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聞習見
-
2 # 穎涵的快廚房
美食不分貴賤,尤其在香港讓人甘願等待的可以是一家米其林的餐廳,也可以是破舊的港式茶餐廳。隨便走進一家茶餐廳,看港人的生活百態,用味蕾感受歷史和文化。
如果將香港比喻為一座工廠,那麼茶餐廳就是他的飯堂,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工人都能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伙食。
生活
比起美食,茶餐廳離生活更近,能夠近距離體驗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許是茶餐廳的最大魅力。 茶餐廳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人靈活變通的產物。
節奏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茶餐廳首先符合的是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它有固定的精細的餐品分類,根據特定的時間供應特定的餐品。除了常餐(全日供應的食物,選單長期不變)以外,分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等時段,每個時段供應的食物都不一樣。
百態
所以在香港不同的時段去茶餐廳,既可以看到 退休老頭施施然看報喝咖啡,也可以看到 中學生三三兩兩下午茶吃炸薯條雞翅,當然看得最多的是 上班族如流水線一般,用咖哩雞飯、星洲炒米或牛扒薯餐餵飽肚子,然後匆匆拍屁股走人― ―所謂生活百態。
如果你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廳吃飯,你會覺得香港顧客在跟服務員打著各種暗號,點了比你面前的食物更好吃的東西。
暗號
在茶餐廳,你感受不到周到體貼的服務, 服務員的話語簡短直接,沒有半句廢話。以茶餐廳就餐為場景,為了提高效率,甚至衍生出一套豐富的習語。比如說白飯不叫白飯,叫靚仔,而靚女指的是白粥;還有加底、飛邊、行街、走青、106......等等
-
3 # 逗萌嘉
為何偏偏茶餐廳成了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符號?
難道是因為絲襪奶茶和菠蘿油?
如果將香港比喻為一座工廠,那麼茶餐廳就是他的飯堂,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工人都能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伙食。
生活
比起美食,茶餐廳離生活更近,能夠近距離體驗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許是茶餐廳的最大魅力。 茶餐廳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人靈活變通的產物。
節奏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茶餐廳首先符合的是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它有固定的精細的餐品分類,根據特定的時間供應特定的餐品。除了常餐(全日供應的食物,選單長期不變)以外,分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等時段,每個時段供應的食物都不一樣。
百態
所以在香港不同的時段去茶餐廳,既可以看到 退休老頭施施然看報喝咖啡,也可以看到 中學生三三兩兩下午茶吃炸薯條雞翅,當然看得最多的是 上班族如流水線一般,用咖哩雞飯、星洲炒米或牛扒薯餐餵飽肚子,然後匆匆拍屁股走人— —所謂生活百態。
如果你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廳吃飯,你會覺得香港顧客在跟服務員打著各種暗號,點了比你面前的食物更好吃的東西。
暗號
在茶餐廳,你感受不到周到體貼的服務, 服務員的話語簡短直接,沒有半句廢話。以茶餐廳就餐為場景,為了提高效率,甚至衍生出一套豐富的習語。比如說白飯不叫白飯,叫靚仔,而靚女指的是白粥;還有加底、飛邊、行街、走青、106......等等。
-
4 # 每日為食謀
港式餐廳裡面有很多好吃的東西,要說它的魅力所在,我覺得大概i是它的菜品樣式吧,因為茶餐廳裡有很多好看的點心,每個人對美好的事物都會有所向往,所以看了菜譜上的食物,就有種忍不住想品嚐一下嘍
蒸鱸魚我先開始以為蒸出來的鱸魚會沒什麼味道,但是它清蒸過後,應該還澆上了湯汁,鱸魚處理的也很好,沒有一點腥味,所以吃起來滿口的香味,肉質白嫩,不愛吃魚的我,也深深愛上了這道蒸鱸魚!
這道菜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因為很好吃,所以也拿出來說一下嘍,這道菜主要是蝦仁和素菜一起炒的,整道菜看上去給人很清新的感覺,瞬間讓人食慾大開,蝦仁和這些蔬菜一起翻炒別有一番風味,正在減肥的親們去了茶餐廳就可以點這道菜喲!
-
5 # Patrick_
茶餐廳其實是香港五六十年代從英華人的飲食習慣演變出來,餐單口味在廣東與西餐的中間。 有著英華人下午茶的習慣但食品就交接近廣東口味。在香港的茶餐廳並沒有中式點心,只有在中國大陸為迎合大從口味而加設。主要的食品為奶茶,咖啡和西式小點,港人一般在早餐和午餐到茶餐廳用餐為多。早餐都以咖啡或茶和火腿蛋通粉為主後來加入雲吞麵,牛腩和粥類等。而小菜不多,因大部份客人都以簡單和快的原則。在國內就大有不同,南方北方菜式都有跟原來的已變調。
-
6 # ENJOY精選限量美食
很多港劇都愛在茶餐廳取景。香港人不管是上班族學生黨還是明星,去茶餐廳吃飯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習慣。那份喜愛,是從小到大深入骨髓的。像余文樂這樣長了一個香港胃的明星,幾乎每家茶餐廳都有過他的足跡!
很多在香港機場轉機的人都會去吃一下“翠華”,其實這已經不算是正經的茶餐廳了。
一家傳統的茶餐廳,往往有著卡座、格子地磚和各種手寫招牌,牆壁、窗戶甚至連吊扇都有濃重的年代感。它的前身應該叫“冰室”,早在19世紀末就已出現。但不賣飯只賣小食的冰室往往難以生存,所以現在存在的冰室裡,也能看到些簡餐。
茶餐廳就是香港飲食文化歷史的縮影,默默見證了香港生活的變遷。
推薦幾家我最愛的香港茶餐廳:華星冰室、華嫂冰室、海安咖啡室。
1)華星冰室地址:旺角 西洋菜南街107號地下;灣仔 克街6號廣生行大廈地下B1號鋪;
時間:07:00-23:00
人均:50hkd
華星不如祥興等茶餐廳歷史那麼久遠,但卻有足夠的名氣。華星冰室是由香港老牌唱片公司“華星唱片”的高層開設的,由於娛樂圈的背景,很多英皇藝人來過這裡。牆上有一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寫著很多明星的簽名。有你們熟知的陳奕迅、余文樂、許志安、黃宗澤......大家可以去吃飯順便辨認一下偶像的親筆簽名!
“年年廿五,永不加價”的校長多士,必點!
軟硬沙爹牛肉包,包身脆軟。
2)華嫂冰室地址:元朗 屏山坑頭村
時間:星期一至六 08:00-13:00, 14:00-17:00 星期日休息
地址:觀塘 敬業街55號皇廷廣場1號鋪
時間:星期一至六 08:00-17:00 星期日休息
人均:50hkd
總店是元朗的一間小村屋,現在在觀塘也有分店。這家店被譽為“余文樂的飯堂”,翻看他的INS就會發現,隔三差五就會出現免費“華嫂”廣告!
“張志明”對華嫂真的是愛得極其專一了!劇組都被他帶去了華嫂!(所以迷妹們get到重點了嘛?想見偶像,去華嫂蹲點!)
華嫂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這麼多年,它的品質始終沒變,店主對客人態度都很好!
當然,我們是享受不到這種余文樂專屬待遇的╭(╯^╰)╮但是我們可以吃到同款華嫂獨家菠蘿油!!!與常見的不同,除了牛油還夾入了流心煎蛋和番茄。
鬆脆的酥皮、柔軟的包底、冰涼鹹香的厚牛油片、清爽酸甜的番茄、醇厚的流心蛋,層次如此豐富的菠蘿包,怎能說不愛呢!芝士鹹牛肉蛋豬仔包,冰花奶茶,鮮奶油多士...這家店裡太多特色美食值得推薦!
既然說到菠蘿油,自然要提一下旺角老字號金華冰廳,得獎的菠蘿油號稱全香港第一!如果你在香港只有一次吃菠蘿油的機會,一定要留給這家店!
新鮮出爐的菠蘿包,老遠就能聞到牛油撲鼻的香氣。皮要脆,包要熱,牛油要夠厚!剛好化開的冰涼牛油滲入香軟的包底,表皮一口酥脆,香甜的回味裡還有牛油的微鹹。金華就是教科書式的菠蘿油啊!
3)海安咖啡室地址:上環 幹諾道西17號地下
時間:星期一至四 07:30-16:30,星期五07:30-15:00,星期六07:30-16:3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人均:60hkd
店面招牌依舊保留著從右往左的閱讀方式。
這裡的一桌一椅不是仿古,而是真正上半世紀的舊物,保留又翻新,骨子裡透露著古舊的味道。時光在這裡彷彿是停駐的,輕易就讓人感覺回到了老香港時代。店中的麵包食物,都很傳統。一看就很樸實,卻有著莫名的吸引力!
選單上的手寫字型極其優美。
奶茶紅豆冰,紅豆軟爛至起沙,中和了港式奶茶輕微的苦澀。
完敗翠華的奶油脆豬!
“鍋仔公司面”,對於工薪階層來說,這一鍋裡面加了叉燒、五香肉丁、雞蛋、腸仔、午餐肉、鮮牛肉的泡麵,已經是豪華配置了!在香港是聽不到泡麵這個詞的,他們習慣叫公仔麵。其實就是源自上世紀90年代的早期泡麵,因為用公仔作為標誌而得名。也許是從小吃到大,香港人對公仔麵的愛也是很深啊!
海安除了傳統的西多士,還有一款只在特殊時段供應的“粒粒西多士”,將大塊的吐司切成小粒,裹的蛋液更多。
四片吐司,雙層夾心,微融鹹牛油塊。切記淋蜂蜜和煉乳時千萬不要吝嗇,吃起來才夠味!
香蔥碎牛滑蛋厚多士,也是獨家供應的一款。
4)炳記茶檔地址:大坑 施弼街5號側
時間:星期二至日07:00-15:30 星期一休息
人均:50hkd以下
為數不多保留下來的鐵皮大排檔式茶餐廳,讓多少人大夏天也甘願站著排隊。
陳奕迅親筆題字“冇食過就等於冇嚟過大坑羅!”
奶醬多,去邊烘底。(去邊指切掉吐司的硬邊,烘底指烤脆)
豬扒拼雞翼出前一丁面。
再來一杯凍奶茶。
你也能成為最接地氣的香港人之一了!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絲襪奶茶鼻祖蘭芳園。
儘管出名後,越來越像遊客必打卡之一的景點而不是茶餐廳了,但人生還是值得去喝一次地道的絲襪奶茶。
-------
-
7 # 新鮮影視小觀察
港式茶餐廳相當於具有本土特色的快餐廳,裡面包羅永珍,幾乎所有你想吃的物種都可以找得到。不僅如此,很多“西洋食物”都是改良版。像西多士這樣的本土三文治,或是中西結合版的面、飯、扒…都是既能合適華人的口味,又沒那麼單調,關鍵是,時間超快!!適合一切趕時間的狀況和不趕時間的狀況。所以漸漸地,吃港式茶餐廳成為了一種習慣潮流,很多到香港旅行的遊客,也覺得必須要吃一次TVB里正宗地道的茶餐廳,才算是旅途完整!
-
8 # 香港遊客筆記
哈哈,看到大家都在介紹茶餐廳服務好,態度優質量高的時候。
我實在忍不住上來推薦一家香港地道的奇葩茶餐廳
在芸芸眾多香港食店之中,澳牛可算是相當特別的一間。如果有「最具香港特色餐廳選舉」的話,我必定投澳牛一票。澳牛極能體現香港文化,難怪有人說,未去過澳牛,不能算是到過香港。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只為了要在澳牛感受「香港精神」。
澳牛的全男班侍應以「臭寸」(臭嘴態度差)聞名香港近廿年,當然並非浪得虛名。今時今日如此服務態度,全港只得LV女售貨員可與之齊名。「男澳牛,女LV」儼然是香港服務業的兩株奇葩。香港人向來牙尖嘴利,個個識得駁嘴駁舌,嘴上不饒人。澳牛侍應就是當中的表表者。點餐點得慢,侍應輕則黑麵,重則出口催促(慢的定義是坐下三秒後)。
傳聞吳君如有次到澳牛進餐,當吃到炒蛋時驚為天人,忙問侍應如何炒得如此滑蛋﹖面對名人食客,澳牛侍應沒有趨炎附勢,倒是本著「臭寸之道」待客:「痴線﹗秘方點話得你聽﹖」(笨蛋,秘方怎麼能告訴你知道)敢對著名人食客鬧痴線,全香港恐怕只有澳牛。
曾有臺灣旅客光顧後形容到澳牛進餐是「囚犯般的待遇,獄卒式的服務」,雖略嫌誇張,但不中亦不遠矣。「但求實際,不介意被奴役」,這才是澳牛最能體現香港精神的一點。所謂「好食就得,服務其次」,放諸香港社會則是「經濟繁榮就得,民主自由其次」。難怪香港人只懂得生存,不懂得生活。
不過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澳牛規矩廿年如一,受不了就不要來,它也不稀罕。澳牛門口旁邊的牆壁上掛著一幅字畫,上書四個大字:「唯我獨尊」,人人付款時只要抬頭一望都能清楚看到。店方既已大方表示「唯我獨尊」,那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了。
光顧澳洲牛奶公司備忘1.早餐快餐常餐,進餐廳前請先行決定
2.點食物時一定要配合夥計落單程式: 通粉 /意粉 > 多士/方包 > 煎蛋 /炒蛋 > 吃完所有食物才點飲品
3.千萬不要問有沒有爹牛意,是死罪來的
4.和搭枱的食客一定要 "守望相助 ",不可要求夥計協助整理枱面
5.進餐一定要先吃完一碟再吃另一碟, 避免夥計以為你已經吃完想收走你的碗如閣下生性猶疑不決,建議不好光顧澳洲牛奶公司 ,因為鐵定捱罵。如閣下有一嘗鐵窗生涯的幻想, 澳洲牛奶公司的夥計可以為你提供獄卒式服務。
以下為一段為夥計與新來報到食客對話的節錄:
夥 : 你兩個 ,企系呢到等。你兩個,直行入去有位 ,行快啲爽手…..
夥 : 食啲咩? (兩秒後 ) 早餐快餐常餐,哥仔駛唔駃諗咁耐呀 ~
食 : 咁我要快餐啦 …..
夥 : 講!
食 : 通粉
夥 : (一邊飛快落單 ) 講!
食 : 多士炒蛋夥 : (繼續落單 ) 講
!食 : 凍奶茶
夥 : (一分鐘後)邊個要叉燒通 ,舉手!
夥 : (一秒後有人舉手)舉快啲呀嘛 ~ (接著將叉燒通放到桌上)(剛吃完通粉)
夥 : 食完未 ?
食 : 食 …食完 (碗碟即收 )
食 : 我 …我杯野飲可唔可以帶走呀?
夥 : 咁即系要外賣杯啦,早出聲嘛 ~ 10號外賣吉杯一個~
食 : 埋單唔該
夥 : 10號埋~ (指著兩個等位的人 ) 你兩個入黎坐低!
如不想遇到同等待遇,請緊記上述五點。
回覆列表
美食不分貴賤,尤其在香港讓人甘願等待的可以是一家米其林的餐廳,也可以是破舊的港式茶餐廳。隨便走進一家茶餐廳,看港人的生活百態,用味蕾感受歷史和文化。
代表香港味道的餐廳、 茶餐廳並不多。香港人識飲識食、做餐飲精益求精。為何偏偏茶餐廳成了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符號?
難道是因為絲襪奶茶和菠蘿油?
如果將香港比喻為一座工廠,那麼茶餐廳就是他的飯堂,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工人都能在這找到適合自己的伙食。
生活
比起美食,茶餐廳離生活更近,能夠近距離體驗香港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或許是茶餐廳的最大魅力。 茶餐廳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人靈活變通的產物。
節奏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茶餐廳首先符合的是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它有固定的精細的餐品分類,根據特定的時間供應特定的餐品。除了常餐(全日供應的食物,選單長期不變)以外,分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等時段,每個時段供應的食物都不一樣。
百態
所以在香港不同的時段去茶餐廳,既可以看到 退休老頭施施然看報喝咖啡,也可以看到 中學生三三兩兩下午茶吃炸薯條雞翅,當然看得最多的是 上班族如流水線一般,用咖哩雞飯、星洲炒米或牛扒薯餐餵飽肚子,然後匆匆拍屁股走人— —所謂生活百態。
如果你第一次去香港的茶餐廳吃飯,你會覺得香港顧客在跟服務員打著各種暗號,點了比你面前的食物更好吃的東西。
暗號
在茶餐廳,你感受不到周到體貼的服務, 服務員的話語簡短直接,沒有半句廢話。以茶餐廳就餐為場景,為了提高效率,甚至衍生出一套豐富的習語。比如說白飯不叫白飯,叫靚仔,而靚女指的是白粥;還有加底、飛邊、行街、走青、106......等等。
總而言之,許多外地人喜歡香港茶餐廳,不僅僅是因為它所提供的食物,更是因為它展現了香港人真實的生活狀態,某種程度亦代表著香港人生活方式的變遷。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包括香港人依然執迷於唐樓格局、綠白格子地磚、鐵腳木椅紅坐墊似的,如同電影場景般的原教旨式茶餐廳
茶餐廳的魅力,還在於那份不經意的休閒,不經意的發思古幽情,及那些不隨時代改變的口味及小吃。對食客來說,茶餐廳可以讓他們領略地地道道的港式美食,舊日情懷,中西美食,在這種瞬息萬變的動感之都,這一切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