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魘0
-
2 # 自在畫吧
車應該沒問題,電動車如果完全用過期燃油車的指標進行評估是不準確的。
參考智慧手機的評估方式,我簡單說幾點
首先,看它的作業系統。特斯拉的作業系統應該說經過這麼多年的驗證是可靠、易用的。
其次,看它的電池容量。特斯拉的容量應該是公佈過的,而且從model s的發展趨勢來看最佳化電池排列方案增加整車容量的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
第三,充電速度。手機快充技術和電動車快充技術,多少有點量和質的區別,所以短期內誰都不會做的更好。
第四,其他方面,諸如外觀、安全配置、舒適配置這些,一方面仁者見仁,一方面看價格。
最後,由於價格未公佈,所以很多時候無法用價效比和對標的方式評估,只能等等再說。
最最後,不差錢的話就買model X,別考慮3
-
3 # 智東西
低配不低能的Model 3
特斯拉在美國時間2016年3月釋出了Model 3車型,並在隨後1年多的時間裡積累了將近50萬個訂單。按照計劃,首批車型將在2017年7月交付給美國使用者。
雖然特斯拉Model 3仍然存在跳票的可能,不過對於時間問題你也不必過於擔心。近日一名美國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向馬斯克詢問了Model 3的上市時間,馬斯克明確表示首批車型就是7月交付。
眾所周知,Model 3是一款價格親民的車型,起售價在3.5元美元(約為24萬人民幣)。而為了削減成本,Model 3相較於Model S,也少去了一些配置。例如其中控裡只有一個大號的15寸顯示屏,Model S上搭載的那套液晶儀表盤則被省去了。如果你看過之前曝光的Model 3內飾圖片,會發現其內飾真的簡單到簡陋。
(配圖為Model 3內飾)
除此之外,特斯拉Model 3的前/後備箱總容積也從Model S的30立方英尺,降低到了14立方英尺(約為396升),且其可選裝配置也從Model S的1500+項降低了100項以內。你能自行選配進而凸顯個性的配置大幅縮水了,也就是說不能愉快的裝逼了,不過話說回來,1500+的可定製配置,真讓人一項一項的去選擇,那也真夠頭疼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特斯拉雖然為了降低成本把儀表盤都省了,但是其標誌性的半自動駕駛功能得以保留。特斯拉官網顯示,Model 3仍然配有Autopilot硬體。
加上即將上市的Model 3,特斯拉目前共計有三款車型,分別是大型豪華電動轎車Model S、大型豪華SUV Model X以及中型豪華轎車Model 3。
(從做到位依次為Model X/S/3)
目前,Model S在國內的售價區間為72萬-139萬,Model X則為87萬-150萬。前者不同配置車型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在2.7秒-5.8秒之間,續航里程則在480公里-557公里之間。後者不同配置車型的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3.1秒-6.3秒之間,續航里程則在417公里-542公里之間。
分析機構:Model 3將讓特斯拉起飛
特斯拉成立於2003年,至今已經有14年的歷史。公司2016年財報顯示,特斯拉全年營收同比增加了73%,為70億美元。公司虧損從2015年的8.8億美元縮減到6.75億美元。2016年全年,特斯拉共交付了76230萬輛電動汽車。
從財報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形勢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且其市值也在今年又分別超過了福特與通用汽車,成為美國本土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可以看出投資人對其未來發展的看好。
當然,春風得意的馬斯克也站出來謙虛了一番。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斯拉還是一家虧損的公司,公司市值被高估了。
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資料的資料顯示,特斯拉2016年在美國共銷售了4萬輛汽車,而這也就是福特在美國的王牌車型——F系列皮卡大約三週的銷量。外媒Business Insider也毫不客氣得表示,特斯拉的市值超過福特與通用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特斯拉的商業結構並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即乾的還是之前的那些事,並沒有發生生麼本質變化。
特斯拉的目標可是高大上的“推動世界向可持續發展轉型”,它當然不願意別人說怎麼沒什麼變化。
業內分析認為,推出Model 3將是特斯拉實現“變革”,甚至起飛的一個開始。市場分析機構Baird的分析師Ben Kallo就在最近釋出了一份分析報告。Kallo在報告中直言,如果Model 3能夠成功量產,那麼特斯拉將會迎來一波強勢增長,其股價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達到500美元,市值超過800億美元。
由於Model 3的售價比較低,因此特斯拉的在實現了Model 3的量產後,其銷量將會進一步增長。Ben Kallo預測,特斯拉在2020年有望銷售100萬輛,包括Model S/X/3以及尚未釋出的Model Y。而前文也已經提及,特斯拉官方稱Model 3的預定量已經接近50萬輛,看來特斯拉想要在實現2020年實現百萬級產銷也並不是天方夜譚。
另外一家金融機構Visual Capitalist的報告也在力挺特斯拉。
Visual Capitalist對比了特斯拉與福特汽車的生產模型。該機構分析認為,福特汽車在成立的最初5年裡,其產銷量也不足10萬輛。但在1913年推出了T型車後,其產能迅速在1920年達到了100萬輛。
T型車被認為是全球第一輛透過現代工業流水線大規模生產出來的車型,並因此影響了全球的工業進展。
此外,Visual Capitalist也發現了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即汽車對公路、加油站等基礎設施的影響。
歷史上,由於福特汽車大規模交付了售價便宜的T型車,所以讓美國政府從汽油稅中收取了足夠支援建設道路、加油站等基礎設施的稅收,進而促進了美國道路、加油站等基礎設施的發展。
同樣的,特斯拉的出現與銷量攀升,直接促進了美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的充電站建設。在特斯拉的影響下,新的電動汽車公司不斷出現,大眾、豐田等主流車廠也紛紛釋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戰略,各國政府(尤其是中美政府)、公私企業也都湧入了電動汽車領域,並推動了充電樁的快速鋪設。
例如北京政府明確規定新建的住宅小區必須按照比例配套有充電樁等基礎設施。
此外,特斯拉也在擴大自己的業務範圍。
2016年8月,特斯拉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自己的兄弟公司,家用太陽能面板與儲能公司“Solar City”。按照特斯拉推動世界向可持續程序發展的目標,其未來將會打造一整套的家庭能源體系,即家庭依靠太陽能面板發電,然後將太陽能儲存在家用儲能器裡,進而再將電能供應給特斯拉汽車以及其他電器。
(配圖為特斯拉設想的未來家庭能源使用場景)
今年年初,特斯拉從Tesla Motor Inc(特斯拉汽車)更名為Tesla Inc(特斯拉),可見馬斯克對特斯拉未來的構想絕不僅僅限於汽車業務。
當然,要知道馬斯克本來就不是一個傳統的人,看看他目前搞的專案——電動豪華汽車特斯拉、太陽能公司SolarCity、航空公司Space X、超級高鐵HyperLoop以及隧道公司Boring,有一個是傳統業務麼?
結語:爆發還有待時日
誠然,售價親民的Model 3將讓特斯拉在一兩年內躋身百萬級的產銷量,但這對於龐大的汽車行業來說,仍然略顯不夠。像是特斯拉對標的BBA等車廠,其暢銷車型一年的銷量就達到了幾十萬臺,特斯拉仍與之相比,仍然有一段距離要追趕。
與此同時,由於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發展不到位,電池充電技術不夠成熟等原因,電動汽車在許多國家的使用仍然不夠便捷,其銷量很難在上述兩個問題解決之前有大規模起飛的現象,因而只能是逐步增長的一個過程。
再加之賓士、寶馬、大眾、豐田等傳統車企巨頭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電氣化戰略,特斯拉未來也不會像早期這樣還擁有一枝獨秀的市場優勢,其爆發還有待時日。
-
4 # 怡紅蜀黍
車還沒交付,沒辦法評價車本身,據官方的說法,特斯拉最令人興奮的產品特點在model3上都有,雖然特斯拉一再強調它不是小號的models。但事實上我認為就是啦。我猜想,如果現在讓我選擇,我會放棄s,買3。model3很可能成為特斯拉走進普通美國家庭的歷史性產品,看看特斯拉的股價就知道了。目前特斯拉股價持續上漲的主動力就是model3的天量訂單,人們對這個產品充滿期待。雖然我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但陰差陽錯又太忙沒有及時買入特斯拉的股票,無限後悔中。
-
5 # 萌萌噠的土撥鼠
modle3很有趣,但是簡配的有點狠。不再是特斯拉了。這完全是為了走銷量的車。你開著modle3心裡卻裝著S和X。於是變覺得自己的車很牛逼。S和X才叫特斯拉,但是售價太高量產太難。我覺得入手modle3之前不如先觀望一下蔚來es8。畢竟蔚來也是注重效能的車。他的老總誇下海口byd和其他中國產都是垃圾。就這種傲氣讓我罵了他好久。現在一想,不如拭目以待他的產品,有沒有和特斯拉競爭的能力。
-
6 # teikaei2cnBeta
也許特斯拉的Model 3現在還是公路上的稀罕物,但這並不阻止那些早期持有者開始這輛汽車的路測。實際上,這家公司剛剛開始向普通消費者發貨,至於接下來的發貨速度著實令人好奇。
而Model 3車主You You Xue已經在Facebook上發起了一個記錄這款新電動汽車道路旅行的運動。近日,他就分享了最新的Model 3路測影片,這使得車迷朋友們能夠以第一視角觀察運動中的Model 3。
另外,他還為其它Model 3預訂者提供了試駕機會,獲悉,這部分預訂者很有可能要等到2019年才能開上自己的Model 3。
而在過去5天時間內,這輛Model 3總共開過了5000英里左右的路程。很顯然,這不僅僅只是簡單的駕駛,同時在這個過程,You You Xue還能找到許多這款車存在的優點和缺陷。據其披露,當汽車充電過程中遇到介面故障時他將不得不要對進行重啟,另外方向盤控制也曾發生過停止工作的情況。此外,後置攝像頭在駕駛過程中提供了錯誤的檢視。
-
7 # 神級天坑阿杰
總有人對我說,新能源汽車的入行門檻很低,你看,沒過幾年的時間,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就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事實真的是這樣嘛?當然不,造車這一行永遠是需要積累的,你看特斯拉,人家的經費大頭在研發,所以有了超前的外觀以及完善度最高的自動駕駛技術,這也是model 3最核心的競爭力。回頭看我們國內車企,什麼某鵬、某馬什麼的,哪家不是花了大錢在營銷,有用嗎?銷量說明一切,看一下二月上險資料就知道了,中國產陣營裡唯一沒有被特斯拉巨人打敗的就剩Aion S了。那麼Aion S的背後是什麼?廣汽集團,國內頂尖的設計團隊、最不怕艱苦的野外穩定性測試攻城獅以及新能源陣營當中最低調的營銷團隊,所以你懂了吧?
-
8 # 森森說汽車
特斯拉Model 3售價開始於2019年5月31日
1 月 7 日,特斯拉上海 Giga 3 工廠破土動工,「特斯拉打到了家門口」。
2 月22 日上午,Model 3在特斯拉北京體驗中心正式啟動中國市場交付儀式,
5 月 31 日,特斯拉 Model 3 中國產版售價公佈,「特斯拉的尖刀抵近了心臟」。
328,000 元,一個意味深長的起售價。肖姐我覺得還是很貴!
特斯拉Model 3的中國產版於2019年5月31日開始售賣,其實早在2018年北京車展就已經亮相
2018年北京車展,特斯拉Model 3首次以官方身份在國內釋出,這也是特斯拉參加的為數不多的國內車展;
確實,在過去的5年間,除了全新的SUV車型Model X以外,特斯拉的展位上真的沒法再多放下一輛車了。
但這次,這抹紅色奪走了展館中大多數人的目光,它甚至吸引了整個京城的汽車狂熱者。換個角度講,這可能是人人都買得起的特斯拉。
從Model 3的身上,你能看到特斯拉家族式的傳承,但又驚歎於這些設計在它身上的精緻和創新。
2019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試生產。
2019年12月30日上午10點,特斯拉在上海臨港超級工廠舉行了中國製造Model 3首批員工車主交車儀式,15位特斯拉中國員工拿到了第一批中國產特斯拉Model 3的鑰匙,而大規模的交付將在今年2020年1月開啟。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超級工廠。中國產特斯拉創造了驚人的“上海速度”,從工廠開工、生產線建成、到首批車交付,用時不到一年。這在世界汽車工業史上史無前例。
此外,中國產特斯拉Model 3也進入工信部的產品目錄,可以獲得中國的政府補貼和免購置稅優惠。據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特斯拉中國)已經正式開啟預定,起售價為35.58萬元,根據補貼政策,每輛中國產特斯拉將獲得2.47萬元的財政補貼。
特斯拉中國工廠的建成投產,將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帶來重大影響。
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款式
特斯拉目前在售的車型一共有3款,即MODEL S、MODEL X、MODEL 3。其中MODEL 3分為進口版和中國產版,但題目是是MODEL 3的中國產版本。所以肖姐主要說說MODEL 3的中國產版本
Model 3的中國產版的外觀和造型設計
外觀上最大的變化在於尾部的標識,中國產Model 3後備箱左下方多了“特斯拉”的中文標識,除此以外,中國產Model 3在外觀上與之前銷售的進口標準續航升級版並沒有其它改動的地方。
特斯拉的造型設計經常被人稱讚,中國產版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在造型設計上同樣搶眼,前臉採用封閉式格柵設計,下方為黑色百葉窗式進氣口,配上矩陣構造的LED大燈,簡約時尚。車身線條十分流暢,隱藏式門把手採用全新設計。尾部帶有尾翼式設計,看上去很帥氣。
Model 3的中國產版的內飾
內飾也是一樣,依舊延續了進口車型的簡約設計,中控臺除了一塊巨大的中控屏以外,你再也找不到其它設計。
沒有了實體按鍵,也就意味著所有功能的操作都整合在了中控這塊橫置的15寸屏上面,別說音量風量溫度這些常規的功能,就連方向盤調節、後視鏡調節這些非常個人的功能調節都在上面,也就是說當你需要調節方向盤位置時,還是需要在中控屏上點來點去,說實話,用起來確實不是很方便。
Model 3的中國產版競爭和未來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說過,“刨除出行、計程車領域的集中採購,國內新能源汽車前三的銷量和特斯拉在美國的銷量差不多。”
這樣算的話,中國新能源企業壓力著實不小。隨著中國產Model 3的上市售賣,這種壓力還會加劇。
中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460公里的NEDC續航里程,225Km/h的最高時速,5.6s的百公里加速,以及基礎版的輔助駕駛功能,都讓其有著不小的競爭力。如果再加上品牌屬性,放眼國內,能夠與其直接競爭的對手並不多。
如果只從價格來看,中國品牌中似乎只有蔚來ES6(33.8-52.30萬元)、比亞迪唐EV(25.99-35.99萬元)、北汽新能源EH系列(30.10-31.10萬元)等少數車型,會是其競爭對手。
難道中國新能源車企就剩下被碾壓的命運了嗎
其實根本不用如此悲觀,其實也有好訊息
去年12月30日,特斯拉高層表示,Model 3下線車輛的零部件中國產化率已經達到30%。到2020年年中,將實現80%的零部件中國產化,年底實現全中國產化。
對此,業內有分析師認為,屆時中國產Model 3的成本或將還能降低10%-15%,現在美國標準版Model 3的成本約為23萬元。
大家都以為中國產化會降價,結果人家直接把進口的漲價,城裡套路深,還是堅持中國製造吧!
-
9 # 車界慢慢彈
有這樣一個情況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凡是在某個領域中做的出色的,都會成為大夥的眾矢之的,比如說相聲的,都拿自己和德雲社比。而在新能源車中,有這樣一個品牌一直被拿來作對比,刷存在感,它就是特斯拉,現在幾乎所有的純電車上市都會拿它進行對比,而其中別刷得最多的就是特斯拉的Model3。
為什麼會這樣?很簡單,特斯拉讓不少車企知道純電車是可以賺錢的,而作為特斯拉的入門車型Modle3也是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兩者相結合大家拿它刷存在感也是情理當中了,這樣的情況即使在Modle3中國產之後也沒有改變,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證明Modle3確實是一款實力車型,那它的實力究竟如何呢?我們還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試駕。
Modle3轎跑車的外形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流線型的車身並沒有太多的犀利線條來詮釋所謂的運動感,但是你會覺得這輛車能跑的很快,可能就是因為紡錘形車身給我們的第一映像,包括一體式隱藏式的門把手,都在為減少風阻做出努力。而這樣的造型也成為不少純電車效仿的物件,包括那個門把手,可以說特斯拉的經典造型引領瞭如今的純電車設計時代,這也算特斯拉為大家做的貢獻了。
內飾部分簡單到令人髮指,唯一的裝飾就是中央的實木飾條,除此之外,連儀表盤都省略了,所有的顯示都在中央的大尺寸液晶儀表盤上,雖然不如Model那樣的誇張,但是操作性和分解析度表現的還是不錯,具體的情況等下在我們詳細的再聊。
整體空間Modle3可謂無功無過,4694*1850*1443mm的三圍尺寸,軸距則是在2875mm,乘坐感比較舒適,後排空間表現也不錯,這應該是得益於Modle3的電池設計,由於整體電池都鋪放在了底盤之上,能夠進一步的提升空間感,這方面必須要給好評。
好了,簡單的地方我們快速的過就行了,關鍵還是試駕感受,這才是真正體現一款車優劣的存在。
純電車駕駛起來非常安靜,這大家都很清楚,說實話我個人不是非常喜歡駕駛純電動汽車,因為實在太安靜了,除了路面的反饋以外,沒有發動機的轟鳴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甚至會讓人昏昏欲睡,不少廠商為了讓這種感覺降低,會模擬一些聲浪,但是Modle3則完全沒有這麼做。
這並不是說Modle3駕駛起來不夠安靜,純電車安靜的駕駛風格它也有,不過它也的確不是那麼的“安靜”。這種不安靜指的是它的駕駛風格,這也是筆者駕駛過所有純電車之中駕駛感受最接近傳統燃油車的一款車。
這種感受不是聽出來了,而是切切實實感受出來的,有汽油車一樣的加速頓挫感,完全不像是純電車單速變速箱的感受,應該模擬了傳統燃油車的轉速換擋模式,一下子讓人覺得非常有好感,而且後驅的優點也一如傳統燃油車的後驅優點一樣——由於重心後移,起步加速向比較好,舒適度也非常高,由於用前置備箱取代了發動機,車頭重量不高,加速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後驅車的那種抬頭的感覺,非常有意思。而且後輪負責驅動,令前輪可專注於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在彎道中的表現也非常不錯,尤其沒有出現一些純電車彎中加速疲軟的情況,整體來說駕駛方面Modle3表現的非常紮實。
沒有儀表盤其實並不重要,大螢幕液晶顯示的左上角有行駛狀態,時速表也在那裡,只要用餘光瞟一眼就能知道當下的資訊,而且在左下部分,還能看到實時的路況——有幾根車道車道上都有什麼車都看出來,甚至轎車還是SUV、卡車還是MPV、摩托還是行人都能投影到這塊螢幕之上,非常的方,對於路況判斷是非常有效的。
這也是要靠Modle3的全車身攝像頭,分別位於車輛前部、尾部、車門B主,以及葉子板的鍍鉻裝飾部位,也是不是也說明了,Modle3的裝飾沒有一個是沒用的呢?大量減少多餘的裝飾,整體配置以實用為主,這才應該是倡導環保的新能源車應該有的樣子。
缺點不是沒有,由於電池在底部,我們在開車的時候明顯感受到油門(或者應該叫電門?)剎車處的地板明顯的不平,有些許落差,這讓駕駛的時候有些許的不良感受。另外可能是特斯拉對於自己的車載互聯太過於自信,車機之支援手機充電以及音樂的播放,無法和車輛進行互動,這也是讓人非常不習慣的地方,不知道特斯拉車主會不會吐槽這一點。
最後說一下續航,這款車理論的滿電狀態下可以行駛445公里,但是在我們開啟空調、手機充電、滿載的情況下,測試下來實際續航里程在8.5折左右,還在可以接受的範疇之內。這裡我個人還是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非常佩服,40分鐘左右就能基本充滿,算得上是充電速度極快了。
寫在最後:
-
10 # 評影小哥兒
特斯拉Model3,5月份提的車,到現在已經有3個月的時間了,下面我來說一說這款車的用車體驗。
1、充電、續航
充電問題,比較好解決,我家附近的大型商場都有充電樁。因為我用車比較頻繁,一週充一次電就可以了,充電時間大約半個小時,商場裡逛一逛,就能充滿電了,很方便。
續航問題,官方給的理論續航為445Km。我覺得有點兒理想化了,我做過一次測試,開空調和音響的話,實際只能開330Km,差距還是很大的。
2、駕駛體驗
手機鑰匙很方便,因為它是無鑰匙進入;車載電腦更新速度很快,每次都有新功能;基礎的輔助駕駛功能,高速或者堵車,太省心了。這款車的動力充裕,能感受到很強的推背感,超車不在話下。
3、做工
特斯拉Model3,內飾的個別地方,縫隙比較大,細看之下,難免有些影響美觀。
小結一下,個人非常喜歡特斯拉Model3,用車體驗一級棒。總之一句話,這車,挺值得入手。
-
11 # 淘車
近日,特斯拉Model 3國內實車照片曝光,這也意味著特斯拉Model 3離我們又進了一步。據特斯拉官網稱,2019年開始生產左舵車輛並向全球使用者交付。價格方面,美國上市的Model 3標準版起售價約為23.6萬人民幣,長續航版本起售價約為29.6萬人民幣,作為特斯拉旗下入門車型,未來進入國內的特斯拉Model 3很有可能起售價在35萬左右。
Model 3 開啟了特斯拉全新的設計風格,車頭造型很圓潤,配上兩個全新風格的大燈,感覺酷酷的。
Model 3的車輛移動到了前備箱蓋子上,相比Model S它的容積有所縮小。
車尾採用溜背式設計,但並沒有沿用特斯拉一貫的掀背,而是採用了和普通車一樣的尾門開啟方式。
內飾簡潔到了極致,除了一塊15英寸顯示屏以外,甚至取消了儀表盤設計。但據特斯拉稱,未來量產版車型將會使用抬頭顯示來替代傳統的儀表盤。以此同時,車內常見的空調出風口,也被設計師巧妙的隱藏到了中控縫隙內,整體設計非常超前,科技感爆棚。
動力方面,特斯拉Model 3提供兩種版本供消費者們選擇。其中標準版搭載55kWh電池組,續航里程為354km,長續航版搭載75kWh電池組,續航里程為499km。
-
12 # 無錫澄心數字科技
特斯拉在一線城市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一線城市交通管理,現在是非常嚴格的控制,燃油車的這個牌照量,上牌需要搖號的,但是對於新能源是大量的發放牌照,甚至是非一線城市戶口的人也能買新能源車上牌,新能源車的銷量大增。
特斯拉MOTO3,在上海建工廠生產,以後價格大概只有30多萬,價效比非常高,這樣的話,他的銷量也會增加
-
13 # 視一個頻
就電動車來說特斯拉不管是續航里程還是充電服務來說都是國內比較領先的狀態。而品牌的認同感和服務的專屬感相較其他的電動車甚至大多數燃油車都無法比擬的。
說到model3,先說內飾吧。個人覺得model3的內飾相較之前並沒有太多進步,不管是裝配還是在用料上面,都沒有體現出它40萬的身價,感覺和二十萬的車處在同一水平。
車內儲物空間和乘坐空間還算夠用,但是如此科技感的一輛車竟然沒有當前最流行的無線充電實在不太好理解。還有就是後排的座椅,感覺太矮,對大腿沒有承託,長途下來估計夠嗆。
駕駛感受上面依舊延續了特斯拉的風格,加速動力沒啥好說的,就一個字,爽!
MVH上面似乎也存在退步,當然沒有發動機的噪聲,但是胎噪還是不能忽視。由於電池的原因導致整車較重,而ps4的胎要承託如此大的重量胎壓就要打得很高,這就導致路感非常清晰,路面的震動會直接傳遞到車內。
最後說關於特斯拉中國產的事,聽說中國產後價格會在30萬出頭,當然中國產的時間還不確定,但是10萬的差價我覺得等等還是值得的。
-
14 # Tao768
model3很好,價效比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車可以競爭。我自己有一輛modelX,已經決定下半年再入手一輛model3。我家鄰居有一輛modelS,已經又訂購了一輛model3,近期就能提車。我等著開我鄰居的先爽一下。
-
15 # 車道山前
前些日子拍特斯拉Model 3影片,又摸了幾天新車,結合上次的Model 3試駕,聊聊我對Model 3的感受。
首先被駕駛艙的極簡設計震撼了,雖然之前從多種渠道瞭解了Model 3的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但坐進Model 3車內,才真實體會到特斯拉設計的極端,沒有儀表盤,也沒有顯露的空調出風口,中控臺空空如也,眼前視野開闊,神清氣爽,只有15英寸的高畫質觸控式螢幕懸浮在一旁,這種四大皆空的簡約,甚至都有了禪意。除了歷歷可數的幾個物理控制鍵和方向盤後的撥杆,幾乎所有控制選項都被整合到觸控式螢幕上,最酷的要數隱藏式空調出風的調節,透過兩指在螢幕上滑動,你甚至可以讓空調風從你的兩耳旁劃過。當然這種極端設計是有代價的,目前特斯拉Model 3也沒有抬頭顯示配置,所有的車輛資訊都需要“向右看”,所有儀表資訊都被整合到螢幕左上角啦,人車交流有些彆扭,特斯拉對此的解釋是:下一步就要全自動駕駛了,還要那麼多顯示幹什麼?但有一項設計必須吐槽,就是隱藏式車門把手,開車門是有技巧的,就是在車的左側用左手,在車的右側用右手。所以在駕駛席一側上車,最好用左手開啟車門,用右手就非常彆扭,你不覺得這種設計有點兒反人類麼?
第二個直觀感受就是車內空間的寬敞和通透感,這一方面得益於駕駛艙的簡約設計,另一方面來自Model 3從前到後一覽無餘的整體式透明車頂。特斯拉Model 3的專案經理Daniel Ho向我們進一步梳理了Model 3的設計理念,其中一個說法就是空間高貴論,特斯拉認為車輛的豪華型是由車內空間大小決定的,就像飛機上經濟艙和商務艙的區別一樣。特斯拉的設計師們為此絞盡腦汁,他們先是拿一輛Model S做實驗,試著把所有控制鍵和旋鈕都去掉,把功能控制都塞進中控觸控式螢幕,結果感覺還不錯,於是Model 3真的就這麼做了,這就帶來了更寬敞的車內空間。此外,Model 3的行李廂沒有向Model S一樣採用掀背式尾門,並把車頂支撐梁向前移到了車的中央位置,結果就是後排乘客從頭部到身後是一塊完整的玻璃,坐在車內有那種在氣泡裡的即視感,非常敞亮,讓人愉悅。當然也有人吐槽Model3的全景天窗竟然沒有遮陽簾設計,這種設計是太任性了,還是矽谷的精英都喜歡太陽?但我們的試駕車感覺還好,這兩天北京最高氣溫29度,還是陰天,也沒覺得太熱。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駕駛感受如何?就是一個字,快!Model 3有電動車特有的生猛加速,在賽道上我們用Performance高效能版進行了加速體驗,從靜止直接“地板油”(加速踏板一腳到底),要知道Model 3電機扭矩切換響應僅需10毫秒,在雙電機639牛米峰值扭矩的加持下,車子直接就彈了出去,那感覺絕對酸爽。Performance高效能版的官方百公里加速為3.5秒,這個成績基本秒殺100萬以內個各種效能車,從加速效能這個角度看,高效能版還是有很高性價比的。此外,長續航的四驅版百公里加速是4.8秒、長距離後驅版是5.4秒,都不慢。你要是認為Model 3是那種四平八穩的乏味電動車,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別忘了馬斯克都是開蘭博基尼去超市買菜的。我們還駕駛雙電機四驅版進行了溼滑麋鹿試駕和穿樁試駕,Model 3平鋪在底盤上的電池組降低了車輛重心,提高了車輛的穩定性和操控性;其懸架結構為前雙叉臂、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偏硬的調教讓車身更加緊繃,對路面的反饋也更乾脆直接。
自動駕駛最牛掰,沒有之一。特斯拉最大的話題就是自動駕駛,Model3的自動駕駛可以分為兩塊,一個叫基礎版的AutoPilot(基礎版輔助駕駛),全新標配,包括全速域的自適應巡航,跟車可以跟停,前車起步後,Model3可以自動跟上,不需要踩踏板,還自動轉向,北京三環上的彎兒,都可以沿著車道線自動轉彎;在AutoPilot被啟用後,還可以進行自動併線。另一部分叫完全自動駕駛,是一個付費安裝包,根據功能的不同,4~5萬人民幣,今年5月的最新升級包括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功能,簡單說就是設定完目的地後,車輛會自動按照導航的路徑自己行駛,這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
注意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功能目前的使用場景僅僅是高速公路,我們在京承高速上激活了最新的 #自動輔助導航駕駛# 功能,Model3可以根據目的地自動併線以及超過行駛緩慢的車輛,還可以駛入和駛出高速公路匝道或立交橋岔路口。這的確令人激動。特斯拉的AutoPilot還在不斷地OTA升級,不停地解鎖一些新功能,據悉,今年晚些時候還將進一步升級,包括識別交通訊號燈和停車標誌、在城市道路中進行自動輔助駕駛等。
-
16 # Binbin講車
Model 3標誌著特斯拉向大眾級市場挺進的開始,也是特斯拉首款從價格上能為普通使用者接受的車型。在美國的稅前售價僅為35000美元。世界其它地方的售價更要低於這一價格。和之前Model X和Model S不同,Model 3將不再推出高配高價版本。
假如你想要基本的電動車體驗,你會從一開始就歡迎Model 3的來到。至於大眾級別汽車市場的另外一大法寶,續航里程,基本款的Model 3一次充電至少能跑215英里(346.00896公里)。如果這還不夠好,Model 3使用者享有超級充電站全部的便利,比如快速免費的充電服務。實際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已承諾明年將超級充電站的數量由現在的3600個擴充至7200。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Model 3不到30分鐘就可充滿80%的電。
當然,我們還未能進入這種車的內部看看,從外觀上看,Model 3大小隻有Model S的四分之三。座位也只有兩排而不是Model S的三排,Model 3最多能坐5名乘客。車頭採用了Model X一樣的處理,比Model S更簡潔。Model X的聲納感測器也加入到了Model 3,新車型還取消了Model S上煩人的隆起。車內,有熟悉的地方,也完全不同的方面。和Model S一樣,Model 3採用了一個觸控式螢幕設計,不過,新車型是水平橫向放置。
觸控式螢幕負責全部的任務,比如里程計和指示燈。方向盤後面沒有傳統的儀表盤。Model 3將採用和Model S和X一樣的安全和自動化功能,包括自動高速巡航與變道功能。改變最多是在頂部,從擋風玻璃處到尾部,Model 3的頂部配備一整塊天窗玻璃。
筆者有幸試駕了Model S一會,雖然只是坐在副駕位置,玻璃天窗的效果相當令人驚豔。即使在夜間,天窗的通透性也很好。中控觸控式螢幕更貼近司機。在前部,和Model S相比,座位更靠近前軸,因此獲得了更好的運動感。Model 3的加速真的很快,遠比6秒從0加速到60英里的速度更快。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使用者何時可以買到Model 3。答案令人失望,還需要一些時日的等待。
Model 3計劃在2017年底開始生產。是的,假如一切順利,時間還有18個月。如果Models S和X有新款釋出,那麼Models 3的上市日期可能會更長。這樣長的時間給雪佛蘭Bolt大把的機會,後者是一種巡航時間200英里,折後價格為3萬美元的電動車。不過,和Model 3的引人關注不同,Bolt是一款非常實用的經濟型電動汽車。
只有時間才能決定哪款車會給市場帶來更大的影響。不過,特斯拉的長遠的成功肯定與Model 3的成功休慼相關。Model 3對大眾市場的吸引力以及相應的利潤下降,未來18個月必須一切順利才行。推遲或生產出現問題會極大影響特斯拉的業績。
-
17 # cnBeta
當特斯拉第一次對外推出Model 3並提前放出預定渠道的時候,人們對這款新車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而這是這家汽車公司的高管始料未及的。在推出幾周後,Model 3的預定量據稱已經達到了40萬輛左右,自那之後沒有跡象顯示人們對這款車的興趣開始消退。
幾個與前,公司CEO馬斯克曾指出,預定量仍在不斷增加。
儘管如此當中仍不乏一些改變主意的人,而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對此,一位分析師近期聲稱,取消Model 3訂單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預定的數量。很顯然,對於這樣的說法,馬斯克又有坐不住,他在Twitter發文反駁了該說法。他寫道:“都不知道這扯淡的說法從哪裡來的。誰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但上週我們是接到了2000多輛S和X以及5000輛Model 3的新淨訂單。”
雖然目前並不清楚取消Model 3的具體數量,但質疑Model 3總體需求量似乎有些奇怪。如果非要說這款新車遇到的難題的話,那肯定是它的供應問題。目前這家公司已經實現了每週5000輛的量產目標。而接下來特斯拉能否繼續維持這一水平並像其幾周前承諾的那樣將產量增加到6000輛/周則還需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18 # EV知道
不請自來,我是EV大聰,看到你提問新能源問題,以我百米九秒五的黑毛腿直接奔到電腦前給你回答這個問題,您瞧好!
在2017年7月底,特斯拉Model 3就開始在北美地區進行了小批次的交付。天真的我本以為很快就能在國內的路上看見這款車,但事實往往卻是事與願違,到現在也沒有等到正式在中國上市的訊息...
大聰不才,接到了Model 3到店的訊息,可以去店裡實拍,終於可以近距離的接觸一下了,有點兒小激動~看我如何評價特斯拉Model 3。
外觀極具未來感
特斯拉Model 3的外觀,沿用了家族式的設計,在細節方面有所變化。最大的改變就在車鑰匙上,拋棄了傳統車鑰匙的設計,使用了鑰匙卡和App,又是特斯拉一次超前的設計。
內飾的又一次革新
空間表現是驚喜
動力方面,Model 3提供了兩種不同的驅動模式,後驅採用單電機驅動,四驅為雙電機。另外根據電池容量的不同,Model 3也會提供標準和長續航兩個版本,動力引數也有所不同。
標準版:
0-96km/h加速時間為5.6s,最高時速約209km/h,最大續航里程約為354km(EPA迴圈測試標準)。
長續航版:
0-96km/h加速時間為5.1s,最高時速約225km/h,最大續航里程約為499km(EPA迴圈測試標準)。
Model 3的外觀基本已經拋棄了傳統車型的影子,這樣的特立獨行也吸引了不少粉絲的擁護。在高科技配置方面,Model 3依然走在前沿上,AutoPliot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也正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另外,特斯拉計劃將於2019年開始對中國客戶進行Model 3的交付,也就是說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車主們就可以拿到車了。而且特斯拉還將要在國內建廠,相信在那時候,Model 3的價效比會比現在更高。
-
19 # 查爾斯書蟲
提上特斯拉已經三週了,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省錢了,我之前的車是卡宴,油老虎加超級貴的保養費。每年油費差不多2000-2500刀,保養每年2000刀左右,保險每年2000多,所以算下來以前開油車基本上每年要花6000刀左右。
現在換了特斯拉,我這個月家用充電樁還沒安裝好,充電基本去家旁邊的商場停車場的超級充電站。目前跑了700英里也就是1120公里,總共充電花費了三四十刀,我每日通勤單程基本上15-20英里也就是30公里左右,充電頻率在四天左右吧,主要是可以來商場順路買晚飯或者買奶茶帶回家,所以沒有特別專門來充電。據說家用充電樁的充電成本比這個還要低一倍左右。估算下來每年電費應該是250刀。算上安裝充電樁的費用總計1500刀第一年。
第二個最大感受就是智慧,我選了全套自動駕駛,日常通勤基本高度上全開,非常安全,當然前提是我也有關注路況,不過已經可以很放鬆的聽聽書或者演講了。
總體感覺下來,model3非常適合我的需求,我平時也不太跑長途,但是在美國這邊就算跑長途,充電站也非常的多,基本不用慌。
回覆列表
還沒有上市,誰也不知道引數,價格會有所降低,如果中國產,應該在30萬元之內。是一款跑量的車型,老百姓這回就買的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