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逛一逛3
-
2 # 識小錄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檢視一下我們對待傳統文化到底有著怎樣的觀念。現在社會上對待傳統,有比較偏激的觀點,許多人一提到諸如傳統文化、國學這類名詞就避之不及,大加抨擊,以為是舊時糟粕,早該棄之。這種想法可以理解,畢竟當前浮躁的文化環境之下,許多國學騙子辦的國學班和所謂的“女德班”大行其道,大家一看這些人的德行,一聽他們將的那些東西,以為這就是傳統文化,以為傳統文化如此糟糕透頂。其實大錯特錯。無論是“國學大師”還是女德騙子,他們口中的傳統文化,想都不用想,都是極其功利而歪曲的,與其真實的面目相去甚遠。
如果矯正了這種偏激的想法,再來看待這個問題,或許能夠以更加客觀的心態去看待孔子所推崇的周禮。誠然,因為時代環境所限,孔子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所推崇的那一套周禮,其基本特徵是具有明顯的等級性,不同級別的人,有不同等級的禮。這些禮,就是他們身份等級的外化及象徵。但是除了這些已然不符合現代的時代背景的東西,周禮是否還有別的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呢?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比如說,周禮的核心精神在於行禮時的誠敬之心,無論是對待別人,還是對待自己,亦或是對待我們已經逝去的祖先、對待我們崇拜的神靈,都要心懷著誠敬之心。如果人與人相處、群體與群體相處,都能夠保有一片誠敬之心,那麼於世道人心,豈不是大有好處嗎!這雖然聽上去書呆子氣十足,但是如果我們都能夠做到反求諸己,以誠待己,以誠待人,我相信總會變得好一點吧。
再比如說,周禮裡面對一個人在一些不同場合中的言行舉止,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其實周禮對一個人的核心作用,還是要培養一個人的君子人格。比如在宗廟中要小心翼翼,一片赤誠;在與他人交往時要恭敬,舉止得體;在喪禮中,要有真誠的哀慼之情。其實就是對每個人在不同情景中的行為規範提出了要求。反觀我們現代社會,各種匪夷所思、令人咂舌的行為層出不窮,就算是過馬路闖紅燈這種小事也屢禁不止,如果我們能夠發揚周禮中規範人們行為、培養人的君子人格的功能,那麼對人們修養素質的提升,對社會的文明和諧,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總而言之,對待周禮,我們需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其中的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固然是要摒棄,但是其中的一些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核心精神的精華,我們當然是要加以繼承和發揚的。
-
3 # 六甲番人
禮,繁體字為“禮”,從示,從豊,本義是舉行儀禮,祭神求福,也是指由於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儀節,也可指禮物,當代更多指尊敬的態度和動作。
在中國古代,禮是國家體系和社會秩序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和法結合,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法制體系中。禮調節了人們最基本的社會行為,小到衣食住行,大到等級尊卑,可以說古代每個華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它。
禮最早起源於氏族社會末期,是原始人類祭祀鬼神祖宗為求得賜福而舉行的儀式活動,並演化成禮儀來約束人心,早期三皇五帝治理天下也曾用禮。
夏、商、週三代,逐漸形成中國禮樂文化。夏朝開始進世襲制王朝,社會生活國家化,需要一定的規範來約束全體成員,因此除了法典《禹刑》,夏禮就是最重要的行為規範準則。周朝時,周公旦又進行了全面革新,將上古禮儀和夏禮、殷禮進行整理、改造,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系統化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等社會生活,都納入“禮”的範疇,並在其統轄範圍內全面推行禮樂之治,這就是孔子所景仰的“鬱郁乎文哉”的周禮。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儒家,儒家創始人孔子提出“仁義禮”系統,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意思是仁以愛人最重要,義以尊賢最重要,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孔子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的《禮》就是《禮記》,也稱為《禮經》,是專門講禮節的經典。
秦火之後,《禮經》失傳,後來經過西漢高堂生等人授《禮》,《禮經》得以傳承,漢代立於學官的“五經”就有《禮》,唐代立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其中有“三禮”,包括《周禮》《儀禮》《禮記》。“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經典理論,對禮法、禮儀作了最權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在中國古代,禮一直是讀書人的必修課程。透過禮,可以別異,區分不同角色、身份和地位,進而形成人倫秩序,同時,禮也是教化,能幫助人區別於禽獸,所以注重倫理道德的教育和個體人格的修養,此外,禮還是敬讓,是一種德性行為,能更好處理人際關係,最終達成和諧。
受中華文明影響,東亞各國也開始學習中國古代的禮儀,其中以南韓、日本和安南(越南)最為深遠,直至今天,這些國家都可以看到中華禮儀的影子。
而作為發源地,我們華人,今日是否重視傳統禮儀?我們曾經不顧一切擯棄舊觀念,但是否又形成了新的現代文明規範?
-
4 # 空空空42973354
什麼是禮,就是規矩,就是等級尊卑。當然了,很多人看到等級2字就不高興了。人們錯把等級當做不平等,順從,奴性。這其實是天大的誤會。首先我表明一個觀點:人類只能去追求公道,不能去追求平等。
試問:如果父母和孩子平等了,教師和學生和平等了,結果是什麼?孩子從小學會以自我為中心,平視一切人,這就是今天家庭和學校遇到的難題,孩子越來越難管教。平等思想帶來了個性,自由,叛逆,野蠻生長,同時也消滅了敬畏,消滅了嚴父,嚴師。最後忤逆乖張的孩子遍地,一旦他們長大成人,對自己對家庭或對社會是好還是壞?他們組建家庭,動不動也得離婚。他們從小缺失管教,走入社會也會有人代他們父母管教。他們帶著桀驁不馴一輩子,一輩子都會吃苦頭。
所以說:不學禮,無以成人。禮之用,和為貴。“禮”是為了塑造一個長幼有序的和諧社會。
對於禮的實踐,不妨看看全世界犯罪率排行榜,倒著看。就明白孔子為什麼想要恢復周禮。
等級尊卑和現代制度並不矛盾,等級最嚴格,最講長幼有序的國家,恰恰是犯罪率最低的地方。
原來看書,見孔子推崇周禮,頗為不解,覺得禮就是繁文縟節,毫無用處。漸漸老了,終於明白。禮就是規矩,人情世事互相攀比,沒個規矩真不成。按禮來辦事,有錢不能太奢糜,窮人也能辦得起,重視過程而輕乎錢財,禮在民族發展程序中功不可沒。從小農經濟進入城市,禮何去何從?
回覆列表
孔子推崇的周禮,現在還有沒有必要繼承和發展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態度問題!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是: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偽存真,去粗存精;並賦予其時代的新內涵,傳承創新,與時俱進。……
儒學是春秋晚期孔子所開創,漢武帝時期,儒學獨尊,此後,儒家思想不僅成為二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而且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禮是孔子及儒學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儒學的“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民族精神(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和發展。
孔子儒學的核心是:“仁”和“禮”。仁是道德、政治的最高理想,而禮是仁外在的具體體現,克己復禮為仁。禮,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大到典章制度。禮,既是幫助個體克己修身的一種外在的道德規範,又是協調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的禮儀形式,還是使國家治於上至的政治制度。(而且其禮還代表著一定的知識文化和一定的社會文明程度)
孔子儒學的禮儀形式,相當繁瑣,有“五禮”、“六禮”、“九禮”之說(冠、婚、朝、聘、喪、祭、賓主、鄉飲酒、軍旅),涵蓋了倫理、社交、外交活動等諸多方面,與當時人的生活密切相關。……(其繁文縟節應拋棄,但有些明顯影響至今)……
孔子儒學的禮制(政治制度)又特別強調“尊尊”、“親親”和“男女有別”。
“尊尊”,最重要的是尊君,低賤者尊崇尊貴者。但是,孔子並不像後世儒學(理學)那樣要求盲從君主,他認為臣下的效忠是以君主的守禮為條件的。……(其等級尊卑應拋棄,但其效忠與守禮也給後世以啟示)……
“親親”,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為了維護“尊尊”、“親親”的等級制度和宗法制度,就必然要求不同等級的人,在包括從車馬服飾到中鼎盂盤等的器物使用上,按其等級加以嚴格區分……
“男女有別”又是儒學禮制中重要的家庭倫理規範,夫婦有別,男女授受不親,恪守其義,各盡其責……
……(等級尊卑、家長制、男女不平等、繁瑣禮儀等應該拋棄,但是尊老愛幼、尊祖敬宗、家庭觀念等又應該繼承發揚)……
儒學禮學又是分中求和的禮學。“分”是禮的主導,即按其名分等級要求各安其位,各盡其責。為了追求社會等級秩序的穩定和協調,為了求“和”,就得把握“中”,即孔子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由此,把“分”與“中”、“和”統一起來,從而使各等級按名分各安其位,實現等級和諧。……
因此,孔子推崇的周禮,本質上是等級制度,貴賤尊卑,(繁文縟節)帶有復古保守的傾向,我們必須拋棄,但是任何社會都需要規範,其精華,我們必須繼承並賦予其時代的新內涵,加以發揚光大……孔子儒學的禮帶有一種“變化”的特性,又有著多層次的內涵,它具有一種“普世價值”,這才是其核心部分和精華所在……因此,孔子儒學禮的精華即“普世價值”,才是我們必須加以繼承和發展的。這不僅是文化學習的需要,也是文化傳承的需要,更是保持民族文化命脈的需要。它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影響力和頑強的生命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