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卷太郎攝影坊

    從相機效能畫質角度來看,確實專業性與個頭成正比。

    相機的畫質與感光原件(或膠片)尺寸規格相關,採用越大畫幅感光元件的相機畫質越好,這個定律在數碼普及的今天依然不過時。用膠片作介質和用數碼cmos做介質都是同樣的規律。底子大了,機身本身就會變大,所匹配的鏡頭也會變大,這樣一來,相機整體體積就會更大。就拿很常見的機型來看,在同樣都是一個品牌,同樣都是無反機型的前提下,m43畫幅的數碼微單要比同品牌全畫幅微單更小巧,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都要更小。

    即使有些相對更大畫幅的相機機身可以做得更為緊湊,但其鏡頭卻在光學規律作用下無法做得更小。

    從操控角度來看,越為專業的相機體積也會越大。原因有三:一是更為寬大的機身在持握手感方面更適合專業用途;二是專業機型撥輪、按鍵都相對較多,需要寬大機身予以支援;三是因機身散熱、防塵防水防摔需要,機身大更有優勢。

    綜上因素,確實是越專業的相機個頭相對越大。

    從價格方面來看,卻不是越大的相機越貴。

    任何商品都不是完全以其使用價值最為定價唯一依據的,哪種商品都有品牌溢價包含其中。在同一品牌相機序列中,體積與價格成正比似乎可以說得通。例如1DX系列比90D確實大很多,價格也高好多倍。但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價格對比就無法參照這個規律了。徠卡M系列旁軸相機體積就很小,但比佳能最大號單反還要貴很多倍,且自動效能還非常low,基本不能拿來幹攝影的活兒,只能陶冶情操。

    像這樣的機器,品牌情懷已經完全大於效能實用性,肯定不能用機身體積來判斷其價格了。

    最為攝影愛好者,並不一定追求極致效能、昂貴价格的相機,適合自己拍攝需求的就是最好的。廠家設計出來那麼多不同檔次價位的機型難道都是為了襯托高階機的嗎?顯然不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很重要。

    如果您只是旅行攝影,拍著玩玩而已,完全沒必要扛著三腳架和長槍短炮,光裝置就成了拖累。一臺小巧的apsc微單就足夠用了。如果您喜歡街頭攝影,顯然也無法使用鏡頭碩大的全幅單反,還沒拍呢就引起了路人圍觀了。一臺定焦卡片機都可以滿足需要。而如果您喜歡拍攝野生動物,那顯然三腳架、頂級機身、大長焦鏡頭都不是很夠,您至少還得配臺越野車。

  • 2 # 鄉頭陳二妹

    只從外觀上看,有些短鏡頭可能比它長的鏡頭還貴。

    如果從外觀來看鏡頭的貴廉,還要綜合從鏡片的大小來看。

    鏡片越大,鏡筒直徑越粗,越貴!

    從原材料來看,鏡頭粗它費材料啊。

    而鏡頭的主要成本就是那些玻璃鏡片。

    鏡頭越粗,鏡片越大,

    鏡頭越長,鏡片越多,越重,越費材料,也就越貴了。

    當然,鏡頭越長越粗,它的光學設計和機械設計難度越大,

    設計成本高,製造工藝要求高,成本率低。

    需求少、產量低,也會推高大鏡頭的價格。

    鏡頭做長了容易。

    實際上廠家為使用方便,在千方百計地使長的變短。

    所以短粗的鏡頭會更貴

  • 3 # 護衛者3

    想要清晰,那首選感光晶片大的相機,畫素不用去考慮,現在市面上的畫素足夠你印照片或者放在網頁上了。感光晶片的大小才是決定畫質的主要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同為1000萬畫素,單反的畫質比卡片機好很多的原因。鏡頭的大小方面,鏡頭越大確實是越好,但是前提是光學設計必須相同,如果光學設計不怎麼好的話,鏡頭再大也比不過小鏡頭的畫質。鏡頭的解像力和感光晶片的大小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光提高一個,另一個差的話,沒有意思。至於你要拍的這個東西,我認為還有一項比較關鍵的,那就是光線,一般想要拍攝出非常精美的效果,完善的燈光佈置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再好的相機,拍出來的畫面也是效果平平。

  • 4 # 故鄉原本的樣子

    老話說的好,大炮打蒼蠅大材小用!首先好適合自己拍攝的題材,拍個標準照用上哈蘇也不是不行關鍵看你用了10萬和1000塊的裝置如果拍攝出來的作品沒什麼區別就被人恥笑了,隨著“”爆發戶”的日益增長,不代表有了錢就一定是攝影家,作品就能傳世!相反拿1000塊的裝置拍出的作品媲美10萬的裝置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成功了!不是裝置高階就好,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 5 # 孟老屍

    並不完全是。

    1、一般來講小白倒是可以這樣區分。

    因為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她們並不懂什麼相機的構造、效能、成像品質、感光元件等一系列專業問題。通常你看見的那些“大”實際上是因為裝了鏡頭的緣故,鏡頭是分焦段的,一般廣角類的短一些,變焦長焦的長一些。比如200-600焦段的鏡頭看起來就像個炮筒。價格也會逐漸遞增(不排除個別情況),除此之外還分廠家品牌、俗稱的“狗頭”“牛頭” 狗肉比牛肉便宜,所以狗頭比牛頭也便宜,哈哈哈哈(這麼解釋應該都能懂)比如佳能系的佳能(Canon)EOS-1D X Mark II 就比佳能(Canon)PowerShot G1 X Mark III 更大更專業更貴

    2、也有特殊情況。比如一些好一點配置高一點新一點的微單相機就要比初級入門單反貴很多,體積也比初級單反小很多,綜合性能和便攜度也比入門單反好很多。這樣的話題主單從個頭判斷就不準了。比如:索尼(SONY)ILCE-7RM3比佳能(Canon)EOS 800D 小還貴

    3、所以綜合考慮,大的更專業更貴並不完全成立

  • 6 # 婚禮攝影師Tanke

    理論上來講確實是這樣,畢竟是專業級的相機,當然,這也僅限佳能、尼康、索尼的各類相機!個頭越大越牛逼!佳能頂級系列1Dx、1Dx2機身差不多3斤左右的重量,這是因為機身與手柄整合在一起了,一般的相機可以外接手柄,這類強大的單反都是整合手柄,就是機身手柄,這樣極大的加強了相機的續航能力!所以看起來塊頭很大!尼康D5也是同樣的整合手柄機身,說起來比較好笑,我用過6D裝載24-70mmF2.8,顯得頭重腳輕,看起來鏡頭好大,用5D4搭載24-70mmF2.8,看起來比較正常,都差不多大,用1DX2裝24-70mmF2.8,感覺鏡頭好小……,如果裝小痰盂50mmF.18的話,感覺沒裝鏡頭一樣,就是這麼誇張!哈哈哈!索尼最頂級微單A9也是整合手柄機身,也大,目前還真沒有玩過A9,具體表現還不知道,塊頭大是肯定的!

  • 7 # 舟遊山水

    謝謝邀請,以前膠片相機的年代就有規律,相機越重價Grand SantaFe貴,一方面功能多,材料也用多,特別是專業人士、記者用的都是要求紮實耐用的一定是夠份量,鏡頭也是一樣,光圈大必然玻璃大整個鏡頭直徑都大,好像拍攝體育運動的記者鏡頭又粗又大又重,價格不是一般人消費得起。現在普及型配套的鏡頭輕巴巴的很多是用光學塑膠不是玻璃的。價格也相對便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城市四季分明和四季如春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