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定慧堂
-
2 # 美妙兒與心易
我真正接觸陽明心學是在最近半年。以往只是聽說過這一學說,並沒有深入思考和研究過。但奇特的是,一旦觸及陽明心學, 就像著了魔一樣被它吸引,並開始主動研讀它。感覺陽明心學與自己內心有一種自然的契合,或者說我感覺自己太需要這一學說來解惑了。我的這種需要應該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性的。
我個人認為當下陽明心學火爆火熱有其必然性,一句話概括就是:當下人們對陽明心學的需要。陽明心學在沉寂了漫長的歷史後迎來了一個需要它的時代,產生了一個它發揮作用的舞臺。可以說,這個時代是陽明心學綻放的時代,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指出:“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具體來說,陽明心學火爆有幾個原因:一方面,當下的時代是物質化、感性化、功利化的時代,人們執著於外物的追求,而外物往往會遮蔽人的心靈良知意義世界。就像鏡子生鏽了或者佈滿灰塵後,無法照出真實的世界一樣,人的心靈世界也會生鏽和佈滿灰塵,而遺忘本心。所以我們需要經常打磨心靈,擦拭它上面的灰塵,迴歸原本通體光明的良知心靈。同時,林林種種的誘惑會成為人們內在揮之不去的牢籠,從而人被異化。去除外物遮蔽,迴歸本心,充實強大本心,是陽明心學的精髓。
另一方面,面對外物的壓抑和壓制,現代人普遍出現精神疾病,這就需要重建人的內心世界,建構強大的內在自我,造就自身的免疫力。 而陽明心學具有這方面的療效,至少是一種治療的方案。
-
3 # 十方龍王
我來回答一下吧!等了一下午,也沒見幾個人評說。
王陽明火,是個好現象,文化復興,才能帶來民族的進步。每一次文化熱潮,都將帶來後面幾十年的大變革。
王陽明心學,是繼承孔孟聖人之絕學,是開啟儒家精髓的鑰匙,也是幫助普通人大成至聖之路徑。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日新月異,天地人萬物處於不可思議變化之潮流中。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一切,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提掣天地,把握陰陽,做一個通天達地的人傑?
這個需求,王陽明心學可以滿足,心學是真正的智慧學問,是中華民族之根本傳承。讀懂心學,與天地合一,效法自然,逍遙自在。這個時候人的身心境界,大不同,是超越,是馳騁,不論做什麼,更容易成功。
孔子說:盡人事,聽天命,這是辯證統一的。天命非我決定,人事才可把握。
心學,就是透過開啟俗人之本心本性,開悟,進入無善無噁心之體境界,這是歸於本位,是人能常清淨後的天地悉皆歸,然後呢,再去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個就是入世,馳騁天地人間,再然後,知善知惡是良知,這是悟後之明白,知道,懂得,是非常大智慧的狀態,再然後,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個境界就是曾子《大學》提出的止於至善。一切都是善,無有惡,這個時候就是沒有對立,矛盾,大圓滿,絕對法,這個時候,和佛法說的大圓滿,是不二法門。完美!
希望透過以上簡單述說,觸動有緣人之心絃!善哉善哉!
回覆列表
萬物皆有理,透過“格”就能體會其中的理。其中,這個“格”就有點類似西方“science”中的“sci”,即“分”的意思。
但“格物致知”的前提是你必須先有“理”,然後再與“格”產生共鳴,在這個基礎上透過“格物”深化和昇華這個“理”。
其中,宋明時期的“格物”已經具有那麼一點西方科學的味道了。尤其是他所倡導的“格物致知”的思想和方式,如果能與當時的西方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相結合,也許今天的中國早已令世界刮目相看!
現在看來,華人的思想體系的選擇關鍵在於這個“理”上,即,究竟是在“天(物)理”上?還是在“心(人)理”上?
宋明理學從天地生生之道的“物即理”出發,指出了萬物無不有理,仁義禮智是天賦本性,之所以有善有惡,是因為被不同的氣質之性所遮蔽,因此要“存天理、去人慾”。
而王陽明則從“心與理”的這個缺口入手,從內心體認出發,提出“心即理”也,良知不需外求,本就在各人心中。
那麼,“心即理”的本質是什麼?透過“心即理”所推匯出來的結論又是什麼?這個結論為什麼會誤導中國四百年?
“心即理”的本質是“心外無物”。由此所推匯出的結論就是“知行合一”。那麼,為什麼說“知行合一”誤導中國四百年呢?
理論上講,今天的華人大都望文生義的將“天人合一”理解為“理論聯絡實際”,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玩笑!
別說宋明時代就根本沒有什麼“理論聯絡實際”之說,按照王陽明的“心外無理”的理念之說,在他的心中,根據就不存在,也不需要什麼“理”,更別說什麼有什麼實踐的內容了。
本質上講,王陽明的所謂“知行合一”就是孟子的“心學”翻版,是典型的克己復禮和開歷史的倒車!試想,從中國的宋朝開始,周敦頤就已經總結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及孔孟學說,推陳出新了“理學”的基礎。後又經“二程”完善,再經朱熹的“集大成”,才形成了中國文化的精髓—-“宋明理學”!
遺憾的是,華人並非象西方的牛頓那樣,將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第谷、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等先人的優秀思想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偉大的科學。
而王陽明則不僅不懂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本思想進步原則,卻沿著陸九淵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心學”觀點,繼續榜新立異,推動唯我獨尊,大肆倒行逆施,竟然又把已經進入到的“格物致知”時代拉回到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時代,真是可悲之極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的實質就是“心覺心悟”,是地地道道的“讀心術”。由此讓華人之間受盡了幾百年來“居心叵測”互殘,構成了彼此之間“心領神會”的厚黑學。
如此以往,中國還能有真正的科學家嗎?思想家嗎?沒有!因為都去“心領神會”了,又何來“實事求是”呢?
應該說,在“心即理”的錯誤思想指導下,越來越多的人都將可能被淪為“心領神會”的機會主義者。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