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引用本人的一篇文章《五虎上將中為什麼只有馬超的兒子沒有官職》予以說明。
在讀《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時,我們發現,除了黃忠的兒子去世比較早,沒有後代外,關羽、張飛、趙雲的兒子或大或小都當過官。如:
“追諡(關)羽曰壯繆侯。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追諡(張)飛曰桓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趙)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但是到了馬超這兒,卻只有這個記載:
“(章武)二年(馬超)卒,時年四十七。……追諡(馬)超曰威侯,子(馬)承嗣。”
——《三國志·馬超傳》
這裡只交待馬承襲了馬超斄鄉侯的爵位,卻沒記載擔任過任何官職。馬超生前官至蜀漢驃騎將軍,位比三公,地位顯赫。他的女兒又許配給劉備的庶子安平王劉理為王妃,按理說馬承不可能在政治上毫無建樹,不記載官職,有點不合常理。
理由主要有這麼幾點:
第一、馬承應該是馬超來到益州後生的,而且馬超去世時馬承還小
根據魏國《典略》的記載:
“初,超未反時,其小婦弟種留三輔,及超敗,種先入漢中。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根據《三國志·馬超傳》的記載:
“(馬超)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我們知道,在涼州兵敗時,馬超的家人被楊阜等人算計,兒子被殺。父親馬騰以及兄弟等先前也在許昌被殺,所以馬超一提起來,就是“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
當然了,既然是“略盡”,那必然是有幸存者的。倖存者除了堂弟馬岱外,還有兒子馬秋和小妾董氏。然而禍不單行,馬超在從漢中投奔劉備後,當時唯一的兒子馬秋也被張魯殺了。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張魯。魯敗,曹公得之,以董賜閻圃,以秋付魯,魯自手殺之。”
——《典略》
同樣是《典略》的記載:
“(馬)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
馬超是“逃”出來的,而且是非常狼狽地逃出來,先投奔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氐中,再輾轉到益州,很是辛苦,極有可能沒帶任何家眷。所以馬秋和董氏以及手下大將龐德就都留在了漢中。如果馬承能帶出來,估計馬秋也就跑出來了。
所以,馬承極有可能是馬超來益州後,劉備為了安撫他,重新為他娶妻生的。
按記載,馬超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投奔的劉備,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去世,所以即便他最早於建安十九年娶妻,建安二十年生馬承,那麼在他去世時,馬承也才7歲,沒辦法擔任官職。
在當時那個年代,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維護家族和後世的政治地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馬超也不例外。雖然他47歲就英年早逝,但也得為身後事著想。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馬超的遺書。
“二年卒,時年四十七。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追諡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超女配安平王理。”
馬超在遺書中,絕口不提馬承,只託付了馬岱。說明他心中很清楚,馬承太小,難以擔當家族復興的重任,只能依靠馬岱。他的遺書就是要向劉備表明,我這一族以後馬岱就是代表了,請陛下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多關照。後來,馬岱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也算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懷了。
同時,從陳壽的措辭中,我們也能發現端倪。按理說,陳壽介紹馬超的後代,應該是寫完兒子馬承和女兒後,再寫關係疏遠的堂弟馬岱。結果陳壽先說馬承,再說馬岱,最後說馬超女兒,說明在他潛意識裡,也是認為馬承襲了馬超的爵位,馬岱繼承了馬超的政治地位,最後才是其女兒。
第二,馬承應該未能活到長大成人
馬承的姐姐或妹妹是王妃,如果他長大了,肯定能獲得一官半職,這必然不用說。但他沒有,顯然是中途夭折了。
同樣是這篇《關張馬黃趙傳》,我們從文字措辭中能發現一些端倪。介紹黃忠兒子時是“子敘,早沒,無後”,介紹張飛兒子時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張飛的兒子張苞是比張飛去世的早的,所以只能選擇次子襲爵。馬承既然能順當地襲爵,肯定去世的比馬超遲。
另外,在介紹關羽的後代時,陳壽不斷地重複誰誰卒的問題。“子興嗣……,數歲卒。子統嗣……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單從文字來看,介紹關興、關統的去世是為了鋪墊誰誰襲爵的問題,馬超只有一個兒子馬承活著,他一旦去世了,這個爵位就絕跡了。當然不需要再寫什麼時候卒的事情。
最後,我們再從馬岱的爵位做一個推斷。馬岱最後封的是陳倉侯,根據《後漢書·郡國志》的記載,陳倉是右扶風郡的一個縣,那麼馬岱封的就是一個縣侯,這在當時屬於最高的侯爵。蜀漢只有諸葛亮、張飛、馬超、吳懿、魏延、王平等少數功勳人士才有資格封縣侯,鄧芝身為車騎將軍也只是一個亭侯,趙雲開國元老也只是一個亭侯。馬岱的縣侯明顯名不符實。
根據史書記載,馬岱最大的貢獻只是斬殺了魏延,而且還是在王平呵斥退魏延的部隊,魏延隻身逃走的情況下斬殺的。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
——《三國志·魏延傳》
這時候如果換做其他將領,以優勢兵力捉拿魏延幾個人,誰都能成功,算不上多大的貢獻。所以《王平傳》才說:
“魏延作亂,一戰而敗,平之功也。”
壓根沒提馬岱的事。那麼馬岱能封縣侯,就很蹊蹺了。
對此,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馬承在馬岱之前去世了,又沒有兒子繼承爵位,蜀漢怎樣儲存馬超一脈的光輝呢?
我認為極有可能由馬岱繼承。但是,從輩分來說,馬岱是馬承的叔叔,沒辦法直接繼承馬超的斄鄉侯。所以,變通的一個做法就是,封馬岱也為縣侯,繼續繼承馬超這一支的政治遺產,以更好地維護馬超在雍州、涼州地區的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好北伐這個大局。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騰的兒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徵召馬超入京為官,但都被馬超拒絕。
關於這個問題,引用本人的一篇文章《五虎上將中為什麼只有馬超的兒子沒有官職》予以說明。
在讀《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時,我們發現,除了黃忠的兒子去世比較早,沒有後代外,關羽、張飛、趙雲的兒子或大或小都當過官。如:
“追諡(關)羽曰壯繆侯。子興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
“追諡(張)飛曰桓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趙)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陳戰死。”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
但是到了馬超這兒,卻只有這個記載:
“(章武)二年(馬超)卒,時年四十七。……追諡(馬)超曰威侯,子(馬)承嗣。”
——《三國志·馬超傳》
這裡只交待馬承襲了馬超斄鄉侯的爵位,卻沒記載擔任過任何官職。馬超生前官至蜀漢驃騎將軍,位比三公,地位顯赫。他的女兒又許配給劉備的庶子安平王劉理為王妃,按理說馬承不可能在政治上毫無建樹,不記載官職,有點不合常理。
理由主要有這麼幾點:
第一、馬承應該是馬超來到益州後生的,而且馬超去世時馬承還小
根據魏國《典略》的記載:
“初,超未反時,其小婦弟種留三輔,及超敗,種先入漢中。正旦,種上壽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
根據《三國志·馬超傳》的記載:
“(馬超)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我們知道,在涼州兵敗時,馬超的家人被楊阜等人算計,兒子被殺。父親馬騰以及兄弟等先前也在許昌被殺,所以馬超一提起來,就是“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
當然了,既然是“略盡”,那必然是有幸存者的。倖存者除了堂弟馬岱外,還有兒子馬秋和小妾董氏。然而禍不單行,馬超在從漢中投奔劉備後,當時唯一的兒子馬秋也被張魯殺了。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張魯。魯敗,曹公得之,以董賜閻圃,以秋付魯,魯自手殺之。”
——《典略》
同樣是《典略》的記載:
“(馬)超遂從武都逃入氐中,轉奔往蜀。”
馬超是“逃”出來的,而且是非常狼狽地逃出來,先投奔少數民族生活的區域氐中,再輾轉到益州,很是辛苦,極有可能沒帶任何家眷。所以馬秋和董氏以及手下大將龐德就都留在了漢中。如果馬承能帶出來,估計馬秋也就跑出來了。
所以,馬承極有可能是馬超來益州後,劉備為了安撫他,重新為他娶妻生的。
按記載,馬超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投奔的劉備,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去世,所以即便他最早於建安十九年娶妻,建安二十年生馬承,那麼在他去世時,馬承也才7歲,沒辦法擔任官職。
在當時那個年代,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維護家族和後世的政治地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馬超也不例外。雖然他47歲就英年早逝,但也得為身後事著想。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馬超的遺書。
“二年卒,時年四十七。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追諡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將軍,進爵陳倉侯。超女配安平王理。”
——《三國志·馬超傳》
馬超在遺書中,絕口不提馬承,只託付了馬岱。說明他心中很清楚,馬承太小,難以擔當家族復興的重任,只能依靠馬岱。他的遺書就是要向劉備表明,我這一族以後馬岱就是代表了,請陛下看在我的面子上多多關照。後來,馬岱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也算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懷了。
同時,從陳壽的措辭中,我們也能發現端倪。按理說,陳壽介紹馬超的後代,應該是寫完兒子馬承和女兒後,再寫關係疏遠的堂弟馬岱。結果陳壽先說馬承,再說馬岱,最後說馬超女兒,說明在他潛意識裡,也是認為馬承襲了馬超的爵位,馬岱繼承了馬超的政治地位,最後才是其女兒。
第二,馬承應該未能活到長大成人
馬承的姐姐或妹妹是王妃,如果他長大了,肯定能獲得一官半職,這必然不用說。但他沒有,顯然是中途夭折了。
同樣是這篇《關張馬黃趙傳》,我們從文字措辭中能發現一些端倪。介紹黃忠兒子時是“子敘,早沒,無後”,介紹張飛兒子時是“長子苞,早夭。次子紹嗣”,張飛的兒子張苞是比張飛去世的早的,所以只能選擇次子襲爵。馬承既然能順當地襲爵,肯定去世的比馬超遲。
另外,在介紹關羽的後代時,陳壽不斷地重複誰誰卒的問題。“子興嗣……,數歲卒。子統嗣……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封。”單從文字來看,介紹關興、關統的去世是為了鋪墊誰誰襲爵的問題,馬超只有一個兒子馬承活著,他一旦去世了,這個爵位就絕跡了。當然不需要再寫什麼時候卒的事情。
最後,我們再從馬岱的爵位做一個推斷。馬岱最後封的是陳倉侯,根據《後漢書·郡國志》的記載,陳倉是右扶風郡的一個縣,那麼馬岱封的就是一個縣侯,這在當時屬於最高的侯爵。蜀漢只有諸葛亮、張飛、馬超、吳懿、魏延、王平等少數功勳人士才有資格封縣侯,鄧芝身為車騎將軍也只是一個亭侯,趙雲開國元老也只是一個亭侯。馬岱的縣侯明顯名不符實。
根據史書記載,馬岱最大的貢獻只是斬殺了魏延,而且還是在王平呵斥退魏延的部隊,魏延隻身逃走的情況下斬殺的。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
——《三國志·魏延傳》
這時候如果換做其他將領,以優勢兵力捉拿魏延幾個人,誰都能成功,算不上多大的貢獻。所以《王平傳》才說:
“魏延作亂,一戰而敗,平之功也。”
壓根沒提馬岱的事。那麼馬岱能封縣侯,就很蹊蹺了。
對此,我們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馬承在馬岱之前去世了,又沒有兒子繼承爵位,蜀漢怎樣儲存馬超一脈的光輝呢?
我認為極有可能由馬岱繼承。但是,從輩分來說,馬岱是馬承的叔叔,沒辦法直接繼承馬超的斄鄉侯。所以,變通的一個做法就是,封馬岱也為縣侯,繼續繼承馬超這一支的政治遺產,以更好地維護馬超在雍州、涼州地區的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好北伐這個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