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XUHaiyun
-
2 # 玩布公
科學家有些在探索基礎科學,一些未知的 有些苗頭的事物,很難有所突破,很難成功。一旦成功就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這需要國家有雄厚的財力支援。一些研究已經確定可行性的,可以應用於當下的事物,拿出理論和實驗結果報告,證明可行。然後就該工程師具體實行,設計產品,畫出圖紙,解決遇到的重重障礙,反覆論證,反覆修改,成型後交給生產線……
-
3 # 穿插游擊隊
在外人看來,工程師和科學家,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學的科學家,這兩個職業特別相近。我們常常把「理工科」放在一起說,理科和工科,就是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總是這樣相提並論。甚至一些高校會把工程學相關的院系直接叫做「應用科學」。
如果你看工程師和科學家,會發現他們的成長路徑和知識結構也非常相似。一位科學家和一位工程師,他們上大學時,尤其是前幾年,學習的課程,接受的訓練,幾乎是一樣的。所以在外人看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差不多,都是掌握很多科學知識,常常擺弄儀器的一群人。
但是如果你問一位科學家,你是不是工程師啊?他肯定會說不是,甚至感覺你在貶低他。如果你看過一部美劇叫《生活大爆炸》,裡邊的主角,天才科學家謝爾頓就是這樣的看法,他就會經常看不起自己的朋友,工程師霍華德。他總說霍華德的工作平淡無奇,一點創造性都沒有,因為工程師就是為了科學家的需求服務,而不是自己去發現。
這當然是一種偏見,不過在謝爾頓的偏見裡,有一點倒是說對了,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比,確實是科學家更擅長髮現。
不過這個並不是因為科學家智力更強或者水平更高,而是工程學的特點決定的。工程師的特長不是發現,而是實現。
科學家主要的工作,是探索「是什麼」,而工程師思考的是另一方面,那就是「能夠做什麼」,在自然規律和其他因素限制的範圍內,探索什麼東西能夠為人類帶來實際的用途。
有一位物理學家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這句話說到了科學家和工程師最大的區別:「自然科學家們發現未知之事,工程師們創造未有之物。」
你會發現,我們這個世界的進步,就是靠發現未知之事和創造未有之物,這兩件事推動的,而且這兩件事缺一不可。
舉個例子,你一定很熟悉青黴素的歷史,很多科普書中都講過這個故事:1928年,英國生理學家弗萊明在培育葡萄球菌的時候,發現培養皿裡混入了一種綠色黴菌,他意外地發現,這種綠色黴菌出現的地方,葡萄球菌就消失了。他敏銳地意識到這種綠色黴菌可能有殺滅其他細菌的效果,經過實驗,他發現確實如此。於是在1929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公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從這種綠色黴菌中提取的物質,就是青黴素。青黴素的出現,改變了這個世界。
然而,真實的歷史遠比這個故事要複雜得多,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的殺菌作用,可是他認為青黴素提取困難,不能大量生產,而且活性不穩定,沒有辦法儲存和運輸。所以他對於青黴素並沒有抱多大希望。他在1929年發表的那篇論文,在科學界也沒有獲得什麼關注。
直到弗萊明發表論文十多年以後,牛津大學的三位科學家聯手,共同研究出一套培養和提純青黴素的方法,之後他們聯絡了英國和美國的多家制藥廠,又和藥廠一起改進提取和儲存青黴素的工藝,這才解決了青黴素提取難和儲存難的問題。當時正好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大量的青黴素被運往前線,救下無數盟軍戰士的生命,人們才認識到青黴素是多麼偉大。原本籍籍無名的弗萊明,這才因為發現青黴素,成為大眾眼中的英雄。
你看,發現和實現缺一不可,才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在青黴素的故事裡,牛津大學的三位科學家,還有英國和美國製藥廠的技術人員,都是在承擔工程師的責任。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科學家發現真實的世界,工程師實現一個可能的世界。
正是因為追求的目標不同,科學家和工程師,雖然都從科學出發,但是對待知識和這個世界的角度各不相同。我有一次和一位搞科學研究的朋友聊天,聊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意義是什麼,是認識真實世界,還是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兩個的答案正好是針鋒相對的,他作為一位科學家,認為學習知識是為了認識真實世界,順便解決實際問題。而我作為一名工程師,會認為學習知識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順便認識了真實世界。
說到底,還是「發現」和「實現」的不同。
-
4 # 超級數學建模
通常民眾認為,工程師就是搞技術的,科學家就是搞科研的。
對科學領域有一定認識的人群會說,工程師是應用科研成果的人,科學家是發現科學規律的人。
上面都是一些顯淺易懂的回答。不過對相關領域比較熟悉的人或者從業者會發現這些回答都是從兩種人群的從事方向(甚至把定義縮減為院士)回答的。實際上,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的聯絡和區別遠遠不止這些。實際上,工程師和科學家的界限完全可以打破,一些傑出的科學家同時也是傑出的工程師,而一些優秀的工程師往往會做科學家的工作。所以我們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理解這兩種身份(小編這裡不把科學家和工程師當做職業討論)。
思維上的區別
思維的方向
科學家的研究課題不會具體到生產成果,可以認為是發散的。他們會建立各種理論模型,做大量計算和試驗,驗證理論成果,嘗試各種道路去尋找最佳解釋,科學家事先並不知道最終結果,因此不得不廣開思路。比如研究最佳飛行路線的演算法,研究替代能源的製備方法。但這些結論還不能直接應用,比如研究出了一個性能非常好的能源獲取方法,但是成本非常高,或者現有技術根本不能達到那樣的條件(可控核聚變的理論條件),這裡有兩條路走,一是科學家繼續研究更好的方法,二是等待新技術出現。就算這項已經能實現(氫能源汽車),仍不能馬上應用,這需要工程師把這項技術和科學家合作,使得成果得以應用。(比如把裝置縮小,提高功率和安全性等),到了怎麼把這個技術應用到產品了,(把發動機裝到車裡)這就是工程師的專場了。
工程師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可以說是收斂的。一個科研成果來了,工程師需要把它實用化,那麼工程師是大致知道最終的結果的——比如工程師知道裝置最多能做多好的東西,預算大概多少,可行性(打雷能發電,問題是做不到)老闆要什麼樣要求,法律的規定,產品的安全性,最長能接受的製作週期等等。一句話,工程師得考慮實際情況。
成本的考慮
科學家可以不考慮成本。狹義的理解,是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探索規律並整理成報告或者論文。而工程師是要將科學家寫成的文章變成市場能夠接受的產品,因此,工程師對成本極為敏感。比如在科研單位,一些裝置的研發過程中只需要考慮預算(國家撥款),而在科技企業(比如華為),工程師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必須控制產品成本。不過在尖端領域,工程師和科學家往往是同一批人。
當然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工程師在利用科學家打下的基礎。一般來說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時間相當長,這個轉化的工作一般由科技企業或工程院完成。比如中國工程院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全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團結與合作,推動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加強工程科學技術隊伍和優秀人才的建設與培養,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服務。純粹的科學家不考慮這些(牛頓發明微積分也沒想過用微積分造點什麼)。
工程建設中,科學家變身工程師
科研工程是個例子。在尖端的領域,工程師有時候也無能為力了(檢驗新理論的工程,你讓沒做過類似研究的工程師怎麼設計)這時候科學家就要從理論推導參與到工程設計中了。比如花費高昂的航天發射,引力波探測,大望遠鏡……嚴格來講,這種工程應屬於科學研究範疇,成本一般由國家或者大型企業承擔,因此預算往往十分巨大,而且,這些工程不用面對消費客戶(沒有商業性質),因此不太考慮穩定性等。而商業工程不僅講究的是基本科學原理正確,而且要求產品的穩定性及可操作性。比如中國航天承擔的商業發射專案,都是採用十分成熟的火箭,而且成本相對低(目前中國的載人航天可以歸類為科研工程,而俄羅斯的聯盟號就可以算是嚴格的商業工程了)。
也有不少工程師遇到難題時直接變身科學家研究理論的,這時候工程師變身為科學家。不過這類人很少,而且普遍具有相當長的工作經歷。
立場不同
科學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師創造未來的世界
這是馮·卡門的名言。
科學家需要的是自由的思想,這樣利於他們探索世界的規律,為創造未來的生產力打基礎,利於人類的發展,因此經費往往十分龐大,一般只有特大型企業或者政府才能承擔,但對於科學成果帶來的生產力回報來說,這些投資往往顯得微不足道。(對於一些譴責政府浪費納稅人的錢搞科研的言論,請想想,沒有人研究微積分,你的房子沒那麼堅固,長途旅行也坐不上飛機)
最後引用一位知乎使用者的觀點
科學需要有一往無前、盡善盡美的精神,需要執著甚至於偏執才可以成功。而工程中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不論是成本,還是最後需要達到要求的各項引數,最後的結果也許每個引數都不優秀,但是方方面面都可以滿足,就是好的結果。這不是得過且過,而是縱觀全域性之後的取捨。
向為人類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致敬!
回覆列表
科學家更注重於基礎性前沿問題的研究,如蛋白質轉移、光催化、奈米材料…… 工程師則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如可燃冰獲取、頁岩氣開採……
要取得成績,兩者均需要較強的數理基礎,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堅韌不拔的長期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