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許多文學家的作品再生前並沒有收到重視,但是卻在死後流傳千古。都有哪些文學家和作品呢?
35
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卡夫卡就是其中之一。

    1883年7月3日,弗蘭茲·卡夫卡出生在奧匈帝國管轄下的波西米亞王國首都布拉格的一個猶太家庭。而當1924年6月3日他病逝之時,這個昔日的祖國已經不復存在,被肢解成了眾多的中歐小國。儘管政治風雲變遷,國家疆域分分合合,但在卡夫卡短暫的41年生涯中,除了短期旅行、病重時在維也納近郊的療養院,以及臨終前和女友在柏林生活。人們很難想象,像卡夫卡這樣世界級的大作家,居然生活會如此平淡無奇,甚至可以用庸庸碌碌來形容。

    卡夫卡的學習和工作履歷更是毫無亮點。1893年,10歲的他進入了“老城德語文科中學”學習,8年之後的1901年考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法律。1906年6月,卡夫卡在布拉格大學獲得了法律博士學位,在做了一年的法律方面的實習生之後,進入一家叫作“波西米亞王國布拉格工人意外事故保險協會”的保險公司工作。在這家半官方的保險公司中卡夫卡幹了一輩子。

    光從這些履歷來看,這個卡夫卡不僅是一個平淡無奇的保險小職員,甚至還是一個沒有什麼出息,一輩子都和家裡人生活在一起的“媽寶男”,簡直平庸得可怕。但這或許就是一種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誕:在公式化的工作的背後,是這位小職員無窮無盡的創作慾望,當下班回家之後,就是他用筆和文字構建一個奇妙荒誕世界的時刻。

    雖然卡夫卡熱愛寫作,甚至在他朋友的眼裡是大半輩子都在寫作。但出於性格的原因,他對自己作品往往採取了一種否定的態度。在他因病去世後,他的好友馬克斯·勃羅德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卡夫卡給他留下了兩張便條。第一張是墨水寫成的,懇請“最親愛的馬克斯”將他遺物中所有的日記本、手稿、來往信件、各種草稿不加翻閱地“一點不剩地全部予以焚燬”。而在另外一張鉛筆寫就的便條上則做了一些讓步,認為可以保留《判決》《司爐》《變形記》《在流放地》《鄉村醫生》和《飢餓的藝術家》,但也只是不阻止別人儲存,要求絕不再版。

  • 2 # 花藝小海子Ruth

    屈原 (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末期楚華人。是楚王的後代,他開創了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中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生前文學方面的造詣並不突出,死後被後人所傳頌。他用楚辭形式寫了中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諡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歸園田居》《飲酒》,選自《陶淵明集》。在生前,他的詩歌也不出名,因為風格偏向于田園派,到現在,大家都要背誦,眾所周知。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非海子莫屬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人,當代著名青年詩人。有評價是這樣說他的:中國當代唯一一位在世時幾乎無名,而死後名滿天下的詩人。第一次接觸到海子,源於那句經典的“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當時正值十五六歲的年紀,涉世不深,卻頗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天賦”。對一首自己不甚瞭解的詩中,竟也能看出些許憂愁來。而現今,再看海子,除了這首詩,怕也更難找到能代表其一生的作品了。

    詩的開頭這樣寫道:“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這個開頭就已經奠定了一個不會到來的未來。明天是幸福的,那今天呢?當明天變成今天,幸福到來的日子又成了另一個明天。明日復明日,海子一直等待著那個幸福到來的明天,但直到他死的那一天,他依然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幸福的明天。詩的本身給人以積極熱烈的感覺,但誰又能想到在寫下這首詩僅兩個月後,海子就把自己的身體埋葬在了冰冷的車輪底下?

    這首詩還表達了海子的分享的慾望。“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訊,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海子生前的好友西川曾寫過一篇文章分析海子的死因。在文章中,他提到了海子在生前對梵高狂熱的喜愛。眾所周知,梵高生前窮困潦倒,作品幾乎都賣不出去,能夠欣賞他的藝術才能的人更是寥寥無幾。而當他選擇了朝自己的胸口開一槍之後,他的天賦才漸漸被人們發現,作品也才漸漸走入大眾的視野,並被報之以極高的評價。在某些程度上,海子和梵高很像。生前的默默無名與死後的聲名顯赫。海子在世的時候,他的作品很少見於報刊雜誌。自己的作品得不到發表不說,還被人抄襲,而更諷刺的是,抄襲者的作品還諸見報端。在他以一種在當時的人們看來近似於驚世駭俗的方式引起了大眾的注意之後,人們對他的作品反而有了更多的關注。當然,引起關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有他一系列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朋友或者親人。這種現象其實完全可以用現下流行的一個詞概括:消費死亡。可以說,他的死給他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

    據西川的說法,海子不僅喜歡尼采,而且生活自閉,再加上作品得不到認可。他想要表達,想要得到關注,但是殘酷的現實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沒有人肯聽他說。西川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次他走進昌平一家飯館。他對飯館老闆說:“我給大家朗誦我的詩,你們能不能給我酒喝?”飯館老闆可則告訴他:“我可以給你酒喝,但你別在這兒朗誦。”分享最初不是慾望,而是本能。當本能被壓抑,就會變成愈演愈烈的慾望。而當時的海子正是如此。

    生活中缺少一個平臺讓他來表達自己,他被壓抑的表達欲不是僅有的幾個朋友的理解與聆聽就能滿足的。而在他理想的幸福生活中,“和每一個親人通訊”,“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在這之中,他和每一個人都建立起了聯絡,不僅是親人,還包括陌生人。現實中的不可得,在詩歌構造的理想世界中,他都得到了。

    在另一首詩裡,海子寫道:“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不用復活,只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裡,你過得光明。

  • 4 # 河北人張鵬程

    古代有很多生前蜚聲國朝的文壇大家。甚至比現今我們耳濡目染的文學家名聲還要大。雖然冠絕一時,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以成為歷史的塵埃,現今知道他文學的人很少,通常都是研究同時代真正大浪淘沙出來的文學家時會順代提一下,概因先秦文集不易儲存,大多亡佚的原因。所先第一個肯定是景瑳與唐勒了,我們第一次知道這兩個人是在初中課本中的屈原列傳最後一段裡,“屈原即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讀這一段,給人的感覺唐勒,景差是那種有才華但是那種懦弱自保的形像。

  • 5 # G無名女郎

    應該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威廉.莎士比亞出生於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小鎮一個貧困清教徒家庭,小小年紀就在戲劇團打雜跟班,隨著話劇團到倫敦過日子,表演各種小角色,後來進行後臺服務、報幕、編劇等,對戲劇痴迷的喜愛、生活閱歷的豐富和大量閱讀戲劇劇本、收集各種民間故事傳說,逐步走上戲劇創作的道路。莎士比亞成長與創作正好與伊麗莎白一世時代高度吻合,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很多是歷史劇,非常生動的再現英國曆史文化的傳承,莎士比亞的喜劇開創了英式戲劇的幽默風趣與詼諧,莎士比亞的悲劇具有深厚的人文主義情懷和理想主義的夢幻 ,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充滿了羅曼蒂克的溫婉和古典音樂的韻律。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是英語文學的典範,融匯了英國和歐洲從古希臘神話《仲夏夜之夢》到到民間藝術,從教皇、國王、貴族到普羅大眾,從義大利的維羅納《羅密歐與朱麗葉》、《威尼斯商人》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蘇格蘭《李爾王》等等。莎士比亞的作品是人類的瑰寶。

  • 6 # 尋虎

    他在唐代是詩人,傳世詩作僅有兩首。生於何時死於何年,都沒有記載。以至於只能估算他的生卒年約為公元660年——720年。

    不僅如此,他的生平,他的字號,人們也都不甚了了,只能以不詳來解釋。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男人都是有名有字有號的。就像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號謫仙,杜甫姓杜名甫字子美號工部。

    我們只知道,他是今江蘇揚州人,曾當過兗州兵曹。這是一個軍職,不知道他是不是會武功,怎麼竟然會以詩人的身份來做武將。

    唐詩是中國古體詩的頂峰。名篇佳作比比皆是,著名詩人更是如群星璀璨,閃耀在中國歷史的天空。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勃王維王之渙,等等,這些詩人的名字和故事,我們都能如數家珍,更不勝列舉。

    可是偏偏他很另類,留下來的詩只有兩首,生卒年、生平甚至連字什麼號什麼也都沒有人記得和記載。

    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史料,只是清全唐詩中僅有26個字對他的介紹:張若虛,揚州人,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包融號吳中四士,詩二首,和《舊唐書藝文志賀之章傳》中對他有6個字的描述:若虛,兗州兵曹。

    可見他在當世多麼沒名。在唐代那個特別看重詩和詩人的時代,混到這個份上,屬實慘了點。

    然而,這些都無法遮掩和埋沒他的偉大與不朽。活著時他沒有混出名氣混得挺慘,但是死後千年,他詩作的價值終於為後人所發現。

    人們稱讚他的詩是: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孤篇蓋全唐;現代著名詩人、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先生贊他的詩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有人形容這種現象為是金子總會發光,其實這是貶低了他的詩。金子怎麼能夠和他比。他的詩是中國古代最頂級詩歌中的頂級作品,堪稱CROWN上的明珠。

    沒錯,他叫張若虛,他那首被稱為孤篇蓋全唐的詩,就是春江花月夜。

  • 7 # 馬維

    1、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生活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捷克小說家,本職為保險業職員。主要作品有小說《審判》、《城堡》、《變形記》等。卡夫卡1883年出生猶太商人家庭,18歲入布拉格大學學習文學和法律,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為四部短篇小說集和三部長篇小說。可惜生前大多未發表,三部長篇也均未寫完。他生活在奧匈帝國即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社會生活一直抱冷靜旁觀的態度,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

    2、海子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4年創作成名作《亞洲銅》和《阿爾的太陽》,第一次使用“海子”作為筆名。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和《海子詩全編》等等。在詩人生命裡,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後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海子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

    3、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關外祖籍遼寧鐵嶺,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3] 。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 。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的記憶體條是8G的,只有D盤和C盤,而且兩個盤的記憶體都很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