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苗苗爸爸
-
2 # 胡笳胡談
明中葉至清初,移居到東南亞的華民,主要分佈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印度尼西亞的巴達維亞、萬丹,馬來西亞的北大年,逞羅的大城等地。到日本的移民,主要居住在長崎、平戶。
華人移民美國的風潮,開始於清末的19世紀40年代美國西部的淘金潮。“黃金夢”透過商人、海員、騙子、傳教士,從香港朝內地擴散。成百上千的失地農民,透過各種合法和非法的方式,前往夢想之地。僅1852年一年,就有3萬華工抵達舊金山。到19世紀70年代,在美華工已有十萬之眾。
這些在異國定居的華工聚集在一起,慢慢形成了無數華人“美國夢”的起點,唐人街。 最初的居民多是到美國西海岸修鐵路和淘金的華人,他們與其他一些外籍移民、黑人等被政府劃為“次等公民”,被規定只能居住在這一特定區域內,而且居住環境也是到處充斥著貧窮和破敗。
1863年,華工加入“越州鐵路”的築路軌工作。數萬華工加入行列。然而,辛勤工作的華工卻沒有受到平等的待遇,以至於1867年,五千名鋪軌華工罷工,要求加薪及改善待遇;未果。在築路期間,華工死傷甚眾。
華人在北美的移民史無疑也是一部血淚史。最後,想說兩句,明末就沒有人移民北美嗎?當然有,但所謂“大移民”肯定是談不上的,歷史名詞不要胡亂創造,除了譁眾取寵意義不大。
這個提問很有趣!我從未接觸過這樣的概念。當時的中國對世界認知很有限,基本還是停留在天圓地方。不過鄭和下西洋到過美洲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證據,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大移民’這個說法還是不要提了,好嗎?因為明朝時期從沒有任何有組織性的向北美移民,被西方殖民者強制抓捕販賣到北美的南洋華人還是有的,歷史的悲劇,不要再渲染了,還是踏踏實實做好今天的事,為民族復興做些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