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過無痕有隻腳
-
2 # 勿罔勿殆
現在很多人提到明末在一些大政方略上的失誤,但明之結局不僅此造成。一些人認為裁行卒,造成李自成追反,更為根本的是當時明的財政支撐不了當時的局面,積弊太深
-
3 # 老郭雜談
不能,一個王朝到了後期。各種因素糾纏在一起,已經把矛盾深化的極點。誰上去都沒用。
比如說明朝到崇禎年間。全球遇上小冰河期,糧食大規模減產,這個靠人力是無法解決的。明朝的人口經過明朝中期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億。在這個時候糧食的突然減產。造成了大規模的流民四起。
明朝後期的滿族人叛亂。在一定程度上,牽扯了明朝的大部分精力。因為在以前,明朝只需要防北方草原。這是忽然間從明朝東北方向有一股勢力崛起。這樣他的防禦成本就特別大。到了崇禎年間,天下一多半的稅負都給了遼東地區。
再加上明朝經過幾百年的演化。官僚系統在對皇帝的戰爭中。越來越難纏。這個時候換哪個皇帝都很難有太大的作用
-
4 # 論史
我覺得不能翻盤。因為到這個時候明朝的社會矛盾已經是全面激化。我曾閱讀明朝遺民對明朝滅亡原因的分析,無論是從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多個角度分析,得出的結論都是明朝的滅亡實屬必然。正如計六奇所說,明朝滅亡除了君王失德,還有外有強敵、內有大寇、天災流行、將相無人,而這幾點原因又互相作用,明之亡可立見爾!“夫是四者,有其一亦足以亂天下,況並見於一時,有不土崩瓦解者乎?”這個實在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挽回的。
我知道歷史書上無論是《東南紀事》還是《罪惟錄》上都對唐王評價頗高,他在上任之初安定民生,隨後預備出師北伐,不得不說朱聿鍵確實是敢作敢為。但是,我覺得唐王本人在關鍵問題處理能力上還是不夠的。
就比如說在清軍攻滅弘光政權後,南明遺臣在東南分別擁立了兩個政權,一個是在福建的唐王政權,另一個是浙東的魯王政權。按照道理來說,值此危難之際,兩個政權應該是同心戮力。但是在此時“窩裡鬥”的老毛病又爆發了。
唐王稱帝后,魯王派使節陳謙出使福建。在陛見的時候就出事了,唐王對魯王來信上稱呼他是“皇叔父”而不是“陛下”這個行為非常不滿。“啟函稱“皇叔父”而不稱“陛下”,隆武大怒,下廷議,二使皆下獄”,在下獄以後就處死了他。
這一殺至少造成了兩個後果。第一,和魯王政權的關係肯定是完蛋了。第二,那個陳謙是鄭芝龍的好朋友,而且鄭芝龍在他下獄期間拼命救援,“芝龍素德之,故至是力救”,而隆武帝卻秘密處死了陳謙,“不意至夜半,別移謙他所斬之”,在他死後,鄭芝龍“伏屍而哭,極其哀”。這件事直接導致了鄭芝龍對他生了二心,給唐王政權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所以,我認為隆武帝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我認為這是時勢決定的,而隆武帝雖然相對於其他藩王素質較高,但是亦非振衰起運之雄才也!
-
5 # 坐看東南了
崇禎帝劇照
我認為,明末朱元璋的子孫中沒有一位有雄才大略,唐王朱聿鍵也缺乏韜略。朱聿鍵祖上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第一代唐王朱桱,封地在南陽。
崇1636年七月,因為家族內鬥,朱聿鍵打死了叔叔福山王、打傷叔叔安陽王。八月,滿清的阿濟格率清軍來明朝搶掠,時任唐王朱聿鍵向崇禎帝要求率兵北上支援,崇禎帝不準。後來,朱聿鍵不管那麼多了,帶了一千多人從南陽北上勤王,中途被崇禎帝嚴令返回。後來,崇禎帝以朱聿鍵抗命率軍北上為由,下令將朱聿鍵廢為庶人,關在鳳陽監獄。
朱聿鍵這一關就關到崇禎帝1644年上吊,南明第一任皇帝朱由崧登基,朱聿鍵被放出來,關了8年。弘光帝於1645年被清軍俘虜,八月,朱聿鍵在福州被地方勢力鄭芝龍家族擁立為皇帝,年號隆武,史稱隆武帝。此時,長江以北大部分山河已經歸入滿清之手。
隆武帝劇照
朱聿鍵一上臺著手兩件事:
第一件事:追封。
一上臺就忙著給自己的祖上追封皇帝,一直追封了祖上四代;然後給一些前朝被廢的親王平反。這種追封和平反實在沒有意義,平反臭名昭著的齊王朱榑和谷王朱橞,更不得人心。明朝亡就亡在遍地都是的朱家皇室手上,他們消耗了朝廷太多的銀子和糧食。
國家都成這個樣子了,還不認真思考失敗的原因,不懂痛定思痛,光搞這些沒有名堂的事情,無聊至極。
第二件事:北伐。
朱聿鍵恢復江山的心情相當急切,一上臺就下令北伐,但鄭家兄弟以各種理由推脫,而朱聿鍵沒有自己的部隊,經朱聿鍵同意,大臣黃道周於當年九月帶領門生和臨時招募的1000多人和10匹馬北伐,不久在江西婺源兵敗被俘,黃道周被清朝處死。
後來,朱聿鍵同決定御駕親征,帶領一千多人從福州出發,到達與江西交界的建寧被清軍大散,朱聿鍵逃難之途還帶了幾箱書,山路崎嶇,一邊跑路一邊看書,結果影響了行進速度,在龍巖被清軍抓獲,朱聿鍵絕食而死,時年44歲。隆武政權前後存在僅僅一年出頭。
鄭成功雕像
鄭氏家族為什麼擁立朱聿鍵為皇帝?應該是想抵禦外辱,保住漢人江山,後來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就一直堅持抗清。這一點,是要肯定的。
鄭氏家族是有一兩萬兵馬,這點兵馬是大明朝的種子,也是隆武帝的種子。但是隆武帝一上臺就急匆匆要北伐,但當時北伐時機不成熟,這個時候北伐,無異於自尋死路。
鄭家兄弟看到迎來的皇帝一方面熱衷於追封祖先、平反宗室,另一方面又急切要求率軍北伐送死,徹底失望了,鄭芝龍投降清朝,不願投降清朝的鄭成功獨自率部南下閩南堅持抗清。
隆武帝上臺後,最好的做法是想方設法穩住內部,在福建厲兵秣馬,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後來的事實證明,反清復明的機會一大把。南明永曆皇帝期間的大將李定國,甚至殺死過清朝的兩位王爺,一時聲威大震。
越是艱難,越不要心急。隆武帝就是缺乏耐心和韜略。若是把他換做崇禎帝,也一樣挽救不了大明。因為,他的工作風格和崇禎沒有區別。
-
6 # 靈石蘊
攘外必先安內,隆武帝想中興很難
其實,崇禎時期的明朝,和南明差不了多少。崇禎遇到的難處,和隆武帝遇到的難處,都一樣:大臣不聽話,大將擁兵自重,全玩聽宣不聽調。老隆武在南明不能令行禁止,在崇禎期的明朝,就可以了?顯然不能嘛隆武帝想中興,在南明依靠鄭芝龍,錢兵糧,全指望人家,自己有啥?只有空頭支票。開了一百張空頭支票,死忠黃道周為此破家聚兵,聚一萬兩銀子幾百條扁擔,可這夠幹什麼的,被人家一戰而平,送軍功而已。自己呢,召集幾千兵馬,無糧,無訓練,無器械,也是被人一戰而平,自個兒都被抓了,跟歷史上的曹髦一樣
不去擺平鄭芝龍,真的以為憑藉一腔熱血,就能讓敵人俯首而降?只能說,天真!
崇禎和隆武帝,都是二愣子。在他們麾下,死的都是忠誠良將,剩下來的,全是心思詭譎之徒,用人方向錯了!
整合內部勢力,二愣子可不行
大明真想翻盤,除非朱棣在世!
回覆列表
能啊!只要正常就行,好像滿韃子真的能打一樣。
別吹韃子了,你信嗎?你真信嗎?你真信韃子打仗不要命紛紛亟不可待的去送死?除非明軍出乎意料的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