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鋼鐵雄心1936

      人,只有人才是生產力發展中的決定性因素。只有充分調動人的生產積極性,才能保證社會生產力的持續發展。無論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還是生產關係的變革與調整,都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一國的崛起,尤其是大國,不可能完全依賴別人。一來沒有這麼好的人,二來沒有這麼有實力的人,俗話說:“救急不救窮”。所以,一個大國要想崛起,主要依靠的必然是內在的自身因素(如人口、政策、資源等)。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談一談二戰前德國崛起的可能因素:

    一、雄厚的積累

      首先,《凡爾賽條約》只將經濟制裁的重心放在索取戰爭賠償方面,只對德國軍工生產進行了限制 :禁止生產和輸入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禁止生產化學武器,不得生產軍用飛機和潛艇,不得建造大噸位主力艦隻等。而且,後來的歷史發展表明,對德國軍工生產的限制也未得到嚴格有效的執行 。

      並沒有針對德國的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等“經濟力量集中”的壟斷企業加以任何實質性的觸動(如: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I.G法本、德國通用電力、聯合鋼鐵)。這就讓一戰後的德國仍然擁有了獨立的國家主權和完整的工業體系,德國未來發動戰爭的軍事潛力還在,只需要一個契機就能促進德國快速發展。

      另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雖然損失了8萬多平方公里領土,但仍擁有46.87萬平方公里廣闊的國土和高達6900萬的人口資源。就算在列強雲集的歐洲大陸,除了蘇聯之外,包括老牌列強的英國和法國,本土人口都沒有德國多。

      最後,德國一直都非常重視國民教育,甚至連女性受教育人口都超過了90%。擁有數量十分龐大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高素質的科學家,這些都是德國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復興的根本原因。希特勒利用經濟危機上臺之後接手的,正是這樣一個看似殘破卻擁有無比雄厚底蘊的國家。

    二、合理的舉措

      在執政的第一年裡,希特勒政府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做得相當成功。反對黨被不違反民主的程式和手段取締了,萊茵河西岸重工業區的工廠相繼恢復了正常運轉,德國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收回了大量主權,拒不承認外部債務。大部分德華人民對反對黨和工會的消失都並不反對,甚至很贊成,他讓更多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希特勒的救市計劃和羅斯福新政在方法上沒有明顯差別,但實際效果卻更勝一籌。納粹的經濟決策者們都是凱恩斯主義(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維持繁榮。)的堅定擁護者,對國家經濟的干預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美國經濟真正復甦,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後,此時的美國戰爭機器全開,綜合國力呈現出一日萬里的恐怖態勢。

    1、解決就業問題

      a、興辦公共工程及軍事設施:

      頭兩年用於興辦公共工程的開支共約50億馬克。其中最大的是建築公路,主要是高速公路,16.1億馬克;其次是修建公共建築物與住宅(後來不少成為兵營)約7億馬克,開墾荒地與改良土壤等約7億馬克,整治河道、開鑿運河和架設橋樑等3.5 億馬克,修復和更新鐵路裝置約5億馬克;對參加公共工程的私人發放補助金和減免稅金約6-7億馬克。

      依靠政府消費拉動內需經濟,透過基礎設施修建等鉅額政府訂單的傳送,帶動國內消費,提升就業,促使德國經濟進入良性迴圈。正是在這個階段內,德國修建了接近5萬公里的鐵路及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並修建了雄偉壯觀的柏林體育館,其中很多專案在數年後的二戰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b、鼓勵婦女放棄工作機會:

      政府規定,只要年輕婦女保證在結婚後放棄工作機會專營家庭,國家就可以給予1000馬克的婚姻貸款。既讓婦女騰出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又給消費市場注入了百萬馬克的消費能力,作出犧牲的是德意志偉大的婦女。

      c、大規模的擴軍和軍品採購:

      1932年,德國的軍費支出為6.7億馬克,約佔當年國家總支出的1/10或國民收入的1.5%。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備戰期間,德國全部備戰支出在400億馬克以上,約佔同一時期國家預算總支出的2/5或國民收入的10.6%。

      1935年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軍隊又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巨量的政府軍品採購,既刺激了容克大資本家的生產力,拉動了國內的消費市場,又解決了德國工人的失業問題。

    2、整頓實體經濟

      加強國家對大型企業的控制,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國家支援的大卡特爾,恢復德國經濟活力。一方面促使德國的工業企業在集中後提高效率,能夠利用最小的經濟代價促使德國的重工業重新開工,並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為以後德國的易貨貿易積累國家實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希特勒掌控德國經濟,為以後納粹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基礎。

      a、全面干預經濟

      1933年7月,在帝國經濟部下面還設立了“德國經濟總委員會”,它是由壟斷寡頭直接把持的備戰經濟總參謀部,擁有很大權力,負責指導國家經濟政策和法令的制訂工作。有計劃的經濟使德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超過了英、法、美。1932-1938年,生鐵產量由390萬噸上升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1933年-1939年,德國軍火生產增長11.5倍。

      b、強制卡特爾化

      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頒佈所謂的“卡特爾條例”,規定帝國經濟部有權建立新卡特爾,而一切卡特爾則有許可權令局外企業合併起來。任何反對這種規定的局外企業,有關的卡特爾可以拒絕承認它們,從而剝奪它們得到原料和商品供應等權利。在這種威脅下,大量中小外企業被迫合併,受壟斷資本的直接統治。

      c、工業的合理化

      在獲得了寶貴的發展資金的同時,德國還加大了對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引進,在國內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工業合理化運動”。一方面淘汰落後的產能,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改造工業基礎設施,建立了當時世界一流的工業基礎,並從世界各國引進了大量先進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建立規範的職業教育制度,為工業的發展培養了大量合格的人才。

    3、擴大對外貿易

      沙赫特為一個沒有什麼流動資金和幾乎沒有財政準備金的德國創造了信用,他採取的辦法就是採取物物交換的辦法。沙赫特和幾十個國家談判了對德國驚人有利的物物交易,他用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你欠一個國家的錢越多,你同它做的生意也就越多。

      1932-1938年,德國在保加利亞、希臘、匈牙利、羅馬尼亞及南斯拉夫等國的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分別提高了三分之一至三倍不等。1929-1938年,德國對外投資急劇上升,由12億美元增加到40億美元。1933年5月,德、法、比、盧等國鋼鐵壟斷組織又聯合成立國際粗鋼輸出協會,從而恢復了國際鋼鐵卡特爾。在國際鋼鐵卡特爾和國際鋁卡特爾中,德國壟斷組織也分別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出口份額。

    三、美國的扶持

      一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經濟霸主,為爭奪更多歐洲主動權,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政府牽制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國,同時防止紅色帝國蘇聯向西蔓延,於是美國摩根、洛克菲勒和杜邦三大財團爭相扶持納粹黨上臺,而英法德等國的大資本家更是看好希特勒,德國容克大資本家甚至致函德國總統興登堡要求其任命希特勒為政府總理。

      美國在一戰後,開始構建它的金融體制,為了保證它的霸主地位,它需要維護黃金的權威。美國的銀行家們大批放貸給德國,使得德國擁有部分的流動資金,幫助了德國的經濟復興,這就構成了美國和德國利益共同體。德國需要錢,華爾街需要能賺更多錢的錢。貨幣和貨幣的交流沒有語言文化制度歷史種種障礙,是世界上最親密無間直截了當的爾虞我詐。

      1928年,沙赫特率領德國國家銀行代表團,與美國為首的國聯賠款委員會談判簽訂了“楊格計劃”,它是“道威斯計劃”的延續,德國每年只要付賠款額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遲。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之後,胡佛總統乾脆提議暫停德國賠款的90%。等到1933年納粹上臺,就壓根一分錢都不給了。

      “道威斯計劃”和“楊格計劃”背後,都站著華爾街金融巨鱷摩根的龐大身影。“道威斯計劃”據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卡羅爾奎格雷的研究結果,“很大程度上是一個JP摩根產物”,而“楊格計劃”直接就是JP摩根派出的代表。這兩個計劃最大程度保證了美國金融資本的利益,在1934年分業法案之前,像摩根這種巨無霸的金融恐龍一手控制信貸,一手承銷證券,去了德國的貸款在華爾街發行成債券,鉅額佣金收入滾滾而來,像金雨一樣幸福地淋在華爾街精英高貴的腦袋上。

    四、吞併與掠奪1、實施排猶主義

      實施排猶主義,透過沒收猶太人資產獲取大量資金與資源。以猶太人為典型代表的德國大佬們掌握著大量的金融資產與資源。為解決這個問題,希特勒上臺後發動的第一件事就是排猶,透過打擊猶太人,沒收猶太人資產等手段,首先充實了政府金庫,擴大了政府對德國市場及整個市場資源的掌控能力,為下一步經濟政策的實施打下了基礎(實際上整個30年代西方世界都在排猶,不過德國做得最明顯、最不道德)。

      納粹德國頒佈法令,剝奪猶太人的公民權,剝奪他們的財產,把他們關進集中營。還有一些猶太人用盡他們的最後一分錢得以逃出這個國家,財產成為納粹德國的戰利品。

      釋出這份研究報告的科隆的歷史學教授漢斯-彼得·烏爾曼(Hans-PeterUllmann)稱,1933年到1945年間的納粹稅務機構積極致力於“消滅猶太人經濟”,並且掠奪、侵佔猶太人在德國的財富。即使是在德國對猶太人展開大屠殺之前,那些想逃離的猶太人都不得不在逃跑之前留下部分財產,這部分錢被以一種所謂的“出口稅”的形式來徵收。烏爾曼教授稱,當時政府利用戰爭的名義籌錢,其中多以借貸和直接盜竊的方式向猶太人“募款”,保守估計,德國發動的戰爭中至少30%的資金來源於從猶太人中搜刮而來的錢財。

    2、吞併新的領土

      歷史上,侵略者同時也是絕對的劫掠者。納粹德國就曾瘋狂劫掠財富,他們每佔領一個國家,就立即掠奪該國的黃金和外匯,並以種種理由逼迫被佔領國交納數額驚人的“佔領費”、“罰金”與“貢金”。據美國調查統計,納粹德國從被佔領國掠奪了價值1640億馬克(約合410億美元)的財富,僅“佔領費”一項就達600億馬克。在此之外,德國還透過凍結敵對勢力的銀行賬戶獲得了大批的款項。

      1938年春,奧地利成為納粹侵略的第一個受害者。沙赫特是國際清算銀行的發起者之一,由於和該銀行的密切關係,他清楚奧地利中央銀行有約100噸黃金,這幾乎是德國當時所擁有的4倍。德國還脅迫奧地利中央銀行將另外已運至倫敦保管的5.7噸黃金也轉移到柏林。

      德國佔領法國第一件事就是提出了法蘭西銀行的467億法郎的外匯及黃金儲備,用以支援入不敷出的軍事機器。截至44年初,德國以“佔領費”為名從各地搜刮了476.6億馬克的鉅款,並透過強制性“清算體系”強徵了約360億法郎的物資,並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義大利等形式上的“盟國”無償索取(實際上就是明搶)了價值近100億馬克的鉛鋅礦產資源與戰爭工業原料,即使如此,德國也一直在向破產狂奔。

    3、大量發行鈔票

      德國政府為了不讓公眾看到政府為了重整軍備而負擔著鉅額的債務,發行了一種“冶金研究所證券”。德國政府用這種證券償付軍火購置費用,而在德意志銀行的擔保下儘量把兌現期延後,利息由政府支付。在1937—1938財政年度快結束時,已經發行的冶金研究所證券面值達120億帝國馬克,到戰爭爆發時實際兌現的只有15億帝國馬克。到了1939年,軍火生產商手中到期兌現的冶金研究所證券由不付利息的國庫券代替現金支付。這樣,德國政府就控制了德意志銀行和德國的全部信貸權。

      沙赫特博士用盡了一切解數操縱通貨,德國為了發展經濟,發行了大批的公債和有價證券。這些有價證券可以流通,國家予以兌付。而德國的企業除了要向納粹黨捐獻外,還要將利潤裡超過6%的部分用以購買公債。

      到39年德國用以軍備的開支達到450億馬克,而國家在39年8月底債務總額達到了374億帝國馬克。而德國當時一年財政收入平均數才不到150億,經過反覆增加稅收,只能達到170-180億的收入。

    戰前情況

      從工業規模來看,德國的工業產能和美國不相上下。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約佔世界總份額的13.2%,位居世界第二位。二戰爆發後,德國控制了法國、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荷蘭等國家,都是工業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德國整合了大半個歐洲的工業產能,其工業產能如果全力開動,未必會比美國遜色。只是德國缺乏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工業組織不力,還缺乏美英那樣豐富的資源。

      以機床為例,機床是衡量現代工業水平的標誌,是影響工業和戰爭經濟的關鍵因素。二戰時德國擁有170萬臺機床,是世界上機床最多的國家。這還不包括法國、捷克、荷蘭等德國佔領區。當時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的機床數量也不過94萬臺,直到開戰時才猛增到170萬臺。不過德國的機床已經增加到了210萬臺,仍然領先美國。當時世界排名第五的日本只有22.3萬臺機床,而且效能非常落後。

      納粹德國的經濟政策並不是所謂的虛假繁榮,納粹德國解決了絕大多數德華人的就業問題,解決了困擾德國近20年的通貨膨脹問題,使得德國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與發展,這是真真實實的經濟成績。

      國力的迅猛增強,大大提升了德華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歸屬理念。1935年1月13日,薩爾州舉行了未來歸屬問題的全民公決,結果以90.8%的高票率,決定迴歸德國。同年,柏林獲得了1936年奧運會的舉辦權。

      如果他在此時突然意外去世的話,必將會成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

  • 2 # 捷思貝德

    希特勒利用了英法的綏靖主義政策,不斷地發表反共宣傳、和平宣傳,英法認為強大德國可以進攻蘇聯而且德蘇之戰對德蘇雙方都是削弱這樣的話英法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所以對希特勒的擴軍採取默許的態度,希特勒對此心知肚明就利用了這一點使德國的擴軍得以實現

  • 3 # 銳度何老師

    這肯定是個大話題,裡面的原因有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想寫全面了,估計也得幾十萬字。這裡咱們挑一個因素簡單聊聊:經濟。

    一戰結束,在凡爾賽宮,這幾個戰勝國確實對戰敗的德國進行了極其苛刻的限制,但是,到了執行的時候,事情就變的詭異了。

    在這裡咱們還得把事情在根兒上捋一下,就是我們人類為什麼要打仗。歸根結底還是: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外如是。這些國家打了幾年,每個國家都死了幾百萬青年男子,而這些也是為了利益在廝殺。

    戰爭是為了利益,這是根本。日本侵華,是想賺取更多的利益。華人抗戰,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在此基礎上才能產生正義、邪惡......這些東西。

    打仗是為了利益,仗打完了,那更要去追求利益,什麼仇恨、死敵、殺人放火大轟炸......這些記憶也會轉瞬即逝。抗日戰爭勝利,戰鬥經驗豐富的日本兵,在中國其實也立即成了搶手貨,崗村寧次名義上是戰犯,享受的卻是座上賓的待遇,這咱就不多說了,人,都一樣。

    經過一戰的折磨,歐洲各國全陷入了艱難的困境,經濟凋敝。

    尤其是英國,它是工業國家,也是商業國家。它國家的錢從哪裡來的呢?靠的是出口商品。得有人買它的商品,這個國家才能賺錢,才能繁榮。就像鴉片戰爭,它寧可開戰,寧可用戰爭的逼迫,也得要中國開啟國門跟它做生意。這是由它國家的性質決定的。

    一戰以後,英國想重新富裕起來,就得靠出口商品。而當時距離它最近的大市場就是歐洲大陸。他把商品賣到歐洲大陸,距離很短,運費很少,無疑是非常划算的。

    但問題是歐洲大陸那麼大,到底把商品賣到哪裡更好呢?

    德國!

    因為德國處於歐洲的中部,把商品賣到德國,再從德國向歐洲的東西南北擴散,無疑是最佳選擇。

    問題是德國剛跟英國玩命打完仗啊?不重要,不重要。在利益面前,英華人迅速的忘掉了幾個月前,他們還在跟德國浴血奮戰。相中了德國這個市場。

    然後這就產生了新問題:德國打了幾年仗,被各國圍毆,圍困,一戰以後的德國窮的要死,根本就沒錢買英國的商品。

    這在英華人眼裡都不叫事兒:沒錢,不要緊,我借你,拉著我大哥美國,借你錢。

    所以,在一戰結束沒多久,英美這兩個死敵的貸款迅速的進入德國,以幫助德國拉動經濟。他們是希望德國的經濟好了,透過貿易,再拉動英美的經濟。

    凡爾賽條約還要求德國給法國大量的戰爭賠款。

    由於想拉動德國的經濟,不想讓德國有太大的負擔,英法又一再逼法國削減、延期德國的賠款。再加上德國自己的努力,賴賬、多印鈔票,最終也沒給法國多少錢。

    後來,爆發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美、英、法、德這些資本主義大國都陷入了進去。

    但由於英美這個思路:援助德國,等德國繁榮以後,再拉動英美的經濟。這就必然會產生一個現象:德國的經濟要走在其他國家之前。所以,最後也是德國第一個走出了經濟危機。

    希特勒當權以後,迅速帶領德國經濟走好,成績非常的亮眼。這裡面因素還是很複雜,固然有希特勒能力的問題。但更主要的還是經濟週期的問題。我們華人一看到經濟危機、泡沫這類詞語,就會跟世界末日聯絡到一起。實際上經濟危機、泡沫這些東西是必然規律,他是必然要出現的,也是必然會從危機裡走出來的。就像人的一次次感冒一樣,感冒一次,免疫力會增強一次。

    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是必然要從經濟危機裡走出來,由於英美的援助、由於希特勒的領導,這就導致了德國第一個走出了經濟危機。

    走出了經濟危機的德國就變得非常的:富裕。

    這都是英美所願意看到的,只不過後來的劇本並沒有按照他們安排的演。德國在富裕之後,沒有熱心拉動英美法的經濟,而是把錢用到了擴充軍隊上面。

    德國有錢,他就明目張膽的擴軍,訓練,生產飛機、大炮、坦克......而英法還沒有從經濟危機裡走出來,還在裡面苦苦掙扎,沒錢,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國軍事力量的膨脹。

    作為軍事領域愛好者,寫文章總是有這樣的小煩惱:一談戰爭中的經濟、錢、後勤、訓練的問題,就容易把一群“智障文盲型愛華人士”招出來,罵你漢奸、走狗、賣國賊,沒骨氣。然後跟你喊:我們中華兒女有骨氣,不怕死,我們打仗不要錢,也不用訓練,不用武器......跟這幫玩意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但像英法德這段時間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德國經濟最好,那他就可以養更多的軍隊,給軍隊配備更先進的武器,給部隊更充足的食品、藥物,部隊有更充分的訓練。二戰前夜,德國軍隊規模龐大,裝備精良,訓練充分、士氣高昂,在這背後那是:錢!大量的錢。

    有錢的德軍就敢打。英法經濟還沒好轉,國家沒錢,軍隊數量不夠,訓練不足,武器不充分,士氣低落,那他就不敢打。

    二戰初期,德國軍力強大,打的順風順水,而英法畏手畏腳,主要還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

    希特勒在發動戰爭之前,找了一群顧問分析局勢,顧問、將領們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打,那就現在立即就打,不要等。現在德軍的武器先進,裝備新,士氣足。如果再等兩年,英法走出經濟危機以後,他們的實力就會追上德軍,到時候就不能打了。

    英法方面的:你等我兩年,等我走出經濟危機,等我有了錢,把軍隊打造好,咱們再打。

    而希特勒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戰爭僵持了兩年以後,德國這個時間優勢也就消耗沒了,戰敗,也就無法避免。

  • 4 # 度度狼gg

    1934年10月1日,德國陸軍奉命將總兵力從原有的10萬人擴充到30萬人,這是希特勒嘗試衝破《凡爾賽和約》枷鎖的開始,然而這一行動卻是絕密的,此時距離納粹上臺執政不過一年多光景,希特勒擴軍第一階段的腳步屬於“小心翼翼而又偷偷摸摸”。

    陸軍參謀總長貝克將軍(後來反希特勒密謀集團首腦)得到指示,希特勒將會在1935年4月1日宣佈公開徵兵,也就等於公然違反凡爾賽和約的限制,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極端保密”。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也被告誡,在報紙上絕不可以出現“參謀總部”的字樣,因為這個軍令和作戰指揮單位是《凡爾賽和約》明文禁止存在的。

    所以,納粹德國的擴軍備戰工作其實是秘密開始的,在希特勒羽翼未豐以及沒有摸清楚西方的態度之前,他還不敢公開違反一戰後的條約限制。負責秘密擴軍工作的“國防工作會議主席”凱特爾囑咐所有助手和副官:“不得失落任何檔案,不然敵人會加以利用和宣傳,口頭傳達的事情是無法證實的,是可以賴掉的”。

    甚至秘密進行建設的海軍也得到警告:不能提到排水量25000到26000噸的軍艦,只可以提到改進10000噸的軍艦,根據雷德爾的回憶:“元首特別訓令:對建造潛艇一事要絕對保密”。而戈林的空軍也只能以“航空體育協會”的名頭做偽裝,秘密地進行軍用飛機的研發和駕駛員的訓練。

    但是問題在於,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主要國家,對希特勒的思想缺乏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他們認為希特勒和納粹黨不過是要帶領德國“走向富強”,而並沒有侵略和擴張的野心。在某種意義上,他們甚至支援德國重整軍備,以換取德國全面參與到歐洲安全的體系上來,他們幻想重新武裝後的德國,將成為抵禦赤色蘇聯的橋頭堡,不幸的是,希特勒準確地抓住了這一心理。

    1934年5月,英國外交大臣西蒙根據這一幻想,提出了給予德國“軍備平等”的建議,但法國在第一時間沒有同意,主要擔心一戰搶來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會出現不安全因素。1935年1月,薩爾地區全民投票決定迴歸德國,希特勒趁機宣佈“不再對法國有領土要求”,意思將放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領土歸屬權,於是法華人也信了。

    僅僅一個月後,英國和法國政府就聯合提出了讓德國“軍備平等和簽定東方洛迦諾公約”的全面解決辦法建議,這個計劃可以使德國公開而毫無拘束地進行武裝。因此,希特勒在第二階段主要採取的辦法是“欺騙”,誘使英法兩國為了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會反對和干預德國的擴軍過程。

    1935年3月10日,希特勒為了試探協約國的態度和決心,在西蒙訪德談判前夕,故意讓戈林在記者訪談中公開了德國已經建有空軍的事實,而等來的結果正如他所料:英國外交大臣仍然表示會到柏林去。希特勒終於放心了,他已經摸清了英法的底牌,八天後簽署了一道震驚世界的法令:

    根據這一法令,德意志第三帝國即日起正式恢復普遍兵役制度,並規定和平時期德國陸軍保持十二個軍36個師約50萬人的規模,該法令的實施標誌著《凡爾賽和約》的壽終正寢。希特勒判斷,歐洲國家會提出抗議,但不會採取行動,事實果然如此: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你沒看錯)召開會議,譴責德國的行動並宣告維護奧地利的獨立,發出一連串空洞的警告。

    國際聯盟理事會也表達了不滿,同時組織一個委員會進行調查和研究,以防希特勒繼續破壞和約的要求,然而這一切措施都不是實質性的,希特勒在第三階段的“冒險”大獲成功。為了安撫國際情緒,希特勒隨後在國會發表“和平演講”,宣稱德國絲毫沒有要征服其它國家的念頭,包括尊重奧地利的主權等等。

    但是讀者要注意,截止到1935年底為止,納粹德國擁有的軍隊數量還只有50萬人,是一個“正常國家”所擁有軍隊的“正常比例”,因此雖然遭到譴責,卻並未受到任何制裁和打擊。也就是說,本來英法企圖利用希特勒制衡蘇聯,所以默許德軍恢復到正常國家的軍力規模,但結果是他們反而被希特勒所利用,順利完成了擴編備戰的“原始積累”。

    1936年希特勒命令,德軍出動三個營的兵力武裝進入“萊茵蘭非軍事區”,這是對西方的第二次試探,德軍甚至做好了一旦法軍有所行動,則立即撤回萊茵河東岸的預案,然而法華人什麼都沒有幹,最多在國聯質問了幾句。其後果是希特勒在德國國內和軍隊中的聲望上升到新的高度,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到德國吞併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時,英法已經無力制止德國軍隊的迅速擴充了,他們所能做的就是採取“綏靖主力”,儘量滿足希特勒的要求以便“禍水東引”,所以,在1937年以後,是希特勒牽著英法的鼻子走路,而可以肆無忌憚地擴充軍備了,納粹德國真正擁有數百萬兵力,已經是1938年前後,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沒多少日子了。

  • 5 # 榮華之武器堂

    1933年1月希特勒及其納粹黨在德國取得政權後,便開始將其爭霸世界的擴張主義思想付諸實施。他認為德國對外政策的目標是奪取“生存空間”,而不僅僅侷限於恢復1914年前的舊版圖。在擴張方向上,“把目光轉向東方國家”,奪取歐洲和世界霸權。

    希特勒上臺後,稱霸歐洲乃至世界的慾望十分迫切,他急於擁有一支與歐洲各大國相抗衡的軍隊。為此,他採取了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重大舉措,使其擴軍備戰逐步並最終擺脫《凡爾賽和約》的約束:

    -1933年10月,希特勒以要求“軍備平等”為藉口,宣佈退出裁軍會議。

    -1934年8月,希特勒秘密下令把陸軍限額從10萬擴充到30萬。

    -1935年3月,他正式發表重振軍備的宣言,正式宣佈建立德國空軍,頒佈實行國防軍法,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將軍隊擴充到50萬。

    -1935年6月,以放棄同英國在海上爭奪優勢,願意把海軍限制在相當於英軍海軍力量35%的限額之內為誘餌,同英國秘密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

    -1936年3月,希特勒宣佈廢除《凡爾賽和約》和《洛加諾公約》,完全走上了一條豪無約束的擴軍備戰道路。

    為了在短時間內擺脫《凡爾賽和約》的束縛,擁有一支足以發動新的世界大戰的軍事力量, 他把擴軍備戰不僅置於政治戰略的第一位,而且置於國民經濟的第一位,希特勒利用國家政權的強制力,大力開展德國經濟軍事化和直接備戰的活動。例如在1933-1936年裡,納粹德國新建投產的軍工廠就有300多個,其中包括飛機制造廠60個;汽車和裝甲坦克製造廠45個,軍事化工廠70多個,軍用艦船製造廠15個,火炮工廠80個。

    希特勒自己也承認,1933-1938年德國共花費了3900億以上馬克的巨資用來擴軍備戰,除了直接軍費開支和其他軍用事業外,主要是發展軍工生產,其中大部分也用來建設軍事工業企業。

    經過短短6年,1933年至1939年。德國武裝力量從1933年的10萬人發展到1939年9月的323萬人,其中陸軍270萬人,空軍37萬人,海軍16萬人。

    透過戰前的6年擴軍備戰,到1939年9月侵波戰爭時,納粹德國已重建了一支裝備精良、陸海空三軍俱全、特別是戰術較新、機動作戰能力較強的軍事力量。這支力量包括陸軍103個師(5個裝甲師),裝備坦克3200輛;海軍雖只及英國的三分之一,但已擁有潛艇57艘,驅逐艦21艘,巡洋艦11艘;空軍則擁有飛機4730架。

  • 6 # 小哥話歷史

    民意基礎。

    《凡爾賽條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 (協約國)對戰敗國 (同盟國)的和約。是戰勝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不平等條約,也是導致二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懲罰和削弱德國。《凡爾賽條約》是勝利者強加於失敗者的和平,被德華人視為奇恥大辱。復仇的種子在德華人心中開始生根發芽。二戰可以視為一戰的延續,正如法軍元帥福煦所預言的:“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工業體系和各種技術人才得以保留。

    失敗後的德國損失極為慘重,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軍事上也被嚴格限制,陸軍被限制在10萬以下,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海軍艦艇噸位受到嚴格限制,不得製造及擁有潛艇;不得生產、儲存化學武器,不得組織空軍等等。但是德國的工業體系沒有被摧毀,工業基礎和大量技術人才沒有受到損失,而且因為軍事上的限制,反而可以讓德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進一步壯大了自身實力。同時英美也不希望法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積極對德國進行貸款、投資等扶持,使德國的實力得以迅速恢復。

    除了工業實力外,還有豐厚的軍事人才儲備,使得德國能夠快速的重建、並且武裝一支戰術素養極高的軍隊。面對著被迫裁軍的現實,德國果斷選擇職業化、精英化的方式精簡德軍。軍隊留下的都是精英,這為日後東山再起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了軍事人才之外,還有那些數不盡的科技人才。早在普魯士還未統一德國之前,普魯士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正是依靠這些科技人才,使德國的軍工科技贏得了爆發。

  • 7 # 開著皮卡打坦克

    主要原因是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其次才是德國的暗度陳倉。

    首先在希特勒上臺的時候,一直採用不斷試探是方式來摸索英法兩國的底線(當時的世界霸權主要在老歐洲強國的手上),比如收回魯爾區(德國的重工業基地收回了之後為德軍擴軍提供了工業基礎),收復萊茵蘭以及後來的德奧合併、吞併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在英法兩國的默許下達成的。這一系列的行動讓德國理解到英法的底線實際上時非常低的,為他們進一步突破凡爾賽條約墊定了基礎。說完了英法的綏靖政策我們接下來就來講德國暗度陳倉的擴軍計劃,而這就是設立師管區。

    進軍魯爾區(法華人曾經短時間的佔領過魯爾區)

    早年間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德國軍隊只有7個師10萬人,但在德國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試探之後,在1934年希特勒決定將德國軍隊擴編到21個,而多出來的14個師為了掩人耳目都被冠以“xx師管區”名號 ,對外宣稱是為了協調當地的徵兵工作,但實際上這些師管區就是真正的作戰師,比如第二摩托化步兵師最早就叫做“師德丁師管區”,第三摩托化步兵師最早就是“法蘭克福師管區”,第十摩托化步兵師最早就被稱為“雷根斯堡師管區”。隨後這些師管區又被一擴為三,其中的擴編三個師分別倍稱為“步兵司令部”“炮兵司令部”第三個師著以部隊駐地而命名為“XXX司令部”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第二摩托化步兵師在這時就被稱之為“第2炮兵司令部”。但隨著力量逐漸生成,國際形勢逐漸明朗,德國在1935年直接公佈了自己新組建的這些師,至此所有掩人耳目的稱呼取消,部隊番號成為了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正常番號,比如第2摩托化步兵師這時終於成為了真正的第2摩托化步兵師。這時的德國已經擁有了49個師總兵力超過60萬人,這個兵力已經相當的多了。

    入侵波蘭的德國豆戰車一號坦克

    而這時距離二戰開始的1939年(歐洲人定的他們認為中國抗戰不屬於二戰,他們以德國入侵波蘭為二戰的起始點),還有4年多而這時德國已經完全否定了凡爾賽條約的所有限制和賠款,而且收回了所有的工業區,除此之外還並了好幾個工業能力非常出色的國家,比如捷克斯洛伐克的35t和38T坦克在戰爭早期就是德國最好的坦克,這使得德國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擴軍而且速度還奇快,到入侵波蘭的時候德國就能在這一戰中集結53個師,其中包括7個裝甲師8個摩托化師,這時的德國兵力已經達到了數百萬的水平。

    傑克斯洛伐克的38T坦克,比德國的一號二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所以樓主說的凡爾賽條約限制其實不太準確因為條約僅僅只限制到了1935年,之後德國就肆無忌憚了,而即使限制之中也因為英法的綏靖政策讓德國得以暗度陳倉,所以事實上凡爾賽條約到底有沒有限制德國呢,個人覺得可能有一點效果但效果真的不大。

  • 8 # 霄林天

    從1919年到1939年,短短的二十年內,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第三帝國仍然積蓄起來一支強大的精銳之師。不僅有精良的步兵和引領時代的裝甲兵,空中力量更是讓人矚目,唯一缺憾的海軍也還有潛艇力量的支撐。

    而這一切,都與一位傳奇軍事家有關——一戰時期德國的陸軍總參謀長——漢斯·馮·塞克特。

    他被丘吉爾譽為“德國陸軍的締造者”,一生止於陸軍上將只是因為他的謙遜。塞克特將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巧妙、隱蔽地發展建設著德國的陸軍和空軍。

    其一,陸軍。

    任何不平等條約、任何敵人不能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是堅強的信念。當命運再一次召喚德華人民武裝起來時(這一天終將到來!),他將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緊緊握住忠誠的武器。只要有鋼鐵般的雙手和意志,使用什麼武器都無所謂。

    作為標準的普魯士軍官,塞克特對凡爾賽條約的不平等十分憤怒,他認為“有國無防”是可恥的,因此想盡辦法要儲存德國的陸軍實力。

    而德華人在發展陸軍上有一個巨大的優勢——人口富足、體系健全,旺盛的人口生育率提供了巨大的兵員保障,軍事體系的健全使得平民可以快速地經過訓練變成軍隊,塞克特就是利用了德國的這一大優勢。凡爾賽條約要求把三萬四千名德國軍官裁減為四千,這意味著把德國陸軍最關鍵的核心——參謀部拆解,這些人被塞克特轉移到了建設部、研究部、文化部,仍舊進行著軍事研究工作,發展德國的陸軍作戰力量,這些都成為德軍在二戰時期的重要力量支援,也培養了大批預備指揮官;1926年,塞克特組織了一次沒有作戰部隊的軍事演習,演習成員僅有指揮官、參謀和通訊人員,指揮體系得到了很好地演練,只要補充進足夠計程車兵,很快就是一支精銳之師;

    德國國防部長期維持著一批未納入編制的“黑兵”,不斷進行小規模的集訓,並逐漸擴充陸軍編制,終於在1933年突破十萬人。

    其二,空軍。

    未來戰爭取勝之道在於調動人數少但素質甚高的機動部隊,其配以飛機,則作戰效能更高。

    這是塞克特將軍的另一句名言,作為陸軍的資深軍事家,他早早地看到了空軍的價值。而相比於陸軍,空軍的發展可以“光明正大”的進行,因為它與民航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塞克特早在1923年就決定了德國空軍的地位,並在內部悄悄擬定了一個完整而隱秘的空軍框架。隨後便以德國運輸部門、航空部門、航空公司為幌子,大力構建德國空軍的軍官體系和基礎設施。民用飛機場、民用飛機制造廠、民航飛行員,合理合法地進行航空演練,而實際也為德國空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甚至於1927年開始,蘇聯還為德國飛行員進行了培訓,似乎是兩國政治交易的一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空軍實際上一直在快速發展,直到二戰時期,儼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力量。

    結語

    當然,塞克特的一切努力,都離不開英法綏靖政策和美國孤立政策的大力幫助,正是“凡爾賽體系”的維護者放棄了“凡爾賽體系”,才導致二戰的爆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分超庫裡,中投超喬丹,籃下超鯊魚,哪個最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