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施比授

    首先這是杜甫創作的一首五律,詩名為《月夜憶舍弟》而不是秋夜憶舍弟。其次是‘’秋邊一雁聲‘’,不是邊秋一雁聲。最後我們來看看整首詩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也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詩人表達的是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毫無音訊,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後白露時節思念更加濃烈,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 2 # 鳳凰梧桐妹

    詩聖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是秋邊一雁聲,還是邊秋一雁聲?

    應該是:

    戍鼓斷人行, 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杜甫的這首五言律詩當作於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節度使安祿山經過周密準備後於公元755年10月發動叛亂。(從安祿山發動叛亂,一直到史朝義失敗,中原地區打了八年內戰,755年~763年,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帶領叛軍南下,15萬步兵、騎兵在河北平原上進發,一路上煙塵滾滾,鼓聲震天。中原一帶已經有了一百年左右沒有發生戰爭,百姓好幾代都沒有看到過打戰。沿路的官員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叛軍長驅直入,渡過黃河,佔領了洛陽。為平叛叛亂爆發了戰爭,長安一帶的百姓紛紛逃難。 杜甫有杜穎、杜觀、杜豐、杜佔四個弟弟(古時候兄稱弟為舍弟)。杜甫的一家,也擠在難民的行列裡,吃盡了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農村,把家安頓下來 。正在這個時候他聽說唐肅宗靈武即位的訊息,就離開家投奔肅宗,哪曾想到半路上碰到叛軍,(公元757年3月)被抓到了長安。長安已經陷落在叛軍手裡,叛軍到處燒殺搶掠,宮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燒。唐王朝的官員,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軍送到洛陽去。杜甫被抓到長安後,叛軍頭目看他也不像什麼大官,於是就把他放了。就在這時詩人杜甫創作了《春望》“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表達了戰亂中人民思念離散親人的感情,戰亂使得人民流離失所,背鄉離井。公元759年詩人杜甫飽受戰亂之痛苦,過著流亡的生活,流亡到秦州(今甘肅省天水市)與弟弟們失散,杳無音訊,於是兄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後的白露時節,在戍守部隊的戰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此時,詩人寫下了曠世之作“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氣節,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月是故鄉明”是帶著濃重的感情色彩的話,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莊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這類諺語正是反映此種感情推移。

    千百年來人們遠離故土、故鄉、至愛親朋都會翻用“月是故鄉明”來表達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如今,“月是故鄉明”更是代表了海內外千百萬遊子的心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會很討厭被現任問起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