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鑑史明鏡
-
2 # 儲殷教授
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主要有外因和內因。外因是一方面,新航路的興起讓奧斯曼土耳其從歐亞國際貿易中的獲益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歐洲國家逐漸在軍事現代化上領先於奧斯曼土耳其,並在一系列戰役中獲勝。當然俄羅斯與波斯的聯盟嚴重威脅了奧斯曼土耳其的東部,引起了土耳其內部什葉派的連續反抗也是重要原因。
從內因上講,一方面,奧斯曼土耳其並不是民族國家。國內少數民族與教派各自在自己的社群生活,構成獨特的米斯特製度。這種制度安排雖然有助於國內和平,但極大地降低了凝聚力。也使得民族起義連綿不絕。
另一方面,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基石軍隊尤其是御林軍開始腐朽。傳統上,御林軍由東歐的少年奴隸中選拔,俗稱血貢。自幼經歷嚴格訓練與統治者共同成長生活,忠心耿耿。其不得婚配生育也不會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從而保證帝國基石始終是由選拔而來的精英組成。但到了晚期,御林軍逐步墮落為世襲的既得利益集團。奧斯曼土耳其多次的軍事改革都由於這些腐朽勢力的反對叛亂而失敗。除此之外,奧斯曼獨特的分封制度也走向瓦解。地方領主逐漸脫離中央控制,截流地方財稅,極大地惡化了中央財政。
當然,奧斯曼土耳其的繼承製度也是奧斯曼土耳其衰敗的重要原因。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在於其連續十代領袖都是能征慣戰的雄主。但到了後期,其統治者多是深宮長大的廢物。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在於,奧斯曼土耳其的繼承製度極其殘酷,一人上位,兄弟全部處死。所以每一次繼承都是血腥的骨肉殘殺,形同養蠱。但到了最後,優秀的繼承人由於宮廷陰謀被殺,老國王發現除了陰謀家的跛子兒子竟已無人可選,從此王國走入下坡路,擋也擋不住
-
3 # 策牧銀河
這是地緣因素的影響 再有就是他們沒有跟上歐洲的工業化程序 兩者都是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就是宗教文化的差異
-
4 # 志博雲天
奧斯曼帝國是個謎。它只用了200年時間,就由一個弱小、貧瘠的部落酋長國發展成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但與其興起相比,其衰弱更令人困惑。這一衰落過程包含兩個特別突出的現象。
首先,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的速度極快,缺少一個穩定、守成的階段。17世紀,奧斯曼帝國仍是法國宮廷刻意結交的一股重要力量,籍以維持歐洲均勢繼而謀求法國優勢。它的疆界也在繼續擴充套件:1669年征服克里特,1676年奪取波多利爾和部分烏克蘭。然而,這是帝國在地中海和北方的最後推進。隨1683年圍攻維也納未果,奧斯曼與歐洲的關係大變,不久後《卡洛維茲條約》開始了大片領土喪失的歷程。
其次,奧斯曼帝國衰落的歷史格外漫長。如果從通常的1683年算起,至帝國滅亡(1918年)共計250年之久。尤其在19世紀,被普遍視為垂死的“歐洲病夫”的奧斯曼帝國,居然在內外交困中跌跌撞撞堅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長壽與其衰弱不堪的國力極為不符。這兩個費解的現象,並以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因素作為提供合理解釋的一個關鍵。
歐洲興起對奧斯曼帝國的總體性衝擊:
一個國家的衰落往往是相對意義上的,是國際政治經濟宏觀大背景下力量對比關係的此消彼長。就奧斯曼帝國而言,其走向衰落的宏觀大背景是16—17世紀歐洲的興起。在這兩百年內,瀕臨大西洋的歐洲經歷了革命性的變化:民族國家的誕生;重商主義的出現;新軍事革命的普及;歐洲主要列強的形成;殖民地的開拓以及制海權的確立。歐洲由此成為世界最有活力並行將最為強大的地區。伴隨歐洲勢力的外溢,開始了世界其他地區、其他民族漸次淪於其支配的過程。奧斯曼是最早受到這場政治經濟地震衝擊的國家之一。先進的歐洲不僅使它相形見絀,而且地理上的接近導致它必不可免地要成為這一強鄰的俎上肉。與歐洲相比,奧斯曼帝國的落後是顯而易見的。帝國的利益和帝國內許多民族各自的利益牴牾或衝突,帝國過大的規模也不適合當時那種運輸和軍事技術水平。這樣的政治組織形式雖然無法與在中等規模上發展起來的、能夠獲得大多數居民的忠誠並擁有強大軍事官僚機器的歐洲近代民族國家較量。經濟上,16世紀以後西方因貿易的擴大、技術的改進、生產的增加和南美白銀的流入而有了巨大進步,但受制於行會保守慣例的奧斯曼封閉性經濟迴避和抵制了這一鉅變。不追隨時代的步伐就不能使奧斯曼免遭時代的撞擊。歐洲國家對原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其價格相應上漲,這導致奧斯曼的羊毛、紅銅、貴金屬大量輸往歐洲。行會限於刻板的價格規定,無法在獲取原料方面同歐洲商人競爭,結果其生產下降。行會受到的各種限制使它們無法投資於新興行業。因此,奧斯曼帝國與西方的貿易一直存在大量赤字,這不僅吞食了帝國的原料和原始工業,也帶走了經濟賴以正常運轉的硬幣。歐洲貿易商在奧斯曼購買原料,而後在歐洲生產,最後又將製成品銷往帝國,實際上已將奧斯曼在經濟上淪為歐洲的附庸。
政治和經濟落後構成奧斯曼衰落的最基本原因,軍事劣勢則是奧斯曼衰落的最顯著表現。戰場是考驗彼此實力的試金石,16—17世紀歐洲在軍事技術和軍隊組織方面的迅速進步迫使奧斯曼征服的步伐顯著放慢,並最終開始從歐洲撤退。1606年的《茲西特瓦·託羅克條約》就是一個訊號。這是奧斯曼在其京城之外締結的第一項條約,哈布斯堡君主首次被當作蘇丹的平等對手。17世紀重要的征服成果只有克里特島,而1683年圍攻維也納的失敗是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的開端。從1699年的《卡洛維茲條約》首開帝國領土割讓的先河。從1718—1798年,先後在帕薩洛維茲、庫楚克·卡納克、克里米亞和埃及的一連串敗北證實了帝國的頹勢不可逆轉。1711年和1739年雖有部分領土被恢復,但只是帝國的迴光返照而已。西方在軍事上的勝利轉化成在經濟上的進一步優勢及其他方面的特權。從《卡洛維茲條約》開始,幾乎每一次和約都包括奧斯曼同意或保證戰勝國在帝國境內貿易自由,並向其出讓干涉宗教事務和建立領事館的權利。不僅如此,18世紀還是西方國家與奧斯曼訂立一系列“協商條約”的時代,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在其中尤其顯著。奧斯曼帝國可謂是最早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其毗鄰歐洲的地緣形勢決定了它只能在革新與衰落之間進行選擇,而且必須迅速選擇。既然不能緊隨歐洲實行全面的改革,那就只有做歐洲的犧牲品。
-
5 # 風雲世界觀
奧斯曼土耳其曾是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一度使歐洲宮廷震動。17世紀號迅速衰弱,成為“西亞病夫”。
奧斯曼土耳其的衰弱是多方面的。1,奧斯曼皇帝沉溺於後宮,17世紀後,奧斯曼皇帝幾乎都呆於深宮之中,安於享樂,荒廢政事。2,奧斯曼民族矛盾尖銳,奧斯曼統治者是穆斯林,而東南歐奧斯曼領土上居民則是東正教和基督教。這成為日後,奧斯曼分裂的根源。3,奧斯曼強鄰的崛起。歐洲17世紀後迅速崛起,尤其是沙俄,奧地利對奧斯曼土耳其虎視眈眈,這兩個國家大量奪取奧斯曼的領土。4,沙俄屢次攻擊奧斯曼土耳其,從17世紀末,俄土之間爆發十幾次大規模戰爭,土耳其一次次被吊打,喪失大量領土。
總得而言,土耳其自身不思進取,而自己的鄰居,歐洲又快速崛起,尤其是沙俄對土耳其虎視眈眈,土耳其是它們眼中的肥肉,安能不衰弱?
-
6 # Pandur
強大的奧斯曼帝國一度是歐洲基督教國王的噩夢,然而這一切到了十七世紀出現了轉變。歐洲人不再把土耳其看作洪水猛獸,土耳其風格和題材的音樂、飲食、傢俱裝飾以及戲劇成為了歐洲的時尚。到了十八世紀以後,土耳其已經成為了落後野蠻的代名詞,曾今毫不起眼的俄羅斯在一口一口的吞噬帝國領土,甚至於竟然是靠著昔日仇敵英法的出兵搭救才使帝國免於淪亡。
蘇萊曼大帝畫像
究其原因,奧斯曼帝國是一箇中央高度集權的專制,蘇丹既是帝國元首同時還是宗教領袖。所以一人可以興邦,一人可以亡國。公元1566年蘇萊曼大帝去世,這標誌奧斯曼帝國由鼎盛開始滑向衰敗。大帝之後的奧斯曼帝國以後歷任蘇丹昏庸無能,其中不乏瘋子、弱智和精神病者,這些人是無法統領一個龐大的中央集權專制帝國。蘇萊曼大帝之後的帝國自然就是大權旁落,基本上是由後宮、權臣、太監、近衛軍輪流當政。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蘇萊曼時代強大的國力帶來的慣性,使得奧斯曼帝國在十七世紀對於歐洲人仍然佔有優勢。然而這種優勢因為兩次戰役而徹底消失,直接造成了奧斯曼帝國與歐洲人的攻守易勢。請記住這兩場戰役,很重要:
1571年的勒班陀海戰,奧斯曼人喪失了在東地中海的海上霸權。
勒班陀海戰
1683年奧斯曼大軍兵敗維也納城下,這是奧斯曼人最後一次看到維也納的城牆,從此奧斯曼帝國再無力入侵歐洲。
1683維也納圍城戰
-
7 # Wan156005358
奧斯曼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如世界其它穆斯林國家一樣,在17世紀歐洲思想,政治,科技大發展的近代化浪潮下,拒絕近代化,所以被淘汰而走向衰弱。土耳其的衰弱也是整個穆斯林界拒絕接受近現代文明的整體性衰弱,現在還在繼續。
-
8 # 執斧談史說事
奧斯曼帝國為什麼在17世紀後衰弱,原因有以下幾點
1自蘇萊曼蘇丹死後的16世紀下半葉就由於後宮干政,政局動盪,缺乏雄主等原因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只不過仍強於周邊國家保持擴張態勢到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敗北,此後就開始不斷喪師失地了。
2科學技術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蘇丹的幾次近代化改革都被保守的禁衛軍扼殺,政治軍事全面落後於西方。
3西方透過殖民主義完成財富積累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透過宗教改革和思想啟蒙運動擺脫束縛完成中央集權建立開明政體。透過科學發展在軍事技術上領先世界。與此相反奧斯曼因商路變遷,政治內亂,科技落後實力相對就衰弱了。
4近代民族主義運動興起,奧斯曼統沒下的眾多民族不斷追求獨立,許多地區獨立或者半獨立,半獨立的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等地先後淪為英法殖民地。
5沙俄崛起不斷蠶食奧斯曼帝國領土,十次俄土戰爭九次取得勝利,成為奧斯曼帝國最大苦主。同時還面臨奧匈帝國的蠶食。
-
9 # 梅新育
任何國家的沒落都要體現於經濟基礎動搖,從經濟和國際貿易視角審視奧斯曼帝國衰落,必需承認這個曾經的地跨三洲帝國的立國之基本身就存在巨大問題:
首先,奧斯曼國家起家時本質上就是個“加齊”(伊斯蘭教聖戰武士)國家,“聖戰”是穆斯林眼裡物質財富的來源,更是權力合法性的根基。圍繞著“聖戰”需求,奧斯曼國家把伊斯蘭國家歷史上盛行的軍事采邑制度幾乎推向登峰造極地步,從來未能建立如同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建立的那種成熟郡縣制度。軍事采邑制度決定了奧斯曼帝國如同歷史上所有伊斯蘭王朝一樣易於分裂(事實上也很早就四分五裂),而且激勵了受封的軍閥們掠奪式利用土地而不注重改良土地,從而損害經濟持續增長潛力,同時還在熱兵器成為主流後導致其軍力衰落。
福兮禍所伏,奧斯曼帝國擁有無可比擬的貿易地理,極盛時期把持了東西方貿易的全部傳統商道;但這一得天獨厚地利也大大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其立國之基損害經濟生產發展的情況下,即使聖戰軍事掠奪已經沒有帝國前期那麼無往不勝、獲利豐厚,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也沒有著力改革而發展生產,而是長久沉溺於上述地利帶來的壟斷利潤,無論對生產還是對貿易都沉溺於竭澤而漁的橫徵暴斂,其結果就是對經濟活動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更要命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社會文化缺陷導致該國在西方世界起飛之時喪失自我改革實現趕超的能力。歷史上在任何伊斯蘭社會,執政者幾乎任何改革創新之舉都會遭遇打著宗教正統旗號的掣肘,乃至武力反對,其烈度為其它文化背景社會所未見。奧斯曼衰落後,不止一位素丹和重臣企圖改革,都遭到了宗教勢力的阻礙。從控制了財權的烏里瑪(伊斯蘭教教士)教權階層,到貝克塔什教團-近衛兵團共同體,他們以宗教等名義數次發動叛亂,廢黷改革派素丹,處死改革派大臣。
在上述基礎之上,奧斯曼與波斯人之間戰爭連綿不斷,延續數十上百年,進一步窒息了取道奧斯曼帝國傳統財賦重地(如美索不達米亞等地)的生產和跨國商品流動,一旦地理大發現導致世界貿易商道轉移(而且這種轉移是必然發生的),奧斯曼的經濟貿易地位就不能不開始加速下滑了。
回覆列表
面臨西歐列強以及俄羅斯帝國,曾經所向披靡的奧斯曼帝國在前線屢戰屢敗,國土面積被不斷蠶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國內外各種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失敗,體制僵化,經濟結構奔潰,民族主義勢力抬頭,戰亂不斷,最終導致了它的衰落滅亡。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國內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土耳其面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家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在 克里米亞戰爭 時期,土耳其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坦志麥特時期一系列的憲政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軍隊、改革銀行系統,以現代工廠取代同業公會。1856年,哈特-艾·於馬雲法令保證所有奧斯曼帝國的公民,不論種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39年哈特-艾·沙里夫法令的內容進一步擴充。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權,如1863年的亞美尼亞國民憲法是底萬批准的法規,包括150條條文,由亞美尼亞知識份子及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國民議會草擬。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 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新奧斯曼人的成員編寫,於1876年11月23日釋出,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這是奧斯曼帝國的“一次立憲”。
一次立憲時期維期甚短,但其意念(奧斯曼化)對改革派新土耳其人具有影響,新土耳其人在西方大學接受過教育,他們相信君主立憲制能解決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1876年的一次軍事政變廢黜了土耳其君主阿布杜勒阿齊茲,穆拉德五世繼位,因精神問題,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數個月內再遭廢黜。1876年12月23日,一如人們所期待,繼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佈實行君主立憲制,然而,憲政下的議會運行了僅僅兩年就被君主封禁,但沒有被廢除,其後迫於壓力,議會再度召開,然而坎寧-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在19世紀,民族主義的興起橫掃許多國家,奧斯曼帝國亦不能倖免。民族意識與公民民族主義意識的增長令西方的國家主義思想引入奧斯曼帝國,使帝國須應付國內外的民族主義。國內滋生了不少革命政黨。民族主義興起對19世紀的帝國影響深遠,還影響著二十世紀初帝國的國策。許多奧斯曼土耳其人質疑當時的國家政策,一些人認為種族衝突源自外部,與行政無關。帝國在那時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應付民族主義的能力也備受質疑。
1829年,在英、法、俄 三國 的干涉下,希臘在19世紀30年代的希臘獨立戰爭後宣佈獨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國及大塞爾維亞主義興起,兩地已處於半獨立狀態。1875年,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佈脫離帝國獨立。
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斯尼亞被奧匈帝國佔據,巴爾幹其他地區仍舊置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在這反殖民化的浪潮裡,塞爾維亞裔猶太人居達·阿勒卡萊鼓吹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度。土耳其人在俄土戰爭失敗,奧斯曼帝國以塞普勒斯換取英國在柏林會議上的支援。
在1798年被拿破崙一世佔領的埃及,在1801年由奧斯曼及英國聯軍奪還,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為藉口佔據埃及,在法律上,埃及和蘇丹仍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省份,直到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英國隨即吞併埃及和蘇丹。在1830年至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即阿爾及利亞(1830年被法國佔領)、突尼西亞(1881年被法國佔領)及利比亞(1912年被義大利佔領)。
帝國因未能向歐洲銀行償還國債,導致奧斯曼國債機構---奧斯曼公共債務管理的成立。19世紀末,帝國沒有被西方勢力完全佔領是由於權力平衡的概念,奧地利及俄羅斯都希望藉土耳其的衰落提高影響力及擴張領土,但英國竭力抑制他們,擔憂俄國會支配地中海東部。
土耳其革命(1908年)及蘇丹宣佈復行 1876年憲法、恢復議會後,奧斯曼帝國踏入二次立憲時期,對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重要的作用。在這時期,政務被聯合進步委員會掌控。奧匈帝國乘奧斯曼帝國陷於國內鬥爭,在1908年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在1911年的意土戰爭中,奧斯曼帝國戰敗,失去了的黎波里和昔蘭尼加。隨著東南歐國家民族主義的崛起,巴爾幹同盟於1912年末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戰爭裡失去了除了東色雷斯及埃迪爾內以外的巴爾幹領地。德國控制的巴格達鐵路成為國際局勢緊張的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肇因之一。土耳其在追擊戈本號及布累斯勞號及介入中東戰線後正式參戰。在戰爭初期,奧斯曼帝國取得多次重要的勝利,如加里波利之戰和卡塔之圍。奧斯曼帝國也遭遇不少挫敗,如在高加索戰役敗於俄國。1916年的阿拉伯起義讓奧斯曼帝國在中東戰線的良好形勢逆轉。
內政部長穆罕默德·塔拉特對土耳其國內亞美尼亞人成立第五縱隊的可能表示憂慮,下令逮捕亞美尼亞領袖,要求實施特西爾法,開始大規模驅逐及屠殺亞美尼亞人,強行將數千人帶到敘利亞沙漠的營地,事件演變成種族滅絕。在戰爭時估計有150萬亞美尼亞人因飢餓、缺水、暴曬、盜賊掠奪而死亡,是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亞美尼亞人遂以凡城抵抗戰及成立西亞美尼亞政府作為迴應,土耳其政府則指責亞美尼亞人在安那託利亞西部勾結入侵的俄國軍隊,俄軍裡就有亞美尼亞志願軍 。
至1918年,葉門和麥地那是土耳其在阿拉伯半島僅存的領地,《穆德洛斯停戰協定》簽訂後,土耳其被迫交出葉門和麥地那,而在1917年俄國革命后土耳其奪取的喬治亞、亞美尼亞及亞塞拜然都須一併交出。《色佛爾條約》的條約確立了奧斯曼帝國的分裂。現時,在奧斯曼帝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新國家達40個(包括備受爭議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戰後安那託利亞地區的農民僅及戰前的四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土耳其的傷亡重大。
佔領伊斯坦布林及佔領伊茲密爾激使土耳其國民運動的成立,國民運動在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下在土耳其獨立戰爭獲勝。1922年11月1日,蘇丹制被廢除,最後一任君主穆罕默德六世於11月17日離開土耳其。新成立的土耳其大國民議會在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得到國際承認。1923年10月29日,大國民議會宣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1924年3月3日,哈里發制被廢除。奧斯曼皇室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且被驅逐出境。50年後的1974年,大國民議會才准許奧斯曼皇室的後裔獲取土耳其公民身份。
奧斯曼帝國淪亡的主因是其經濟結構的崩壞,以及因幅員廣大而未能統合各地的經濟。另外,帝國的通訊技術不足以聯絡所有領土。奧斯曼帝國淪亡的環境與羅馬帝國衰落時相似,特別是國內民族間的緊張關係及政府未能調和種族問題。坦志麥特時期進行有關提高文化權利、公民自由及議會制度的改革開展得太遲,未能阻止19世紀初民族主義崛起及國家分裂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