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jg17
-
2 # 職場前沿思維喬春雨
鳴梁海戰必然是決定性的一戰,萬曆二十五年(1595年)九月十六日率領北韓海軍殘餘戰船十二艘,在鳴梁附近與日海軍一支由一百三十三隻戰船組成的艦隊發生激戰,擊沉日軍指揮艦及其他三十一隻戰船,擊斃日軍主將來島通總。日本海軍遭受嚴重打擊,又一次敗於李舜臣手下。
北韓也好,南韓也好,李舜臣是他們的民族英雄,以至於現在南韓貨幣的頭像上印的還是李舜臣。鳴梁海戰拍的也非常好看,大家可以看看。
-
3 # 翱翔滴毛鷚子
對於閣下提出的問題,我有綜下表述,但欲闡明:下列文字是我在“百度”上抄的,而且在搜尋框裡,我只打了“中國與北韓海戰”而已,如此的簡練就得到閣下預想所求的答案了……。
下文摘自百度搜索內容!
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我認為,《鳴梁海戰》無疑是成功的,成功的地方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它選擇在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的前一天上映,這無疑是“民族主義商業”選擇的最好時間點。當華人沉浸在對日軍實施的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憤然中的同時,可以在電影中目睹北韓抗倭。我也在拍手叫好,不是因為可以意淫戰勝日本,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對歷史的尊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他著的《國史大綱》的開篇中有這樣的闡述:絕不要以為自己站在歷史的最高點,對待歷史應該帶著敬意與溫情。而我在私下以為,就近現代史看,中國的世界地位如果能恢復到清朝中期以前的任何一天,就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了。
迴歸《鳴梁海戰》,我想透過這部電影,聊聊我所熟悉的中國。
Part 1 熱衷“私房錢”的萬曆皇帝
電影的講述從西元1592年開始,這場戰爭在北韓叫“壬辰年衛國戰爭”,在中國叫“萬曆北韓戰爭”,因為在當時的中國,是明朝萬曆二十年。
萬曆皇帝的諡號是“神”,所以我們稱為明神宗。周朝開始實行作諡法,諡號,是後人對前人的評價,每一個諡號都是有含義的,通常分為表揚型、同情型、批評型。舉例說明:表揚型的例如文、武等,因為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所以每個盛世朝代機會都有文帝、武帝;同情型的例如哀、殤,因為早孤短折曰哀,短折不成曰殤;批評型的例如厲、煬,因為殺戮無辜曰厲,逆天虐民曰煬,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是隋煬帝。
對於明神宗萬曆皇帝,我認為不能說後人對他完全批評,可也絕不能說有表揚,因為按照作諡法,陰陽不測曰神、治民無為曰神。這個諡號大概是因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中,30多年不上朝有關。
首輔內閣張居正病逝後,萬曆十七年(西元1589年)開始,萬曆皇帝就開始不理朝政,不見群臣了。
不上朝的時候,萬曆皇帝在做什麼?最大的愛好只有一樣,充實“內帑”,說白了就是存“私房錢”。對於享有萬民之福的皇帝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奇特的愛好!國家都是你的,要錢有什麼用呢?我有時甚至會無聊地想這是他祖上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返祖現象”,乞丐出身的朱元璋是歷史上出身最卑微的皇帝,確實窮怕了。
雖然“內帑”與“私房錢”略有不同,按照史籍記載,“內帑”是由戶部進行管理的,並且要限制皇帝的使用,可是道理很簡單,下屬想管著領導的錢,有門嗎?
在離開了張居正之後,萬曆皇帝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增加稅收,而這些稅收都沒有進入國庫,後來國庫日益空虛,皇帝自己的腰包則愈發充盈。萬曆皇帝每天關起門來數錢玩,一有大事小情,文武百官就得趕緊上書,因國庫錢糧短缺,請皇帝開內帑撥款。萬曆皇帝死後,在他寢宮的後院地裡,發現了大量被腐蝕得發黑的銀子,愛財之心,可以想見。
戰爭開始的時候,萬曆皇帝已經不理朝政在家收錢數錢3年了。當時豐臣秀吉剛剛完成了日本的統一,結束了戰亂,膨脹且不可一世,想著取道北韓,征服大明江山。而當時北韓一直奉中國為宗主國,滿懷敬意,電影中往來書信均為漢字,可見一斑。北韓拒絕了日本讓開道路,提供補給要求,果斷與日本翻臉,這才惹得日本發動戰爭,攻打北韓。
或許萬曆皇帝確實被北韓的舉動感動了,或許真的感到了日本野心唇亡齒寒,又或許覺得大哥不替小弟平事兒實在沒臉,總之還是咬著後槽牙開了內帑,出錢出兵援助了北韓抗倭。
Part 2 北韓曾對中國心懷敬意與感激
戰爭其實一發不可收拾,北韓李氏王朝幾乎面臨滅頂之災,但是在明朝的幫助下,在豐臣秀吉死後,戰爭還是以北韓的勝利告終。有點像“抗美援朝”時常說的一句話:“中朝兩國在鮮血中凝成的友誼萬古長青。”
到了明崇禎17年(西元1644年),李自成造反,吳三桂領清兵入關,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亡了。這個時候訊息傳到北韓,北韓王朝舉國悲痛,悲痛過後反思,明朝為什麼亡呢?打仗就是打錢,肯定是幫我們打仗幫的,最後沒錢打仗平定叛亂了。所以為了表示對中國的感恩,此後北韓拒絕奉滿清為宗主,一直奉明朝為正朔,沿用明朝崇禎年號。
明朝亡了,年號怎麼延續?北韓人自己創造了紀年方式,叫做“崇禎甲申後”,崇禎自縊那一年,是甲申年,此後北韓的紀年就從崇禎甲申開始,叫崇禎甲申後多少多少年,而且這個年號在明朝滅亡後延續了200多年,直到中華民國。
這樣的感恩和敬意,也一直影響著今天南韓的電影。《鳴梁海戰》中可以看到,電影中人物的服飾跟明朝服飾如出一轍,這是符合歷史的,也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電影觀眾的尊重。
我覺得一部歷史題材的電影至少應該做到:不低估觀眾的欣賞水平。
在國內,清廷宮鬥劇充斥著電視熒屏,經常能看到滿朝文武都穿著仙鶴補子的官服出現在鏡頭裡,要知道清朝只有一品文官的補子才是仙鶴。我們的不認真是對歷史的褻瀆,所以我們歷史題材的電影甚至都沒有今天彈丸南韓拍出來的好看。
以前看馮小剛導演關於《唐山大地震》的訪問時,馮導說過大致這樣的話:“電影中的特技是請南韓的特技專家做的,他們特別認真,什麼場景都願意自己做,我要一片一點點開裂的牆,他們就真的做了兩面牆。”
對電影的認真,自然會贏得觀眾的讚揚。在翻閱幕後資料時,我看到《鳴梁海戰》中,演職人員真的根據可查的史料人工做出了電影中出現的板屋船和龜船。
說到電影,劇情已經反轉,我想是時候由中國向南韓滿懷敬意了。
Part 3 敵人不被醜化 自己的英雄不悲情
李舜臣這個名字,在北韓應該是家喻戶曉的,我簡單查閱了一下他的生平,發現他是個真正的常勝將軍,生平未嘗敗績,連最後殉國的戰役都贏了。
電影中,崔岷植塑造李舜臣的英雄形象時,站在峭壁上凝望鳴梁時,儼然有曹操吟誦“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氣魄。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沒有刻意醜化敵人,這也是中國英雄電影最缺少的。
在此之前,也讓我曾經動容的戰爭電影是美國電影《珍珠港》,當時日軍飛機即將轟炸珍珠港時,日軍飛行員在低空飛行時,向在自己花園裡玩耍的美國孩子揮手示意,讓孩子們趴下。美國戰爭片並沒有醜化對手和敵人,敵人是偉大的,厲害的,而我戰勝他,則說明我更偉大,更厲害。
中國的戰爭電影卻總在醜化敵人,一個小兵張嘎就能把鬼子耍得團團轉,一個自制土地雷就能摧毀鬼子盤踞的碉堡,直到近幾年潘長江主演的電影《舉起手來》系列,塑造的鬼子形象不是鬥雞眼就是羅圈腿。
這就是在低估觀眾的水平和智商,小兵張嘎就能搞定的鬼子,中國需要打了8年才把他們趕跑嗎?把智力不全的鬼子打跑,能彰顯我們民族的偉大嗎?
華人骨子裡,信奉忠孝節義,這是美德,無可厚非。我們崇拜的英雄們卻大都滿含悲情,下場悽慘。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最後敗走麥城,至今身首異處;諸葛亮,六出祁山,哪一次不是兵敗而回?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岳飛,十二道金牌班師,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慘死風波亭;譚嗣同,今中國未聞有流血而犧牲者,有之,請自嗣同始……
“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一直我們民族英雄的主導思想。
我有一個願望,希望有一天,中國的英雄主義電影可以不醜化敵人,而我們的英雄也不悲情。他可以是成功的,那會是何等的氣魄!
如果那一天到來,中國的電影應該可以說是真進步了!
Part 4 殺與不殺的境界
《鳴梁海戰》裡最重要的臺詞,應該就是戰勝日本船隊後,李舜臣說的那句:“這樣的仇恨,該如何是好?”
但我想說,這是電影的中的敗筆。硬性地把人物拔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人物的心理表達可以合理想象,可是站在歷史的視角,根據可查的史料,北韓當時進行的是一場明確無疑的衛國戰爭。保衛自己的祖國,這是明確的愛國主義抵抗侵略的情懷。而不是兩國為各自利益相爭引發的國仇家恨。
這樣的境界其實早已屢見不鮮,不過是後人的臆想。而《鳴梁海戰》也不是第一個動這樣念頭的電影。
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趙人李連杰為了刺殺秦王練就十步一殺,後來經殘劍梁朝偉點撥,想到秦王將統一天下,連年戰亂會因此結束,終究放棄,引申為不殺,不殺的意義大於殺戮。
殺即是不殺,不殺即是殺。這話非常像和尚在打機鋒。放到被侵略的歷史背景,真的好像父親和公社的木頭同時落水,為了挽救公家的財產,眼睜睜看著父親淹死了。我覺得這樣的境界可以抵達,但終歸失於人性。
-
4 # 自己一言
公元660年,“唐/新羅”pk“日/百濟”~~唐以1.3萬水軍和170條戰船在白江口(今南韓錦江入海口)以左右包抄合擊全殲日軍<4.2萬人和1000餘條船>。
公元1592-1598這七年時間,明萬曆皇帝以用兵幾十萬和耗銀八百萬兩在北韓擊敗當時日本權臣豐臣秀吉。
公元1894年,清皇光緒帝對陣日皇明治,爆發中日甲午海戰--日聯合艦隊在黃海和渤海灣擊敗清北洋海軍,後籤立不平等條約--《中日馬關條約》。
-
5 # 90大歷史
第一次唐與日本在北韓半島的交戰,則是白江口海戰,由唐朝名將劉仁軌率領的唐羅聯軍,一舉挫敗了日本企圖幫助百濟殘餘勢力反撲的目的,而這場戰爭決定性的在於,自此奠定了近千年,日本對中國承認的宗主地位,即老大地位。並積極學習中國文化、制度等全方位全天候的學習!是中國眾多弟子中,最優秀的佼佼者!也使得這1000年時間裡,日本再也不敢對大陸的政權指指點點,敢加以干涉,一直是副虛心學習的樣子,可以說,劉仁軌也是一位中華民族的英雄。(決定了近千年的中日兩國命運)
第二次,大家都很瞭解了,就是萬曆年間的兩次的援朝抗倭戰爭,其決定性的海戰:鳴海戰,雖然因為南韓人實在過億分的重新整理他們民族英雄李舜臣在裡面的存在感和水戰能力,但是歷史史實不會作假。
中國史學界就有一種說法:其實李舜臣在當時的戰役中,只是明朝水師提督陳璘的副手,真正在打仗的還是陳璘率領的明軍,說北韓打了一場海戰逼退了日本,那之前北韓幹什麼去了!而一場海戰並決定不了戰場,尤其是陸地戰場上的主動權歸屬,起碼客觀上是可以這樣說的。畢竟以日本人當時的性子,完全都是以戰養戰的模式,並非僅僅依靠吃水路線來增膘不是麼?
所以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明軍,日本才最終撤退,而鳴梁海戰的作用可以理解為是援朝抗倭戰役的另一個水上轉折點。它的作用還是有的,只是南韓人透過電影給無限再無上限的誇大了歷史事實!(決定了未來三百年內中日兩國命運!)
第三次,則是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海戰,此戰後,中國勢力退出北韓半島,日本開始徹底完全掌控北韓並且實行殖民化!這對近代中國來說,一直都是華人們至今歷史記憶中的痛、傷,實乃國殤!自甲午海戰結束後,中日兩方的身份也就由此發生了變化,並引發之後一系列中日衝突,直到後來侵華戰爭爆發等等。(決定了未來中國國家的命運和之後的一系列變革以及民國的成立!)
-
6 # 小章魚的春天
唐朝對日之戰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戰,公元663年8用,唐南大軍在大將劉仁軌指揮下同新羅聯手,擊敗百濟和日本的聯軍,而發生的一場海戰。
在唐朝初期,北韓半島上有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個國家,其中高句麗名聲最大,實力最強,象現在的棒子一樣,時不時的噁心你一下,時不時就給自己的宗主國找點麻煩,唐高祖時期就已派兵入注北韓半島進行彈壓,加上他們自己自相殘殺,極本無大戰事。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集結三十萬大軍,以長孫無忌為統帥,準備進兵北韓,滅了高句麗,一勞永逸,後因太宗病逝而作罷。
高宗即位以後,公元655年,新羅國向唐朝告狀,說百濟,高句麗,靺鞨連手攻佔新羅三十餘城,唐朝對百濟高句麗勸說未果,作為中原王朝的最高仲裁者,不聽勸告,那就決定出兵進行干預。
唐兵到來後,集中兵力攻打百濟,很快將百濟滅國,大軍返回,只留下少量士兵留守百濟,百濟王扶余義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已降唐,見唐軍主力迴轉,萌生賊心,再次反叛,並將唐朝留守兵團圍困於百濟城內,唐朝再次出兵,戰事持續兩年之久。
扶余福信節節敗退,被唐軍抓住死路一條,於是求助於倭國,企圖在白江口與唐軍一決高下。
663年8月,唐朝大將劉仁軌率軍先行來到白江口,很快,倭國水帥四百餘船陸續駛至,與唐軍對恃,日軍雖多,但與唐軍相比,兵船又舊又破,擠在一起,被唐軍一翻火攻,幾萬大軍全部沉入白江水底。
明朝抗倭援朝戰爭,歷時七年,打得日本300年龜縮在自己的島中不敢動彈。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進攻北韓,並很快攻破北韓都城,大明王朝作為北韓的宗主保護國,於是集結遼東守軍及戚家軍共四萬餘人,由李如松統領,赴朝參戰,在平壤大敗日軍後,因明軍也無法進行長期大規模作戰而議和。
兩年後,日本再次大舉入侵北韓,明朝再次出兵,並多次大敗日軍,日本在豐臣秀吉死後無以為繼,最後只得退回日本。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開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積極向外侵略擴張,確定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透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老大帝國,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戰鬥力十分低下。
1894年,北韓爆發東學黨起義,北韓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求援,日本藉機出兵北韓,蓄意挑起戰爭,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海戰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清朝倉促應戰,至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戰敗後被迫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開始了中國百年屈辱。
回覆列表
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重症失心瘋,妄圖以北韓為踏板吞併大明,後明朝滅日本。其中海戰比較經典,南韓電影(鳴梁海戰)就以此為背景,不過把小配角戰鬥力極差的北韓軍隊當成了唯一主角,完全沒明軍身影。能理解~因為李舜臣是北韓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將,而且南韓人因為自卑所以處處貶低中國抬高自己。陸戰被明朝大將李如松打得滿地找牙,海戰又被滅。小日本很快就回家種田去了,當然一多半軍隊就只有單程票了。