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習武人的地位同今天比較如何?
7
回覆列表
  • 1 # 風談天下

    現代人多受金庸武俠小說、徐客電影等諸多因素影響,都會覺得古代習武之人很牛逼的樣子。

    其實都是錯覺、錯覺、錯覺!!

    中國自古以來,除了戰國時代的秦人尚武之外,其他歷朝歷代,都沒把習武的軍人當過會事。

    學而優則仕。中國的政治,向來是讀書人的天下。

    習武之人從事的職業,大抵就是:鏢師、幫人看家護院、街頭賣藝之流。

    在古代,都屬於下三流的職業。

    自唐宋以降,習武之人的地位更是墜落到無以復加的地位。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水滸傳》裡的林沖,80萬禁軍教頭,聽上去很牛逼吧?

    但事實上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大家想想看,習武之人的地位有多低賤?

    把明清兩代的帶兵的大將帥列舉一下,真正的習武之人並不多,大抵是文人治軍的。

    習武之人,從來都是處在被驅使奴役的地位。

    明末的洪承疇、袁崇煥,都是科舉出身的文人,卻統帥三軍。

    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就更是完全的文人出身了。

    有人會說,古代科舉還有武狀元呢!

    不錯,是曾零星出現過武狀元,但其實都是統治者一時興起玩玩而已。

    能在歷史上留名的武狀元,你聽過說幾個?

    清末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人人皆知,這楊乃武就是個武舉人,居然能被一個小小知縣屈打成冤案。

    如果楊乃武是個真正的科舉舉人,那情況就完全是另一會事了。

    1929年,浙江省在杭州舉行了一個武林大會,從當時的資料來看,簡直就是一場醜劇:

    “往往扭作一團,互相蠻打,與平常人之相打,絲毫無異。”

    “更可笑的是,你打一巴掌,我打一巴掌,打得血口淋漓,劈拍之聲,不絕於耳。”

    這是當時的《上海報》中所所的記載。

    說到這些,我突然想起我初中時的一個體育老師來,人長得很瘦小,據說天天早上起來練武的那種。

    我還見過他的一對兵器銀勾。

    反正大家都覺得他很牛逼。

    直到有一天,他上課時罵我們班個子最高的男生,那男生一生氣,上去一把就把他推倒在地。

    當我們真在替那男生擔心,以為這個老師會使用功夫把他暴揍時……

    那男生上去又是兩腳,把這老師踢的滿地打滾。

    所謂習武之人,從此在我心中,就是這麼個形象了。

    上臺唱個戲、吊個繩子拍個電影,招幾個弟子騙點錢就好了。

    真要打個架,還是照臉直接一板磚最實用。

    別沒事就用範偉的話來說:你這人不講究,不按套路來。

  • 2 # 段鉞

    1 古人求取功名和平時期靠科舉,得習文。戰爭時期靠軍功。而練武只能博取最低階的軍功,高檔點的軍功需要的是謀略和治軍才能,基夲跟拳腳與關。所以從功利的角度講,普通民眾缺乏練武的慾望和動力。因此才有了下一條

    2 窮文富武,以民間而論,以古代相對低下的生產力來說,富裕的階級也就是物質生活富足的人才有條件精力去練武,目的當然是為了保護身家性命和財產的安全,比如《水滸》中的九紋龍史進就是典型的例子。軍隊當中軍士練武那是為了在冷兵器戰場上贏得更高的生存機率,隨著熱兵器的興起,軍中拳腳器械練習的意義和用途也越來越小。不管怎樣,富人不可能隨時挽起袖子與人較技,軍士要接受軍法節制,平時眾人眼前出鏡率最高的就只有跑江湖的那幫人(無論賣藝還是跑鏢,都算是吃江湖飯的)。其水平可想而知。不要受小說的影響覺得江湖中人非常牛氣,那都是社會底層混飯吃的營生,好好體會一下江湖郎中這個詞,能與正規醫生的素質相比麼?

    3 武術再怎麼說也是一門技藝,所以也稱武藝。既然是技藝,就必須接受大量的訓練才能出成效。這跟考大學一個道理,刷題刷得越多的人考進重點的機率就越大。現在習練傳統武術技擊的人一天能高強度練上三個小時的人恐怕十不足一,且不論所訓練內容的優劣,就這麼點訓練量與現代職業化的專業運動員相比,那根本就不夠看。再說了,目前的傳統武術在習練過程中缺少擬真程度高的實戰練習,在對抗中當然處於劣勢。

    4 最後說一點,傳武實際上以器械為主,無論富人保家護院還是軍士陣上廝殺,誰會傻到不動兵刃用拳腳?拳腳說到底是一種為器械服務的訓練方式而不是終極目的,只有泰國(古稱暹羅)這種歷史上生產力落後,冷兵器工藝原始且極易損壞的國家才會催生出以拳腳為殺傷目的的古泰拳,順便說一句,在歷史上經常把擁有號稱五百年不遇敵手的泰拳的泰國揍得七葷八素眼冒金星的緬甸其實也在同等原因下發展出一種不亞於泰拳的徒手格鬥術緬拳,東南亞其它幾個國家寮國,高棉都有類似的情況,也有寮國拳,高棉拳。這些拳法相似程度接近,只不過近代泰拳首先與搏彩和旅遊掛鉤,有了經濟的助力率先進入職業化從而更為世人瞭解罷了。你有強弓硬弩百鍊長刀十八般兵器不練,戰場上去和這些對手拼拳腳兇狠,可能不?所以傳統武術即使徒手格鬥能力差點兒也沒什麼丟人的,這其實正是在冷兵器時代祖國強盛的明證。

  • 3 # 大國銳評

    傳統武術的輝煌肯定不會再有。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個體之間的直接拳腳交加肯定減少,而且,個體之間的拳腳交加法律成本也越來越高,是以,武術的價值下降,更多的是觀賞性質的套路表演,以及強身健體作用。

    歷史上,一般中型城市都有習武的武館,目前中國武館相對來說少的多。

    還有一個現象,透過軍隊嚴格訓練出來的懂格鬥的軍人,特別是特種兵,基本上比一般習武之人更善於格鬥,這也讓武術存在的價值下降。

    最明顯的是,一些高階保鏢大多數是退役的特種兵,而非武校輸出的習武之人。

    歷史上習武人的地位,從一件事情上來說,肯定比現在的習武人的地位高。歷史上還有武科舉考試,也即是說,習武之人可以透過習武參加國家考試功成名就。唐代的武狀元郭子儀軍功顯赫,兩次擔任宰相,試問,現在習武之人誰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現代社會,沒有武科舉考試,如果說有點接近的就是體育專項考試,但是目的完全不一樣。武科舉考試的武狀元在歷史上是可以同科舉考試的狀元一樣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

  • 4 # 截拳行者

    傳統武術如果沒有輝煌的過去,也就不會流傳到今天,也不會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歷史上習武人的地位,在戰爭年代特別是冷兵器時代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唐朝、宋朝、明朝期間,要獲取功名,一般有三個途徑,習文入仕、名官推薦、武功入營,其中武將沒有功夫是進入不了軍隊也不可能建功立業光宗耀組的。許多朝代的皇帝文治武功都是天下一流的。進入清朝以後,由於朝庭限制民間練武,武術進入地下練習,許多精通武術的人成為為大戶看家護院的打手或者在鏢局當鏢師走鏢。那時候的練武人地位是很低的。

  • 5 # 夕輝沃野

    喬峰,掃地僧,風清揚,令狐沖,郭靖,陳近南,張無忌,張三丰,霍元甲,方世玉,陳真,楚留香,葉孤城等,歷史上輝煌過,武俠小說中輝煌過,現在的輝煌是在傳武傳人的嘴炮上。

  • 6 # 福州禪武

    傳統武術真的輝煌過,今天習武人比歷史上習武人可幸福很多了。

    明戚繼光說過:“凡武藝,不是答應官府的公事,是你來當兵防身立功殺賊救命本身上貼骨的勾當。你武藝高,決殺了賊,賊如何又會殺你。你武藝不如他,也決殺了你。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呆子。冷兵器時代,俠客,保鏢、衙役這些特別強調個體的工作,對於武術肯定是很重視。

    雖然個人的武藝在上萬人的戰場的作用可能不大,但是日常一對一相信傳統武術還是輝煌過。要不然你看看中國千年歷史都是世界強國,也就區區幾百年是弱者。如果沒有基礎人民作為強者,何來國家的強大。

    只是近代的發展,中國武術越來越狹隘,沒有發展。

    參考下奧運會運動員的訓練過程。

    1896年現代奧運會興起以後, 運動訓練先後經歷了 四個發展階段。

    自然發展階段(10世紀·--20世紀20年代)

    新技術階段(20世紀20---50年代)

    大運動量階段(20世紀60--70年代)

    多學科綜合利用暨科學訓練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特別是20世紀50~90年代,隨著訓練實踐的不斷髮展,運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興科學技術在體育領域的應用,新的訓練理論、方法不斷湧現,這時期現代醫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學,教育學等都影響了體育訓練。也被體育充分的吸收。

    傳統武術更多隻停留在70年代,有一種可怕的思想鎖住他們的思維,以正宗為榮,以不改變正統。

    現代的習武的人身份比古代好太多了,有本事人的可以深入大學當學者,軍隊執教,領導保鏢、企業保鏢,打很多商業賽事,拍電影、開武術學校、賺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自己面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