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崇立一二
-
2 # 蔡四二
王陽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包括晚年的致良知實則超越程朱理學,但又可從孔孟之道找到根源,所以王陽明心學隸屬於儒學範疇……
-
3 # 標竿天道文化中心
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
其思想的視野格局框架超越了儒釋道,
只是他本身的立身之根基,基於儒家。
-
4 # 字言字語吧
古今中外對王陽明的評價
王陽明文治武功,勳業卓著,堪稱一代名臣。明隆慶二年(1568),詔贈新建侯(此前,正德十六年即1521年已被封為新建伯且立牌坊),諡文成,頒鐵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說:“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聯甚憫焉!因念勳賢,重申盟誓。”關於王陽明客觀評價,大多是至高的。
《明史》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
他的同鄉、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稱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史學家、文學家張岱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清初學者魏禧說:“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清代著名學者王士慎說:“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日本學者高瀨武次郎在《日本之陽明學》中說:“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家,乃至維新諸豪傑震天動地之偉業,殆無一不由於王學所賜予。”
章太炎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隨身攜帶的一顆印章上刻著“一生低首拜陽明”七字。
錢穆把王陽明的《傳習錄》歸為七本“華人所必讀的書”之一。
郭沫若在《王陽明禮讚》中說:“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
餘秋雨在《鄉關何處》中說:“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三國時代曹操、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綜合建立上畢竟未能俯視歷史;身為文化大師而又善於領兵打仗的有誰呢?宋代的辛棄疾算得上一個,但總還不能說他是傑出的軍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請隨便聽一句: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是多高超的悟性,多精緻的表達!我知道有不少聰明人會拿著花的 ‘客觀性’來憤怒地反駁他,但那又是多麼笨拙的反駁啊!又如他提出的 ‘致良知’的千古命題,對人本如此信賴,對教條如此輕視,甚至對某種人類共通規範的自然滋長抱有如此殷切的期盼,至少對我來說,只有恭敬研習的份。”
-
5 # 果少的哥
陽明先生及其學說是為儒家正統,經世致用,良知為先。不尚空談,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從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的角度來看,是為集大成者。德行彪炳史冊。儒家從孔子,孟子發源興起,歷春秋戰國,到秦帝國時期,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學說被鉗錮,到兩漢三國南北朝,佛道思想興起,玄學空談之風盛行,儒家式微,支離破碎。到唐代韓愈之輩努力振興,之後到兩宋,周敦頤,二程將儒家學說推上一個新臺階,後有朱子,再到明代各家的學說興盛繁茂,後世稱為宋明理學。從這一脈絡來看,陽明先生之成聖成賢,是順流而下,一脈相承!光大先儒,自成一家!
先生在少年時期即提出了何為第一等事的驚天一問之後又自我回答“做聖賢”。這個聖賢就是堯舜之聖,孔孟之賢!
先生的傳習錄裡大量可見對堯舜,孔孟的反覆提及,又有對儒家經典的四書五經的引經據典,先生處處也是按照儒家的處世正規化來要求自己和門人。而儒家學說在對世俗的人際關係的處理方面,經兩千多年的錘鍊,行程一套非常行之有效的理論和實踐。到今天還深深影響著華人的言行舉止。
再看先生學說的發展歷程,從朱子的格物一說,他去格竹子的實踐,到學習道家的導引術,再到研究佛家的因果,來世。最後經千難萬險而在貴州龍場驛的開悟。“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中也是假設當聖人在此艱難困苦之時又會做何想做為參照而最終開悟。從而開啟了成聖之路。這條路何其艱苦,但也是孟子的經典之言“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真實寫照!
先生及其學說,做為儒家思想王冠上的一顆明珠,歷經五百年而閃耀奪目。未來還必定光耀中華,德澤百世!
-
6 # 中原驛站
王陽明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被稱為儒學"第一完人”,他的心學是明代中期以後最有影響力的儒家學派。從理論淵源來看,王陽明的心學繼承了先秦儒學和宋代理學思想,汲取了孟子的“心”思禪宗的“心”境和陸九淵的“心”本思想。
孟子的"心”思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將“心”與治理國家聯絡起來,指的是百姓對君王的擁戴之心,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另一方面,心也表現為對正義、公正、善意的追求, 比如“仁心”。王陽明汲取了孟子 “心” 思學說中的後一種,即“心”之良善,在王陽明的心學體系中,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等包含在其中,“心” 即包含了“良知",熊十力曾評價“儒者之學,唯有陽明善承孟子。”另外,王陽明早年鑽研佛學,受到了禪宗“明心見心見惟”的闡發,這一“明心見性” 也影響到了他的心學。王陽明看到了陸九淵“本心” 與程朱理學的分歧點,因而結合了陸九淵的“心”學和朱嘉的“理"學,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心”學體系。
龍場悟道後,王陽明被啟用任職江西,此時的王陽明已經不是空談“格物致知”,而是講求知行合一,靠自省和實踐檢驗自己,他在江西期間,運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兵家計謀,平定了為患數十年的匪患,威震江西,其用兵之詭詐多變更是被後人與諸葛孔明相提並論。
正德年間,江西寧王謀反,王陽明在毫無準備之下,採取疑兵之計,用假訊息迷惑寧王,隨後迅速集結義兵,直搗寧王老巢,最終平定了叛亂。但是,王陽明的功勞不被荒誕的武宗皇帝認可,武宗身邊佞臣進讒言,武宗令王陽明放了寧王,隨後上演了親手抓反賊的鬧劇。王陽明見朝中風波不斷,便急流勇退,辭職返鄉。
嘉靖年間,王陽明總督兩廣,期間又平定了少數民族首領叛亂,維護了大明統治和地方的穩定。
王陽明還興辦書院,廣傳心學,後世許多大儒都是其心學的再傳者,其中最為出眾的便是徐階和張居正,徐階乃是王陽明再傳弟子,他用陽明心學武裝自己,在嚴嵩把持朝政期間隱忍了整整二十年,直到抓住機會一舉剷除嚴黨,而張居正乃是徐階的學生,是明朝救時宰相,其推行的新政對於挽救大明王朝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功勳卓著。
陽明心學還對東南亞各中國產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日本,陽明心學更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甚至對於日本近代的明治維新都起到了思想鋪墊作用,以至於日本眾多學者將陽明心學奉做真理。
王陽明先生一生達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可流傳百世,自然有資格稱為儒家聖人!
-
7 # 司馬公說歷史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中國浙江餘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
明代儒家發展十分興亡,王陽明本身的儒家背景是人所皆知的事情,當然他的心學融入了佛教禪宗的頓悟的思想,道家親近自然的思想,所以如你所說是集大成者。
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
8 # 觀象齋主人
王陽明是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不可否認,他早年間曾經深入鑽研佛道兩家的理論。他的思想當中也有很多禪學的內涵。歸根結底他還是儒家的人物。
證據一:萬曆十二年(1584年),在王守仁逝世後五十四年,王守仁從祀孔廟,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王守仁的從祀,表明王陽明心學最終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如果是佛道兩家的人物是不可能進孔廟的。
證據二、《傳習錄》載蕭惠好仙、釋,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儒者為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學若是其簡易廣大,始自嘆悔錯用了三十年氣力。大抵二氏之學,其妙與聖人只有毫釐之間。汝今所學乃其土苴,輒自信自好若此,真鴟鴞竊腐鼠耳!”惠請問二氏之妙。先曰:“向汝說聖人之學簡易廣大,汝卻不問我悟的,只問我悔的。”這裡講王陽明的弟子蕭惠好仙道和佛家之學。王陽明警告他,自己幼時鑽研佛道頗有心得,後來在龍場蠻夷之地困居三年,發現儒家的聖人之學簡易而又廣大,嘆息後悔自己錯用了三十年理氣。這是王陽明夫子自道,應該可信。
證據三:著名學者杜維明:①王陽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中國儒學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就是要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創造人與社會的和諧;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創造人與自身的和諧。②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其餘證據尚多,不再一一列舉。
-
9 # 妹陀在深圳
在明朝後期社會危機日益嚴重,當時的讀書人沉溺於朱熹理學,他認為對江山社稷毫無用處。
所以他企圖尋求一種能挽救天下的良方,所以他力圖建立有效的統治學說。提出了與朱熹理學相對立的主觀唯心論的理論,他繼承和發揚了儒學大師陸九淵的學說,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後人把這一派稱為陸王心學。陸王心學的主要理論有哪些呢?王陽明主張心外無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陽明的思想突出人的主體意識,也強調個人的內在道德自覺。
王明陽正是因為崇拜儒學採取研究了儒學中的一門學術心學,所以說王陽明心學也是儒家學派。
-
10 # 一生最服王陽明
王陽明真正是覺得用儒家那一套的有些理論性的東西讓自己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最後在碰壁後必然的各種絕境中幡然醒悟:儒家從創立開始就有些不是按照天道人道的學術思想,到程朱理學建立時,這種偏差已經是變異到嚴重帶偏整個社會的生存理念。為此,先生冒天下之大不韙,創立了心學這門改良後的儒家學派,把儒家向遵循天道人道方向邁出了幾千年來最關鍵最偉大最彪炳青史的一大步。
-
11 # 可樂雞翅我喜歡你
你的觀點很奇怪,王陽明自龍場頓悟後成為心學集大成者,他的信仰也是心學,然而歷史上集大成者從來不少,除非明確學習法家,縱橫家,墨家觀點,其餘基本都可說是儒家學者,這並沒有什麼衝突
-
12 # 仙女座布丁貓
問題是個病句,“集大成者”前面缺定語……有點讀不懂,我姑且把定語補全為“心學的”,硬答一下吧。
首先要釐清一點,從西漢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遵儒術”並被武帝採納執行之後,儒家經典就日益成為中華文化的元文字,後來的主流思想者大都是以儒家的身份活動,其思考也都是被歸於儒學體系內部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理解儒家思想體系脈絡的演進。從孔子之後,荀孟相爭;到秦漢之際,公羊、穀梁、左氏三傳之爭;再到兩宋之際,氣理之爭。可見,儒家內部始終有著互相迥異、甚至遠已背離儒家早期思想的思想流派在存在、發展,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其中一支。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王守仁則成為了心學的集大成者。從這條脈絡可以清晰地看出,心學的諸代學者都是當世大儒,其心學學者的身份與儒家學者的身份並無矛盾之處。而王守仁也同樣如此,他修習儒家經典,以程朱理學科舉,最後透過對程朱理學的批判、反正發揚了自己的心學觀點,揚名於當世。說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是對的,因為他確實繼承了兩宋尤其是陸九淵的心學傳統;說他是儒家也是對的,因為心學自始至終就是儒家學術體系的一支。
-
13 # 龍吟v
儒家,中智文化。奴才性的二八定律,借用皇權打壓:逆我者死!所以一切不願意和他們同流合汙者,就是異教邪說!!!
歷史上滿目皆是,當下出處都是!!比如最近的外華人在中國的”猖狂”,山東大學妹子的“山高水深”悅學伴。。。。
望眼處,皆是。。。
何曾遠過???
王陽明,看看道家的經典,就知道他也是抄襲的高手,不過後來走了自己的心得!站到儒家奴才的隊伍裡了!!!!因為儒家需要。。。
回覆列表
佛家從覺入手,講求明心見性,避世寡聞;
道家從整體自然入手,講求無為無不為,澹泊自適;
儒家從仁義治世入手,講求經世致用,直至回覆至善,啟發良知。
王陽明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除了心性了達,自然無為之外,更有赫赫功名,良知良能的治世大用。
所以陽明自謂是孔孟之道的傳承者,旁人看來,也是儒家新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