功顛覆了我們對於學問渠道地單一且偏激的認識。我們通常在教育孩子時,孩子要輟學,父母肯定擔心得不行不行滴。但是郭德綱有這個底氣,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知道學問的關竅在於術業專攻,勤奮好學,忍耐堅持、立德立規。

    信的背後,描繪的是一個草根成長的驚濤駭浪。郭德綱的成就是創造了相聲第二次綻放的機會,讓相聲又活回福斯的心中,這算是相聲歷史上的一塊里程碑,與他過人的見識、長期堅持、仔細鑽研分不開。

    我們來看信:

    人生一世,極不容易。有求人的為難,有無錢的苦,有人心的險,有人情的薄。

    求人的難,沒錢的苦:德雲社從默默無聞到異軍突起,煎熬了約六年。德雲社最慘的時候只賣出去一張票,郭德綱依然表演。為了掙錢去養德雲社,郭德綱幾乎什麼活都接,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櫥窗裡透明生活(吃喝睡)48小時,像猴子一樣被眾人觀賞,打趣。

    人心的險,人情的薄:2016年,郭德綱遭遇徒弟曹雲金等人背叛,並且在網路上打筆戰,痛心至極。

    郭德綱後來做客《金星秀》曾說:“你把他當做親生兒子,可他未必把你當他爹啊!。”這是兩個人對過往關係的定義錯位。郭德綱把曹雲金當成兒子,而曹雲金把郭德綱當成合作伙伴,且不說中間摻雜了多少利益糾葛。從這段錯位中,不難發現受傷更重的往往是把感情看的更重的人。可以從微博中看出他沒有放下,所以有人情薄、人心險之說。

    “既落江湖內,便是薄命人。”因為身在江湖,一舉一動皆被放大,選擇了藝人,就選擇了一條極細極窄的中庸之道。需不偏不倚、克己克禮。

    你起點高,容易紅,可是紅了之後,能接住自己麼?

    很多藝人紅起來會產生“冒充者綜合徵”。總是覺得自己出名不過是運氣好,然後無比焦慮、恐懼,生怕自己被戳穿。岳雲鵬也曾發文坦言自己出名之後,整夜失眠,擔心沒有好的創作支撐自己的盛名。作為少班主郭麒麟更容易陷入這種困境,怎樣用好的心態接住自己,父親提前給兒子預案:藝人就好似在多稜鏡裡走路,容易暈眩,迷失自己。看似條條大路,實則處處壁壘。要想寵辱不驚,唯有摒棄外界紛擾,堅定信念,多下功夫,才能風輕雲淡。

    另外,作為父親,郭德綱給了孩子事業、交友、財富幾個方面的碎碎念。

    事業:選好平臺(比較開明,並無接班的想法)

    財富觀:錢雖重要,但不可看得太重。

    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過於熱烈的肯定是假象。

    總之:有命有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兒子成人之前,作為父親的叮囑,把他自己這幾十年的為人處經驗,用最濃縮的語言寫給兒子。主要講了這樣幾個方面:人生本來就不容易,你要走的路更是艱難。你可能會遇到的情況與心態,父親先給你打個預防針。在事業、財富、交友、為人處事的原則上也聽聽為父的經驗。

    最後希望你:寵辱不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再回看這封信,印證了好的教育就是尊重、陪伴、推心置腹的引導,自己走出一條路成為孩子的榜樣!

  • 7 # 何處是家鄉

    相聲是傳統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相聲藝人也會比較多的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這篇家嚴訓子的文字,飽含一個父親的愛與諄諄告誡,既有一些辯證思維,又有幾許禪意,是中國古人思想的現代版本。

    相信郭先生幾十年走來,明槍暗箭頗為不少,人間冷暖早已嚐遍,他知道,兒子但要入得此行,必也會有諸般種種等著品嚐哪!所以總結出來,提醒一番。

    說實話,這樣的東西,作為一名看客,到沒有怎麼讓我有所觸動,反倒是有了另一種體會。

    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大約就是如此生活的,生活空間狹窄,競爭慘烈,不得不和他人去爭!去奪!去拼!嘴裡“仁義道德”,行為上卻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競爭,這樣的內耗,都是中國文化的發生泥土,而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早已習以為常了,一代又一代,不斷演義著、重複著這個圓。

    嘴裡叫哥哥,手裡動傢伙,難怪有人說,麻將才是中國文化最偉大的發明,遠遠比漢字、圍棋、國畫偉大一千倍都不止。你坐在麻將桌上,盯著上家,看著下家,防著對家,嘴裡還要半真半假,誰贏了都是你輸了,只有一卷三,把所有人踩在腳下,才是你獲勝,慘烈程度不亞於一場戰爭!

    說實話,讀著這篇文章,我是渾身發冷的,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來。

  • 8 # 一凡先生

    老郭教給了麒麟這世界上很多家長不教孩子的東西

    世界上什麼最難,同理心最難,老郭年少學藝,浪蕩江湖數十年,不成名時期缺少貴人扶持,受苦受累,煎熬之成。多少委屈難受僅僅自己心中有數,旁人無從得知。成名後,遭受身邊人叛變,使其差點心灰意冷(從第一次鋼絲節可以聽得出來),當時的郭德綱真有退出相聲界的想法,那場事故是一個分水嶺,之前的老郭想著法的進行創新,2010年後,很少再有新作。

    1、你要做什麼,我不阻攔你,而且我要告訴你這個行業很難,既然選擇,別後悔,也別輕易放棄。

    2、人性是惡的,要好好做人,時刻保持低調,不可欺行霸市,火槍專打出頭鳥。

    3、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八鋼構鉤不著親人骨肉,富人在深山老林舞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在你不好的時候,別人說你不行,你別信,當你好的時候,別人捧你,還是別信,按照自己覺得對的來。

    4、我不盼望孩子能成龍成鳳,希望我兒能夠平安就好,在這個行業裡面混,是個花紙都能給染黑了,希望我兒有定力,冷暖自知。

    5、不可把錢財當做追求之目標,錢財是好,可以解決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可並不是全部,吃飽穿暖一樣過日子,驕奢淫逸也是過日子。擁有大量錢財是需要德行的,如德行不好,錢財多了會招禍。

    老郭對於麒麟可謂良苦用心,其實我覺得很多做父親的都應該看一看這段話,很有感觸且眾多實話。不畏強權,不做小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目前無業,自繳社保好還是將這筆錢買每年5%的理財產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