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
2 # 濟州運河印象
寶寶出生後幾天媽媽分泌的母乳為初乳,因為初乳產量少,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不飽,於是錯誤地給寶寶新增牛奶,這樣就給媽媽母乳餵養帶來了很大的問題,難道初乳真的不夠寶寶吃嗎?
1天大的寶寶胃容量約為5-7ml,差不多是一個小號玻璃彈珠大小。新生寶寶的胃並不會為了容納更多而伸展,由於新生兒的胃壁保持緊緻狀態,即使有過多的母乳吸入也會被吐出。初乳的量正好是寶寶最初幾頓所需的量。
到第3天,新生兒的胃容量增到22-30ml,差不多是一個大號玻璃彈珠那麼大。所以,少量、頻繁的餵養能保證寶寶獲得生長所需要的母乳量。
到第7天,新生兒的胃容量大概為44-59ml,差不多是乒乓球大小。媽媽需要每天頻繁的餵養才能有效刺激乳房分泌更多乳汁,滿足不斷長大的寶寶的吃奶需求。
因為人體的調節系統能夠讓媽媽產生足夠寶寶吃的的奶量,所以即使是量很少的初乳,也能滿足寶寶每天的營養需求。因此,媽媽們不用因為擔心寶寶吃不飽而新增奶粉,過早新增奶粉,一方面會讓寶寶對奶粉產生依耐性,另一方面會給媽媽身體產生誤導,以為寶寶不需要這麼多的奶,從而影響產奶量,這樣會讓母乳餵養之路變得很難。
-
3 # 頌羿媽咪7788
初乳當然是夠新生兒寶寶吃的,媽媽初乳的量和新生兒的胃容量是最完美的匹配。大自然已經設計好,鑲嵌在我們的基因裡面的程式,千百萬年以來就是這樣陪伴著整個人類的發展。但是到今天,卻有不少媽媽擔心自己產後初期初乳量少,甚至“沒有奶“,會把寶寶餓著。
首先,我們先從寶寶的胃容量來看。
從嬰兒胃容量圖我們就可以看到,出生第一天的寶寶,胃容量只有5-7ml,就像一顆小玻璃珠那麼大。而這個時候媽媽一般來講還沒感覺到漲奶,如果用手按壓乳房,乳房還是軟軟的,擠壓乳頭可能會看到一點點的乳汁出來,如果擠奶的手法不對,也可能完全看不到有乳汁。但是看不到奶絕對不等於寶寶吃不到奶。寶寶是最優秀的開奶師,寶寶天生就有的吸吮需求,以及特有的口腔結構,在沒有人工干預的前提下,他就能很好的把粘稠的初乳從媽媽的乳房裡面吃出來。
如果媽媽因為產後還感受不到漲奶的感覺,或者看不到擠出來的母乳,而誤以為自己沒有奶,又或者因為聽到寶寶的哭鬧聲而誤以為寶寶就是餓的哭,從而給寶寶添加了配方奶,那麼可能會導致寶寶小小的胃已經被難以消化的配方奶填滿,沒有慾望吃母乳,結果就是給自己母乳之路挖坑跳。
那麼到底媽媽從什麼時候開始產奶?下面我們從產後泌乳機制的角度來分析。
上面圖可以看到,孕婦在懷孕的16-22周開始,乳腺就已經開始產生初乳了,有的媽媽在孕期會發現乳頭有一些透明或者淡黃的乳汁溢位,或者看到乳頭有一點深色的結痂,這些就是初乳的痕跡。我們的身體是那麼的智慧,因為寶寶還沒出生,胎盤產生的激素會抑制著乳腺產生乳汁。當寶寶出生後,胎盤也娩出了,與懷孕有關的激素撤退,泌乳II期(LⅡ)就正式啟動,這大約發生在產後30-40小時左右,這個時候媽媽就會感覺到漲奶,這個是乳汁開始大量分泌的訊號。
寶寶一天天長大,胃容量也在增大,同時媽媽的泌乳量也會增加,寶寶吸吮得越多,乳房獲得的有效刺激越多,泌乳量就會越大。
我們要相信自己身體,相信大自然的智慧,相信每一位健康的媽媽都能用母乳餵飽自己的孩子。
回覆列表
開奶即透過按摩、飲食等方法使奶水通暢的過程,是新生兒的第一次餵奶。開奶前,不要吃豬蹄黃豆湯,鯽魚湯等催奶食物,否則易引起漲奶和奶結,不利於產奶和母乳餵養。開奶後,要多吃蔬菜水果,補充充足的水分。國際母乳會推薦喝豆漿、原味蔬菜湯。民間促母乳分泌的食物,如鯽魚、豬蹄、雞蛋、黃豆、紅棗等。哺乳期的營養是十分重要的,要保證高熱量、高蛋白質食物、足量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以及水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透過食療方法來開奶應特別注意劃清時間界限。在剛分娩後的幾天,由於分娩時的疲勞使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應避免吃油膩的食物。建議3天后再改食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每天攝入一定量的牛奶、米飯、葷菜、蔬菜、水果。
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對於吃母乳的寶寶,寶媽可從寶寶和自己兩個方面來觀察。①便便是黃綠色。一個月以內的寶寶經常有黃綠色大便,有的寶寶甚至每次吃完都會大便,每天要尿6~8次。小便是淡黃色或無色,每次的尿量能浸透尿布。②發出“咕嘟、咕嘟”吃奶聲。寶寶在吃奶時,寶媽可聽到“咕嘟、咕嘟”的吞嚥聲;吃奶後,會表現出明顯的滿足感;不吃奶時精神狀態也好,感覺很滿足、很快樂。③吃完奶能安靜入睡。一般2個月以內的寶寶,在兩次餵奶之間能夠安靜而滿足地入睡。如果寶寶吃奶後還哭,或者咬著奶頭不放,或者睡不到兩小時就醒,就說明奶量不足。④寶媽乳房有變化。在餵奶之前,感覺乳房脹滿,餵奶時有下乳感,餵奶後,乳房變得柔軟。⑤寶寶體重正常增加。寶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是否按照正常規律增長,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一般,0~3個月的寶寶每週體重增加量應該在150克以上;3~6個月的寶寶,平均每週增加10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