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穿插游擊隊
-
2 # 芝士書圈
在看隋唐史時,很多人常常會疑惑,為何隋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三個皇帝,都拼了命要打高句麗?若說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要削弱關隴軍事集團,才打的,倒是能理解一點。可在唐朝李世民李治這兩位皇帝也這樣死命打,就不能理解了,還打了這麼久沒打下。其實大家對高句麗認知大多是:深山老林中的野人政權,疆域不遼闊,制度不先進,文化不發達,經濟不好,人口不多。事實卻恰恰相反,高句麗的疆域面積是如今的遼寧省、半個吉林省、北韓和半個南韓。總人口達到300萬左右,大唐開華人口不過1000萬。他們有著和隋唐等中原王朝共同的思想文化經濟制度,農耕制。高句麗還握有華夏生死攸關兩大走廊之一的河西走廊,近蒙古草原適合養馬,臨日本海漁業發達。這樣說下來,高句麗是怎樣一個體量的國家,大家心裡有數了吧。高句麗是當時實打實的東北霸主,還修建了長城防備敵人。更何況高句麗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代禍亂之源都是東北,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滿清等,要麼從東北起家,要麼因得東北而壯大。隋唐之高句麗,相當於漢朝之匈奴、兩晉之五胡、宋朝之遼金、明朝之蒙古後金等等。唯一的差別是,大唐將高句麗給徹底滅了。漢朝時期的匈奴也告訴隋唐皇帝們,這高句麗該不該打。戰國時期,燕國趙國秦國吊打著匈奴等胡人,秦朝時蒙恬北驅匈奴七百餘里卻未將其滅亡,因此秦朝末年匈奴時不時南下掠奪,無人可治。漢朝初建,武力最強盛之時,漢高祖劉邦北伐匈奴,鬧出了個白登之圍,只能求和和親,給棉絮、絲綢、糧食、酒等物資。之後匈奴問題一直是西漢前期的心腹之患,痛苦萬分。幸得漢武帝劉徹橫空出世,漢朝武力值再次達到巔峰,將匈奴打滅了。這是歷朝以來極為少見的,開國初期未解決的戰爭問題,後來者是很難解決的。正因為如此,隋唐四帝才拼命打高句麗,高句麗越強越得打,正所謂:今日不取,後世必為子孫大患。隋文帝打了,沒打下。隋煬帝傾盡國力三徵高句麗,投入兵力超過200多萬(輜重兵也算),多慘敗少勝仗,急攻之下隋朝滅亡。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沒做好充分準備,吸取隋煬帝的教訓,再次進攻高句麗,也是打了三次沒打下,失敗而歸,李世民駕崩。接手的唐高宗李治,吸取前人的教訓,改強攻為小股騎兵騷擾,外加聯合同在北韓半島、高句麗下面稍弱的新羅,兩面夾擊消耗高句麗國力。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做好萬全準備,大舉進攻高句麗,最終在668年攻陷平壤城,俘獲高句麗末代皇帝高藏,後改封其為遼東郡王。至此,高句麗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只能怪高句麗運氣不好。
-
3 # 小小鐵匠
高句麗在隋唐時處於鼎盛時期,疆域相當廣大,佔據今天東北的許多地區,是一個強大的鄰國,而其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並不好,拒絕臣服並多次入境掠奪,對隋唐統一的中央帝國構成實際威脅。
北韓半島在漢代是中國領土,漢武帝曾在此設立四個郡實行統治。隨著漢末亂世,華夏文明的影響力降低,喪失在北韓半島的統治地位。但是在文化上,文人仍然認為北韓半島是華夏領土,在隋唐經濟實現大一統的情況下,自然而然興起了恢復漢代統治疆域的思潮。
雄才偉略的君主多好大喜功,無論秦皇漢武還是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如此,無非是是否懂得權衡國內經濟狀況。
所以,在隋唐之時,只要國內政治經濟條件允許,總要征伐高句麗。
-
4 # 猴格大人
其實引發隋唐攻打高句麗的主要推手是靺鞨人,而不是世代農耕的高句麗人,並不是高句麗人引來戰爭,而是好鬥的靺鞨人招來的禍。
靺鞨人與高句麗的恩怨糾葛靺鞨,本稱韎羯,是勿吉的轉音,被誤寫作靺鞨。
從魏晉南北朝以來,勿吉【靺鞨】就侵擾高句麗,甚至影響到高句麗對北魏的朝貢,引得高句麗人向北魏世宗告狀,說勿吉侵擾他,還驅逐扶余王,影響對北魏的朝貢。
本來期望北魏能為其出頭,結果魏世宗直接把鍋甩給高句麗自己,因為勿吉也給北魏朝貢啊!兩家幫誰出頭?魏世宗就和稀泥,讓高句麗不負“世荷上將”的名頭,盡顯威懷之略,輯寧勿吉。
沒辦法啊!高句麗抵抗不了勿吉人的侵擾,因為勿吉人相比高句麗人太好戰鬥了,都不是一種屬性的種族。高句麗就用分化的計策,聯合一部分勿吉人,給他們供養,讓他們去抵禦另一部分勿吉人,就這樣恩怨糾纏的進入南北朝時代,勿吉也變成了靺鞨。
在隋唐時期的靺鞨有七部有名,各有酋長,不相總一,漢文史籍稱之為靺鞨七部。靺鞨人朝貢隋朝,隋文帝楊堅宴請使者,使者就和隨從為楊堅表演本族舞蹈,跳下來全是戰鬥舞蹈,可見其族的彪悍,隋文帝對侍臣說:天地之間竟然有這樣喜歡戰鬥的種族,連跳舞都是戰鬥之狀,也真夠稀奇的!
靺鞨七部中的粟末部與高句麗相鄰,每每寇擾高句麗,高句麗就和靺鞨其他部聯合,終於擊敗粟末部,迫使他遷徙到營州。
粟末部的族長突地稽率領其粟末八部遷徙到營州,先後依附隋朝和唐朝,討隋唐皇帝的歡心,得到封官賜姓,就是為了依靠靠山恢復舊地重回故土,所以,粟末部在隋唐與高句麗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被靺鞨人捆綁到戰車上的高句麗驅狼趕虎的高句麗從此高枕無憂了嗎?並沒有,高句麗依靠部分靺鞨人驅趕了粟末靺鞨,表面上領土擴大了,其國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還每每羈縻靺鞨人參與攻打新羅的戰爭,看上去一片欣欣向榮。
然而,高句麗對於羈縻的靺鞨人沒有掌控的能力,只能籠絡羈縻,而不能有效控制,最終,高句麗還是被好戰的靺鞨人推向戰爭核心。
隋書記載高句麗王元率靺鞨之眾萬餘騎寇遼西,被營州總管韋衝擊走,引得隋文帝大怒,開始第一次征討高句麗。
事實上呢?高句麗王元是沒有能力率領萬餘靺鞨人的,因為他根本沒有能力實際掌控,這件事,不外乎有兩種原因,其一,是邊將有邀功的嫌疑,其二,這場戰事絕壁是靺鞨人搞出來的,高句麗只是無奈的背鍋。
為何這樣說,靺鞨人好戰,在隋朝邊境經常騎馬殺人,因為此,隋文帝還曾譴責過高麗王湯【就是元他爹】。現在引發隋朝第一次征討高句麗的原因就是,靺鞨人侵擾邊界,被營州擊走,然後邊將為了邀功,就說是高麗王親率靺鞨人來攻,終於引發戰爭。
隋朝對高句麗之戰開皇十八年【598】,隋文帝楊堅命兒子漢王楊諒和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三十萬大軍分水路進攻高句麗,雖然戰事無果被迫退軍,高句麗嬰陽王高元還是“惶懼,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隨著高元的請罪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就此落下帷幕。
之後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沒有平定高句麗,自己反而身死國滅。在隋征討高句麗之戰中,粟末靺鞨開始活躍起來,突地稽率領本部依附隋朝與高句麗籠絡的靺鞨人作戰,每次立下戰功,隋煬帝都賞賜優厚。
唐朝滅高句麗高句麗應付過了隋朝,又面臨唐朝的教訓,在唐朝時期,唐太宗已經明白了真正侵擾邊界的其實是靺鞨人,因此,在征討高句麗的時候,破安市,寬恕了高句麗人,卻把投降的靺鞨兵三千全數坑殺,這說明太宗皇帝已經明白真正的敵人不是高句麗人,而是好戰的靺鞨人。
唐高宗時再徵高麗,粟末部的突地稽之子李瑾行脫穎而出,高句麗籠絡的靺鞨人受到牽制,而失去好戰的靺鞨人,高句麗人孤掌難鳴,很快亡國,高氏君長皆絕,他們籠絡的靺鞨人伯咄部、安居骨部都奔散不知所終。
大唐設立安東都護府統領高句麗舊地,以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鎮守其地。
只是世事難料,在營州之亂後,靺鞨人乞四比羽、乞乞仲象接受武則天的冊封,開始壯大,到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建國,由靺鞨人為主體的海東盛國渤海橫空出世。
猴格說隋唐四位帝王為何征討高句麗,其實很簡單,隋朝父子兩代主要是因為靺鞨人侵擾邊界的問題,當然也有楊廣好大喜功的原因,才要給高句麗教訓,但是目的就是教訓高句麗,你服氣了討饒了就算了,並不是以滅國為目的,因此,對高句麗來說沒有什麼傷筋動骨的。
唐太宗父子兩代,從最初的起兵原因自然還是邊界問題,只不過太宗父子目標明確,就是打的滅國戰爭,可不是打到你服氣為止的,奔著趁己方兵強馬壯,替子孫消除後顧之憂的目的去打的,勢必以滅國為最終目的。
就是這樣。
參考資料:金源女真的英雄時代
回覆列表
近代以來來,一些歷史學家把隋唐帝國稱為“世界帝國”,意為隋唐帝國不僅統治了中國,並且來還將影響力及於東亞其他區域,構建了一個以隋唐帝國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華夏本位的中國傳統史學並沒有接受這一觀點。
傳統史學家認為隋唐帝國的擴張僅及華夏及其邊緣,是對秦漢帝國的直接繼承而非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隋唐時期的佛教雕塑
判斷一個政權的行為究竟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有一個很好的指標,那就是觀察它的真正目的。一些行為,表面看是外向,但最終的落腳點是內向。
隋代時間雖然短,但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唐代未來發展的基礎,甚至有一些行為是從隋到唐一以貫之的。
例如:征伐高句麗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帝國的統治者前後七次,用近四十年的時間發動的這場征伐戰爭,被人們認為是隋唐帝國外向擴張的標誌之一。
大祚榮(?-719年),本名祚榮,無姓,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國建立者
但對外戰爭,其目的不一定是擴張。高句麗亡後,唐曾經建立安東都護府,但不久其控制力就宣告瓦解。原高句麗部將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繼承了大部分原高句麗國土,唐政府沒能統治高句麗地區。
費了那麼大的勁,送出了多少青年軍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僅僅是渤海國表面上的“稱臣”,這筆買賣真不划算。
但在隋煬帝和唐太宗心中,這筆買賣卻可能是不得不做,由不得他們去追究是否划算的。
這是由隋唐政權的性質和內部形勢決定,最後的戰爭結果也可以說基本達到了隋唐帝國的目標。
01.高句麗絕非小邦
在中國的史書裡,對高句麗民族的評價不高,說這個民族“性兇急喜寇鈔”、“尚氣力習戰鬥”,似乎是一個野蠻民族。但是,高句麗這個國家的發展卻並不完全吻合中國史書對它的評價。
高句麗建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年。這一年,西漢元帝選王昭君入宮,希律王重修了猶太第二聖殿。
高朱蒙後世追封諡號東明聖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人,第一代高句驪侯
在東北亞地區,西漢政權於北韓半島北部設定的四個郡對當地的統治逐漸式微。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王在紇升骨城建立國都,正式建國。
因為北韓半島及其以北地區在古代開發程度不高,無法開展大規模農耕,高句麗一直覬覦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遼東。
從立國開始,高句麗並先後與東漢、曹魏、慕容鮮卑反覆爭奪遼東,終於在好太王時期取得了對遼東的控制,疆域一度西達遼河一帶。控制遼東後,高句麗政權改變策略,對當時中國的北魏政權稱臣,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在此期間,高句麗人口出現顯著增長。中國史書記載,曹魏時期高句麗只有9萬戶,約30-50萬人,但到了隋代,高句麗增加到70萬戶,數百萬人口。
在高句麗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以高句麗人為主,經過征討、招納、擄掠等途徑,吸收融入了眾多的部族。
初期即有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的結合,後納入沸流、蓋馬、沃沮、靺鞨、烏丸、鮮卑等部民眾。隨著戰爭的深入,大量漢人和百濟、新羅人也成為高句麗華人。
在高句麗國內,城邑林立,地方行政十分完備。國內城池約176座,設立郡縣,實行有效管理。地方行政長官稱道使、太守、縣令,同時兼任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
隋唐時代,高句麗國常備軍隊約在60萬左右(不包括為了應戰而臨時徵調的民間武裝)。軍隊駐防地叫做“山城”,大多位於交通要塞、水路要衝、構造堅固、設施完備。
軍隊由步兵、騎兵、水兵構成,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鐵製兵器為主,長短結合。
壁畫中的高句麗具裝騎兵
作為一個地區性的大國,高句麗有其自身的統治利益。它需要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壓力,以維持自身安全。
向東南,不斷侵擾新羅和百濟,向西則對隋保持緊張的防禦態勢。憑藉廣袤的土地和充裕的人口,高句麗漸成東北亞一霸。
隋開皇時期,經過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全國戶達到890萬戶,人口5000多萬。也不過就是高句麗人口的十倍而已。
隋與高句麗可以用後來的宋遼來做類比,宋人口達七至八千萬,遼人口僅數百萬,不到宋人口的十分之一。
僅以如此小的體量,就讓宋在宋遼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且對宋總能保持攻勢,在東北亞地區稱得上是“大國”。如此看來,高句麗絕對是大國了。
02.大小相交之道
高句麗形式上對北魏稱臣,後來是對北周和隋稱臣。但像高句麗這樣的國家,已經擁有自身的核心文化圈層,並不可能全盤接受漢文化。
高句麗統治者對內是在積極消除漢文化的影響,從史書上高句麗的地名和人名就可以看出,高句麗並非漢化程度較深的國家。
高句麗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高句麗也不得不借鑑中國的建築、音樂、宗教,以完善其國家形態,這種矛盾和扭曲也深深影響了高句麗的國家方針。
人們看歷史,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的窠臼,品評中原政權和相鄰政權的關係,就會不自覺地以中原政權為中心,即所謂“中華中心主義”、“中華沙文主義”。
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稱臣,人們很少考察周邊國家稱臣的原因,似乎中原帝國就理應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的共主,周邊國家稱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其實不然,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
對於高句麗來說,它的體量比不上中原帝國,並且長期以來與中原政權征戰,直至奪佔了原屬於中原帝國的遼東地區。
高句麗要保住遼東這一塊豐腴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與中原政權相處。既然中原帝國是大國,實力雄厚,其君主又喜歡以天下共主自居,好面子勝過實際利益,與其相鄰的小國就沒有理由捨棄利益而顧面子,硬與中原大國對抗。
不失時機地俯首稱臣,以面子換裡子,其實是周邊國家與大國相處的政治智慧。
高句麗王
同時,小國之間也有衝突和競爭,在多個小國的競賽中,如果有一家率先對大國稱臣,獲得了大國名義上的“冊封”,對於其他小國來說,就意味著被大國冊封的這一家有了大國的實力做後盾,與其他獨立小國相比就不一樣了,也更有利於它與其他小國競爭,也能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它依附。
大國愛虛名,也並非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由於統治區域十分巨大,再先進的文化、再發達的官僚制度,也無法時刻保障對境內各地維持強有力的控制。
加強統治就必須加入一些意識形態的說教以及精神上的恐嚇和激勵。一個域外小國的臣服,能夠對境內勢力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促使其心向中央,如果域外小國降而又叛,大國一旦出兵征討取得勝利,又可以對境內勢力產生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
這兩種示範和震懾的作用,支撐著統治者所鼓吹的“天命”、“天下”等意識形態理論,對大國統治者帶來統治力的加持。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
所以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不存在純粹的不可干涉的“內政”,大國冊封小國,小國已經在客觀上干涉了大國的內政。
大國與小國的這種互動,表面上看是外向型的政治活動,是擴張性的,但目的卻是為了對內加強統治,其本質是內向型的政治活動,是一種收縮。這種情形,即使在現代,也能在一些傳統性很強的國家身上看到。
由此可見,“隋唐世界帝國”的理論很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以現代世界秩序的邏輯套隋唐帝國,而忽略了秦漢帝國及其繼承者施政的根本落腳點在維護和加強統治,而非構建更大維度的公共秩序。
03.衝突的起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高句麗王湯被北周冊封為“遼東王”。
這一冊封可以看作是高句麗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因為封為“遼東王”意味著即將統一天下的北周,繼續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佔有。
而且,高句麗王的新封號,並沒有保留原有的“高句麗王”的封號,只稱“遼東王”,在中原政權看來,高句麗王從化外蠻夷晉升至中原世界的一部分,得以正式在一塊文明的區域列土封疆。
在那個還不存在國格平等的時代裡,這是中原政權對高句麗國最高等級的外交承認。
然而,僅僅四年後,中原政權已經改頭換面,革周為隋,高句麗再次遣使入朝,卻被隋文帝改封為“高麗王”。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
高句麗在改朝換代之後再次遣使,目的就是要確認新朝能夠繼承前朝的雙邊關係。隋文帝將其改封,實際是改變了隋與高句麗的雙邊關係。
從“遼東王”到“高句麗王”,高句麗又從列土封疆的一方諸侯改回了化外蠻夷,意味著隋文帝有意將兩國關係降級,且不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合法佔領。
為此,高句麗一直在開展外交斡旋,從開皇元年至開皇四年,共遣使入隋七次。
如此頻繁往復,很可能是有重要事宜要跟隋朝交涉。開皇三年到四年間,隋文帝北伐突厥,消滅了投靠突厥,並與高句麗有往來的營州高保寧集團。
附近的契丹人聞風歸降隋文帝。此前的外交斡旋似乎沒有結果,高句麗意識到隋的重大威脅,就斷絕了與隋的往來,改為向南陳稱臣。
隋滅陳路線
開皇九年,隋滅陳,高句麗失去了遠交近攻的盟友。高句麗王湯害怕隋揮兵北上,在邊境大局屯兵。
不久,高句麗王湯去世,繼位的新王元遣使入隋,竟然只獲得了“襲爵遼東郡公”,連“高句麗王”的封號也沒有得到。隨後再次遣使入隋斡旋,隋文帝才又把“高句麗王”的封號還給了他。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元聯合靺鞨等族的力量侵襲遼西地區。隋文帝發兵討伐高句麗,但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高句麗人見好就收,主動罷兵求和,並向隋文帝上表請罪。
在謝罪表中,元的自稱是“遼東糞土臣元”,而非“高句麗臣元”,滿滿都是鞏固遼東的心思。高句麗人的態度,隋朝人也全部都看在眼裡,而高句麗與隋關係的癥結所在,就是遼東。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要說遼東到底歸誰,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裴矩勸說隋煬帝徵高句麗,其理由是高句麗本是箕子的封地,言下之意高句麗地區應該臣服於中國。
但箕子恰好是因為不願臣服於周,才遠走遼東,周封箕子為北韓侯只是就坡下驢象徵性的舉動,箕子北韓是不屬於中國的。
箕子最初並沒有到達北韓半島,只是在遼東地區,遼東就是西周時期的“北韓國”。後來箕子北韓國與燕國發生衝突,燕王發兵征討,北韓侯向東南撤退,才讓出了遼東。
高句麗人號稱繼承了箕子北韓,自然也有理由繼承箕子北韓當年的遼東之地。
04.準備出擊
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發兵三十萬討伐高句麗。這次戰爭,緣起於高句麗進犯遼西,隋文帝怒髮衝冠,發動戰爭。
然而,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怒氣之下所做的決定難免衝動,沒有做好準備,結果便很可能不好。隋軍行軍到一半,遭逢大雨,泥濘難行,根本還沒與高句麗軍接觸,就糧草用淨,狼狽退軍。
文帝、煬帝征伐高句麗
另一路水軍在海上遭遇暴風,又折損大半。這次失敗,讓隋文帝樹立了慎進徐圖的方針,沒有再對高句麗用兵。
到了隋煬帝繼位後,一改其父包容審慎的外交原則,定要平定遼東,攻滅高句麗,以此作為其文治武功的背書,實現他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
然而,攻取遼東到底有什麼作用,隋煬帝卻並沒有想好,他的思維僅僅停留在“勝利”、“成功”這樣的空虛概念之上。其實,拋去性格問題,煬帝之所以需要對高句麗用兵,更多還是對自身權力地位層面的考慮。
文帝本有太子楊勇,後來廢黜楊勇改立楊廣,但並不能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援。所以,楊廣才急需一場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在煬帝一廂情願的腦袋裡,發動一場戰爭可以重組軍事指揮系統,打亂前朝將領在軍中的人際關係網路,提拔、任用一批新人。如果取得勝利,自己的功績則轉化為鞏固權力的資本,在與政敵爭奪支持者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影視劇中隋文帝形象
但是隋煬帝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前提。統治國家靠的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要加強統治,應該做能夠真正增強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事情。比如整頓內政、勸課農桑、清丈土地、抑制豪強、繁榮商業等。
外交方面,也要弭兵修好,與民休息,國家的財富才能真正增長起來。這一點,隋文帝做了一大半,國家才有了比較雄厚的家底。
但人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足,文帝為國家積累的財政力量正好可以給煬帝創造與民休息的空間,真正做到國富民豐。
可是煬帝完全認識不到這一點,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一場歷史悲劇就這樣展開。
05.屢敗屢戰
大業八年,煬帝御駕親征,調集水路大軍一百一十多萬人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這場戰爭煬帝其實並沒有準備打一場惡戰,而是虛張聲勢,迫其投降。
所以隋軍上下都沒有做好充足的作戰準備,麻痺輕敵的情緒瀰漫全軍。一百多萬人的行動十分緩慢,一路上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從琢郡到達遼河的千餘里的路程竟用了七十餘天。
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隋軍聲勢浩大,行動遲緩,反而讓高句麗充分佈防。到達遼河之時,高句麗軍已經在對岸嚴陣以待。
影視劇中隋煬帝形象
隋軍一邊渡河,一邊被高句麗軍射殺,損失慘重,光渡河就用了兩天。隋軍大部渡河之後,又陷入高句麗山城堡壘的重重阻擊中,兩個多月也不能前進一步。
同時,宇文述、於仲文等率一支奇兵輕裝疾進,不與高句麗防線糾纏,直接撲向高句麗都城,一般認為是今平壤。
然而,行軍太急,軍隊行至鴨綠江,糧草就供應不上,無法繼續前進了。高句麗宰相乙支文德率兵四面包抄,隋軍大亂,軍士爭相奔逃,絕大多數人都被殺或者走失在高句麗境內。
前鋒逃回來的亂兵又攪亂了主力部署,百萬隋軍抱頭鼠竄,殘兵敗將狼狽逃回遼河以西。
乙支文德
大業八年第一次東征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隋軍規模過大,勞師遠征,後勤供應不上,極大損耗了戰鬥力。
御駕親征的煬帝沒有充分授權麾下將領,事事躬親,等戰報送到煬帝這裡,戰場形勢早就瞬息萬變。同時,高句麗方面依山拒河,以逸待勞,戰術得當,以少勝多。
這次失敗,並沒有讓煬帝氣餒,在撤退途中,煬帝就下令來年再戰。
大業九年,煬帝第二次御駕親征。這次隋軍吸取了第一次東征失敗的教訓,千里急行軍,分三路撲向高句麗在遼東的新城和北韓半島的都城。
煬帝也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充分授予將領臨場指揮之權。在隋軍的猛烈攻勢下,高句麗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楊玄感(?~613年8月21日)
然而,就在最緊要的關頭,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玄感造反了。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督運糧草的任務如此重要,交給楊玄感負責,煬帝怎麼就放得下心來呢?
其實,楊玄感並非蓄謀發動叛亂。
煬帝讓楊玄感督運糧草,也是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表示自己對他的重視,並且將楊玄感帶在身邊,既可以隨時監視,又不給他帶兵威脅自己。
如果一切順利,煬帝的如意算盤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不過由於連續兩年發動大規模戰爭,軍隊所到之處大舉徵發民力以供應軍需,已經引發了民變。
楊玄感看到了煬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風雨飄搖,再加上自己掌握大量糧草,才決定舉兵叛亂。
與楊玄感同謀的斛斯政叛逃高句麗,將煬帝的軍事部署全部洩漏。如此,這場戰爭無論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06.不撞南牆不回頭
第二次東征,敗於楊玄感叛亂。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征導致了民變,楊玄感在民變四起的背景下才決心反叛隋朝。
雖然隋文帝時期高築牆廣積糧,造成了國庫豐盈的局面,有足夠的資本給煬帝揮霍。但國富掩蓋了民窮,隋文帝的財政是建立在充分壓榨民間財富潛力的基礎上,整頓戶口,清丈土地,全國幾乎沒有一個遺漏在編戶齊民之外的人口,也沒有一寸遺漏在皇天王土之外的土地了。
可是此時距離南北朝亂世不過三十多年,人民還沒有充分恢復生產,民間的財富並不寬裕。
與高句麗騎兵(右)作戰的隋軍
隋煬帝發動戰爭,不僅僅需要從國庫花錢供應軍餉,還要沿途徵發地方府庫的糧食,甚至直接向沿途民眾徵收。
因為古代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後勤補給必須就近運輸。農民種糧依靠天時週期,即使國家徵發糧草向農民付了錢,但被徵糧的農民需要維持生計、準備下一輪耕種,當他們拿著錢再去買糧的時,農民就無法用這筆錢再買回同樣多的糧食。
而煬帝發動的戰爭動輒上百萬人(包括運輸輜重的民夫等)參戰,所需徵發的糧草數量巨大,當被徵糧的農民拿著國家給的補償款,去市面上購糧時,市場幾乎無可供應了。
這些一無所有的農民走投無路,只能選擇造反。
東征高句麗的軍隊迅速調轉槍頭,回師鎮壓楊玄感叛亂。楊玄感被滅後,過了一年,煬帝又要東征高句麗了。
高句麗具裝騎兵
此時,國內形勢已經風雲變幻,處處都有農民起義的星火,煬帝卻完全不管,一意孤行要東征。也許,在煬帝心裡,他認為只要高句麗一被滅,農民起義軍自然就會懾於天威,不敢再造反。
大業十年,煬帝第三次東征。然而,各地軍隊根本無人從命,即使被強迫拉入軍中的,也在途中想方設法逃亡。這次行軍士氣低落,從涿郡到遼河的行軍速度竟然比第一次東征還要慢,千里路程走了五個月之久。
雖然隋軍根本不像能打仗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連續三年的戰爭也拖垮了高句麗的經濟,高句麗王趕在隋軍發動進攻之前向煬帝求和。
此時的煬帝終於認清了自己幾斤幾兩,也不敢再戰,給了自己一個面子,接受高句麗的求和。
隋軍退走,沒有能夠前進遼東一步,而高句麗放低姿態,表面臣服,卻依然保全了國土。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結語
隋與高句麗的矛盾,緣起於領土爭端,但背後是兩國統治者對內鞏固權力的內在需求,遼東領土的爭端被統治者當成了籌碼和工具。
對於古代小國來說,領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國家安身立命之本。
對於古代王朝來說,領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如果能夠捨棄一些利益,讓周邊小國更加安定,增進兩國關係,弭兵修好,無疑是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的選擇。
為了並不重要的蠅頭小利,兵戎相向,必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後來者不可不察。
隋沒有能夠完成的東征事業後來又被唐繼承,雖然唐最終滅亡了高句麗,但在高句麗故土上又興起了渤海國政權,基本繼承了高句麗所有的遼東之地。
唐帝國勞師遠征,即使勝利也沒能獲得實際的利益,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